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六、薩滿傳統文化(4)

21.六、薩滿傳統文化(4)

由此可見,薩滿舞蹈是薩滿進入迷狂狀態,進而與神靈溝通的重要方式。***在祭祀時所請下的第一位神就是舞蹈之神,這也說明了舞蹈在薩滿教中的重要作用和極高地位。由於神靈被認為是超越凡人的,因而就需要用獨特的動作招式來表現。不論是自然神、圖騰神還是祖先神,都有性格之分。有的勇武兇猛,有的猙獰恐怖,有的和順敦厚,這些性格特徵都需要在動作、姿態和行動上有所表示。當神靈附到跳神的大薩滿身上的時候,大家便通過薩滿所表現的不同動作來辨認所請的不同的神靈。客觀上,這也決定了薩滿舞蹈在藝術上的多樣性和豐富性。

如前所述,鷹崇拜是滿族的圖騰崇拜之一,在各種祭祀活動中都不可或缺,因此就形成了一整套的以鷹為主體的舞蹈動作。一般在鷹神附體后,作為「舞蹈家」的薩滿一手舉抓鼓,一手執鼓鞭,或者是雙臂伸展開持兩面神鼓,這象徵了鷹神的巨翅。鷹神舞腳下的動作一般為八字步,以及一連串的「彌羅」(旋轉而舞的意思)。八字步要求踩着走,即一步一頓,這種鷹步有種走一步便有風產生的感覺。而一連串的「彌羅」一方面驗證了薩滿的真功夫,因為沒有練過的薩滿是無法旋轉而舞的,另一方面象徵了薩滿的魂魄飛到了天上這種神奇的功力。

薩滿舞蹈也體現在對祖先的崇拜和祭祀之中,譬如說為滿族所尊崇的祖先神烏布西奔媽媽,是一個威震東海,統領着七百多部落的一個女英雄,又是一名威名遠揚的女薩滿。她是太陽女神的女兒,英雄的降臨是為了挽救被瘟疫天災侵蝕的部落,是為了拯救戰亂的氏族。可是在為人類帶來和平、幸福、安定的生活后,她卻閉上了眼睛。因此,後世一直敬奉著這位為人類帶來了安定生活的始母女神。史詩記載的烏布西奔媽媽在收服東海女魔窟島時,有一段非常精彩的薩滿舞蹈,當時烏布西奔媽媽是「以舞降舞」,以奇特的舞蹈降伏了女魔窟島上魔女們勾人心魂、致人身亡的魔舞。因此,史詩上稱她為「天穹之舞」。這種舞蹈在舞時,由主祀薩滿領舞,眾小薩滿隨舞。其舞姿有蹲身式、單躍式、環手式、聚散式,手裏、頭上、齒間和腳面上各放置一個「生機棒槌」(是用薄骨片製成的兩個小血盆,中間有一個空心的棒骨,連接兩頭,似啞鈴狀,用新鮮牲血灌其中可見紅色,並可滾動,兩端帶穗鈴)。走「寸子」舞步(滿族穿高木底鞋的一種碎步舞)時,「生機棒槌」中的牲血濺到族人身上,被視作吉兆,因為烏布西奔媽媽是太陽女神的女兒,所以她的血也象徵紅日。

薩滿舞蹈是薩滿文化符號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突出的地域和民族特色,並以其鮮明的個性特徵展現著特定民族的原始文化面貌,具有文化人類學和文化考古學的重要意義。除此之外,薩滿舞蹈也是中國民間舞蹈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大大豐富了中國上古時期的舞蹈內容,並為舞蹈文化開拓了一個新的領域,對當時和後世的舞蹈展都有着不可替代的歷史作用。

(四)薩滿醫藥文化

薩滿醫藥文化是指由薩滿創造、傳承和實踐的,與醫藥相關的物質文化、精神文化、組織制度文化的總稱。薩滿醫藥文化是人類原始宗教文化現象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人類寶貴的文化財富。

古代薩滿之所以取得廣大人民的信仰和擁戴,原始醫術是其一絕。原始薩滿教的基本功能是「保護人們及其財產不受危險和不幸,免遭疾病或邪惡勢力帶來的其他災難」。因此早期的薩滿的社會職責影響了他們文化知識的結構,薩滿都具有豐富的生產經驗和生活知識,在平日的觀察中積累了各種常識,粗知自然變化、社會展和事物進化的規律,更善於觀察人的心理狀態,預料一般事物展變化的結局。若再掌握一些民間流傳的醫藥知識,用精神療法和藥物結合去給人治病,那就更加符合薩滿的神聖地位了。從這個意義上來講,薩滿不僅是氏族最早的醫生,而且在相當長的歷史時期,薩滿也是唯一的醫生。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薩滿文化(全本)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玄幻奇幻 薩滿文化(全本)
上一章下一章

21.六、薩滿傳統文化(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