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7章 秋收和五營鮮卑

第487章 秋收和五營鮮卑

儘管糧草被燒了很惱火,但劉賢卻很快調整了心態,下令各地從今之後要加派巡哨,嚴密盤查姦細。隨後便將此事放下,轉而催促各地將秋收情況報告上來。

很快,各地表文陸續傳到,劉賢看視過後,心下頓時放鬆了不少。據報,今年交州糧食產量再創新高,糧稅可達六十六萬石,除了供應交州本地官吏駐軍之外,還能抽出二十餘萬石糧食支援北伐。

南中糧食產量更是穩步上升,今年總計產量已經達到了四百二十餘萬石,與僕從軍的軍戶五五分成之後,還能存下二百一十萬石軍糧。除了照例上交一百萬石糧食至荊州外,其餘糧食都由南中自行支用。

而荊州糧稅經過粗略估計,大概能有一百三十萬石,之所以大為減少,那是因為南陽、襄陽、南鄉、章陵、江夏等地因前年遭遇大洪水的原因,許多地方還處於減免賦稅的時期。同時大軍北伐,大批被徵召的民夫也獲得了免稅的權利,故此糧稅有所下降。不過南漳、宜城、安陸、竟陵以及新開設的洞庭湖堰田等地的屯田卻產出頗豐,單隻是今年才開始開發的洞庭湖堰田一地便有八十萬石糧食,其他各個軍屯、民屯點收穫糧食,上交到官府手中的總計也有一百二十萬石。也就是說,荊州總計能有三百三十萬石糧食入帳。

至於揚州,雖有山越為禍,勺陂屯田又被破壞了一半,但收成依舊不小,糧稅除去減免的賦稅之後,還能有一百八十萬石。在加上巢湖軍屯點的一百六十萬石,毗陵屯田都尉府的一百萬石,鄱陽湖屯田點的八十萬石,勺陂地區未被破壞的部分也能收六十萬石,總共入帳五百八十萬石糧草。

撥出八十萬石糧草去賑濟勺陂地區田地被毀的災民,也還能剩下五百萬石糧草。

此外便是青、徐二州了,這兩州因是才被漢軍拿下,劉賢免了兩州百姓兩年的賦稅,故此稅收自然是不指望了。不過當日陸遜坐鎮徐州時,曾經組織眾軍開闢了二十餘萬畝屯田,總計收穫了近六十四萬餘石糧食。青州則有十六萬畝屯田,被曹軍破壞了四萬畝,剩下的十二萬畝屯田產出了三十餘萬石糧食。

青徐二州的屯田糧,特別是青州的屯田糧大大減輕了青州眾軍的糧草壓力。

總共算來,除去交州、南中自用以及賑濟勺陂災民的糧食之外,今年劉賢轄下總共能收到糧食一千零四十四萬石左右。

這些糧食不算少,但支出也極多。首先,秋收結束,劉賢將會大舉招募新兵,補充消耗,除幽州軍目前自給自足之外,劉賢在荊、揚、徐、青等地還將養兵近三十萬人,戰馬、馱馬一共十五萬匹,民夫六至十萬人,礦工六萬人,以及補貼四萬餘名官吏,三萬餘名工匠和二萬餘名學堂教師的伙食,林林總總算下來,總計需要支出七百五十至八百萬石糧食。

當然,馱馬若是休息,不進行高強度的運輸工作的話,是不必給它喂糧食這等精飼料的,民夫也未必便能用到十萬人這麼多。但如今畢竟是戰時,預算從寬,先最大限度地計算在這裏,總是沒錯的。

這麼一劃拉,今年總共還能動用的糧食便僅有二百四十萬石了。但這還沒完,安置下來的鮮卑牧民雖然留下了一些羊以維持生計,但也需要給一定量的糧食補貼,粗略算來,至少也需要四十萬石。江東那邊諸葛恪等人焚燒了山越人的糧田,意圖逼迫山越人下山投降。若是成功,保守估計至少也能得到四萬戶,近二十萬山越百姓。而若是往樂觀了估計,深山中不服王化的山越人全部下山投降的話,那便能有三十四五萬人。這些人一旦下山,那便都要劉賢發放糧食去養活。

