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理想社會應該沒有戰爭(5)

55.理想社會應該沒有戰爭(5)

他指出了「精神失助」是一種奇特的現代病,強調如果自我疏忽或自我隔離,那麼真正的自我一直不能實現也無法實現。要想這種現象得以糾正,必須在信任上獲得飛躍,樹立「新生活」。

克爾愷郭爾認為,實現這種自我的標準在基督教的核心人物耶穌身上得到了體現和表明。在一個人實現自我的過程中,另一個人可以是「助產士」,但是「分娩」最終還是個人自己的事……

狂人的哲學思考

◎關於女人的論斷

尼采是西方現代哲學的開創者,同時也是卓越的詩人和散文家。他認為自己是叔本華的繼承者,其實,在許多地方他都超過了叔本華。他是最早開始批判西方現代社會的哲學家,然而他的學說在他的時代卻沒有引起人們重視,直到20世紀,才激起各種回聲。

1844年,尼采出生於普魯士一個鄉村牧師家庭,父親是威廉四世的宮廷教師,曾深得國王的信任,做過四位公主的老師。小時候的尼采是個沉默寡的孩子,兩歲半才開口說第一句話。5歲的時候,尼採的父親和年僅2歲的弟弟相繼逝去,這讓天性敏感的尼採過早地領略了人生的陰暗面,也鑄成了他一生內向憂鬱的性格。

父親的過早離世,並沒有讓尼采忘記父親,相反,他一直以父親為榜樣。由於父親是新教牧師,祖父又是一位虔誠的基督徒,寫過神學著作,因此尼採在教養方面極具宗教特色。他自幼相信自己有着波蘭貴族血統並為此而感到自豪,他想像父親一樣成為一名牧師,所以他時常給夥伴們朗誦《聖經》裏的某些章節,為此,他還獲得了小牧師的稱號。

在大學期間,尼採在古典語學領域取得了突出的成果,所以在他還沒有取得學位之時,就接受了巴塞爾大學的邀請擔任語學的教授,當時他才25歲。後來,由於健康原因,尼採在1879年被迫辭職。辭職后的他先後居住在瑞士和意大利。1889年,他開始精神失常了,直到去世都沒有治癒。

因為在倫理學方面有很重要的作用,所以尼採在哲學領域有很重要地位。他的倫理思想有兩方面值得我們注意:一是他對基督教的批判,二是他對女人的輕蔑。

他痛罵女人時,簡直可以用持久和不厭其煩來形容。在其著作《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裏,他批評女人道:「不能跟她們談論友,因為她們就像貓、鳥、母牛一樣。」不過,雖然他總是以輕蔑和痛斥的態度批評女人,卻並不是特別兇狠。在《善惡的彼岸》一文里,尼采說,人們都應該像東方人學習,把女人當做財產。

需要注意的是,尼采輕蔑女人的觀點,在他看來都是不自明的真理;然而,這些觀點在歷史上沒有證據加以證明,在他個人身上也沒有經驗進行印證。事實是,尼采對女人的經驗差不多隻限於他妹妹一個人。

因為父親離世后,尼采一直和家中的女人們——母親、祖母、妹妹、姑姑——一起生活,尼采被嬌慣得脆弱而敏感,也因此造成了他對女性特別仇視。他曾說過這樣的話:「男子應受戰爭的訓練,女子則應受再創造戰士的訓練。」又說:「你到女人那裏去嗎?可別忘了帶上你的鞭子!」

對於這樣的論,英國哲學家羅素極為不滿,他挖苦尼采說:「十個女人,有九個女人會使他把鞭子丟掉的,因為他明白了這一點,所以他才要避開女人啊!」

很顯然,尼采對女人的感是恐懼的。以他對女人的評價為例,這些評價其實跟其他男人的評價一樣,只不過是他對女人感客觀化的結果。

◎尼採的白日夢

「我害怕別人傷害我,所以我讓他相信我愛他。如果我能更堅強和大膽,我就會公然表示對他理所當然的蔑視。」在尼采看來,人是不可能有真誠而普遍的愛的,他認為基督徒的愛是恐懼的結果,因此他譴責基督徒的愛。

你聽到狂人的故事嗎?他大白天打着燈籠,滿世界地尋找上帝,上帝怕是像小孩一樣迷路了吧?上帝怕是躲藏起來了吧?上帝怕是害怕我們吧?上帝怕是遠航了吧?上帝怕是搬家到別處去了吧?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北大哲學課(全本)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玄幻奇幻 北大哲學課(全本)
上一章下一章

55.理想社會應該沒有戰爭(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