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乞人一夢

第四章 乞人一夢

楊乞兒渾渾噩噩睡去,醒來時發現眼前一片黑暗,感受着包圍着周身的那種莫名的溫暖,感受着耳邊若有若無的低語,楊乞兒心中縱有萬般疑問,卻也沉迷在了那舒適的安逸之中。

「我是誰?我在哪?我要幹什麼?」這個當今社會最大的哲學難題依舊沉浸在楊乞兒心中。

這段時間,他彷彿忘記了時間的流逝,在那片溫潤的安詳里靜靜地等著,等著。他從沒有想過為什麼等待,也從沒有想過等來的是什麼。

醒來又睡,睡了又醒…

或許是彈指間,亦或許是千百年,沉睡的安逸忽然變成了那種刺骨的冰冷,圍繞在周身的溫潤不復存在,耳邊的低語變成了豪爽的大笑。

一切顯得那麼的不和諧。

晉王府自從多了個小王爺后,整個王府從此就失去莊嚴與肅穆,伴隨着整日的雞飛狗跳,不是這名侍女被撒了一身灰,就是那名侍從摔了個四仰八叉,每天不斷的有各種各樣的「怪事兒」發生在晉王府。

日升日落,小王爺終於滿六歲了。

趙國國法畫方圓,大燕忠孝謂兩全。

十國大地,燕趙兩國國風可謂是領眾國之先,大燕重孝道,國民上至達官顯貴,下至乞人奴僕,無不以忠為先,以孝為尚。而趙國則重法典,大到國法家規,小到一針一線,均有其完善律法,且不可逾越。

趙國國法有言:「童子歲過半紀,當識文學字。」

趙國國法雖講究天子犯法與庶民同罪,可這識文學字之典卻僅僅是上層建築的男童之權,若說平民百姓,並不在此列;故一般農家孩子半紀之年通常跟隨長輩去到田間地頭或是蠶屋織坊打些下手;而城郭之中平民百姓則大多嬉戲於街頭巷尾,樂得自在。

這晉王府的小王爺自然不能例外,遵趙國律法,六歲年一過,出了正月便被帶到府城書院。

小王爺調皮,六歲前教什麼都不學,同窗師兄弟多多少少都會認幾個字,再不濟也能寫下自己名字,唯獨那晉王府的小王爺才無所成、目不識丁,自然不得先生喜歡。

再說這教書先生,身形纖瘦,眉清目秀,盤發於腦後,竟是個女先生。

據說這女先生曾是王上欽點門客,亦是當今太子爺啟蒙恩師,半年前被晉王借調到郡府書院,專門為了教導小王爺。

女先生約莫三十幾歲,整日一身素袍,身無裝飾,不苟言笑,一臉嚴肅。

這據說是太子爺啟蒙恩師的女先生講課十分嚴厲,坐卧不端,打手心;私下言語,打手心;損毀書籍,打手心;功課未完,打手心;問而不答,打手心。等等等等,諸多規矩,小王爺亦是被打了無數次,甚至與父王告狀還被王爺打了一頓。

自此,晉王府的小王爺再也不敢於課堂之上嬉笑打鬧,日日口不絕吟,識言斷句,不敢有分毫懈怠。

同窗孩子們個個都識得幾個字,唯獨小王爺初始什麼也不會,教什麼也不學,女先生不喜與他。雖此子貴為趙國王室,但這女先生連太子的面子都未曾給過,更何況一個小王爺?

也算是小王爺自幼聰慧,即使目不識丁學的卻也比尋常孩子快的多,女先生由開始的不甚喜歡慢慢對小王爺的感官有所改變,之後那小王爺竟然以七歲之齡吟詩作對,看的女先生歡喜不已,不久便正式收徒,為女先生座下三弟子。這二弟子自然是趙國太子,至於大弟子外界無從所知,女先生也未曾提起。

這一晃便過了十年。

這十年裏,那小王爺彷彿忘記了自己本名楊樂,忘記了自己來到了一個陌生的世界,也忘記了尋找回家的路。

於郡府學業一年後,小王爺便跟隨女先生輾轉十國各地,飽讀經文詩篇,博覽群書,滿腹經文。又遊歷四方,走遍八荒。且結識各路英豪,習得一身武藝,仗劍而行,好不灑脫。

這九年,晉王府的小王爺走遍十國土地,從終年飄雪到四季如春,從喧囂鬧市到幽靜村莊,看遍了人情冷暖,看遍了盛世浮沉。

頭三年,女先生駕晉王府的馬車領着小王爺到了北漠雪地。

大雪鋪天蓋地,當年顆粒無收民不聊生。因晉王府馬車之故,所到之處無不是珍饈玉露,掃街以迎。而在得知車上之人為晉王獨子之後更是恭敬無比。寧可飢一城之人不敢缺王子一餐。

這三年,小王爺知道了什麼是權勢,什麼是地位。

中間三年,女先生遣散隨從,讓馬夫獨自趕車回王府。又買來兩匹駿馬,與小王爺一路南下。

這一路諸多佔山悍匪竟均斬於女先生劍下。

此時小王爺才得知女先生竟是武藝高絕!