這剩下來的二百多萬石糧食滿打滿算,也僅只是將將夠用而已。

而若是期間轄區各地再爆發一點大的天災人禍,抑或是在今年的戰爭之中,漢軍不幸慘敗,損失過巨的話,劉賢手中的糧食便會出現短缺了。

換言之,劉賢至少也得再準備百十萬石糧食來應急。

當下劉賢命荊州、揚州清點往年的庫存,得出多年來結存下的糧食還有一百八十餘萬石,此外各軍之中,還有足夠食用一到三個月不等的糧草的結果。劉賢聞知,這才大鬆了口氣。

今年的糧食,穩了!便是再有少數差額,也可以花錢購糧來支應了。

當下劉賢放下手中的賬簿,頗為欣喜地開始盤算著下一步等新兵招募齊全之後,該如何進兵,全取天下。

不過想了一陣,劉賢便即皺起了眉頭。如今已經是八月,從去年的情況看,北方天氣比南方要冷許多,九月深秋或是十月初冬之時也還罷了,但等到十一二月天寒地凍的時候,南方兵恐怕將會再次不適應寒冷,從而只能躲入城池營寨之中,難以發動攻擊。

若要避開最寒冷的十二月和一月,那最好就是在此之前結束戰爭。然而新兵招募起來之後須得訓練磨合一陣,雖然按照兵役制度,漢人青壯每年秋季都要在各地郡尉、縣尉的組織下進行會操(軍訓),但多年以來,這項制度早就已經名存實亡了,更卒已經淪為了官府免費的勞役,軍事訓練反倒鬆懈了下來。劉賢掌權之後,雖然在儘力地改善這種情況,但在錢糧有限,勞役缺乏的情況下,實在抽不出多少資源投入在更卒這種民兵性質的臨時性武裝上,反而在勞力缺乏的時候,仍舊將修橋、鋪路、屯田、水利、挖礦、鑄造修理兵器、運輸糧草軍資等等任務大批量地壓在了更卒們的頭上。

這就導致常備兵之外的漢人青壯雖然也具備急促的軍事素養,但論戰鬥力卻與常備兵相差甚遠。

且不說當此戰爭如火如荼之際,荊州、揚州等地能不能及時招募到足夠的兵員,就算能夠,新兵要具備一定程度的戰鬥力,且能勉強配合老兵作戰,至少也要訓練兩三個月。

劉賢總不能如曹魏一般,新兵徵召起來之後不經過嚴格訓練便立即送上戰場,指望着打過幾戰之後,只要不死,便是合格的老兵了吧?

這是對士兵性命的極端不負責任!方今天下人口本就不足,也禁不起這般浪費。

但等到新兵召集起來,基本訓練磨合完畢,恐怕時間也將進入寒冬了。也就是說,或許今年青徐兵都無法對外發動大規模的征戰了!冀州那邊,若是拖到冬季大雪紛飛,道路難行,糧草軍械運輸困難的時候還不能分出勝負的話,恐怕陸遜之軍就不得不遺憾地放棄界橋,撤回青州了。

思及此,劉賢頓時十分發愁。左思右想,卻又無計可施。

正愁悶間,就見黃忠、姜維這一老一少聯袂走了進來。那姜維雖然年少,但卻頗有膽略武勇,來到徐州之後,一來二去就與黃忠看對了眼。再一次黃忠在校場之上顯露了一手射術之後,姜維頓時驚為天人,當即纏着黃忠討教。黃忠也覺得姜維頗對自己脾胃,故此毫不藏私,將一身箭術傾囊相授。二人每日都要去僻靜處練習箭術,今日練完回來,眼見劉賢愁眉不展,黃忠當即問道:「陛下何事發愁?」

劉賢嘆了一聲,隨後將自己的顧慮說了一遍,黃忠聞言,思忖一陣,隨後道:「我倒是覺得陛下過慮了。陛下擔心南兵耐不住北方的嚴寒,這是對的,畢竟去年冬季我軍的確在嚴冬之中損失頗重。但有了去年的經驗,今年我軍再早早準備禦寒衣物,當可從容渡過。此外,陛下何必緊盯着南兵不放?如今青州、幽州、遼東甚至冀州半壁都在我軍轄下,陛下何不在這些地方也招募些兵員?我聞邊地生活艱苦,以我軍的待遇,相信陛下自要豎旗招兵,很快便能招收到不少士兵。此外,陛下上個月不是從俘虜的鮮卑人中挑選出了二萬七千餘有家有口的青壯戰士嗎?如今這些人的家眷都安置了下來,鮮卑人又十分耐寒,便是隆冬也能作戰。陛下何不將之全部調往界橋助戰?陸遜如今兵力較少,但仍舊能與曹軍戰的旗鼓相當。若是有這二萬七千鮮卑人助戰,想必定能佔得上風。說不定不需要等到冬季到來,他便能取勝了!」

