李美皆:余秋雨事件分析(5)

李美皆:余秋雨事件分析(5)

《論語》中有一句話:君子不以一言舉人,不以人廢言。余秋雨並非大鱷,圍繞余秋雨的紛擾應該結束了。雖然人和文都是文化的一部分,但是一個作家、學者,主要還是應該靠文章來站住腳的。而對於讀者和批評者來說,重要的不是雞,而是雞蛋,離開他的文去談論他的人對於大家有什麼意義呢?青年批評家張閎說得好,糾纏於余秋雨在「文革」期間的所作所為,只能抹殺「余秋雨批判」這一文化行動的真實意義。

對於余秋雨來說,明智之舉就是閉口,尤其在情緒比較激動的情況下。在宣佈「徹底告別中國文化界」時,余秋雨說了一段非常抒情的告別辭:我想很多年以後,大家終究會知道余秋雨這個不得不被十年罵聲驅逐的人,是個非常善良的人,是個從來沒做過壞事的人,一個從來沒有傷害過人、招惹過人的人,一個在荒漠地區拚命行走的人。這段話頗有點英雄末路、悲愴謝幕的味道,余秋雨顯然在以自己的退出向戕害和扼殺他的文化界提出抗議。但是,真的不如不說。好不好要靠別人來說,自己說好不算好:桃李不言,下自成蹊。余秋雨之所以這麼說,就是要為自己的封筆做一個註腳。可是,封筆還要宣佈嗎?你不寫自然就封了。這個美麗而蒼涼的手勢不僅畫蛇添足,而且凸顯了自己退出的尷尬和無奈。可是,退出文化界的話音剛落,又傳出他擔任大專辯論賽評委的消息,先前那些話全變成送給自己的耳光了。看來還是戀戀紅塵呀。樹能靜嗎?風會止嗎?我們只有拭目以待了。

後記:我是一個看電視不多的人,但在寫完這篇文章后不長的時間裏,便兩次在電視上看到了余秋雨的身影,一次是鳳凰衛視的《魯豫有約》,一次是陝西電視台的《開壇》。這算什麼?梅艷芳式的巡迴告別演出?可跟「百變天後」梅艷芳不同,你余秋雨還會好好地活下去,幹嗎這麼急不可耐?越來越流露出小男人的本質:聰明而不大氣。聰明必須在某種胸襟大氣的統馭下方能為個人增色,否則只能淪為令人厭惡的小聰明,多不如少,有不如無。

一個痛斥媒體誤己傷己的人,卻頻頻與媒體有約,這說明什麼問題呢?希望有一家媒體是徹底愛護他的,憐惜他的,不觸及他的痛處,讓他好好地撒一把嬌。可是,幾乎所有媒體都不會迴避他面對批評的態度問題。比如在《開壇》節目里,主持人問他面對批評是否有足夠的自信時,他的臉是紅了又亮,似哭似笑的一個模樣,實在尷尬得可憐可嘆,作秀的結果是越作越不「秀」了。余秋雨越撇清,越把自己的氣度問題暴露給大家了,本來沒注意到這個問題的也注意到了,這是典型的出賣自己的行為。再這樣下去,真不知他想把自己弄成什麼模樣。要知道,心口的痛是罵你的那些人,你再怎麼在媒體上樹形象,還是改變不了這些人對你的態度,只能徒增膩歪;而無關的公眾再怎麼同情你,也澆不透你的胸中塊壘,何必呢?在《魯豫有約》中,余秋雨說過一段話,意思是,馬蘭的父母看到秋雨這孩子在「文革」當中受了那麼多的苦,現在卻被這樣對待,很難過……自憐得差點又哭了。你看,撒嬌的毛病改不了了。可是,馬蘭的父母是疼愛你憐惜你的岳父岳母,這樣的嬌在他們面前當然可以撒,但別人與你沒有這種關係,撒這樣的嬌有什麼意思呢?快奔花甲的人了,還分不清哪些話是應該藏在家裏說的、哪些話是可以出門說的嗎?

(《文學自由談》2004年第6期)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古遠清再次發難:庭外「審判」余秋雨(選載)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言情穿越 古遠清再次發難:庭外「審判」余秋雨(選載)
上一章下一章

李美皆:余秋雨事件分析(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