小王爺年方十歲,正是練武的好時機,三年裏跟着女先生風餐露宿,劫富濟貧,學得了一身好武藝。

這三年兩人從未透露身份,遊歷與世間,行俠仗義,好不樂哉。

三年間,兩人在民間名氣大盛,百姓誤以為二人為母子,便美名其曰「母子雙俠」。

這三年,小王爺懂得了什麼是自由,什麼是灑脫。

最後這三年,女先生賣了兩匹駿馬,又將隨身軟細施捨給路邊乞人,徒步帶領小王爺繼續向南。

南邊就是昌漓。

昌漓美如畫,女子溫婉惹人暇。

昌漓商賈甲天下,女先生女扮男裝,帶着小王爺混進了富商船隊,身無軟細,只圖一碗活飯,便賣了力氣,丟了尊嚴。

小王爺年少力小,女先生身形瘦弱,不多幾天便被管事趕出船隊。

為求生計,不得不於港口街巷給人跑腿賣力。

匆匆三年,小王爺沒有領略到昌漓美景,也未曾感受過江畔妙曼。但小王爺讀懂了人間疾苦,明了了盛世下底層百姓的生活百態。

這三年,小王爺明白了什麼是生命,什麼是活着。

這一年,晉王府的小王爺終於是重回府守。

晉王爺雙鬢斑白,目露滄桑。

見到歷練九年的小王爺大喜,設宴全城。

同年,有傳大燕北上伐趙,趙國疆邊失守,大燕一路北上直指趙王城,晉王爺點兵十萬勤王,任命小王爺督軍南下。

女先生顧忌二弟子安危,先一步快馬加鞭直奔王城,隨後不知所蹤。

小王爺率軍十萬卻遭越、魯兩國伏擊。

十萬晉王兵長途跋涉疲憊不堪,越、魯兩國合而圍之,以矢擊之。

晉王兵沒(mo),十萬大軍悉數被俘,三千近衛死傷過半,護衛小王爺北上退守晉地。

千數兵馬歷經萬險逃至晉地得知王城被破,王室全族被奸人所害,晉王悲痛欲絕遂自縊樑上。

晉地此時已被越、魯合占,小王爺於晉王麾下死士掩護之下率千餘兵馬西出十里關,消失在了蒼茫山巒之中。

自此,趙國滅亡,大燕佔地一半,越、魯二國佔據另外一半。

十國之中,數燕、趙兩國強勢,後秦國師曾言:大燕強趙聯手,我等八國危矣!幸哉此兩國不和,紛爭不斷,得以苟且。

趙國國滅,十國之地唯燕獨大。

大燕勢大,越、魯兩國與大燕沒了趙國緩衝,矛盾驟然激發。

魯國佔地剛與大燕接壤,大燕順滅趙國之勢南下伐魯。

越國深知唇亡齒寒之故,派兵增援,可怎知派去的大將軍竟是大燕姦細,雙面合擊之下,魯國亦步入趙國後塵。

越國大軍悉數倒戈,越王不得已歸順大燕。

自此,趙、越、魯三國消失在了這蒼茫十國大地。

十國戰起,巴國吞併齊國卻又被後秦所滅,鄭國與梁國合作滅衛國,后三國又聯手對抗大燕。

可大燕兵雄馬壯,三國節節敗退,不得已退入伏連以西,休養生息。

十國之亂至此結束。

大燕雄兵百萬佔據了十國之地最為富饒的東部,三國只能苟且在伏連以西,與西蠻爭奪土地。

十國大勢已定,雖大燕欲一統天下,但奈何想越過伏連山脈唯有一條路名「十里關」。

十里關乃伏連山脈一峽谷,長數百里,最寬處僅有十里。峽谷蜿蜒曲折,易守難攻,最窄處僅僅數十步,此處真是一夫當關萬夫莫開!

大燕穿不過由三國聯守的十里關,更跨不過伏連萬里的伏連山脈,只能屯糧練兵,徐徐圖之。

滄海桑田,百年時光匆匆而過。

這一日,昌漓陳姓老乞丐於江邊撿到一名男嬰,男嬰身上有幾兩白銀,本欲拿走白銀棄之不管,可不知怎的,陳老乞丐鬼使神差的將其抱回了破廟……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只此一劍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修真仙俠 只此一劍
上一章下一章

第四章 乞人一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