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白虹貫日

第41章 白虹貫日

天心月向西,月下影獨行。

秦王半醉半醒,鬼使神差摸進苕華宮。

守夜宮女正要喚醒苕華主人,被他止住,道:「別擾了她」。

他坐到枯老的紫藤架下,望着琰歇卧的閣樓。

也是這夜無眠才想起,這裏有一樁深情化了無情。

他召來琰的貼身女官詢問。

女官複述荊軻與琰的會面,情景猶如故人久別重逢。

秦王微詫:「她肯露面?」

女官點頭:「夫人自己走出來的,我們也奇怪呢。」

「她出來做什麼?」

「也沒什麼。就是問燕使,清河公主寫在葦葉上的幾個字是什麼意思。」

小女孩的字秦王不感興趣,話既到此,隨口一問:「什麼字?」

「什麼『眉間痣』?」女官也不甚明了:「說是公主眉間有顆硃砂痣,所以落此三字為名。」

琰不記得清河有沒有痣,秦王自然也不記得,所以也沒有察覺出這是荊軻撒的謊。

眉間尺與眉間痣,一字之差,判若雲泥。

若蒙毅在旁,還能發現其中蹊蹺,蒙毅不在,徒然讓秦王覺得甚是無聊。

他漫不經心哦了一聲,問:「還說什麼了?」

「沒什麼了,就是托燕使帶件衣裳給公主。夫人親自做的,這幾天夜裏不睡趕製的繡衣。」

沒什麼不對勁,只是琰肯見外人都不肯見丈夫,讓秦王很不開心。

他躡手躡腳進屋,脫了鞋悄悄地走。

月色明,不用燈火也能見玉人在榻。

她柔弱如葉上清露,風烈一點會碎,日晒一點會化。

她太容易受傷,所以秦王藏着不願讓人見。

琰才來時,王弟長安君遇着她,不過問了幾句話,秦王就再不允成蛟進宮。

或許正是護得太好,所以,一次沒護住,琰就恨上了他。

他悄悄走近,靜靜看她睡在如水的月光里,那麼恬靜。

原本觸目驚心的傷痕也輸給出塵的氣質,不顯醜陋反倒更讓人憐惜。

他好想走過去擁抱她,又怕滿身酒氣污了她的潔凈。

他退到正寢旁的小床,高大的身體蜷縮進孩子的睡床尋一個安謐。

這個小寢,睡過他們的第一個孩子——養女清河,還有五個親生兒女。

月落西疆,東方微白,美人還在熟睡,秦王又早已醒了。

三更燈火五更雞,都是秦王辦政時,夙興夜寐,日復一日。

他徐徐起身,揉揉宿醉脹痛的頭,回望一眼后輕輕下樓。

踏着晨色微暝,秦王行到路寢,按禮制沐浴熏香。

侍女給他脫衣時,見他身上貼著三根葦葉,問他是扔是收。

想來是琰放在清河曾經睡過的小床上,他壓了一夜就黏纏在衣。

他躺進浴池,隨手抽了兩葉來看,葉底的確有字。

一個「眉」,一個「間」,果然如女官說的那般。

他遞迴給侍女,道:「先收著吧。」

侍女將葦葉收斂入匣,秦王也就錯過最後一次提示。

沐浴熏香,冠冕旒,佩長劍,著玄衣纁裳。

日出赤霞漫山,大秦之王如旭日凌於蒼天。

夜盡,傅舍,荊軻也宿醉方醒。

洗漱穿戴,整衣理冠,享用此生最後一餐——秦面,湯汁香濃,味道鮮美。

「七微」室,昌平君與忌出室見天光。

忌先送昌平君回丞相府邸,路上與父親商議今日要出關避禍之事。

昌平君換過朝服再入宮列席九賓之禮,忌返回新家為出行作準備。

關中冬盡多東北風,麗日下尚有幾分凜冽,偶見柳枝冒出新芽。

這是春來的前兆,忌忍不住微微仰頭,嗅一嗅春的氣息。

