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8章 據理力陳

第628章 據理力陳

曾子祥其實也是這麼認識的,當下點頭道:「有因必有果,所以現在又引來了撤併的新問題。」

范教授眼中亮光一閃,仔細的看了一眼曾子祥,半響之後才道:「你說得太對了,尤其是在山大人稀的山區,大量撤併農村小學搞『一刀切』,恐怕又要造成新的入學難問題了,這需要引起有關部門的關注與重視,不然再過幾年又發現成導致新問題的重要因素了。」

曾子祥點頭與范教授相視一笑,「遵循教育規律,科學決策,才是避免發展中國家辦教育大起大落的根本措施……」

「呵呵!」

范教授深以為然的笑了。

對清江省玉陽縣的幾十所希望小學緣何難續希望的調查算是有了一個結論。曾子祥應邀出席縣裏召開的教育工作大會,在會上也作了講話,他在會上客觀的指出,因為生源減少以及教育資源優化配置問題,玉陽縣幾十所希望小學淪為了深山中的"擺設"。這是全國第一起被公開報道的希望小學撤併事件,但不是唯一的個案。玉陽希望小學大量撤併不是一個孤立的事件,在全國也是不同程度存在的普遍現象。

他還對全國教育的情況作了一個分析,他說從全國來看,希望小學不僅如此,大量普九時大興土木建造的小學大致情況也相差無幾,也遇到了同樣的命運,都淪為了空樓。我國原有的中小學教育體系中,出於就近原則,在每個村,每個街道都設立了一所小學。但實際上自從上世紀80年代我國實行嚴厲的計劃生育政策以來,隨着生育高峰期已過,一個1000人的村子每年新生嬰幼兒不到10人,連一個班都湊不齊,這樣的現狀下,村辦小學無疑是一個承重的負擔。而愛心人士和企業捐建希望小學的目的,就是企圖讓更多貧困地區的孩子就近享受到高質量的教育。初衷是好的,但實際上長期以來,因為點多面廣,規模小、條件差、師資弱的制約,大量的希望小學都存在着教學質量低劣的問題,有的小學,老師甚至比孩子還多。

最後,他道出了自己的觀點,「在這樣的情況下,整合優化教育資源勢成必然,同時,希望小學的裁併也有利於做大做強中心小學,集中優勢資源辦好教育。幾個希望小學合併到一起,不僅有限的教育資源可以得到最大的發揮,也有利於減輕當地的財政壓力。希望小學一般都是建在了相對貧困的地區,這些縣市財政長年吃緊,如其讓長期空置的希望小學成為當地財政的無底洞,還不如充分利用校舍資源進行合理開發,嘗試多種途徑實現教育資產的保值增值,這些都是各級政府迫切需要考慮的事情。」

他倒是鮮明贊同把無必要存在的希望小學進行撤併,整合資源是大勢所趨,關鍵在於今後如何做好防範類似問題出現,「通過這次調查下來,我們從這個事情中應該與當地教育主管部門一同反思。都說十年樹木,百年樹人。盲目的建校和撤校,政令朝令夕改,說明了有關部門戰略決定的隨意性,是對社會財富的極大浪費。這樣的舉動不僅讓捐資助學的愛心人士寒心,與當前倡導的節約型社會和科學發展觀也是背道而馳。畢竟我們的國家目前還處於發展中階段,在廣大的貧困落後地區仍然有着為數眾多的學生因為貧窮無書可讀,需要社會的關懷。而現在我們需要做的就是怎麼樣才能避免類似於玉陽希望小學這樣的窘況再次發生。」

會上贏得一片掌聲之後,會後曾子祥謝絕了玉陽縣與清江省的挽留多待,一方面是因為他不習慣於應酬這樣的檢查招待宴會;另一方面因為他接到了通知,有更緊迫的任務等着他去處理。因此,他帶着調查組匆匆的就趕回了京城。

曾子祥被緊急通知回京,主要是因為青基會幾年前訴訟港媒一案即將開庭審理,需要他親自赴港解決這事。

對這個案子,曾家有過一些了解,六年前香港一家媒體報道七千萬元希望工程善款丟失,稱港人捐助內地希望工程的七千萬元善款下落不明,不知去向。青基會早就於六年前將這一失實報道向香港高等法院起訴其媒體惡意誹謗希望工程。

現在他需要做的就是消化所知信息,把大量的情況掌握準確。

而對內地有關省市關於希望小學方面的情況調查,他還是不願意就把一個川省、清江省調查后就告一段落。他讓青基會一位副秘書長帶隊專程赴舟山省繼續調查。

未完之事業豈能半途而廢。

一周之後,案件在港開庭。曾子祥代表希望工程到了香港,也聘請了香港頂級的資深大律師,青基會方面還讓鄒小達等人作為證人赴港。

這個長達6年的馬拉松案件,希望工程方面的代理律師陳述原訴方的法律意見就花了兩天時間。在此期間,青基會委託的香港事務律師不斷向代理律師提供各種證據材料。代理律師以原訴人的訴狀為基礎,全面陳述了港媒誹謗希望工程的言詞細節,文中涉及的具體事件的真實情況,文章給青基會帶來的惡劣影響,指出該文具有極度的誹謗性,使人感到或者暗示原訴人青基會對基金管理有疏忽,或者不勝任。