劉賢聞言,先點了點頭,隨後又搖頭道:「雖然這挑選出的二萬七千餘鮮卑戰士都是有家有口的,其家小也都分散安置了下來。但朕心底卻始終對胡人懷有戒懼之心。二萬七千鮮卑人可不是個小數目,若是重新武裝起來,倘若他日生亂,必將遺害無窮啊!」

黃忠笑道:「陛下南蠻一向寬厚,從無猜忌,甚至麾下三衛親兵都全是南中蠻人,這是何等信重?為何偏偏對鮮卑人如此忌憚?且不說這些鮮卑人經過幽州一戰,都被殺破了膽,現在又遠離草原,並無頭領統領,短期內應該不會為害。只說陛下若將他們送上戰場,經過即將到來的冀州、兗州、并州、關中、隴右、益州等連續多場大戰之後,他們還能剩下多少人?況且草原騎兵之所以難纏,關鍵就在於其騎射之術。陛下既然心底疑忌他們,何不將他們統統轉為步兵?只要他們沒有戰馬,那便是沒有爪牙的老虎,只能任由陛下驅策了!」

劉賢點了點頭,思索片刻,這才嘆了口氣,道:「南蠻與北胡終究是不同的。我能信任蠻人,但對胡人……。也罷,如今我軍兵力不足,而冀州戰事吃緊。為了穩定戰局,冒險啟用投降的鮮卑人也是沒有辦法的辦法。不過在待遇上,這些鮮卑人既然進入軍中,自該與漢軍一視同仁。但在具體掌控上,卻還得小心謹慎。黃老將軍和伯約都來與朕一起參詳參詳,拿出個章程來,也好制約一下這些鮮卑籍的士兵。」

劉賢一聲令下,當下黃忠、姜維、關興、孟干以及隨軍的文吏們都開始集思廣益地制定鮮卑士兵的管理辦法。同時,劉賢也派出信使,諮詢陸遜、田豫、趙累、魏延、史阿、張任、郝昭、霍峻、是儀等人的意見。

眾將給出的意見不一,有反對將鮮卑人招入軍中的,也有主張對鮮卑人嚴格管控,只當做敢死隊使用的。這是歧視鮮卑人的一類觀點。還有的主張重用鮮卑騎兵,利用鮮卑人精於騎射,能耐苦寒的特點,以之為主力,對曹軍發動持續不斷的進攻,儘快打垮曹軍,統一天下。這是重視鮮卑人的一類觀點。還有的,便是如黃忠、陸遜、田豫、趙累等人,認為鮮卑人可用,但必須給予必要的限制。這些人又分為兩類,一半人主張將鮮卑人分散劃撥給各軍,編入各屯各隊,將之當做漢軍一半使用,最終將之同化、吞併。另一半人則認為鮮卑人初附,與漢人語言不通,習慣迥異,若是分散編入各軍,必定格格不入,將會有意無意地受到漢軍士卒的歧視,這反是取禍之道。不如還是如相虎、苗瓠的五溪蠻兵以及無當、無前和三衛親兵等南中蠻兵一般,單獨編為幾營兵馬。粗略與其餘漢軍隔離開來,如此方才容易管理。且建功之後,給予嘉獎,也更能增加其榮譽感。

田豫更是指出,胡人雖然畏威而不懷德,但卻崇拜強者,願意追隨強者。而在其內部,則更願意追隨斷法公平,分配戰利品無私心的首領。換言之,便是軍法嚴明、一視同仁、賞賜到位,同時防止出現一個胡人都認同的英雄式的人物,只要做到這四點,便能驅策胡人作戰,而不用擔心反噬。

劉賢看了眾人的表文之後,決定採納陸遜、田豫等人的意見,將這二萬七千鮮卑騎兵分為五營,以前後左右號稱之,每營五千四百人。其伍長、什長自選,隊率、屯長以上的軍官則從青州各軍之中抽調老兵擔任。每營設營督一人、司馬一人、主簿一人,分掌營事。以韓龍、王雙、馬忠以及軍中新近提拔起來的兩個名叫劉茂、黃旭的中郎將等五人分別為前、后、左、右、中五營鮮卑兵馬的營督。

至於韓龍如今暫時統領的二千擲彈兵則轉交由陸遜親領。馬忠手中還剩餘的千餘兵馬則調往清河,分別補充進廖化、孫康二人麾下。

五營鮮卑兵皆穿皮甲,人手一張弓,一柄長槍,一柄短劍,全部充作輕步兵,立即前往界橋助戰。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赤壁之崛起荊南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軍事歷史 赤壁之崛起荊南
上一章下一章

第487章 秋收和五營鮮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