他向來對四季變換麻木,直到有兒子才想起來作為父親,要教兒子認識這個世界。

春來樹發芽,晨來霞漫天,今日的霞經久不散。

待日色變白,忌才發現那不是霞,是火。

大火焚起處,正是他的新家。

影將軍的部屬盡在城外中尉營地待命,氣勢恢宏的侯王府邸還沒來得及安排更多的人守衛,就被賊人抓了個空。

一條肆虐的火龍盤旋在咸陽宮東北。

最先發現火勢的是蘭池別宮的衛士,他迅速稟報蘭池宮尉。宮尉為防火勢燒進蘭池宮,緊急抽調兵力救火。

忌狂奔回家,只見守門僕役癱伏在地,查驗傷口,並非死於烈火而是利刃。

府邸中但凡易燃之處,皆被縱火,火源借風而起,連成一片。

前堂正屋已無法進人,忌逾牆翻入蘭池宮,從蘭池游進宅邸花園。

待他躍出水面,闖進火場,心中預感應驗,火確實從正寢燒起。

人為縱火,目的是滅他全家。

火星灼人,見皮成傷,他顧不得痛,瘋狂地尋找著妻兒。

房門被鎖死,他一腳踹開,房梁轟然塌下逼得他後退兩步。

隔着飛煙塵灰,隱約見棠棣抱着孩子縮在牆角,已然窒息。

火起時,她只能躲到磚石牆面的夾角,火海里只有那一角空隙。

火未燒上身,煙也能殺人。

忌跳進火海,衣物被點燃,火苗順着頭髮直燒到面部。

待他抱着妻兒跳出火海時已是滿身火,縱身躍進清池,留下水上一縷煙。

須臾,他將妻兒托出水面,來救援的兵士將棠棣和孩子抱上岸。

忌滿身淤泥從池中爬起,已然面目全非,鬚髮燒焦,面部潰爛。

他撲過去抱起圓乎乎的小不點,急促地拍打娃娃的臉,不停低頭去聽孩子的呼吸。

孩子永遠地睡著了。

肉肉的小手還握著小拳頭,就像第一次見到父親時那樣。

這個肉嘟嘟的小糰子還只會咿咿呀呀,還沒來得及學會喚一聲父親。

孩子也未曾呼喚過母親,便永別了人世。

母親胸口殷紅,她躬身護住孩子,劍從背後貫入,兇手狠辣得乾脆利落。

棠棣的傷口,讓忌記起一個人,刺殺項仲那日,有一位夫人也這樣護過她的孩子。

冤冤相報,報了回來。

他俯身聽妻子的呼吸,沒有。

再拉住手臂探脈搏,也沒有。

他終於忍不住放聲大哭,縱然血債累累也不該報在妻兒身上。

他瘋狂親吻她的額頭,將她往懷裏揉,像是想要把她揉進自己的骨肉。

也不知吻過幾回揉過幾回,棠棣突然咳了一聲,吐出一口血來。

他茫然驚愕又瞬間狂喜,背着孩子抱起妻子瘋狂向右丞相府邸跑去。

新宅近蘭池宮,蘭池宮在咸陽宮東北,而右丞相府邸卻在咸陽宮西南。

要麼繞遠,要麼橫跨咸陽宮,情急之下他選擇冒險,重複幼年的遊戲。

咸陽宮是他小時候練習飛檐走壁的絕佳場所,練習在禁地自由來去。

他流星一般閃躲過層層守衛,橫跨後宮,停在太醫署。

回家也要尋醫,不如就在宮裏。

太醫令夏無且已去前殿侍奉,眾太醫幾乎都沒有見過這位右丞相公子。

忌被燒得面目全非,更是難以辨認,眾醫官驚慌失措,呼喊衛士捉賊。

忌慌忙去摸將軍印,火燒水淹,那方印已沉在蘭池水底。

他只好抱起妻兒往回奔,跑進中宮,直直跪到王後面前。

王后,眾宮女嚇得杯摔碗掉魂飛魄散。

「我……是我!」

忌嗓子沙啞,艱難地表明身份。

王后最先冷靜認出是他,安排宮女鋪好床褥,差太醫速到中宮診治。

一下來了十個太醫,一個去看孩子,一個去看棠棣,一個給忌包紮,還有七個,挎著葯囊乾巴巴候着。