律師的陳述與法律意見雖然很全面,但曾子祥在庭上還作了補充,他說:「這官司沒有結束的6年,因為港媒的誹謗原因,內地公眾給予希望工程的捐款額由增長了20多倍,而來自香港的捐款額卻由出現了下降6年下降6倍的情況,這與媒體發表的不實文章關係巨大。」

打的是誹謗官司,雙方本應就媒體文章是否構成誹謗展開激烈爭論,但庭上首先爭執的焦點卻是賠償方式,這在開庭之初就形成了一個小潮。

法官本想避開這一點,但曾子祥認為,媒體的不實報道導致內地青基會的聲譽下降,在海外的捐款驟減。他指出青基會因此遭受的損失這6年至少幾個億,這使內地無數需要希望工程幫助復學的窮孩子失去了機會。因此,港媒必須承擔賠償責任。

面對這一要求,港媒當然不幹了,對方的律師辯稱:「青基會方面所提出的索償方式證據不足,過於概括。這次訴訟只涉及香港人的捐款,其他海外捐款與本案無關,法庭不應受理。原訴人應當提出具體的個案以及個案涉及的金額才有足夠的說服力。」

曾子祥親自擔當辯手,反對道:「青基會的捐款人都是潛在的,難以提供實質的損失數字。我們並非就每一筆具體捐款損失索賠,而是就名譽受損帶來的一般性損失要求賠償。」

基金會的代理律師也闡述了大量的事例。於是,港媒負責人與曾子祥、雙方律師等就「一般損失」和「特殊損失」唇槍舌劍的展開爭論,各自引經據典,宏論滔滔。

這是一場內地與香港實業體之間的較量,也是一場名譽損失與經濟損失之間的爭論,法官也是興趣盎然的加入了討論,他舉例說:「有一位醫生原來的病人很多,後來名譽受到損害,只剩下幾個病人了,你怎樣證明那些不來就診的人與醫生的名譽受損有沒有直接關係呢?」

他不是袒護港媒,而是考量內陸的法律知識。

曾子祥一聽說笑,道:「病人生病了是一定要看病的,可他原來一直在這個名譽受損的醫生這兒看病,就因為有人誹謗他看病存在問題,於是今後就不來了,這說明了什麼呢?」

法官不解,「能不能具體舉個例子?」

曾子祥道:「就如港媒稱的那七千萬捐款,他過去每年都會幾千萬捐給希望工程,他一直在做慈善事業,可這個失實報道出來以後,他再沒有給希望工程捐過一分錢,這難道說明不了問題?」

「有點道理。」

法官算是明白了,可數額怎麼算,他還是表示沒依據。

對此,曾子祥提出電話連線詢問。

法官表示認可。

於是,法庭上別開生命的玩了一回電話連線,表明大體上的意思之後,由曾子祥親自向對方提問題。

曾子祥倒是胸有成竹,先來了一句題外話,表達了青基會對他支持內地希望工程感謝之意,然後道:「您在這個報道出現以前,連接三年按四千萬、五千萬、七千萬的數額向希望工程捐款,這事還記得嗎?」

電話傳來那位捐款人的肯定聲音,「當然記得。」

「如果這有這個失實的報道,您還會接着捐款嗎?」

「會的。」

「原來的目標是希望工程么?」

「當然,香港回歸之後,我一直樂意為內地教育事件做慈善事業。」

「每年準備捐款多少?」

「當然是逐年增加,每年不會少於那七千萬。」

「好的,謝謝您。」

通完電話,曾子祥向法官道:「相信您明白了,他原計劃每年向希望工程捐款,而且每年的數額會增加。如果僅按他最後一次捐款七千萬計算,這六年他就會至少向希望工程捐4…2億……」

法官不好決斷,只能表示,「如果青基會這次官司勝訴,港媒無疑將做出賠償。可這一事體重大,我們必須慎重考慮是另一方的反對理由。」

如果勝訴,還需要考慮對方的反對理由?

曾子祥對這個表示不理解,「如果我們敗訴,那是無話可說。但只要我們勝訴,對方就存在讓希望工程蒙受巨大的損失,這個損失必須賠償。」

法官無奈,只能說:「賠償是肯定的,但數額方面恐怕無法按你們提的方式計算……」

「法治過程中不存在『無法』一說,不然這個官司將永遠打下去,只要繼續一天,對方的賠償就會增加一點,這就是我們的計算方式。」

「您這位內陸的官員真有意思。」

「不因為我是內地官員,而是事實上就是如此。」

曾子祥是據理力陳。

法官倒是沒再多說,看了一下時間,「今天時間到了,明天接着審理吧。」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公務員晉陞之路:官道征途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玄幻奇幻 公務員晉陞之路:官道征途
上一章下一章

第628章 據理力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