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0章 王承恩事先叮囑,王詵的狠辣無情

第700章 王承恩事先叮囑,王詵的狠辣無情

王詵正在和葉東喝茶,他接到聖旨傳令官來到這個地方,此刻的葉東王詵都跪在地上了,這個時候趙光義的傳旨意的人在他們跪着地方,看着這兩個人,然後對着二人開口說道:「奉天承運,皇帝詔曰:如西夏李繼遷已然稱帝,為顯上國之風,勒令王詵連同楊業一起前往夏州興慶府,參與這次活動中,加封王詵為訪夏節知,楊業為訪夏副節制,立刻前往夏州不得有誤呢?欽此。」

王詵也是給了太監點錢,然後也是笑着說道:「小人遵旨,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大人來宣旨真是萬分辛苦了!這是我的一點心意,大人千萬不要拒絕,希望大人您千萬不要拒絕!不過皇上除了讓我與楊業去還有什麼話要大人您轉達呢?」

王承恩收了錢,悄悄帶到一旁,告訴趙光義之前告訴他的話做事必須要不留情,這次的事情越少人知道越安全,這也是他待會王承恩要對他說的話。此刻的王承恩也是看着他笑着對王詵說道:「王大人皇上讓你促成與西夏的合作,然後一起對付契丹人,現在契丹國領土太大,威脅中原統治,官家不想看到這樣的事情在發生了,再加上我們沒有足夠戰馬,所以只能寄希望於西夏,有了西夏的實力,我們就彌補沒有騎兵的短缺,到時候對付契丹人來說就容易的多,這是官家讓我轉給你的話,如果你完不成任務你就可以和楊業永遠待在夏州不用再回來,但是如果你完成任務官家對於你一定是重重有賞。這次的任務很重要,剛才在你身邊的那個人就不用再留了,你懂吧!官家說不想看到你身邊與這件事無關人在你的身邊,不然你知道下場到底是什麼樣。」

王詵陰險笑着對王承恩:「我們兩個都姓王,您對我做事難道還有不放心嗎?您就放心吧!大人,這個人我現在還有利用價值,不過您安心在這裏待會,我還有事情等我忙完了?一定把事情給處理的漂漂亮亮一些,您就看我的好消息,哼哼。」

王詵的話他也是笑了笑,然後開口說了一句好吧!我等着你,你現在可以去問問他吧!

葉東這個時候突然感覺到了一股莫名的殺意,其實他王詵也是沒有辦法,難道是自己又想多。這讓他王詵想到了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而是這次的事情逼得他自己,這麼做?

只見他也是笑着對葉東說道:「葉先生,這次我要去夏州,這次我朝皇上讓我去夏州,我希望邀請您,請您去品嘗一下,我為表達我的感謝想要邀請您與我一起吃頓便飯,您看可行否?」

此刻的他不好拒絕。畢竟這次的重要情報太重要了,國家發生這麼安排自己這麼重要的事情,讓自己潛伏到王詵的身邊,他也是看出王詵不可能會傷害自己,但是他哪能夠想到這次會有問題。

葉東他也是說了一句好的,我一定會去。王詵此刻也是在想皇帝是把我逼入絕境,不過如果我能夠完成這次任務,我估計皇上能夠給我的好處一定好的不能再好啦!到時候就遼國皇帝說這次的事情都是楊業被逼入絕境,殺了葉東。我真是太聰明,這次我可以大賺一筆啦!哈哈。

葉東啊葉東,你也是聰明人,應該明白棋子在沒有用的時候就是會讓人捨去,至於官家目的就是反正你是不知道,至於你的死換來我的活,何樂而不為,哈哈!

在我國五代十國期間,政權的屢次更換,導致北漢在公元979年的時候滅亡,都是因為宋太宗帶兵所造成的,當時的北漢將領楊業因此成為宋朝的將領,建立北漢政權的皇帝對楊業非常的重視,賜名為劉繼業,最先擔任的就是保衛指揮使,慢慢的建立了自己的工業,成就了建雄軍節度使,劉繼業當初也被百姓稱讚無敵,因為他在戰場中所向披靡,建立了非常深厚的戰功。

