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世同堂,異樣國殤

四世同堂,異樣國殤

「幾代人間同聚一堂,或許不是闔家祥和的圓融,而是時代思想差異的碰撞。」——題記

終於看完《四世同堂》的第一部,主觀感受還是在家國情懷的矛盾上。

小說中塑造了許許多多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運用了多種描寫手法,例如反諷,比喻,反襯等等,更加令人感受到人物鮮活的血肉。其中,令我印象最為深刻的,有四個人。

小說中,或許祁老人是年歲大的老一輩的代表吧。他們大多都對除了自己的事情較為不掛心上,因為年歲已高,對於他們來說,風霜雨雪在前半生熬了過去,渴望能有一個太平安享的晚年。

他們對於發生的一切都保持着舊有的經驗看法。「北平的動亂不過三個月!」這是祁老人經歷過許多次的,因而在又一次日本攻佔bj后他不甚擔憂。縱使三個月過去了,北平仍然籠罩在日本人的陰影之下,他也只是稍稍心慌些,覺著不太習慣罷了。

可是直到自己的好友錢老先生被日本人抓走後家破人亡的慘狀才開始由此將「亡國」這一概念聯繫及自己。「亡國」意味着他隨時可能在日本人或者是兩方間的戰火中死去。他終於害怕了。

小孫兒的出逃入伍讓他心憂,老友的慘痛遭遇讓他惶恐自危。但於這一更老的一輩來說,只要戰火不燃燒到他們身上,怎樣都好。

他們已經對於反抗和鬥爭無能為力,他們老了,害怕了。

瑞豐是祁老人的二孫子。關於他,給與人的第一印象肯定便是無主見,小聰明。他對自己的老婆言聽計從,而他的胖老婆又只是一個光會享樂的自私主義,天天領着瑞豐到處玩樂,時不時還搗鼓著分家。

可笑的是,瑞豐還總以為自己是這個家長最為聰明的大人物,甚至認為哥哥瑞宣也是個大傻瓜。對家人的好他不甚在意,可是外人對他哪怕是丟了塊吃剩的骨頭都求之不得感恩戴德。他懦弱,在惹事時才想到家,一有事便躲在家中,企圖以此來逃避現實。

至於北平的陷落,他不甚在意。於他這類人而言,享樂才是重要的。

冠曉荷,這個名字初聽便女里女氣,誰也不曾料這是個男人名字。而他的人也正如其名,身為男人卻總是婆婆媽媽,還帶有嫵媚的氣質。作為家中的男子,他總是屈服在老婆大赤包的淫威之下。

他什麼都好像會,但是什麼都只在淺薄的皮毛,再往深里去便一問三不知了。他那一套,只是為了去討好上流社會的人罷了。

他沒什麼能耐,但是野心卻不小。他總是想着做官和發財,以至於國難當頭於他而言甚至都成了絕佳的發財陞官的好機會。他沒有一絲一毫對於國家的熱愛,不幫忙反而還和老婆大赤包東奔西跑爭着去做漢奸。

像冠曉荷這樣的人,只注重眼前小利,沒將目光放長遠,意識不到一旦亡國他們全將是卑賤的亡國奴,於殘暴的侵略者而言也不再有一絲一毫的利用價值,更何談做官發財?也只能一道隨同國家的覆滅而凄慘飄零罷了!

我最喜愛的人物,還是瑞宣。他不一定是最好的,但是他卻是最富有情懷和血肉的。

他富有濃厚的愛國情,如果可以,他是願意捐軀赴國難的。作為一個博覽群書的知識分子,他熱愛學習,明了歷史。他明白國不僅是國,更與千家萬戶緊密聯繫。所以他在三弟同他說要去入伍支援前線時,他矛盾再三還是決定支持。

他是不愛自己的弟弟嗎?他是不願自己同弟弟一塊兒上陣殺敵么?不,不是的。他最疼愛的便是他的三弟,年輕熱血,朝氣蓬勃,同樣讀過書,愛着國。他為何不願同三弟一塊兒走?他又怎不願意!可是現實是不曾允許的。他是如今這四世同堂的大家庭的頂樑柱,是三位老人和兩個孩子的依靠,他不能走,不能隨意做決定,他是屬於大家的,他得有所顧慮。

為了不看日本人洗腦般的文字,他咬牙不看報紙——即使這是他多年的習慣。作為人民教師,在學生們不得不停學,老師不得不停工,接受日本人的指揮逼迫遊街遊行,他不願意這樣。這是違背他內心的,他堅決不這樣做。

在他心中,國家,不僅僅是一個名詞,更是一份情感。正因如此,在錢家發生變故時他才如此傾力相助,不僅僅只是因為同情,更有一種感同身受的苦痛和成為亡國奴的無助和凄苦。

他日日在家庭的養活和國家的岌岌可危中度日如年,卻仍得顧慮家人。面對自己自作聰明的漢奸弟弟瑞豐,他拿出了我無法想像的氣概去包容。他甚至還想用自己那顆赤忱的心一次又一次去感化弟弟,只可惜,他聰明周全,卻不懂得,有些人,是無法挽救的。

可這或許也正是他的可愛之處吧。明知不可為,但卻仍想試一試的不屈。

瑞宣象徵的或許便是新生一代的有知識遠見的人吧,他們年輕熱血,明理愛國。當時中國雖在風雨之中飄零,但正是因為中國還有這樣的青年這樣的人存在,才有後來的浴火重生。

讀《四世同堂》,就好像在社會的各個角落遊逛,才知曉有這般人情世故。四世同堂,不同年代的人同聚一個屋檐下,以不同的想法思維共同拼接出一個真實的中國式家庭。以一個小小的葫蘆巷,拓寬到整個北平乃至全中國,以小見大。

這社會裏千奇百怪的人皆有,不乏那些喪盡天良的可惡之輩。但是我想,縱使年代不同,縱使思維不同,但是只要國家還有愛國的熱血星火存在,就一定可以接連一處,烽火聯營,燎稍整片華夏原野。

四世同堂,異樣國殤。即使思想不同,看法不同,但我相信,到最終,中國人那赤純的血脈和心中那份潛藏的情懷將會在最後關頭燃覺,能做到真正的同在一堂。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黃粱一夢忽逢醒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其他 黃粱一夢忽逢醒
上一章下一章

四世同堂,異樣國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