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文明:余秋雨涉嫌剽竊一例(1)

金文明:余秋雨涉嫌剽竊一例(1)

凡從事學術研究的朋友都知道,「引用」和「剽竊」這兩個概念,是有着本質的區別的。我這裏先把事實擺出來,供大家討論和分析。

余秋雨先生在《笛聲何處》下篇「世紀的豐收」《長生殿》一章中談到這部古典戲劇的作者洪昇時寫道:

洪昇在幼年時期就跟隨陸繁招學習,稍後又從毛先舒、朱之京受業。陸繁■的父親陸培在清兵入杭州時殉節而死,繁■秉承著父親的遺志,不願在清廷統治下求取功名。毛先舒是劉宗周和陳子龍的學生,也是心懷明室的士人。同時,與洪昇交往相當密切的師執,像沈謙、柴紹炳、張丹、張競光、徐繼恩等人,都是不忘明室的遺民。這些人物的長期熏陶,自不能不在洪昇思想中留下應有的痕迹。加以洪昇的故鄉杭州,本就受着清代統治者特別殘暴的統治,不僅當地人民處於「斬艾顛踣困死無告」的境地,連「四方冠蓋商賈」也「裹足而不敢入省會(杭州)之門閥」(吳農祥《贈陳士琰序》)。而在洪的親友中,又有不少人是在清廷高壓政策下死亡、流放和被逮的。例如他的表丈錢開宗,就因科場案被清廷處死,家產妻子「籍沒入官」;他的師執丁澎也因科場案謫戍奉天。再如他的好友陸寅,由於庄史案而全家被捕,以致兄長死亡,父親陸圻出家雲遊;他的友人正嚴,也曾因朱光輔案而被捕入獄。這種種都不會不在洪昇思想中引起一定的反響,因此,在洪昇早年所寫的詩篇里,就已流露出了興亡之感,寫出了《錢塘秋感》斗「秋火荒灣悲太子,寒雲孤塔吊王妃。山川滿目南朝恨,短褐長竿任釣磯。」一類的詩句。(《笛聲何處》第133-134頁)

這一大段文字,是有關洪昇父輩、師執和好友等社會關係及交往經歷的專論。全文總共435字。一般的讀者看過以後,除了感到內容豐富,敘事翔實,邏輯嚴密,條理分明,寫得很好以外,恐怕提不出什麼別的意見。

說來也實在湊巧,意想不到的情況偏偏讓我給碰上了。去年冬天,我因為對余秋雨先生的歷史散文指錯,同復旦大學的章培恆教授發生了一點文字上的糾葛。為了準備辯論,我找來章教授的幾部著作仔細拜讀。其中有一部《洪昇年譜》,由於搜羅廣博,考證詳密,深受我的喜愛,差不多讀了兩遍,對一些著名的人物和史事比過去熟悉了不少。所以時隔半年,再來讀余先生這段文字,第一個感覺就是似曾相識。於是便從書架上拿來《洪昇年譜》,在「前言」的第4——5頁上,找到了跟《笛聲何處》中那段內容雷同的文字,逐字逐句地核對起來。真是不核不知道,一核嚇一跳。這兩段來自兩位學者兩部不同著作的文字,不多不少,竟然都是435個,不但句句相同,詞序和語序完全一致,就連用字和標點也達到99.5%以上的高度密合(所不同者,是余先生寫錯了一個人名)。這個現象,恐怕只能有一種解釋,那就是其中的一個人抄襲了另一個人。

究竟誰抄誰呢?章教授的《洪昇年譜》出版於1979年;余先生的《笛聲何處》殺青於2004年,而其中論述洪昇的這段文字,全部來自他問世於1985年的舊著《中國戲劇文化史述》。因此可以斷定,是余先生抄了章教授的。本來我以為,章教授是潛心研究洪昇的專家,余先生是大面積泛論崑曲的行家,就水平和探索的程度而言,難免有高低深淺之分。因此後者從前者那裏得到一些啟發和借鑒,或者移植幾個新穎的觀點,或者引用幾句精彩的論述,甚至按照余先生的習慣,以自己生動流暢的文學語言,來個換湯不換藥的形象改裝,都是無可指責的。這種做法,在當代的學術研究中早已司空見慣,一般不會有人出來說閑話。如要以防萬一,就在哪個角落裏註上參考或引自某人某某著作就行了。

可余先生這次做得實在太過分、太不聰明了。即便是抄,也得有個規矩和章法,有點節制和顧忌,怎麼能把人家章教授精心構思撰寫的長達435字的人物專論,不作一點刪節,不加任何修飾,就一古腦兒地搬進自己的書里呢?而且對於原創者是誰,抄自他的哪一部學術專著,都沒有一言半語的交待。這算什麼行為?是參考、引用,還是抄襲、剽竊?要知道,章教授原著的那段論述,雖然只用了435字,內容卻高度濃縮,語言也是極其精鍊的。其中一共涉及十八人,尤其是錢開宗、丁澎、陸寅、正■四人的事例,每人都只用了一句話來概括。例如章教授說:「他(洪昇)的友人正嚴,也曾因朱光輔案而被捕入獄。」這句話看來簡短,但章教授卻在《洪昇年譜》第86-87頁詳細引用了《三岡識略》、《凈慈寺志》、《清波小志》、《稗畦續集》等四部典籍中的六種資料,通過論證才得出的,可謂要言不煩,惜墨如金。余先生不但不費吹從之力照單全收,還把正■(亦作■、岩)法師的名字誤成了「正嚴」。可見他連那些原始材料都沒有看過。

這種連菜帶盤全部攫為己有的做法,算不算剽竊?讀者諸君可以討論分析,余先生也可以據理力辯,但希望千萬不要迴避,別再悶聲大發財。因為問題一經提出,全國的莘莘學子、碩士博士,都在等著結果哪!如果余先生這樣的抄襲不算剽竊,而且合情、合理、合法,那他們必然會群起響應,向心儀已久的文化名人學習,到前賢的著作里東抄西撮,輕輕鬆鬆地寫好畢業論文,或者拼湊幾本學術新著撈點實惠,誰都別再去批評和指責他們,因為人家可以拿出余先生的榜樣來為自己作「義正辭嚴」的辯解。否則,就應當如實地告誡他們,這樣做是不行的,是對他人研究成果的剽竊,一旦被揭露曝光,必將聲名狼藉,難見江東父老之面!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古遠清再次發難:庭外「審判」余秋雨(選載)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言情穿越 古遠清再次發難:庭外「審判」余秋雨(選載)
上一章下一章

金文明:余秋雨涉嫌剽竊一例(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