但是劉繼業在北汗三十多年積累的戰功找不到任何的記載,被眾多的歷史風雲淹沒了,而且也只有在宋史中出現了此次雙方交戰的簡單情景,最終的結果也是劉繼業失敗。在一次和北漢的戰鬥中,劉繼業仍然在最後一刻,最後劉繼元親自告知了戰敗需要投降,劉繼業才停止了抵抗。之後宋太宗也是非常的欣賞楊業,並且賦予了他左領軍大將軍,鄭州防禦使的官職。北韓滅亡,劉繼業歸降了宋朝,有改回了原來的姓名,楊業。之後楊業有建立了很多的功勛,官位也慢慢的提高,遼軍也是非常忌憚他的威名,只要看到楊業的帥旗,立馬就逃走了。守衛邊境的主將也非常害怕楊業,就上了奏摺污衊楊業,宋太宗直接把奏摺給了楊業,可以見得宋太宗對楊業是多麼的信任啊

雍熙三年三路大軍奉宋太宗的命令出兵討伐遼國,楊業擔任的是西路軍的福建,潘美是主將,剛開始的時候非常的順利,西路軍進展非常的順利,成功的奪取了遼國四川的城池,但是他沒想到主力軍卻出了問題,沒有辦法在按照計劃進行下去,宋太宗讓所有的兵馬都回去,連同收復城池的百姓帶回。遼蕭太后也帶領十萬軍馬奪回了寰州。在遷移百姓的途中,劉繼業害怕百姓受苦,所以他表示不和遼軍有正面衝突,但是監軍王詵卻認為楊業是貪生怕死不肯應戰。

楊業爭辯不過,只好出去應戰,他約定如果戰敗就希望潘美組織兵馬去支援,對於這一仗楊業也是沒有任何的把握,所以一直拖着,他兩個都以為打了勝仗,但是發現情勢變得不是很樂觀,因此都逃走了,楊業一邊戰一邊退,到了谷口也沒有等到援兵,於是和將士一起死守谷口,到最後全部都犧牲了,但是楊業被俘虜,他寧願不屈服遼軍,最後絕食而亡。楊業的犧牲給朝廷帶來很大的震驚,而且非常的氣憤,宋太宗卸了潘美和王詵的官職,把他們全部開除了軍籍。

楊家將忠心耿耿,有史以來被世人稱讚,歷史中的楊家將又怎樣呢?

之後楊家將的故事在南宋期間民間的流傳非常的大,而且在南宋的遺民還寫出了一本書《燼餘錄》,書中記載的楊家將的故事也是有了新的演繹,還有的以雜劇的方式出現,出現了更多小說和評書等方式在民間廣泛的流傳著楊家將對抗敵人的故事。明朝中後期,楊家將的故事給人們帶來了激勵和啟發,有了更多的演繹,但是以楊家將的故事為原型,編出了戲曲。楊家將忠心耿耿,有史以來被世人稱讚,歷史中的楊家將又怎樣呢?歷史中把楊家將說得非常誇大,到了現在楊家將更是忠肝義膽,滿門忠烈。所以在歷史上的楊家將的實力被遠遠地誇大了,他們沒有電視劇中的那麼厲害。太平興國元年(976年),宋太宗任命潘美為南院使。太平興國三年(978年),加封潘美為開府儀同三司。

宋太宗決心完成統一北方的事業,太平興國四年(979年),宋太宗親自率領四路大軍圍攻北漢都城太原,並任命潘美為北路都招討,判太原行府事。遼兵又來援助,宋太宗派兵截斷了援兵的要道,把太原城包圍起來。太原城裏無糧草,外無救兵,北漢國主劉繼元只得投降,北漢自此滅亡。劉繼元手下有一名老將叫楊業,也歸附了宋朝。宋太宗早就聽說楊業武藝高強,英勇善戰,就讓楊業做了大將。由於遼軍不斷侵擾宋朝邊境,宋太宗又派楊業為代州刺史,扼守雁門關。

宋太宗滅了北漢,想乘勝攻打遼國,統一北方。在征伐范陽時,任命潘美為知幽州行府事。宋軍攻勢凌厲,幾個州的遼朝守將紛紛投降,宋軍一直打到幽州(今北京)。後來,遼朝派大將耶律休哥救援,雙方在高粱河(今北京城西)打了一仗,結果宋軍大敗,宋太宗乘了一輛驢車才逃回東京。在宋軍撤退的時候,宋太宗又讓潘美兼任三交都部署,並在那裏屯兵,以防禦遼國的進攻。

三交西北三百里有個地方叫固軍,地勢險要,是北邊的咽喉。潘美率兵偷襲,佔領了這個地方。他積蓄糧草,嚴陣以待,遼國一直不敢輕舉妄動,北方邊境暫時穩定下來。

不久,遼國一萬多騎兵來犯,潘美秘密行軍,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發起攻擊,大破遼軍。宋太宗十分高興,封潘美為代國公。太平興國八年(983年),改任忠武軍節度使,升封為韓國公。

