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 第117章

第117章 第117章

陳頌完成對可控核聚變技術問題理論研究的時候,防輻射服已經實現了量產,暗物質的研究不斷有新的突破,而童一淮也憑藉着對希格斯玻色子的研究獲得了當年的諾獎物理學獎。

不過陳頌沒有發論文,只是把自己的研究成功整理出來交到了王部長的手裏。

王部長對他的研究成果也非常重視,立即召集了可以這個領域的專家學者們開會討論,與會的所有學者,全部都經過了嚴密的甚至審查,確定絕對沒問題。

雖然對可控核聚變的研究似乎是民用領域的,並且也有國際合作。

但眾所周知,國際合作的項目推行並不順利,相反各國對自己國內的研究更加重視。

即便看起來各國似乎都不吝嗇與分享自己的技術,但實際上誰心裏都明白,真正核心的技術大家都牢牢地抓在手裏。

核聚變反應堆的原理非常簡單,早在一百年前,科學家們就已經研究清楚了。

首先需要將作為反應物的混合氣體,也就是氘和氚加熱到等離子態,這個過程需要十萬攝氏度的高溫。

然後,需要克服帶正電荷的原子核之間的斥力,也就是庫侖力,使原子核發生碰撞,而這個過程則需要加熱到上億攝氏度的高溫。

之後氘和氚的原子核就會以極大的速度發生碰撞產生新的氦核和中子,並釋放出巨大的能量。

接着,我們要做的就只是將產生的氦核和中子引出來,然後填充新的氘和氚作為燃料,並將產生的能量大部分輸出作為能源,留下一小部分維持反應堆內的鏈式反應。

整個過程看起來非常簡單,但是想必大家也看出來了,反應需要在高達上億攝氏度的環境中進行,那麼問題來了,我們能把這個高達上億攝氏度,可以瞬間融化一切物質的反應堆放在那裏呢?

這正是可控核聚變技術發展的難度所在,如何約束這個高溫反應體。

很顯然,使用物質約束,或者說化學約束是做不到的,所以現在科學界對可控核聚變的研究才用的約束方法都是物理約束。

目前我們人類所了解的約束反應體的方法主要有三種,一是引力約束或者說重力約束,這也正是我們抬頭就能看到的巨大的太陽約束反應體的方式,但顯然在地球上,這種方法是不可能做到的。

二是慣性約束,或者叫做激光約束,理論上是可行的,但是激光的功率距離想要達到的效果遠遠不夠,所以慣性約束也並非國際上研究的主流。

三是磁力約束,也是目前國際上研究可控核聚變的主要方法。

目前國際上對磁力約束核聚變反應體的研究路線主要有兩條,其一是之前陳頌曾經去參觀過的托卡馬克裝置,在這個領域世界領先的便是夏國,東方超環無疑是現今世界上最現今的托卡馬克裝置。

其二則是仿星器。

顧名思義,仿星器就是模擬恆星內部的核聚變反應,目前在這個領域處於領先水平的是德國,最先進的仿星器是德國的螺旋石7-X。

托卡馬克裝置和仿星器各有優劣。

總的來說,托卡馬克裝置的技術更加簡單造價更低,但是想要控制高溫以及等離子體電流帶來的種種麻煩和對裝置本身的破壞非常困難。

而仿星器的技術難度更高,而且有高水平的新經典運輸問題,但是不會產生等離子體環電流,運行平穩、安全。

就目前各國的的研究成果來說,托卡馬克裝置的各項數據都要優於仿星器,可也要考慮到,目前最大的仿星器體量只有中型托卡馬克裝置的大小,如果就同體量來對比的話,仿星器是優於托卡馬克裝置的。

陳頌在剛開始研究的時候,其實也糾結過路線的選擇問題,畢竟雖然夏國研究的技術重點放在了托卡馬克裝置上面,這也是有歷史原因的。

但是,很難說仿星器不如托卡馬克裝置,就長遠來說,仿星器可能有人價值。

另外陳頌也考慮到了,現階段大家對可控核聚變裝置的需求是核聚變電站,但是將來就像現在的核動力航母、核動力潛艇一樣,必然也要考慮到將核聚變反應堆搬到可移動的載體上,甚至用於航空航天。

