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 試探

19 試探

早朝的開場白總是一成不變,山呼萬歲之後,明朝公務員們,也就正式開始了自己新一天的工作。

「有事早奏,無事退朝——」

隨着司殿太監的一聲高喝,戶部給事中楊圖手持玉笏板,走出班位,向著坐在龍座之上的張楨行禮奏報。

「臣啟萬歲,由漢王殿下所主持的可循環生態農業到目前為止,鳳陽農業開發區所有試種的莊稼全都漲勢良好,蔬菜大棚,生態魚塘等,新式農業基建項目的建設也基本進入了尾聲,而漢王殿下所派駐農業基地的專職農業顧問,也是對每一戶參與生態農業試驗的農戶,都進行了手把手的種植輔導,而河南,山西,陝西的地瓜,土豆,玉蜀黍,等西洋農作物更是長勢喜人,甚至說這些農作物是漲勢瘋狂,也都不足以為過,雖然目前已經快要立秋,但是以那些農作物目前的漲勢來看,只需再有兩個月左右,這三道之地,便會迎來一個豐收的小高潮,雖然因為種植時令的問題,這些糧食的收成多少會有所損失,但是,即便如此,有了這些救急的糧食,百姓們在今年冬天,便再也不必發愁因找不到食物裹腹,而忍飢挨餓了,並且,此次所富餘出來的糧食,不但可以作為明年開春之後所需的糧種,而且我國還有富餘,可以與蒙古札答闌部進行貿易。」

張楨一聽這話頓時喜笑顏開,雖然這些消息他早已經通過錦衣衛的渠道探知,但是當着所有的大臣們的面前再聽到這麼一個振奮人心的消息,張楨還是忍不住一陣劇烈的咳嗽,一口潤肺葯湯,稍稍止住嗓子裏的癢痛,張楨滿是興奮的說:「漢王,你這件循環農業的事情,做的非常好,你讓全天下的百姓都有了生活的盼頭,朕,替全天下的百姓謝謝你。」

「萬歲,這循環農業之事,臣弟萬萬不敢居功,此事,若是沒有吾皇萬歲的大力支持,沒有戶部工部等諸位大人們的鼎力相助,臣弟縱然化身千萬,也萬萬做不成這件大事的,所以臣弟以為,這循環農業之首功,當屬陛下,而至於其他的,臣弟以為,戶部工部此兩部司的大人們,也是功不可沒,臣弟之意,當賞。」

戶部,天下財富之根本,而工部也是掌管農具軍械甲胄製造供給的地方,雖然油水豐厚,但是這權利卻是一般般,所以張儉自然本着先易后難的原則,而開始對朝中六部,進行不斷的滲透,而戶部和工部則成了張儉滲透工作所開的第一槍。

「漢王言之有理,朕准奏了,但是朝中的財政卻是緊缺,但又不能不賞,這樣吧,尚書,賞銀百兩,侍郎,賞銀九十兩,以此類推,諸位愛卿千萬不要嫌少,等農業改革徹底成功,咱們的國庫充裕了,朕,一定把欠你們的賞銀統統給你們補上。」

皇帝說軟話,一般都是被群臣給逼的,但是這種貼心窩子的軟話,卻是所有人都第一次聽到的,所以張楨的這番話,把那些那到賞銀的大臣們感動的,那叫一個稀里嘩啦,不過真心感動的能有幾個人,那張禎兩兄弟可就不知道了,畢竟,能在朝堂這個大染缸里呆住的官員,恐怕沒有幾個不是油鍋里滾三滾的老油條了。

不論是真感動,還是假謝恩,在一陣稀里嘩啦的感動和七嘴八舌的馬屁之後,戶部給事中楊圖繼續對張楨躬身說道:「萬歲,臣身為戶部官員,無時無刻不在牽掛着天下百姓之生計,但是臣翻看卷宗發現,我國在太宗皇帝之後,便開始實行海禁政策,臣斗膽奏報萬歲,天下百姓皆以田土為生,陸地百姓有田地可以耕種,那海上的百姓又該如何生活呢?」

「大膽楊圖,你知不知道你這是在妄議先皇,實屬大不敬之罪,」吏部尚書高平趁著楊圖停頓之際,戟指楊圖,大聲呵斥,然後一個華麗的轉身對着寶座之上的張楨深深一躬,「萬歲,我大明朝乃是天朝上國,物產豐盈,若是與那些蠻夷小國開海通商,豈不是綴了我天朝上國的威儀,且太宗皇帝陛下,雄才偉略,其做制定的國策定然是為了國家的萬代之利,而楊圖妄議先皇所定義的國策,此番言論實屬為賊,萬歲,當殺楊圖以正朝綱。」