王后差女官通稟秦王,女官轉過掖門,大朝已經開始,她只得暫時等待。

是以國君之禮接見使者,是對出訪國的最高禮遇。

荊軻乃燕國上卿,秦國也由上卿蒙毅到傅舍迎見燕使。

到咸陽宮外,燕國使團的下介和從者在宮外等候,正副使進入宮門。

入宮門后,郎中令命少府郎中跑步入殿傳告使者已至。

大行聞報,請百官按位次列陣,武將按爵位高低立西向東,文官以丞相為首,立東向西。

文武歸位后,九賓列陣。

九賓來源於周禮之九儀,本為公、侯、伯、子、男、孤、卿、大夫、士九個爵位的賓客。

秦國的爵位有所不同,將十三級爵位簡省一下,也能湊出九賓。九十多歲的麃公被請回朝充一回門面,賦閑在家在家的昌文君抓來當人形木樁,總而言之,大國氣象天子威儀,全齊。

朝官就位,九賓列陣,謁者立於東陛,然後秦王由步輦抬出內房,落座王位。

抬輦人退下,因秦王近來時常頭暈,太醫令夏無且未退,挎葯囊立在王身後。

殿上悉數就位,殿下郎中數百人持戟列於陛階兩側,樂府奏鐘鼓之樂迎賓。

樂聲起,上卿蒙毅引燕使上殿,入殿後有大行指引賓贊,蒙毅就停在殿外。

這是個意外。

蒙毅身為郎中令,但凡朝議必在殿內且處於核心地位。這一次接見外使的大朝,由於荊軻的上卿地位,使得秦國也不得不出一位上卿迎賓,秦王就指派最信任的蒙毅以示誠心。

蒙毅本來反對,昨夜撂掉秦舞陽,荊軻又是個醉鬼,這才放心讓荊軻一個人進殿。

舞陽如約被擋在殿門之外,蒙毅靈機一動,伸手去接秦舞陽手中的地圖匣,他不介意當一回荊軻的小弟。舞陽抱着不給,相持之中,殿下郎中側目,殿上群臣回顧。

舞陽神慌,地圖匣里有魚腸劍,他不敢給,更不敢說為什麼不能給。

舞陽跟荊軻演習過覲見禮儀,也記得荊軻告訴過他今天無須上殿,可是他沒有想到蒙毅會親自來拿圖匣,少年人的閱歷太淺,淺到蒙毅疑竇叢生。

蒙毅手上加力,舞陽也加力,蒙毅斷不會在自己的主場怯場,舞陽做不到。

舞陽記得,昨夜並沒有打過蒙毅,就像去歲在劍閣,沒有打過忌。

當時忌一瞪就嚇得舞陽癱到,今日蒙毅一瞪,他也毫無例外哭掉。

淚水橫流,仍然死死抱緊地圖匣不肯放。

蒙毅正欲一把搶過地圖匣查看,荊軻笑道:「燕國窮困鄙陋,他沒見過大世面,還沒進獻總歸還是自己的,他當然不想給,還請大王寬容小孩子。」

秦王大度,既然舞陽不想給蒙毅,那你自己捧著吧。

如此,荊軻捧著樊於期首級和督亢地圖,孤身近殿。

他看見了座上天威浩蕩的秦王和陛下嚴陣以待的百官。

蒙嘉所言不錯,殿上侍衛都沒有兵器。

除了這一點在謀算之內,其他所有,都不在計劃之中。

他沒有近身的機會,因為有謁者下陛來取首級和地圖。

大朝之上,君王與外臣之間物事交接,都由謁者傳遞,這是秦宮規矩。

今日大朝的謁者,也是深受皇帝信任的中車府令趙高。

荊軻沒有把顱匣和地圖給趙高,也沒有替燕王問候秦王。

他步入殿中無聲一跪,親手打開頭顱匣。

他履行承諾,完成樊於期的心愿,讓那顆頭顱看秦王最後一眼。

「樊將軍,托臣問陛下一句話。」

這是荊軻覲見的第一句話,成功把整個朝會的節奏帶偏。

大行令及屬下傻掉,朝會才開始就沒他們什麼事了,按邦交之禮,還有好一番請禮還禮的客套才能進入正題,他們肚子裏還裝着「請燕使獻禮」「請燕使獻圖」「我王還禮」……一大堆廢話,現在都被全都省了。