那樣的話,就目前來說,仿星器會比托卡馬克裝置更有優勢。

最後陳頌決定嘗試將兩者的技術結合,以仿星器為主,托卡馬克裝置為輔,研究出一種新型的仿星器。

這並不容易,因為夏國並沒有仿星器的技術儲備,陳頌能夠找到的只有一些德國仿星器技術的公開論文和資料,但是僅靠這些想要復刻出仿星器,幾乎是不可能的。

這也是夏國為什麼選擇托卡馬克路線的原因之一,確實是技術能力的限制。

不過不管是仿星器還是托卡馬克,都是科學家研究出來的,即便需要頭從開始,既然別人能夠做出來的東西,在有許多技術資料的情況下,陳頌不覺得自己做不到。

事實也確實如此,只用了幾年的時間,陳頌就拿出了一套至少目前來看是行之有效的方案,在技術上雖然也有一些難點,但似乎都是可以解決的。

現在這個方案就放在了王部長和眾位研究核能的院士手中,每個人都默不作聲地看着手裏的文件。

王部長等待了很久,終於忍不住出聲問道:「諸位院士,這份方法,你們覺得可行嗎?如果要嘗試,大概需要多少預算?」

王部長感覺自己在唱獨角戲,因為根本沒人理他。

過了幾分鐘,也許是覺得他太可憐了,也許是終於有人注意到了他剛剛說了什麼,終於有一位院士抬頭看了看他說道:「我們需要時間,最好可以讓我們把這份資料帶回去研究。」

王部長斷然說道:「大概需要多久?我可以等,但是資料不能帶出這裏。」

另外一位院士抖了抖手裏的資料,說道:「至少也需要幾天時間吧,另外給我們筆和稿紙,有計算機就更好了。」

王部長抱歉地說道:「紙和筆沒有問題,但是計算機也可以,但不能聯網,另外可能要委屈各位在這裏住幾天了。」

眾人的都專註地看着手裏的資料,對委屈不委屈的沒什麼想法。

王部長見狀也不再打擾他們,讓人把他們需要的東西送過來,便起身說道:「我沒辦法再這裏陪諸位幾天時間,不過會有人滿足你們一切的需求,如果有了結論也可以請他們轉達給我。」

依然沒人搭理他,王部長無奈地往門口走去,正好出門的時候,最開始開口的那位院士問道:「這份資料,是不是陳院士給你的?」

王部長一愣,不由停下腳步看向那位院士,「您怎麼知道?」

那位院士笑了笑,說道:「我聽說陳院士這幾年一直在研究可控核聚變,我想能給出這種方案的,除了陳院士不會有別人了,誰都沒有他這樣的膽識和能耐。而且,如果這份資料不是陳院士給出來的,今天陳院士也該在我們中間才對。」

王部長點點頭,說道:「是的,這是陳院士這幾年的研究成果。諸位也知道,這份方案,幾乎推翻了國家原先關於可控核聚變的技術路線,完全需要另起爐灶。這個決定很難做出,所以我和國家需要諸位院士給出客觀的判斷,這個方案,到底值不值得我們這麼做。」

那位院士嘆了口氣,說道:「這豈止是推翻了國家的計劃,同時也是打翻了我們這些老傢伙的飯碗啊,我們活了幾十年,又何嘗不是一直在研究托卡馬克裝置,王部長對我們的人品倒是信任。」

王部長誠實地說道:「東方超環已經建成,而且也經過升級改造,即便國家決定啟動這個計劃,也不會停止對托卡馬克裝置的研究,只是多一條路線而已。可能之後國家對托卡馬克裝置的資金投入會有一些減少,但至少在目前來說,絕不會停止。」

那位院士笑了笑,資金減少就足夠讓一些人昧著良心做一些事情了。

王部長隨後離開,小會議室里徹底安靜了下來。

雖然還沒有經過認真地推算,但其實在座的人都能夠看出這份資料的價值。

即便沒有像那位院士那樣直接說出來,但他們的心情確實是極為複雜的。

他們研究托卡馬克裝置幾十年,還是無法做到讓托卡馬克裝置真正脫離實驗室,成為可以商用的穩定的核聚變反應堆。

而陳頌呢,從開始研究可控核聚變也不過幾年的時間,卻拿出了這樣一份讓人心驚的計劃來。

更讓他們悚然而驚的是,陳頌技術路線和他們完全不同,一方面擔心自己幾十年的成果成為夢幻泡影,另外一方面他們也為陳頌的能力感到心驚肉跳。

沒人知道,陳頌是怎麼在完全沒有見過真正的仿星器,也沒有詳細的技術資料的情況下,拿出這份計劃的。

幾天後,一位院士扔掉了手裏的筆,說道:「你們怎麼想?」

一開始說話的那位院士喃喃地說道:「真是可怕啊。這就是天才嗎?我都不知道和這樣的天才生在同一個時代,到底是我們的幸運還是不幸了。」

扔筆的院士神色陰沉,沒有說話。

另外一個院士表情也有些瘋魔,雙眼無神,用不可思議的語氣驚嘆道:「難以置信,他到底是怎麼做到的?僅憑着那些開放的,不那麼詳細的資料,他居然能在幾年的時間裏,拿出這樣的方案來。」