張楨沒表態,楊圖卻不幹了,立刻快步上前幾步目視高平與之理論:「尚書大人,您為下官扣得這頂國賊的大帽子,下官實在是不敢認領,不過,曾經先賢有言,道路所致,不止一途,通則行,不通則變,而尚書大人固守成規,不知時代進步,抱着這兩百多年前的國策不肯撒手,所以,尚書大人,這國賊的大帽子,您老人家還是自己留着吧,不過,既然尚書大人是上官,既然大人反對,那下官倒是有幾個問題,要向教尚書大人請教!」

「哼。」

看到高平的態度,楊圖也是完全能夠預料的到,遂對高平拱了拱手說道:「尚書大人,您說我國地大物博,物產豐盈,百姓富足,可是在前不久,我國似乎還是餓殍遍地,亂匪橫行,這也多虧吾皇萬歲英明,漢王殿下神武,已經使得現在百姓得以安居,亂匪基本消滅,可是這些這所有的一切,卻基本都是在陸地之上,內陸百姓有田土可以耕種,那沿海一帶的百姓又拿什麼來耕種呢?靠山吃山,靠海吃海,沿海的百姓他們沒有田土,那麼大海,自然就是他們的土地,他們無法收穫稻米,更加無法獲得者循環農業給他們的帶來的福利,難道大人您就這麼眼睜睜的看着他們如此的孤苦無依,生活困苦,甚至賣兒賣女,而得以苟延殘喘嗎?更甚至有些漁民實在是活不下去,直接拖家帶口,揚帆出海做了海盜,這樣您就覺得他們過得好了嗎?而已下官看來,過分的不是他們,而是那些不知時代變遷,只知抱着那些老去的國策,而加以正義之名的老學究們。」

高平大袖一甩,雙目圓瞪怒視楊圖,「楊圖,此乃大殿之上,你如此指桑罵槐,老夫一定要向皇上參你一本,而你剛才所言更是荒謬,他們在海邊沒有田土,那完全可以往內陸遷移,遷移進來之後,不是還有江河湖泊嗎,難道朝廷還能缺了他們耕種的土地和賴以生存的環境不成,且祖訓如此,難道你想讓吾皇萬歲成為那背棄祖宗忘恩負義的昏君不成。」

應和高平的人完全不在少數,在場所有的官員中有大概四分之一的人都贊同高平的言論,而應和楊圖的卻是寥寥無幾。

這完全在張儉兩兄弟的預料之內,而這次的呈報本來就是一場簡單的試探,看看朝中都有誰是開海通商的反對派,也好讓張儉在將來的反擊戰中,做到有的放矢,甚至也是為錦衣衛的重點偵緝方向打好基礎。

而當聽到如此之多的的反對之聲后,張儉也是大致做到了心中有數,他悄然給楊圖遞了一個眼神,試探行動,也就此告了一個段落。

散了朝之後,朝中的數名大臣齊聚吏部衙門,而高平也是已經換下朝服,與來此的幾位大臣商量起關於對付開海通商的策略。

「今天辛好老大人反應快,要不然還真讓楊圖那個唯利是圖的小人得逞了。」吏部左侍郎曲風揚見高平從內室走出來,率先出聲說道。

而兵部尚書馬衛平同樣符合說道:「不錯,今日確實多虧老高,不過說來奇怪,楊圖區區一介給事中,芝麻綠豆大小的官,他怎麼突然提出這麼個尖銳的問題來,就算是他想提高自己在朝堂上的政治影響力,那他也不至於抖這麼大一包袱,再說,他今天所奏報的這個問題,準備的也是十分的不充分,完全沒必要將自己變成眾矢之的,受群臣彈劾呀。」

「老馬這話很有道理,士儲(高平的字),你覺得會不會是有人在這背後主使,用楊圖來打前站吶?」大學士歐陽禮捋著自己花白的鬍子,眯着眼睛說道。

「這個可不好說,我唯一能聯想到的,就是漢王,畢竟張儉行事,總是天馬行空,不拘一格,讓人摸不著頭緒,但是這事如果是漢王主使的,那皇上也就一定知道,可是如果皇上要想推行這件事情的話,斷然不會只找一個給事中來來呈報這事,怎麼着也得是韓廣盈那個老小子,而且今天贊同楊圖言論的,也不過都是幾個小官,六部九卿之中那些有分量的官員,更是一個都沒站出來幫楊圖的腔兒,所以我覺得,皇上和漢王對此事不一定之情。」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另一個明朝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軍事歷史 另一個明朝
上一章下一章

19 試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