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龍王

第十二章龍王

龍是中國古代神話的四靈之一。《太上洞淵神咒經》中有「龍王品」,列有以方位為區分的「五帝龍王」,以海洋為區分的「四海龍王」,以天地萬物為區分的54名龍王名字和62名神龍王名字。唐玄宗時,詔祠龍池,設壇官致祭,以祭雨師之儀祭龍王。宋太祖沿用唐代祭五龍之制。宋徽宗大觀二年(1108年)詔天下五龍皆封王爵。封青龍神為廣仁王,赤龍神為嘉澤王,黃龍神為孚應王,白龍神為義濟王,黑龍神為靈澤王。清同治二年(1863年)又封運河龍神為「延庥顯應分水龍王之神」,令河道總督以時致祭。在《西遊記》中,龍王分別是:東海敖廣、西海敖欽、南海敖潤、北海敖順,稱為四海龍王。

由此,龍王之職就是興雲布雨,為人消滅炎熱和煩惱,龍王治水成了民間普遍的信仰。道教《太上洞淵神咒經》中的「龍王品」就稱,「國土炎旱,五榖不收,三三兩兩莫知何計時」,元始天尊乘五色雲來臨國土,與諸天龍王等宣揚正法,普救眾生,大雨洪流,應時甘潤。

龍在中國的歷史傳統與文化中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龍的起源來自伏羲氏,距神話傳說,伏羲與女媧都是人首蛇身,而蛇就是龍的原型。但是實際上龍只是一種圖騰,並不存在於現實世界上的由人類虛構的生物,並且是綜合了許多生物的特徵:蛇身、獸腿、鷹爪、馬頭、魚尾、鹿角、魚鱗。據考證,龍圖騰的由來是和原始部落不斷的征戰有關的。在漫長的歷史中,部落與部落之間對抗、吞併、聯合,並把戰勝的部落圖騰上的一部分添加到自己的圖騰上。久而久之,經過不斷地吸收與充實,龍的特徵也越來越多,形象日益複雜和威武莊嚴,最後形成了完整的龍圖騰,並且成為這個華夏民族所信奉崇拜的標誌。

古神話中龍為眾鱗蟲之長,四靈(龍、鳳、麒麟、龜)之首。古籍記述其形象多不一。一說為細長有四足,馬首蛇尾。一說為身披鱗甲,頭有須角,五爪。《本草綱目》則稱「龍有九似」,為兼備各種動物之所長的異類。其名殊多,有鱗者謂蛟龍,有翼者稱應龍,有角者名「多它」龍,無角名虯。小者名蛟,大者稱龍。在佛教中,龍是「天龍八部」的其中一部,詳見「天龍八部」。

正因為龍是一種勝利者以及神一般的存在,人們就將想像的各種高超的本領和優秀的品質美德都集中到龍的身上,以龍為榮、為尊。龍驍勇善戰,而智慧威嚴。他能顯能隱,能細能巨,能短能長。秋分潛伏深水,春分騰飛蒼天,吞雲吐霧,呼風喚雨,鳴雷閃電,變化多端,無所不能。它能預見未來,並且象著着地位、富裕與吉祥。龍的神性可以用喜水、好飛、通天、善變、顯靈、征瑞、兆禍、示威來概括。其中的「好飛」和「通天」,是「天龍」形成的決定性因素。我們知道,作為龍的集合對象,雷電、雲霧、虹霓等本來就是飛騰在空中的「天象」;而魚、鱷、蛇等在水中潛游之快,馬、牛、鹿等在陸地上奔跑之速,都類似於「飛」棗古人由於思維的模糊性,往往將潛游於水中的魚、鱷、蛇等,奔跑於陸地上的馬、牛、鹿等,和飛升騰躍在空中的雷電、雲霧、虹霓等看成一個神物的不同表現,從而認為能在水中游、地上跑,也就能在天上飛。上至黃帝的時代,便有黃帝乘龍升天、應龍助黃帝戰勝蚩尤的傳說;夏禹治水,傳說便有神龍以尾巴畫地成河道,疏導洪水;漢高祖劉邦,傳說便是其母夢見與赤龍交配而懷孕出生。傳說中每年二月初二炒玉米的傳統,就是紀念義龍為解人間乾旱之苦,甚至不惜冒犯天條。傳說玉龍因不忍人民受乾旱之苦,義助人民降雨而被玉帝所囚,並立下規條,只有金豆開花才會予以釋放。人民因感激玉龍義舉而齊集一起炒玉米,因樣子像金豆開花而令看管的太白金星看錯,並釋放了玉龍。而每年二月初二炒玉米的傳統亦保留了下來。在古代,龍是帝王統治的化身,君王都自稱為龍之子,從而秉承了龍的高貴的地位與人品,不流於俗的高尚與威猛莊重,以及作為人類中的佼佼者的依據。在龍的身上集中了所有人們美好的願望,世間的傑出人物被稱為人中龍鳳,諸葛亮號稱卧龍先生就是非常典型的例子。