最開始說話的院士轉過頭看着他,說道:「對普通人來說,確實難以置信,但想像一下,如果是像牛頓、愛因斯坦那樣的天才,你覺得還不可思議嗎?」

雙眼無神的院士愣了愣,隨即低下頭自言自語,「到這個地步了嗎?他是可以和牛頓、愛因斯坦比肩的天才人物嗎?但是好像也沒什麼問題……」

扔筆院士終於忍不住了,再次問道:「你們到底是怎麼想的?」

最開始說話的董院士終於看向扔筆的彭院士,一字一頓地說道:「憑良心想。」

彭院士的臉色更難看了,怒視董院士,「你想說我沒良心嗎?」

董院士可不怕他,聳聳肩說道:「那我怎麼知道呢?」

彭院士的能力是很強的,就是私心也強了一點,在場三個人裏面,他是最有可能為了自己的利益,昧著良心說話的,平時董院士就有點看不慣他。

雙眼無神的朱院士聽到兩人的爭吵,這才回過神來,連忙一把拉住了彭院士,免得他們打起來,當然可能多少有點拉偏架的意思,「老彭,別激動別激動,還是先說正事要緊。不如你先說說你的看法吧。」

彭院士哼了一聲,說道:「就內容上來說,方案的可行性很高,完全沒有任何邏輯和技術上的漏洞。並且我經過計算之後,也沒發現有什麼錯漏之處。總體來說,成功可能性在八成以上。至於預算,估計可以控制在100億夏幣以內吧。」

彭院士的結論還是很中肯的,這讓董院士和朱院士都有些驚訝地看了他一眼,尤其是董院士,臉上的表情甚至都不帶掩飾的。

彭院士也看了他一眼,陰陽怪氣地說道:「就是不知道某人怎麼看了,畢竟在某人看來我大概是那種可以背叛國家利益的人吧。」

董院士洒然一笑,並不跟他計較,說道:「那看來我們的想法差不多。」

朱院士看他們沒有想要打起來的架勢,也懶得和稀泥,直接說道:「我也是一樣的看法,這個計劃很可能是我們國家在能源戰略上領先世界的關鍵,如果今天我們投了反對票,我們就是國家的罪人!」

彭院士對朱院士態度還算客氣,聽到這話也只是輕哼了一聲。

董院士沒再搭理他,輕輕點頭說道:「那就這樣,通知王部長吧。」

陳頌沒等和童一淮一起去瑞典領獎,他送童一淮上了飛機,然後自己就和王部長一起去見了一號領導,他需要就可控核聚變的新方案和一號領導進行一次面對面的談話。

陳頌並不是第一次見到一號領導,但類似現在這樣的場合,確實是第一次。

對陳頌這樣的大科學家,一號領導的態度向來是很客氣尊重的,即便陳頌很年輕,但他的成就早已超過他的年齡。

時間寶貴,簡單的寒暄過後,一號領導鄭重問道:「陳院士,您的計劃我已經看到了,我想知道,如果國家全力支持,您有幾成的把握可以成功。」

陳頌說道:「說十成可能顯得太狂妄了,但我確實不覺得這個計劃會失敗。在實際過程中,可能會遇到一些問題,也可以會發現理論上的一些不成熟的地方,但我相信這只是小小的彎路,經過調整之後,必然會到達成功的終點。」

一號領導愣了一下,還是第一次有人在他面前保證有什麼事情能夠百分百成功,畢竟這個世界上的意外太多了。

停頓了一下,一號領導看着陳頌,說道:「據我所知,世界上應該沒有什麼絕對的事情吧?就連我們現在認為的真理,也可能被將來的科學發現推翻,也只能稱為是相對的真理。」

陳頌微微一笑,說道:「在其他學科,也許是的,但在數學領域,並非如此。1+1必然等於2,從人類開始研究數學以來,1+1就等於2,即便過了無數個世紀1+1也還是等於2,這是永恆不變的。」

一號領導被他說服了,問出了下一個問題,「那麼實驗堆能夠成功持續運行之後,是否就能夠實現反應堆的商業化運行?」

陳頌點頭說道:「是的,我原本就是按照商業化的標準去設計的反應堆。不僅如此,我的計劃里還包括小型化核聚變反應堆的部分,這當然進一步的技術研究,一旦成功就可以將小型反應堆安裝到像是軍艦或者飛行器上面。」

