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第三節拐大彎,不拐死彎(1)

9.第三節拐大彎,不拐死彎(1)

執行一定得到位

看準方向,然後拐大彎,不要臨時拐急彎—重點尚不在於拐彎的耐心與韜略,更在於對大方向以及這一方向下種種障礙的關照和體認。聯想在每次轉彎的時候都能順利通過,柳傳志總結出兩點經驗:

一、制訂的戰略有一定的科學性;二、執行一定得到位。

柳傳志所謂的「科學性」的內涵很務實,就是在戰略制訂的時候能夠把有可能預見到的東西預見到,然後再向著預見要做什麼事的方向走時,選擇對要走的基本路線。

2001年,聯想的業務進行分拆。柳傳志把分拆的每個步驟都研究得很透徹,又輔之以強悍的執行能力。幾百億的營業額、上百億的資產、一萬多人的隊伍有條不紊地進行分拆重組。

聯想若不是擁有一支權威的領導班子、很強的組織系統和文化,很難成功。這根本不是理論能解決的問題,分拆的好處大家都知道,但是在做的過程中有很大的難度,這充分體現出了聯想的執行能力。執行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因為很多事都證明了大家要走的路很明顯,但是有的人能過得去,有的人過不去,過不去的就是執行能力不夠。

聯想做事是很決絕的,從來都是說什麼是什麼,不定則已,如果有定下來的制度就一定要做到。柳傳志說,在聯想企業文化裏邊有不許遲到的規定,一旦遲到就罰站,這樣一個規定一做就堅持執行了十幾年。楊元慶曾回憶說不單自己被罰站過,連柳傳志本人也被罰站過。

收購ibm個人電腦

1990年,聯想開始計劃推出自有品牌電腦。1992年出現國際品牌電腦大兵壓境的嚴峻形勢,柳傳志帶領聯想打出「民族工業」的大旗,立志做自己品牌的機器,隨後迅速壯大成為國產電腦品牌的龍頭老大。

全球化競爭不可避免,聯想品牌的國際化勢在必行迫在眉睫。大體而,任何一家的企業國際化無非就是兩條路:一、買下既有的國際品牌,自己作為大東家就自然就國際化了;二、自己親自動手到國外建工廠,鋪渠道,做營銷,賣產品,一步步來打造國際化的產品和品牌。兩者各有利弊:直接買,一手交錢一手交貨,效率高,但面臨企業融合的壓力。自己動手打造國際化的產品和品牌,戰線長,耗費大,但穩紮穩打,比較牢靠。

如今的聯想肩負民族計算機產業走向世界的重任,在中國備受矚目。聯想的國際化道路極具魄力,這是聯想高層對國內外政經環境的周詳考辨,審慎決定的結果。

2004年12月8日,聯想用12。5億美元收購了ibmpc(個人電腦),其中現金支付為6。5億美元,6億美元以聯想股票作價。

ibm(internationalbusinessmachinescorporation),國際商業機器公司,成立於1911年,美國總公司在紐約州阿蒙克市,是全球最大的信息技術和業務解決方案公司;擁有全球僱員30多萬人,業務遍及160多個國家和地區。世界經濟不斷展,現代科學日新月異,ibm始終以超前的技術,出色的管理和獨樹一幟的產品引領全球信息產業的展。

聯想併購ibmpc,其實是ibm率先拋出橄欖枝的。最初的時候,柳傳志和楊元慶都覺得不可思議,覺得是天方夜譚。原因其實很簡單,ibm足以稱得上人類歷史上最偉大的工商企業之一,而它的歷史就是一部計算機的歷史,而聯想方才20歲。

雙方聘請業內頂級中介公司,全面分析聯想對ibmpc業務整合的可能性。聽取各方意見之後,聯想內部經過反覆討論,沙盤推演了近3年,才最終決心幹下去。ibmpc業務除了虧損,幾乎能給予聯想所有想要獲取的要素,包括品牌、通道、銷售人員、管理團隊、售後服務和技術專利等。

聯想在國際化的道路上顯示出了一個中國企業應有的魄力。在柳傳志的主導下,把高層管理團隊的主導權主動交給來自ibm與戴爾的團隊,果斷地把公司總部搬至美國。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大勝局(全本)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玄幻奇幻 大勝局(全本)
上一章下一章

9.第三節拐大彎,不拐死彎(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