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第五輯◎友情之譽◎(1)

56.第五輯◎友情之譽◎(1)

巴山深處

bashanshengchu

文濤自覺地擔當了這個時代的報告員和記錄員的角色,自覺地擔負着一個作家應該擔負的責任,自覺地擔當着普通人的良知良能。***可以說,他的每一篇報告文學都對這個時代進行了謳歌,他是這個時代的歌手;他不是用手中的那支筆來粉飾現實的,他尊崇的是正義、正直、自尊、同、榮譽、奮鬥和人的犧牲精神,所以,他的文字能引起普通人的共鳴。

許多年前,我就在報刊上讀到過杜文濤的散文和報告文學。雖然未曾和文濤謀面,但他的文字活在我的面前,如同一片竹林鮮活而翠綠。當時,我就覺得,這是一個對生活和人生有獨到見解,對藝術有獨到追求的青年作家。我斷,他將用優美的文字排列組合自己的人生圖案,在身後碼起一座語的山。果然,我見到文濤之後,他告訴我,已經有了一本報告文學集子和一本散文集子。他將自己的報告文學集子給了我,讓我看看,寫點序之類的文字,我欣然允諾了。

和我一樣,文濤找到了自己創作的背靠點,這個背靠點就是他的故土,是他生活和工作的地方,是嵐皋這塊美麗而神奇的土地。由於他在自己的背靠點不斷開掘,他用一支筆把他熟悉的生活和人物如同釘子一樣牢牢地釘在了紙上。無論是悲壯而動人的移民大動遷,還是細膩如絲的蠶桑生產;無論是流光溢彩的電氣化建設,還是帶有善舉的扶貧事業,文濤都寫活了,寫出了生活後面隱藏的人們不大注意的那些部分,也許,這就叫生活的底蘊。可以說,他筆下的人物都是普普通通的,雖然沒有干出什麼驚天動地的事業。可是,這些人物的精神上都有閃光的一面。土管局長也罷,紀委書記

也罷,村支部書記也罷,計劃生育專干也罷,因為他們用自己的手書寫出人生的精彩篇章,他們才有可能進入作者的創作視野,才能被作家而擷取。

令人惋惜的是,有些作者寫了十幾年或者幾十年,也沒有找到自己的背靠點,他們的雙手一直在別人的地里亂刨。由此我說,青年作家杜文濤是很智慧的,他知道,金子就在嵐河的河畔,就在嵐皋那些高山峻岭的褶皺里,他流着汗水埋下頭不停地開挖,終於挖出了閃光的東西。

文濤自覺地擔當了這個時代的報告員和記錄員的角色,自覺地擔負着一個作家應該擔負的責任,自覺地擔當着普通人的良知良能。可以說,他的每一篇報告文學都對這個時代進行了謳歌,他是這個時代的歌手;他不是用手中的那支筆來粉飾現實的,他尊崇的是正義、正直、自尊、同、榮譽、奮鬥和人的犧牲精神,所以,

他的文字能引起普通人的共鳴。

文壇總是個熱鬧場合,各種嘈雜的聲音潮水一般不時地沖刷著作者和讀者的心靈。而文濤卻能背對文壇,面對自己,這很難能可貴了。從文濤的文章能夠讀得出來,他的心是沉靜的,儘管對生活充滿著激,但是,一點兒也不浮躁。他在嵐皋這塊比較偏僻的地方一心一意地經營著自己的文學事業。他的創作不是為了追逐時尚追趕潮流,也不是為了給一些無聊的人提供排行榜的腳本。他之所以能寫出好文章來,關鍵是在於,他有一個好的創作心態。

文濤的報告文學的一個顯著特點,就是將報告和文學有機地統一起來了。要做到這一點是很不容易的。報告文學的缺陷大都在於:要麼是乾巴巴的一堆事件;要麼是雲里霧裏的虛無縹緲的文字。讀文濤的報告文學使人覺得,它先是一篇一篇文學作品,文濤用自己的「報告」闡明了自己對生活對人生所持的態度、觀點,將思想融入了字裏行間。這也得力於他的文學功力,他的文字清秀、俊逸,如嵐河的水,也像筆架山的峰。由於磨鍊出了好的文字,也就可以順手拈來,盡地表達了。

當然,他的文章也不是盡善盡美的。我相信,他會在今後的寫作中不斷地反思,在深度和廣度上下工夫,以至寫出使自己更加滿意的作品來。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巴山深處(全本)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玄幻奇幻 巴山深處(全本)
上一章下一章

56.第五輯◎友情之譽◎(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