公元982年,遼主耶律賢死去后,即位的遼聖宗耶律隆緒才10歲,所以由他的母親蕭太后執政。有人向宋太宗建議,認為遼國幼主即位,朝政不穩,可趁機收復燕雲十六州。宋太宗接受了這個建議,於雍熙三年(986年)命潘美、曹彬、崔彥進分別率大軍北伐,並且派楊業做潘美的副將。

三路大軍分路進攻,旗開得勝,潘美、楊業這一路人馬出兵雁門關,很快收復了四個州。但是,曹彬率領的主力由於孤軍深入,被遼軍殺得大敗,宋太宗急忙命令各路大軍撤退。

潘美、楊業接到命令,就率領大軍,掩護四個州的百姓退到狼牙村。這時,遼兵已佔領了寰州(今山西朔縣東),兵勢十分兇猛。楊業建議派兵佯攻,吸引住遼兵主力,然後派精兵埋伏在撤退的路上,掩護軍民撤退。

監軍王詵反對楊業的意見,說:「我們帶了幾萬精兵還怕他們?我們只管沿着雁門大路,大張旗鼓地行軍,也好讓遼軍見了害怕。」

楊業說:「現在敵強我弱,這樣干一定要失敗。」

王詵帶着嘲笑的口氣說:「楊將軍不是號稱楊無敵嗎,怎麼在敵人面前卻畏縮不前了,是不是另有打算呀?」

這一句話把楊業激怒了,他說:「我並不是怕死,只是看到現在時機對我們不利,怕士兵白白喪命。你們一定要打,我可以打頭陣。」

潘美愛惜楊業是個難得的將才,本來不同意他去送死,但有王詵從中作梗,只得違心同意。楊業無可奈何,只好帶領手下人馬出發了。臨走時,潘美抓住楊業的馬韁繩,說:「楊將軍此去一定要多多保重,能勝則勝,不能勝則迅速回兵,不必戀戰。」接着又問道:「楊將軍還有什麼要交代的嗎?」楊業含着眼淚對潘美說:「這個仗肯定要失敗,我本來想看準時機痛擊敵人,報答國家。現在大家責備我懼敵,我不得不先死了。」

接着,他指著前面的陳家峪(今山西朔縣南)說:「希望你們在這個谷口兩側埋伏好步兵和弓弩手,我兵敗之後,退到這裏,你們帶兵接應,兩面夾擊,也許有轉敗為勝的希望。」

楊業出兵沒多遠,果然遭到遼軍的伏擊。他帶兵拼殺了一陣,終於抵擋不住,只好一邊打一邊把遼軍引向陳家峪。到了陳家峪,正是太陽下山的時候。楊業退到谷口,只見兩邊靜悄悄的,連一個宋軍的影子也沒有。原來,楊業走了以後,潘美按照楊業的意見,把人馬帶到了陳家峪準備接應,但等了一天,聽不到楊業的消息。王詵認為一定是遼兵退了,他怕楊業搶了頭功,就催促潘美把伏兵撤離了陳家峪。

楊業見約定的地點沒有自己的人接應,氣得直跺腳,只好帶兵與追上來的遼兵展開搏鬥。楊業雖然勇猛,但終因寡不敵眾,兵敗被俘,在遼營絕食三天而死。

消息傳到東京,宋太宗十分難過,他把王詵革職查辦,又把潘美連降三級,讓潘美擔任了檢校太保。第二年任檢校太師,任真定知府。不久,改任都部署、并州通判。

淳化二年(991年),宋太宗又加封潘美為同平章事,但數月後就去世了,終年67歲。死後追贈中書令,賜謚號為武惠。

楊業的死雖然與潘美沒有堅持在陳家峪接應有很大關係,但他並沒有要陷害楊業的意思,更沒有要故意置楊業於死地的意圖。他的失誤在於,當監軍王詵心存私念讓他從陳家峪撤軍時,潘美沒有堅持自己的意見,而是一昧聽命於王詵,致使楊業兵退陳家峪時沒有得到援助。因此,楊業的死,主要責任在王詵,次要責任在潘美。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大遼之揮灑風采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軍事歷史 大遼之揮灑風采
上一章下一章

第700章 王承恩事先叮囑,王詵的狠辣無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