這個節奏很適合秦王,單刀直入感覺很爽。

一路冰雪凍藏,樊於期的頭顱還栩栩如生。

這不足以讓秦王動容,他不是第一回見人頭,也不是第一回見人死不瞑目。

他記得滅了樊於期三族,道:「他大概想說『化成厲鬼也不會放過寡人』!」

「不,」荊軻搖頭:「他問陛下是否忘了對六國士子的承諾?」

秦王微詫,沉默半晌,無詞可答。

荊軻向謁者奉上頭顱,道:「陛下不必回答我,回答樊將軍便可。」

謁者將頭顱捧上王案,秦王凝視着樊於期的雙眼,才記起那年初見。

那是十年前,秦王囚禁母后,剷除嫪毐,逼殺呂不韋掌握秦國大權。

那一年,他廢了逐客令,改向天下發佈招賢令,曰:「秦即天下,天下即秦……臣是天下之臣,王是天下之王,秦是天下之秦,願與四海之士共圖天下無戰。」

於是,尉繚從魏國來,姚賈從趙國來,頓弱從楚國來,陳馳從齊國來,樊於期從韓國來……

秦王諾過什麼?他諾得太多,封侯賜爵什麼話都說過,什麼餅也都畫過。

畫得最多最大一個餅,就是天下無戰。

樊於期到生命最後,念的不是恨,而是秦王的諾。

秦王垂眼,避開樊於期的視線,慚愧於以小人之心度了君子之腹。

死人的眼睛在等一個答案,王者風範最終也無懼於直視詰問。

「寡人從未忘記,也從未放棄,更從不逃避。」

荊軻微微頷首:「想來樊將軍可以安息。」

秦王望望荊軻,又轉頭看樊於期,有點不懂這裏面的邏輯。

「你既然在意寡人之諾,又為何要逃?」

樊於期無法回答,荊軻代為回話:「殺戮太重,不知是作孽,還是救世?」

「改天換地,哪能不痛?」

這冠冕堂皇的話,秦王已不知說過多少遍,這一次對着樊於期的屍體,才有幾分膽寒。

士子,識文斷字,通古曉今,所求者,不僅一己之富貴,更有蒼生之福祉。

秦王用功名利祿與天下大任將他們籠絡在秦廷,若是秦國的所作所為偏離他們的理想,他們又會像流沙散去,再尋良木而棲。

六國士子,有多少人願意將屠刀舉向自己母國,有多少人願意用同胞的血來換一己富貴?

