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我知道你是清白的(1)

第十章 我知道你是清白的(1)

(一)

我的事情居然被掛在那裏,就像一樁無頭懸案。曹膽說是要處理我,這段時間也不處理了,只是讓我停止工作,等待上頭的通知。但上頭也被報社內部發生的事情,搞得焦頭爛額,很沒心情去操心我。這樣也好,讓我看着報社發生的一切,有點置身事外的美感。可是,我也不能不工作吧?!要不工作,翁狗仔的房租錢又是從哪裏來?!他不吃了我才怪。再說,我還沒搞清楚,那段視頻到底怎麼流落到曹膽的手裏的。

我去找秦總編。秦總編正在電話里發脾氣。看着他有點兩角半白的頭髮,我就有點為他痛心,都50歲上下的人了,每天還得為一些雞毛蒜皮的事情煩心。要不是李總經理為了自己的功績,為了自己能在投資方那裏說得過去,弄得記者不像記者,報社不像報社,秦總編依舊可以窩在自己的老闆椅里,見到我,就堆出一臉笑花,要跟我稱兄道弟,還一個勁地解釋,記者就是我們報社的寶貝,我們得把他捧在手裏怕摔著,含着嘴裏怕化了,要一百個小心加一千個小心地呵護著,呵護出未來的花朵來。我們的祖國像花園,花園的花朵真鮮艷。我們的報社像花園,花園裏的花朵也鮮艷。而且鮮艷得不行,都欲滴了。可是,現在的記者不要說是花朵了,頂多也就是花朵旁的雜草,一冒頭,就被連割帶薅的,給清除得乾乾淨淨,連看世界一眼,都沒多少機會。恨不得下輩子投胎,一定要找個好的人家。

秦總編見我進來,唉聲嘆氣地收起電話,也沒心情沖我擠笑臉,只是隨手指了指那個大沙發,示意我坐下。

我也好心好意地見機就問,咋著了這是,誰把我們的大總編給氣成了這樣?!

秦總編也沒隱瞞,剛跟李總經理通話來着,我是覺得,報社是不能這樣搞下去的。這樣會亂了人心,影響辦報質量的。

那李總經理又怎麼說?!

這個……跟你說了也沒用。秦總編欲言又止……反正,現在想做點事情,就是難啊。

此話一出,又讓我為秦總編感到心疼。現在秦總編都不說自己想要做大事情,只說自己想要做事情——僅僅一字之改,背後該是歷經多少滄桑。

秦總編還不是中年人,生理年齡和心理年齡同樣年輕的時候,就抱着要干大事情的野心。那時,他正在廣播播音界積攢自己的英名,按照現今時興的說法,就叫作秦主播。直到今天,全省上了年紀的婦女提起秦主播,還充滿著深切的懷念,不無哀傷地說,這個小三兒,怎麼能說走就走了呢?!差點扶棺而哭了。

小三兒是秦主播的昵稱。說出來也是事出有因。當時秦主播主持着一檔「三兒說事」的節目,整天拿婦女們的雞毛蒜皮家長里短說事,就像鄰居的小三兒,閑着沒事就拉着你要跟你嘮嗑。嘮來嘮去,便和全省婦女嘮成了一家親。而婦女們也因此往電台寫信寫得更勤快起來,每月都要花好多錢買郵票,連雞蛋都快買不起了。

事實上,秦主播在自己老家排行老二,上有一個姐姐下有一個弟弟,本來那檔節日應該叫「二兒說事」的,但那時還有個更知名的「二兒」,就是喜劇演員陳佩斯,他拍過多部「陳小二兒」系列電影,早早把「二兒」這個標籤給搶佔了。秦主播不想誤導聽眾,只好自降身份,成了「三兒」。孰料多年以後,「二」竟稀里糊塗、莫名其妙地成了罵人的字眼,滿大街的青年小夥子,罵起人來,不拿人體器官說事,也不拿對方家族的女性說事了,只消說,你真二呢。被罵者都要拾塊豆腐撞死拉倒。這讓秦主播在想起自己當年沒能將欄目命名成「二兒說事」時,有種逃過一劫的慶幸。只是,他還是擔心,漢語老這麼發展下去,「三」會不會也要步「二」的後塵?!

