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初的相遇:二(王猛與張繭的故事)

最初的相遇:二(王猛與張繭的故事)

第二章樹不子的未來

當天還蒙蒙亮的時候,小王猛被餓得醒了。Www.睜眼看着屋裏沒了旁人,這才想起那男人在臨睡前囑咐過,說第二日清晨要出門,要他就老實獃著哪兒也別去。他從那草床上爬起來,在屋裏轉着圈又開始琢磨著到底是跑還是不跑。

跑吧,能跑到哪兒去呢?昨天餓了一天,又驚又嚇的,原本賴以餬口的畚箕也弄丟了。不跑吧,那男人奇奇怪怪、不知所云,再加上這破爛屋子,也不見得就如他所說跟着就有東西吃。

跑,還是不跑,這是個問題啊!

天不知什麼時候大亮了,小王猛仍然沒拿定注意。這時候張繭卻從山下回來了。可喜的是,遠遠看着,他手裏居然裹了東西。小王猛不由隱隱有了幾分期盼和緊張,朝張繭的方向跑了幾步停下,微踮着腳,整個身子綳得直直的,就像是被人用手捏了脖子的鴨子。

張繭面無表情地走到他跟前,也不招呼,隨手扔出一個黑影。小王猛下意識的接住,好燙!剛觸手的東西馬上落到了地上。原來是吃的——烤得滾燙的地薯。外皮焦黑,香甜四溢。小王猛餓了一天一夜,眼見到手的食物被自己摔得稀爛在地上,頓時紅了眼,餓狗撲食一般撲上去,再顧不得燙,和著泥就往嘴裏送。

原來這張繭天不亮就得下山去,張羅了些許舊棉絮、小孩衣服和吃食回來。等他收拾好零碎,出來看着小王猛站在原地正舔著自己的指頭。張繭搖了搖頭,說道:「既然吃完了就跟着我去個地方吧。」小王猛聽話點頭,卻怎麼也捨不得把手指從嘴裏拿出來,就這麼含着跟在後面。

張繭領着王猛走向了山林更深處。他在前面走路極少回頭,偶爾嘴裏說些含糊的話,但卻因是背對着小王猛,就像是在自言自語。他好像很習慣於此。

這是一座荒山,沒有人煙,沒有大型的野生動物,長了很多不知名的樹和野草,當中偶爾也夾雜了些野菜、山菇。這樣的環境,是很容易迷失方向的。而在沒有方向感的地方,時間也容易變得模糊起來。小王猛不知道走得多久,實在累得不行了忍不住就坐了下來。張繭轉身,看他停下也不生氣,只是慢騰騰地到他旁邊半蹲下,低頭認真得看着坐在王猛**下的東西,喃喃說道:「知道你坐的是什麼東西嗎?」小王猛一聽,驚疑不定地從地上彈起來,當真以為坐了什麼了不得的東西。等他站起來仔細看清楚了,卻忍不住白了張繭一眼。

那是一個矮樹樁,最普通不過的那種。它很濕潤,靠土的地方長著幾個小白蘑菇。王猛撇撇嘴:「就是樹樁嘛,這山裏到處都是。」說完他順手撓了撓**。張繭伸出右手,撫摸著樹樁上的白蘑菇,卻像是對待戀人一般的溫柔聲音說:「不子②,你以後要叫它不子。」小王猛從來沒聽說過有人對着樹樁叫不子的,不由奇道:「這不叫樹樁嗎?」

張繭也不看他,站起來慢慢在原地轉了一圈,他抬起的右手也順着自己順時針轉着。「任何一片樹林,當中沒有任何一棵樹是不同的。看似平安地生長,可等到一定的時候,它們總會面臨死亡或者中途就人砍掉。」張繭相遇以後第一次直視了王猛的眼睛,繼續道:「所有的樹,自然死去的或者中途被砍掉的,只有,只有那必定被存留下的才能繼續活下去。因為被存留了,所以,它就成了希望,能再活起來的希望……世人都道這世上只有「樹樁」,卻不知還有註定被存留下來的——不子!」(批註②:「樹不子」一詞,出自《聖經》。「不」,念dun,三聲。英文拼寫是Remnant。原詞是指樹被砍下后剩下的部分,即樹樁。比喻在末世的時候,被神揀選必定能存活的百姓,是神的子民,他們不會受到末日的審判,不用跟着撒旦下到地獄里去的。在《聖經》裏的這個比喻,是希望、存留之意。此書是藉此詞暗指在亂世中有重要使命,身負重任的賢人)。

王猛似乎聽懂了,又似乎什麼都沒懂,下意識地「哦」了一下。張繭也不在意,往回去的方向走去。「以後這個樹樁就是你的凳子了,你自己搬回去吧。」

就這樣,在誰都不曾預料的情況下,因為幾個畚箕和一截再普通不過的樹樁,王猛的生命被引導著帶入了另一個嶄新的天地。這就好比是千里馬遇到了伯樂,張良遇到了黃石公,看似偶然的的相遇,造就出的,是命運中必然不過的轉折。當然,再傑出的將才,再賢明的能人,都是需要時間成長的。王猛就是如此。