大抵不會很多,所以這個龐大階層的訴求,是死最少的人,博最穩的寧。

這一訴求,終在這大殿之上,由荊軻代天下士子問出。

「傾蒼生之血,換瘡痍之土,是否值得?」

「『止戈為武』,自古能止戈者,唯有以武。」

「窮兵黷武,欠血債於天下?」

「弭兵除戰,雖千萬人吾往矣。」

「殺人盈野,流惡名於後世?」

「知我罪我,其惟春秋。」

「『春秋無義戰』。」

「『曠古有閑田』。」

「以血灌田?」

「非吾所願。」

「此乃荊軻陛見的原因。」

「也是寡人如此見你的原因。」

這一番假大空的對話,朝上並不是每個人都懂。

也許,只有秦王和荊軻兩個人懂。

荊軻打開圖匣,取圖,將圖展開到一半。

秦王看不清圖,笑問:「看來是寡人的心還不夠誠?」

「不,是荊軻有兩副圖,不知道該獻哪一幅?」

「要獻什麼,燕王難道沒有旨意?」

「有,可是臣不是燕國人。」

「為何燕使是衛國朝歌人?」

「今日臣要做的事,喪盡顏面,將被記在燕國史冊被萬世唾罵。沒有一個燕國人願意自己做,所以只好我這個外邦客卿來當賣國賊。」

「難為你了。」

「食君之祿擔君之憂,既食燕王之祿,也只能替燕王擔辱。」

「你怎麼不來食我秦國的祿?寡人讓你知道什麼叫吐氣揚眉!」

「臣肚量狹小,食不了大國之祿,只配吃糟糠麩皮。」

「好,你既是燕國使臣,就是代燕國說話。殿中史官會記下你一言一行,以為存證。」

「臣謹記。」

「兩副圖是什麼?」

「兩幅圖是兩件事。」

「兩件事?你讓蒙嘉告訴寡人,燕國願舉國投降,而燕國國書卻只有督亢之地。一國與一城,這便是兩件事?」

「是。中庶子所言是私事,國書所言是國事。」

「你的意思是,燕國全境投降是私事,割讓督亢之地是國事?」

「秦王明鑒。」

「私事如何?國事又如何?」

「私事是願獻一邦而報四人之仇,國事是欲獻一城而罷兩國之兵。」

群臣面面相覷,秦王沉默不語。

暗思片刻后,他猜出話里含義。

「私事是你的私事,國事是燕國的國事?你,要叛燕?」

荊軻再次深深叩頭:「秦王果然明睿之君。」

太難以置信,頃刻間滿殿喧嘩,秦王也難掩神色驚異。

「國使,必是精挑細選,乃燕王最信任之人。一來就叛變,為什麼?」

「待荊軻展開地圖,秦王便知。」

荊軻鎮定自若地徐徐展圖,圖窮匕現,一柄利刃恰是刺殺的上首之選。

群臣震愕,郎中令蒙毅正欲召持戟侍衛上殿,秦王擺手止住。

「燕王讓你來刺殺寡人?」

「不是。」

「不是?」

「是燕太子丹。」

「丹?!」

秦王忍不住一聲輕呵,這又是一件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事。以秦王對燕丹的判斷,以燕丹的馭人之術,很難收伏荊軻這樣的豪傑,便問:「你,不願意為他賣命?」

「是。」

「怕死?」

「不,臣不怕死,只怕為不值得的人而死。」

「他不值得?」

「殺我摯愛之友,斬我弱妻雙手,這樣的人,大王認為是否值得?」

「既然不值得,為何到此?」

「臣若不來,愛妻性命難保;臣若不來,另一位摯友也將命喪黃泉。」

「他用你妻友性命威脅,你不願意受此威脅,所以,就反了?」

「是。」

「他如此步步相逼,就沒有料到會逼反你嗎?」

「他有預料,所以安排了副使。」

「副使是監視你的?」

「是。幸得郎中令將他留在殿外,臣才能一訴肺腑。」

這個合情合理的解釋,多疑的秦王並未立即相信,他將自己置於荊軻的境地思考。

蒙毅即刻命人押解秦舞陽並宮外燕國使團眾人。

蒙毅還未歸位,秦王就忍不住與使者繼續鬥智。

「他既然能用你妻友的性命威脅你,那麼條件肯定不是你出使秦國就行,而是寡人必須死,對嗎?不論你願不願意,寡人不死,你的妻友就不會安全。所以,無論你現在說什麼,做什麼,最終目的,都是置寡人於死地,對不對?」

「對,但只對了一半。」

「哦?」

「臣行之前,友曾贈言『君乃狂士,奈何困於小人之手?』臣之友不貪生,臣之妻不畏死,故臣此來,不為救他二人,而願以燕國社稷為妻友陪葬。」

「果然是,狂人之志!」秦王亦驚亦笑:「你打算如何亡了燕國社稷?」

「非常之事須非常之法,非常之法怎能宣之於大庭廣眾?」

秦王皺眉,這讓他想起麾下的影將軍。

滅韓,忌以秦國使臣身份挾持韓安出降,亡趙,也是忌偽裝成趙使殺李牧於密帳。

燕使要求獨處,雖事出有因,但不得不防。

「你放心,我秦國朝上之臣儘是有識之士,你但說無妨。」

「事涉秦王後宮,也但說無妨嗎?」

秦王沉默,家醜不能外揚,當着滿朝文武的面揭開後宮的爛攤子,太傷大雅。但若因為害怕傷大雅就被別人牽着鼻子走,也就不是秦王了。

「寡人家事,便是國事,你無須顧忌。」

「看來,秦王也不信我。」荊軻冷笑:「他不願信我,我不願為他賣命,秦王也不信我,那麼這燕國,秦王還是用幾十萬秦人的鮮血去奪吧!」

這個條件太誘人,秦王忍不住退一步:「你要寡人信你,得拿出能讓寡人信任的東西。」

荊軻微微一笑,舉起魚腸狠狠插向自己心口,霎時鮮血殷紅,滿殿驚愕。

秦王一驚而起:「快!夏無且!」

夏無且背着葯囊飛跑過去,整個人都嚇傻了。

魚腸短劍就在心口,怎麼敢拔?!拔了只會死得更快!