秦主播最終離開播音界,投身到今天這個報社,也是為了能更進一步。那個時候全社會都很志氣,大家一見面,都拿唐朝詩人王之渙的《登鸛雀樓》互勉,提醒對方要「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秦主播就不想老當「小三兒」了,覺得只有做老大,才會真正有出息,以後不僅吸引全省婦女,而且能吸引全國婦女。恰恰好報社此時也剛剛創辦,急需要大量人才,只要是人才,都會量才使用。報社說了,只要秦總編願意過去,新聞中心、專刊中心、文娛中心的領導職位任意挑,這讓秦主播很是動心。然而,播音界卻因此動怒了,覺得金窩銀窩不如自己的狗窩,現在秦主播臨陣叛逃,一個對不起自己多年來的培養,另一個就是對自己看不起,在新時期把艱苦樸素的作風給丟棄了。於是就多方挽留,見挽留不成,便威脅要扣留秦主播人事檔案,並要其賠償這些年來因受栽培所產生的費用,包括置裝費、理髮費、醫藥費、報紙雜誌費……秦主播被糾纏得沒辦法,最後只好動用報社領導的私人關係,並允諾報社和播音界結成戰略合作夥伴,才讓播音界勉強放人。

秦主播於是好不容易地變成了秦主任。算起來,他還是我在新聞中心的前輩。只不過那個時候,新聞中心不叫新聞中心,叫新聞部。新聞中心的領導不叫新聞中心主編,叫新聞部主任。而主任這個稱謂,在現在看來,帶有濃烈的歷史氣息,跟國有大中型企業似的,總能讓我想起「車間主任」這樣一個古老名詞。事實上,報社一開始就是個大車間,是當年的器械修理廠,只不過隨着城市的發展,器械修理廠被逼出城市,遷往他地,只留下空殼任人憑弔,倒給了報社暫時容身之地。這個車間沒有金碧輝煌的大門,只有一個銹跡斑斑的鐵閘,拉縮起來嘎吱作響,挺能防盜。如果想要進入報社的心臟,還需要經過一條長長的弄堂,因為被四周新起的樓盤遮住了太陽,一地水漬就未曾干過。若遇上下雨,更是水勢驚人,無路可走。秦主任也不計較這方面的得失,憑着一腔「趕英超美」的豪壯情懷,在此大幹特幹了三年。第一年,他被提拔成了報社編委會成員,有了討論報社大事小事的權力。第二年,他又升任報社副總編。第三年,他完成了三級跳,成為了報社一把手。這個時候的秦主任,已不叫秦主任,又得改叫秦總編了。

(一)

我的事情居然被掛在那裏,就像一樁無頭懸案。曹膽說是要處理我,這段時間也不處理了,只是讓我停止工作,等待上頭的通知。但上頭也被報社內部發生的事情,搞得焦頭爛額,很沒心情去操心我。這樣也好,讓我看着報社發生的一切,有點置身事外的美感。可是,我也不能不工作吧?!要不工作,翁狗仔的房租錢又是從哪裏來?!他不吃了我才怪。再說,我還沒搞清楚,那段視頻到底怎麼流落到曹膽的手裏的。

我去找秦總編。秦總編正在電話里發脾氣。看着他有點兩角半白的頭髮,我就有點為他痛心,都50歲上下的人了,每天還得為一些雞毛蒜皮的事情煩心。要不是李總經理為了自己的功績,為了自己能在投資方那裏說得過去,弄得記者不像記者,報社不像報社,秦總編依舊可以窩在自己的老闆椅里,見到我,就堆出一臉笑花,要跟我稱兄道弟,還一個勁地解釋,記者就是我們報社的寶貝,我們得把他捧在手裏怕摔著,含着嘴裏怕化了,要一百個小心加一千個小心地呵護著,呵護出未來的花朵來。我們的祖國像花園,花園的花朵真鮮艷。我們的報社像花園,花園裏的花朵也鮮艷。而且鮮艷得不行,都欲滴了。可是,現在的記者不要說是花朵了,頂多也就是花朵旁的雜草,一冒頭,就被連割帶薅的,給清除得乾乾淨淨,連看世界一眼,都沒多少機會。恨不得下輩子投胎,一定要找個好的人家。

秦總編見我進來,唉聲嘆氣地收起電話,也沒心情沖我擠笑臉,只是隨手指了指那個大沙發,示意我坐下。

我也好心好意地見機就問,咋著了這是,誰把我們的大總編給氣成了這樣?!