這日,王猛終於拜師與張繭。

原因是自前幾日「樹樁」事件之後,張繭除了照顧日常生活以外,竟然開始教導王猛識書寫字。王猛實在受寵若驚。他一個山野小孩,身逢亂世、手無縛雞之力,能勉強存活本就是難事,當初遇到眼前這怪人,完全是稀里糊塗地跟着。沒想到如今他不但不用再餓著肚子四處流浪,甚至有了讀書學習的機會。這是多麼神奇的際遇?

只見這王猛撲通一聲拜倒在地,端端正正的行了三叩九拜之禮:「師父,師父,為師為父。一日為師,終身為父」。這一拜禮,這一句話,足見這王猛已與當初在洛陽時有多了大的變化。這也不過也就是數日的光景。

張繭坦然受了師禮,仔細對王猛問道:「小猛,我這裏有幾個問題,你且仔細思索后答我。我需聽你如何作答再決定日後怎樣教你。」王猛聽罷慎重點頭。「我當日在街頭與你接觸,並非真要買你的畚箕,乃有意為之,這其中緣故我且放下日後再告訴你。現在,我需要你答的話,你仔細聽好。我有大、中、小三套習法,小成學時至少三年,中成至少五年,而大成者,少則八年多則一二十年方能領悟。我要問你的便是,你往後想跟着我學習哪種。」

「要學多的。」王猛幾乎脫口而出。

「你連學的是什麼都不問問?」張繭並不喜歡他的答案。

「剛和老師相遇的時候,我只覺得您是個很怪的人,一點不像要賣畚箕的樣子,但還是這麼稀里糊塗的就跟着了。直到老師開始教導我學習,我才明白過來原來是遇到了上天派給徒兒的貴人!這是以前想都不敢想的福分。我也不敢有別的奢求,只盼著能多跟着老師您幾年。」

這到是實話!張繭點頭算是默認了他的回答,可仍不覺得滿意。

只聽這王猛再接再厲說下去:「老師,徒兒的爹娘沒教過什麼大道理,只是臨死前囑咐過我,哪怕被人欺了也不要干傷天害理的事。在遇到老師以前,我挖過野菜、要過飯,實在餓了難受了也搶過別人的吃的,再傷人的事我就不敢了……徒兒想,跟着老師以後,是再也不會幹那些事的了……或許,或許以後還能幫着別人也不干我以前那些事……就像老師現在救了徒兒一樣……這樣,徒兒就更想跟着您更長的時間了……我也不曉得這樣想對不對。」說這些話的時候,王猛一直都是低着頭的。他很着急,只盼著把心裏的話都說出來,結果卻說得結結巴巴的。

張繭聽到這裏,眉頭漸漸舒展開來。他心裏想着,罷了罷了,這孩子並無過人天資,實在不是自己心目中的「不子」人選,但還算心地良善,態度也誠懇,以後即使不能有大作為,也絕不會淪為禍害。何況現在非常時期,更需要為以後培養更多的助力,哪兒還能挑三揀四的。

想到此處,他略微放心了些。開口說到:「現下正值亂世,你小小年紀父母雙亡,要靠一己之力存活下去實屬不易。我當日救你乃在一念之間,如今收你為徒,不求你如何出息,但願日後能將為師所教盡都發揚出來,為這紛亂的世道中苟活的百姓,出一份自己的心力。」

王猛聽得此言,再次慎重跪下,眼中透出幾分堅定的光彩。他不聰明,也不油滑事故,更不懂得什麼「受人之恩理當湧泉相報」的大道理,他只勝在誠懇——對自己,對周圍的一切誠懇。尤其當聽到後面『為世道中苟活的百姓出一份心力』便是感同身受的觸動。他潛藏在心底的小小火苗似被激起,終於有了必定要認真活下去的決心。正是這幾分決心,讓這原本毫無志向可言,每日只求吃飽的貧民孩子有了日後能夠「胸懷大志」的根基。

張繭見着王猛眼裏的色彩,不覺又踏實了幾分。「小猛,這是我最後一次叫你的本名,以後我會用這』不子』之名喚你,我要用它時刻提醒你,你是和旁人不一樣的,你不是樹樁,你——是『存留』,你——是『希望』!」

「是的,老師!」

「你記着,我這大、中、小三習法又稱『三樹法』,乃是出自孔聖人的:『修身』、『齊家』、『平天下』三言!『三樹』即是:『樹人』、『樹形』、『樹林』三重成就。雖源於儒學,卻又絕不同於常人所知,奧妙就存於那三『樹』意境之中。」