他急忙從葯囊翻出止血藥,無濟於事,荊軻面色開始紫脹。

「陛下,這刃上有毒!是……是見血封喉!」

秦王昨夜聽聞見血封喉乃必殺之毒,無藥可救。

命,這就是荊軻的誠意。

「快,扶他上來!」

夏無且和趙高上手去扶,荊軻將他們推開,強撐身體一步一跪爬上陛階,所過之處鮮血淋漓觸目驚心。

中宮,也是觸目驚心的場面。

忌被醫官脫掉了衣裳,即便燒成黑炭也能見健壯魁美的線條。

幸虧他及時跳進冰水,沒有傷及肺腑,只是皮膚潰爛得不成人形。

容,是毀定了,沒得救。

陰嫚公主怯怯地躲在簾外。

她代母親給王后請過安,臨走時卻被屋中情形吸引。

大長秋採薇以為公主不宜見這種場面,王后卻無所謂:「讓她看,見見世面!」

陰嫚是琰的第一個女兒,模樣和性格都跟母親一模一樣。

她長年被父親鎖在宮中,甚少見到宮外的人,也甚少見到新奇的事。

燒傷的畫面很可怕,陰嫚伸出五指矇著眼睛,又忍不住漏出指縫悄悄地瞧。

慶都公主偷偷過來拍她肩膀,嚇得她掄起小拳頭捶得慶都咯咯笑。

她跟棉花一樣沒力氣,還不如撓痒痒呢,慶都癟嘴:「咦,你跟清河姐姐長這麼像,怎麼體格性子一點都不一樣。清河姐姐單手能把我掄三個圈呢!」

陰嫚紅了臉:「吹牛!我不信。」

慶都就雙手摟住陰嫚的腰轉了三圈,笑:「就這樣,真的!不過她是單手!」

陰嫚被她逗樂了,抿著嘴問:「她什麼時候能回宮來,我倒好想見見她呢!」

「她說要看遍山川湖海,不要回來。」

陰嫚露出羨慕的表情:「多好呀,我連蘭池都沒去過。」

慶都憐惜地摸摸妹妹的頭,取下掛在脖子上的海螺:「吶,你聽一聽海。」

陰嫚拿起海螺來聽,大風大浪好嚇人,她又害怕又想聽,表情可愛極了。

「你哪裏得的?」

「清河姐姐讓燕使捎給我的!」

「還是海螺好玩。娘只收到了三根葦葉,寫了三個字。」

「什麼字?」

「眉-間-尺。」

「嗯?眉間尺?好奇怪的三個字。」

「母親說清河姐姐眉間有顆硃砂痣,所以寫了這三個字落款。」

慶都皺眉:「清河姐姐眉間沒有痣啊?」

「是嗎?」

「還能有假?」

慶都去年才見過清河,兩個人一起洗澡一起睡覺一起逛過趙王宮,哪能不記得?

清河腦門鋥光瓦亮,哪來的什麼硃砂痣?

「她脖子上倒是有一顆,臉上沒有痣。」

「那這三個字是什麼意思?」

兩個女孩子還在琢磨,背後響起陰沉沙啞的男聲。

「哪三個字?!」

陰嫚回頭,面前不知何時站了一個高大的怪物,有一張被灼焦的臉和一雙殺人的眼。

她嚇哭了,縮著身子躲到慶都背後。慶都膽子也不大,顫抖著護住妹妹,也要哭了。

「哪三個字?!」

忌再問了一遍,語聲很急促。

陰嫚嚇得說不出話,慶都強壯著膽子回答:「眉間尺。」

忌心下一震,那時在趙國劍閣,李左車把故事講得很清楚。

幹將為楚王鑄劍,三年而成雌雄雙劍,名為幹將莫邪。

他進獻雌劍莫邪與楚王,楚王因他私藏雄劍就下令處死。

幹將之妻莫邪有孕,誕下一子名眉間尺,眉間尺長大之後尋到雄劍幹將。

眉間尺遇到一位劍客,劍客砍下他的頭獻給楚王。楚王下令用大鼎烹煮眉間尺的頭顱。大火烹煮三日三夜,頭顱不腐不爛,依舊栩栩如生。劍客邀楚王到鼎前細看,趁機一劍斬下楚王的頭顱隨後自殺。眉間尺大仇得報。