秦總編也沒隱瞞,剛跟李總經理通話來着,我是覺得,報社是不能這樣搞下去的。這樣會亂了人心,影響辦報質量的。

那李總經理又怎麼說?!

這個……跟你說了也沒用。秦總編欲言又止……反正,現在想做點事情,就是難啊。

此話一出,又讓我為秦總編感到心疼。現在秦總編都不說自己想要做大事情,只說自己想要做事情——僅僅一字之改,背後該是歷經多少滄桑。

秦總編還不是中年人,生理年齡和心理年齡同樣年輕的時候,就抱着要干大事情的野心。那時,他正在廣播播音界積攢自己的英名,按照現今時興的說法,就叫作秦主播。直到今天,全省上了年紀的婦女提起秦主播,還充滿著深切的懷念,不無哀傷地說,這個小三兒,怎麼能說走就走了呢?!差點扶棺而哭了。

小三兒是秦主播的昵稱。說出來也是事出有因。當時秦主播主持着一檔「三兒說事」的節目,整天拿婦女們的雞毛蒜皮家長里短說事,就像鄰居的小三兒,閑着沒事就拉着你要跟你嘮嗑。嘮來嘮去,便和全省婦女嘮成了一家親。而婦女們也因此往電台寫信寫得更勤快起來,每月都要花好多錢買郵票,連雞蛋都快買不起了。

事實上,秦主播在自己老家排行老二,上有一個姐姐下有一個弟弟,本來那檔節日應該叫「二兒說事」的,但那時還有個更知名的「二兒」,就是喜劇演員陳佩斯,他拍過多部「陳小二兒」系列電影,早早把「二兒」這個標籤給搶佔了。秦主播不想誤導聽眾,只好自降身份,成了「三兒」。孰料多年以後,「二」竟稀里糊塗、莫名其妙地成了罵人的字眼,滿大街的青年小夥子,罵起人來,不拿人體器官說事,也不拿對方家族的女性說事了,只消說,你真二呢。被罵者都要拾塊豆腐撞死拉倒。這讓秦主播在想起自己當年沒能將欄目命名成「二兒說事」時,有種逃過一劫的慶幸。只是,他還是擔心,漢語老這麼發展下去,「三」會不會也要步「二」的後塵?!

秦主播最終離開播音界,投身到今天這個報社,也是為了能更進一步。那個時候全社會都很志氣,大家一見面,都拿唐朝詩人王之渙的《登鸛雀樓》互勉,提醒對方要「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秦主播就不想老當「小三兒」了,覺得只有做老大,才會真正有出息,以後不僅吸引全省婦女,而且能吸引全國婦女。恰恰好報社此時也剛剛創辦,急需要大量人才,只要是人才,都會量才使用。報社說了,只要秦總編願意過去,新聞中心、專刊中心、文娛中心的領導職位任意挑,這讓秦主播很是動心。然而,播音界卻因此動怒了,覺得金窩銀窩不如自己的狗窩,現在秦主播臨陣叛逃,一個對不起自己多年來的培養,另一個就是對自己看不起,在新時期把艱苦樸素的作風給丟棄了。於是就多方挽留,見挽留不成,便威脅要扣留秦主播人事檔案,並要其賠償這些年來因受栽培所產生的費用,包括置裝費、理髮費、醫藥費、報紙雜誌費……秦主播被糾纏得沒辦法,最後只好動用報社領導的私人關係,並允諾報社和播音界結成戰略合作夥伴,才讓播音界勉強放人。