一號領導神色一動,說道:「這就是你決定不發表論文的原因嗎?」

陳頌點了點頭,說道:「一部分是。其實商用反應堆和小型反應堆之間還是有技術壁壘的,我的想法是,等到商用反應堆的技術更加成熟,發展第二代技術之後,一代技術是可以拿來交換的。但是小型反應堆的技術,至少在各國有了自己的技術突破之前,我們應該完全保密。」

一號領導微微動容,鄭重地說道:「陳院士,您的能力早就已經得到了證明,我也相信您的學術聲譽,這個計劃國家會全力支持,無論是對人力上還是物力上,您有任何需要都可以提出來。」

陳頌說道:「我確實需要一些核能有着深入研究的學者加入我的團隊,這是一個非常龐大的工程,僅靠我自己是無法完成的。之後,我會列一份清單。」

一號領導說道:「科技部的王凱部長,會配合您進行協調的工作。」

陳頌微微一笑,說道:「王部長在其他研究上,也給我提供了很多的幫助。」

陳頌離開的時候,一號領導起身相送,在他出門之前,一號領導說道:「陳院士,感謝你對國家做的一切。」

他很清楚,陳頌的這些研究成功如果公開發表出去,對他本人能夠帶來多大的好處,但是為了國家,陳頌選擇了將它藏在暗處。

陳頌沒有回頭,只是說道:「我是個夏國人。」

因為他是個夏國人,所以為了國家利益作出一些犧牲是理所應當的,這是他的國家。

童一淮回國的時候,接到了一份邀請他參加新可控核聚變項目建設的函件,函件簽名的落款是——陳頌。

童一淮挑挑眉,拿着函件上樓找到了正坐在電腦前的陳頌,被背後抱住他,晃了晃手裏的文件,「這可正是個大驚喜,前期的準備工作都做完嗎?沒想到還有我的一席之地呢?」

陳頌笑嘻嘻在他懷裏晃了晃身體,說道:「您可是諾獎得主,到哪裏沒有一席之地呢?就是擔心給我做副手委屈了你。所以,你來不來呀?」

他的尾音上揚,就好像在撒嬌一樣。

童一淮舉手投降,「諾獎得主怎麼了?諾獎得主也的聽伴侶的啊,你讓我去我怎麼敢不去呢?」

陳頌哈哈笑了一會兒,不跟他開玩笑了,說道:「準備工作還沒做完,現在就是先把人員配齊,不能所有準備工作都我一個人做啊。」

童一淮問道:「除了我你還找了誰?」

陳頌嘻嘻笑着,說道:「董院士和朱院士都會來,主要的負責人就是我們四個。另外,其實我給彭院士也發了函,但是他自己不願意來啊,咱們也不能勉強不是?」

在研究可控核聚變的這幾年,陳頌一直和幾位專門研究核能的院士都有來往,其中最不願意打交道的就是這位彭院士了,門戶之見和私心都太重了,頗有點敝帚自珍的意思,什麼東西都藏着掖着。

後來陳頌也就懶得跟他打交道了,這次之所以給他發函,純粹是因為單獨漏下他太難看,也容易被外面猜忌,不適合。

畢竟彭院士可不是什麼心胸寬廣的性格,真要讓他丟這麼大一個人,那他和陳頌的仇就結下了。

陳頌雖然不喜歡彭院士,但也沒有到很厭惡的程度,並不想和他結仇,給自己徒增麻煩。

而彭院士在接到函件之後,果然也入陳頌所料的那樣,一口拒絕了,表示要在大型托卡馬克的路線上繼續研究下去。

陳頌自然而然地回復,表達了一下自己的遺憾之情,以及對他研究的祝福。

而董院士和朱院士,雖然也不能說一點私心都沒有,但私心確實沒有彭院士那麼重,也更看重國家的利益和科研本身。

在推算完陳頌的計劃之後,他們就有了想要加入項目組的想法,即便成功沒有邀請他們,他們大概也會厚著臉皮自薦的,在接到函件之後更是第一時間就答應了下來。

有了最核心的成員之後,項目組也還需要其他骨幹的填充,這些人的位置也非常重要,不可輕忽。

這些人是陳頌、童一淮、董院士和朱院士四個人一同擬定的,他們各自推薦了一些人,另外彭院士也推薦了一些人。

彭院士自己雖然抹不開面子,但並不介意他的徒子徒孫們在陳頌的手下幹活,畢竟他也知道什麼才是正確的。

*

作者有話要說:

即將完結,後面就不日萬了,通知一下!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跑團后我成了科研大佬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耽美同人 跑團后我成了科研大佬
上一章下一章

第117章 第117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