清河知道眉間尺的故事,絕不會胡亂寫下這三個字。

事關重大,忌想再次確認,便喝問:「怎麼寫?」

慶都並不知道怎麼寫,只能抱住陰嫚妹妹,一起哭。

忌拔劍劃地寫下篆文「眉間尺」,問:「是這樣寫嗎?」

陰嫚緊緊抱着姐姐,哭着點頭。

忌一陣風閃身出去,留下兩位小公主直接嚇癱。

須臾,他又一陣風刮回來,拽了大長秋腰上令牌就跑。

他轉到掖門,掖門郎攔住,他舉著長秋的令牌大喝:「陛下有危險,還不速到前殿救駕!」

自嫪毐之亂以來宮防甚嚴,牌不對人,一律不放,更何況此人在後宮持劍,須擒下細問。

「快!通知郎中令!燕使是刺客!」

當年嫪毐也差不多是用這種法子打開宮門的,所以掖門郎很警覺,須先押禁審問。

算時間燕使已經陛見,忌一時半會解釋不清,只得仗劍闖禁,翻身上房。

他踩着牆跑向正殿,牆頂為防賊人插滿刀片,即使小心閃避還是被劃得滿腳鮮血。

他一步一血竄上正殿殿頂,殿頂磚瓦厚實,無法撬開。

他只得用棠溪插下一個縫隙,看見荊軻正伏在王案上與秦王耳語。

王案上攤著一張宏圖,圖有兩層,一層是督亢地圖,另一層是燕國全境圖。

荊軻一隻血手在圖上指指點點,另一隻手護在心口傷處,以防傷口裂開。

「燕國山川形勝,軍事佈防皆在圖中,薊城……」

他語聲越來越弱,秦王不由得俯身貼耳來聽。

「燕國困苦支撐,是因燕丹寧死不降。若燕丹見誅,燕必以幼子為繼。燕王老邁,太子幼弱,則燕國可圖……臣本欲誅太子丹以獻陛下,又恐不能面見大王剖此心跡,故而——」

故而左手拽住秦王垂落的衣袖,右手拔出胸中魚腸直插秦王心口。

當日與蓋聶對劍,荊軻的絕殺之技就是以己命換人命。

荊軻什麼都算到了,包括身後的蒙毅定然會出手,包括初春厚實的王衣無法掙破,但他沒有算到,大殿側門,秦王臨朝時獨行的小門會突然竄出一把劍,這把劍取向的不是荊軻的脖子,而是也不是他持兇器的手,而是秦王的衣袖。

衣袖裂開,秦王掙脫。這致命一擊,撲空。

這劍若是擊中荊軻本人或許並不能讓秦王脫險,荊軻只要騰身一撲將短刃傷到秦王,哪怕是個死屍也無所謂,只要死前讓秦王沾上一點,哪怕割破一點皮,見血封喉就能要了秦王的命。

然而,這把劍恰如其分地把荊軻的預謀化為泡影。

胸口的血噴涌而出,荊軻即將血盡,他再也沒有機會。

不過只要還有一口氣,一滴血,刺客的使命就沒有結束。

他爬起來,用十分的意志支撐半殘的軀體,再度刺向秦王。

秦王繞柱疾走,荊軻提劍緊追,蒙毅還在奔來的路上,趙高像是嚇傻了挪不動步子,臨近的夏無且提起葯囊狠狠砸過去,荊軻被葯囊絆了一腳,秦王得有機會拔劍。

秦王的太阿已經賜給影將軍,如今的劍主是劍伎蠱逢。

秦王隨身這柄鎮國劍由秦國鑄劍師打造,鋒利不輸太阿,就是太長。

他拔了三次終於拔劍出鞘返身劈向荊軻,荊軻舉起魚腸相迎,被毫不留情斬斷一隻手臂。荊軻沒有倒下,而是用儘力氣用胸膛撞向劍鋒,秦王看透他的陰謀,後退兩步再一劍斜斬,砍掉荊軻一隻腿。

終於,荊軻再也跑不動了。

人跑不動,劍還能飛。

飛劍脫手,被蒙毅用腰扣帶進殿中銅柱。

沒有腿也沒有劍了,還有一隻手和一隻腿,還能爬。

他爬到秦王腳邊,僅那隻手捏了一個拳,像孩子一樣在秦王的鞋面上叩了一個血印。

秦王一腳將他踢向銅柱,血肉之軀撞起轟隆的悶聲,然後再一聲悶響落倒柱下。

希望全部落空,本該哭泣,為有辱使命而落淚,沒想到會是笑,發自內心的笑。

也不知道在笑什麼,笑自己,笑燕丹,還是笑落進圈套的秦王?