秦主播於是好不容易地變成了秦主任。算起來,他還是我在新聞中心的前輩。只不過那個時候,新聞中心不叫新聞中心,叫新聞部。新聞中心的領導不叫新聞中心主編,叫新聞部主任。而主任這個稱謂,在現在看來,帶有濃烈的歷史氣息,跟國有大中型企業似的,總能讓我想起「車間主任」這樣一個古老名詞。事實上,報社一開始就是個大車間,是當年的器械修理廠,只不過隨着城市的發展,器械修理廠被逼出城市,遷往他地,只留下空殼任人憑弔,倒給了報社暫時容身之地。這個車間沒有金碧輝煌的大門,只有一個銹跡斑斑的鐵閘,拉縮起來嘎吱作響,挺能防盜。如果想要進入報社的心臟,還需要經過一條長長的弄堂,因為被四周新起的樓盤遮住了太陽,一地水漬就未曾干過。若遇上下雨,更是水勢驚人,無路可走。秦主任也不計較這方面的得失,憑着一腔「趕英超美」的豪壯情懷,在此大幹特幹了三年。第一年,他被提拔成了報社編委會成員,有了討論報社大事小事的權力。第二年,他又升任報社副總編。第三年,他完成了三級跳,成為了報社一把手。這個時候的秦主任,已不叫秦主任,又得改叫秦總編了。

(一)

我的事情居然被掛在那裏,就像一樁無頭懸案。曹膽說是要處理我,這段時間也不處理了,只是讓我停止工作,等待上頭的通知。但上頭也被報社內部發生的事情,搞得焦頭爛額,很沒心情去操心我。這樣也好,讓我看着報社發生的一切,有點置身事外的美感。可是,我也不能不工作吧?!要不工作,翁狗仔的房租錢又是從哪裏來?!他不吃了我才怪。再說,我還沒搞清楚,那段視頻到底怎麼流落到曹膽的手裏的。

我去找秦總編。秦總編正在電話里發脾氣。看着他有點兩角半白的頭髮,我就有點為他痛心,都50歲上下的人了,每天還得為一些雞毛蒜皮的事情煩心。要不是李總經理為了自己的功績,為了自己能在投資方那裏說得過去,弄得記者不像記者,報社不像報社,秦總編依舊可以窩在自己的老闆椅里,見到我,就堆出一臉笑花,要跟我稱兄道弟,還一個勁地解釋,記者就是我們報社的寶貝,我們得把他捧在手裏怕摔著,含着嘴裏怕化了,要一百個小心加一千個小心地呵護著,呵護出未來的花朵來。我們的祖國像花園,花園的花朵真鮮艷。我們的報社像花園,花園裏的花朵也鮮艷。而且鮮艷得不行,都欲滴了。可是,現在的記者不要說是花朵了,頂多也就是花朵旁的雜草,一冒頭,就被連割帶薅的,給清除得乾乾淨淨,連看世界一眼,都沒多少機會。恨不得下輩子投胎,一定要找個好的人家。

秦總編見我進來,唉聲嘆氣地收起電話,也沒心情沖我擠笑臉,只是隨手指了指那個大沙發,示意我坐下。

我也好心好意地見機就問,咋著了這是,誰把我們的大總編給氣成了這樣?!

秦總編也沒隱瞞,剛跟李總經理通話來着,我是覺得,報社是不能這樣搞下去的。這樣會亂了人心,影響辦報質量的。

那李總經理又怎麼說?!

這個……跟你說了也沒用。秦總編欲言又止……反正,現在想做點事情,就是難啊。

此話一出,又讓我為秦總編感到心疼。現在秦總編都不說自己想要做大事情,只說自己想要做事情——僅僅一字之改,背後該是歷經多少滄桑。

秦總編還不是中年人,生理年齡和心理年齡同樣年輕的時候,就抱着要干大事情的野心。那時,他正在廣播播音界積攢自己的英名,按照現今時興的說法,就叫作秦主播。直到今天,全省上了年紀的婦女提起秦主播,還充滿著深切的懷念,不無哀傷地說,這個小三兒,怎麼能說走就走了呢?!差點扶棺而哭了。