原來,在當時的十六國時期,儒家思想已慢慢被社會大眾接受,且逐漸發展成為統治者的正統思想。在趙國,石勒、石虎兩人都是仰慕儒學、推崇儒學的政權代表。不得不提的是,至春秋時代開始,四書五經就被不同程度的修改,所以儒學在發展和傳承的過程中,受到外界影響而分出了很多的門派,這其中或斷章取義、或標新立異、或舊文新解的大有人在。

要說這張繭言行雖然荒誕怪異,事事有違常理,此刻卻又準確提出「修身」、「齊家」、「平天下」的儒學思想來,想也不是什麼不學無術、假冒偽劣之輩,可是他提出的「不子」、「存留」、「三樹」之說卻是聞所未聞的。再加上他素來給人印象都是有些潦倒不得志的世俗小民形象,這實在讓人不由為王猛日後的求學之路捏一把汗。

只聽這張繭又慢慢細講下去:「『修身』,在傳統聖學里,主說忠恕之道和三綱五常。簡單說來,即是要你明白『忠』、『孝』『仁』、『義』、『禮』、『智』、『信』這幾字,三綱是指『君為臣綱』、『父為子綱』、『夫為妻綱』。這修身的過程有四步:『格物』、『致知』、『誠意』、『正心』。關於修身,歷來也有『廉潔修身』③的說法(批註③:見屈原的《楚辭.招魂》:「朕幼清以廉潔兮,身服義而求沫」)。而為師教你這『修身』,是以『樹人』立意。它便是這『三樹法』的根基所在。」

「在世為人,先不要求聖,先求做人。既然是做人就要懂得怎麼做才算是做得像個人,明白人的身份到底是甚。我收你為徒,先改了名字,就是要讓你知道,從此你已與旁人有異。你要從根本上知道,你比普通人有更多需要學習,需要入世,需要救世的理由。這個理由就是——『不子』!身份決定了一切。如同你是帝王的身份,你就自然能擁有常人沒有的權利,但你的身份如果只是乞丐,那麼你就只能從事討乞之事。所以,『樹人』,不只讓你學普通世人都懂的倫理之道,更是要讓你確信,你就是『不子』,是已經被預訂的,必會有一番成就,必能被存留下來的『希望』。三年,甚至三年以後的每一天,你必須對你的這個身份充分的確信。信,就是力量,能勝過一切的力量。靠着這力量,你將無所不能!」說到此處,不僅張繭,連王猛都漲紅了臉,隱隱激動起來。

「『齊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已修齊身者,方可齊家。『家』有大家,也有小家,現我師徒二人可算一『家』,日後你成家娶妻生子,也算一『家』。『家』,非指居所屋舍,乃指關係。『齊家』,即使要身處這關係中的每個人,和睦相處,少紛爭。這是聖學里關於『齊家』的原意。而我的中法中,則添加了『樹形』之意。用比喻來說,人在此處已不是單獨的一棵樹樁,而是整棵樹的一部分。這『家』中的每一成員都是樹的根、枝、葉!『齊家』,即是要每個關係中的成員,如整棵大樹一樣,各行其職,相互配合。比如一個人的肢體,頭受了傷,手就去幫忙;手受了傷,腳就去幫忙。尤其遇到天災**比如現今亂世之時,這『樹形』尤顯重要。當末世來臨,只有擁有「不子」的『樹』才是在亂世中能存活下來的。因為「根(樁)」存活了下來,樹的枝、葉才能有再復甦的一天。所以當你學得入世之後,首先要體會的,便是這『樹形』之理。如何能驅使這關係中的個人能像同一棵的樹、枝、葉一般,則是你五年內要學習的內容。」

說到此刻,張繭不由停下來喘口氣。而王猛已深深地為老師的話語折服。他由最初小心翼翼的誠懇,逐漸變成了想要在未來大展宏圖的期翼。那是一份身為男兒朗的與生俱來的雄心。只是這份雄心因年齡太小,又被生活所迫、見識太低掩蓋住了。現在,它得到了最好的契機便悄無聲息的生長起來。

張繭此刻隨着話題的深入,整個人越發顯得神采奕奕:「『平天下』,解釋起來只有兩個字:「樹林!」——人,生而為『人』,成了『人』以後就得成『材』,成『材』以後呢?當然要有所建樹。這就好比一根小樹樁,歷盡千辛萬苦終於成長為一棵枝繁葉茂的參天大樹,然後開花結果,逐漸再由這棵樹,發展為一整片樹林。如果是以一個國家為比喻,那麼,當一個國家的每個人都能像一個真正的『樹』一樣生活,沒有『禍害』,大家彼此生活,互相幫助,少紛爭,世間自然就少了爭奪。而沒有了爭奪,也就沒有戰爭。那,才是真正的太平天下。」

16977.16977小遊戲每天更新好玩的小遊戲,等你來發現!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悲歌當泣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言情穿越 悲歌當泣
上一章下一章

最初的相遇:二(王猛與張繭的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