「你笑什麼?」

「唯有懂你,才能騙到你,對嗎?」

秦王的確被騙到,小心翼翼周旋多時,還是被自己的貪心給騙了。

「我本來想劫持你,讓你歸還諸侯土地,韓國的,趙國的,燕國的,通通還回來。」

「你不覺得這個想法很蠢嗎?」

「我是這麼蠢的人嗎?」

「不是。」

「有時候,聰明人也不得不做很蠢的事,不是嗎?」

荊軻笑,意味不明的笑容像是欣慰,又像在嘲諷。

「餘生,請珍重。」

最後這句話,秦王沒有聽懂。

他還想問個明白,刺客已經沒有了氣息,只剩一個意味深長的笑容還掛在臉上。

殺你,是荊軻的承諾。殺死你,卻不是荊軻所願。

荊軻不得不竭盡全力做一件自己本沒有想做的事。

荊軻儘力了,用盡全部的智慧和力量。

荊軻失敗了,也不是他不想看的結果。

他既不想違背諾言,又不甘心成全燕丹,命運做了最好的安排。

不能勝出,那就兩敗俱輸,用白刃赤血的悲壯,將自己寫入史書。

樊於期的問題已有答案,惟願餘生,你能得償所願。

秦王陛下,為了你的願,請一定好好珍重。

這一層含義,秦王讀不懂。

他到荊軻耳邊,跟死人說了三句知心話。

「多謝你招認幕後主使,省了寡人查證的工夫。」

「刺客,就該有刺客的下場,寡人不能為你破例。」

「你的妻子,朋友,燕丹,還有整個燕國都會來給你陪葬,你放心!」

他舉起重劍斬掉刺客頭顱,驚悲重疊醞作雷霆震怒:「醢刑!」

諸執戟郎上前,一刀又一刀,千刀萬戟將刺客剁成了肉醬。

一堆碎肉被宮中灑掃的奴僕拾掇起來,裝進一個大酒罈,用秦酒浸漬封存。

秦王倚著酒罈,審問另一個刺客秦舞陽。

「你為什麼不進來幫他?」

「他讓我回去幫他辦一件事。」

「你就這麼聽他的話。」

「太子讓我聽他的話。」

秦王笑,好一隻忠心為主的狗。

燕丹選舞陽作行刺副手,想必就是看中了舞陽的忠誠和身手。

忠誠如舞陽,定然不會背叛燕丹,但是愚鈍如舞陽,定然也不知道已經背叛燕丹。

少年天性耿直,放到軍前做個陷陣之士或許尚能長成一位驍將。

秦王問他家世,果然,名將世家。

祖父秦開北斥東胡,威震匈奴,戍守燕國北方邊境數十年。

舞陽生長於胡風濃厚的蠻荒之境,勇有餘謀不足怎能應對秦國朝堂的波詭雲譎?

如何做一個太子,如何做一個王,燕丹怕是永遠也學不會。

「你們太子,喜歡自作聰明。小時候這樣,現在還是沒長進。」

秦王儘力從回憶里尋找一絲關於燕丹的記憶,那個每回登高都要汗濕他後背和掌心的小夥伴驟然間換成了陰毒狠辣的猙獰模樣。

你無情,我無義,誰也別怪誰狠毒。

秦王放舞陽回燕,也托他辦一件事。

烈酒浸骨,血肉浮油,一瓮肉醬是秦王饋贈幼時好友的上佳好禮。

「告訴他,本王很想念他。盼他——提頭來見。」

春風向南,車駕向北,血肉顛簸碰撞,泛起一團團鮮紅的泡沫。

泡沫生了又消了,好似紅海棠悄悄開過又匆匆謝了。

——————————

可能要停更一段時間,一個月到兩個月的樣子

因為要出差,挺遠的,英帝

還有就是,荊軻這一劍戳完了,就要開始干燕國了

正面戰場又是我的瓶頸了

而且查資料發現匈奴跟秦國也有一腿

寫燕國的時候,可能同時也要把匈奴拉進來溜溜了

很多細節我還要好好構思下

就,不知道看這文的有多少活人

看過了吱一聲啊

我這裏真的好空虛寂寞冷的感jio

下一章【昭明有融】剖取丹心昭日月,身焚烈火鑒乾坤

(本章完)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帝國拾遺紀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軍事歷史 帝國拾遺紀
上一章下一章

第41章 白虹貫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