小三兒是秦主播的昵稱。說出來也是事出有因。當時秦主播主持着一檔「三兒說事」的節目,整天拿婦女們的雞毛蒜皮家長里短說事,就像鄰居的小三兒,閑着沒事就拉着你要跟你嘮嗑。嘮來嘮去,便和全省婦女嘮成了一家親。而婦女們也因此往電台寫信寫得更勤快起來,每月都要花好多錢買郵票,連雞蛋都快買不起了。

事實上,秦主播在自己老家排行老二,上有一個姐姐下有一個弟弟,本來那檔節日應該叫「二兒說事」的,但那時還有個更知名的「二兒」,就是喜劇演員陳佩斯,他拍過多部「陳小二兒」系列電影,早早把「二兒」這個標籤給搶佔了。秦主播不想誤導聽眾,只好自降身份,成了「三兒」。孰料多年以後,「二」竟稀里糊塗、莫名其妙地成了罵人的字眼,滿大街的青年小夥子,罵起人來,不拿人體器官說事,也不拿對方家族的女性說事了,只消說,你真二呢。被罵者都要拾塊豆腐撞死拉倒。這讓秦主播在想起自己當年沒能將欄目命名成「二兒說事」時,有種逃過一劫的慶幸。只是,他還是擔心,漢語老這麼發展下去,「三」會不會也要步「二」的後塵?!

秦主播最終離開播音界,投身到今天這個報社,也是為了能更進一步。那個時候全社會都很志氣,大家一見面,都拿唐朝詩人王之渙的《登鸛雀樓》互勉,提醒對方要「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秦主播就不想老當「小三兒」了,覺得只有做老大,才會真正有出息,以後不僅吸引全省婦女,而且能吸引全國婦女。恰恰好報社此時也剛剛創辦,急需要大量人才,只要是人才,都會量才使用。報社說了,只要秦總編願意過去,新聞中心、專刊中心、文娛中心的領導職位任意挑,這讓秦主播很是動心。然而,播音界卻因此動怒了,覺得金窩銀窩不如自己的狗窩,現在秦主播臨陣叛逃,一個對不起自己多年來的培養,另一個就是對自己看不起,在新時期把艱苦樸素的作風給丟棄了。於是就多方挽留,見挽留不成,便威脅要扣留秦主播人事檔案,並要其賠償這些年來因受栽培所產生的費用,包括置裝費、理髮費、醫藥費、報紙雜誌費……秦主播被糾纏得沒辦法,最後只好動用報社領導的私人關係,並允諾報社和播音界結成戰略合作夥伴,才讓播音界勉強放人。

秦主播於是好不容易地變成了秦主任。算起來,他還是我在新聞中心的前輩。只不過那個時候,新聞中心不叫新聞中心,叫新聞部。新聞中心的領導不叫新聞中心主編,叫新聞部主任。而主任這個稱謂,在現在看來,帶有濃烈的歷史氣息,跟國有大中型企業似的,總能讓我想起「車間主任」這樣一個古老名詞。事實上,報社一開始就是個大車間,是當年的器械修理廠,只不過隨着城市的發展,器械修理廠被逼出城市,遷往他地,只留下空殼任人憑弔,倒給了報社暫時容身之地。這個車間沒有金碧輝煌的大門,只有一個銹跡斑斑的鐵閘,拉縮起來嘎吱作響,挺能防盜。如果想要進入報社的心臟,還需要經過一條長長的弄堂,因為被四周新起的樓盤遮住了太陽,一地水漬就未曾干過。若遇上下雨,更是水勢驚人,無路可走。秦主任也不計較這方面的得失,憑着一腔「趕英超美」的豪壯情懷,在此大幹特幹了三年。第一年,他被提拔成了報社編委會成員,有了討論報社大事小事的權力。第二年,他又升任報社副總編。第三年,他完成了三級跳,成為了報社一把手。這個時候的秦主任,已不叫秦主任,又得改叫秦總編了。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媒體人職場生存守則:媒體這個圈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都市青春 媒體人職場生存守則:媒體這個圈
上一章下一章

第十章 我知道你是清白的(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