而龍又分等級,三爪的龍是最低等的,爪數越多越稀有珍貴。而最尊貴的莫過於四海之主的四龍王。在古印度的「天龍八部」中,龍王就是海中的富豪,擁有大量的財富與珠寶,守衛天界與人間。而中國龍是「水界之神」,《太上洞淵神咒經》中有「龍王品」,列有以方位為區分的「五帝龍王」,以海洋為區分的「四海龍王」,以天地萬物為區分的54名龍王名字和62名神龍王名字。唐玄宗時,詘祠龍池,設壇官致祭,以祭雨師之儀祭龍王。宋太祖沿用唐代祭五龍之制。宋徽宗大觀二年(1108年)詘天下五龍皆封王爵。封青龍神為廣仁王,赤龍神為嘉澤王,黃龍神為孚應王,白龍神為義濟王,黑龍神為靈澤王。清同治二年(1863年)又封運河龍神為「延庥顯應分水龍王之神」,令河道總督以時致祭。在《西遊記》中,龍王分別是∶東海敖廣、南海敖欽、西海敖閏、北海敖順,稱為四海龍王。青臉紅須為東,白髮須為西,橘黃髮須是南,黑髮須者為北。由此,四海龍王又稱:東海青龍王、南海紅龍王、西海白龍王以及北海黑龍王,並各自擁有不同的屬性(詳見五行對照表),各司其職,各為其能。然後包括在「中」間的黃帝(即龍帝),這也恰好就是太極八卦中的「五行」學說的體現。

「五行學說」是中國上至宇宙形成,下至人事關係等各種事物的理論基礎,一是中國最基本的自然哲學之一。「五行」簡單的說,就是至金木水火土,五行之間,相生相剋。天運也會隨之更換,王朝同時隨之更迭。戰國時的秦始皇,西漢的王莽、東漢的黃巾之亂等,都是以天運五行更迭,人間的王朝也隨之更迭而革命、交替。

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環環相扣,循環不息。天干地支與陰陽五行配合后,天干地支也產生出相生相剋的關係,此變為推算命理的基本根據。相生為吉,相剋為凶,人的吉凶禍福不一,實因其得於五行之順應悖逆。

而之所以是四龍王而有五行,東西南北四海龍王,而中間的就是龍帝。在《史記。天官書》中亦說:「軒轅(黃帝名軒轅),黃龍體」,簡單點說,就是說黃帝就是黃龍的化身。黃龍即是龍帝,五行屬土,位居中央,是龍族之首,也是道教的宗教觀中天庭的主宰。在漢代的典籍中亦有提及:「黃龍者,四方之長,四方之正色,神靈之精也。能巨,能細,能幽,能明,能短,能長,乍存,乍亡。王者不濾池而漁,德達深淵,則應和氣而游於池沼。」說明了黃龍的形象。

龍王的來源有二:一是印度佛教的傳入,二是中國人崇龍心理和尊王心理的交融互滲。

相傳釋迦牟尼降生的時候,曾有名為迦羅和郁加羅的兩位龍王兄弟,一個在左邊灑溫水,一個在右邊灑冷泉,為佛祖沐浴凈身。在《過去現在因果經》裏,浴佛的龍王成了難陀和優難陀,他們「於虛空中,吐清凈水,一溫一涼,灌太子身」。天眾、龍眾、夜叉、乾達婆、阿修羅、迦樓羅、緊那羅、摩侯羅迦等「天龍八部」也在空中作天伎樂,歌唱讚頌,燒香散花,拋撒天衣、瓔珞,「繽紛亂墜,不可稱數」。

鳩摩羅什翻譯的《妙法蓮花經》裏,龍王有八位。他們是:難陀龍王,跋難陀龍王,婆伽羅龍王,和修吉龍王,五德義迦龍王,阿那婆達多龍王,摩那斯龍王,優缽羅龍王。宋代畫家張勝溫作《法界源流圖》,畫了其中的六位(缺摩那斯龍王和優缽羅龍王)。這六位龍王都是人間王者的形狀,穿袍蹬靴,攜侍帶眷,襯以天雲海水。

唐代翻譯的《華嚴經》中,龍王增至十位,名稱也不同於上述八位。他們是:一毗樓博叉龍王,二娑竭羅龍王,三雲音妙幢龍王,四焰口海光龍王,五普高雲幛龍王,六德義迦龍王,七無邊步龍王,八清凈色龍王,九普運大聲龍王,十無熱惱龍王。另外,還有五龍王、七龍王、八十一龍王。一百八十五龍王之說。

佛教在漢晉傳入中國,於南北朝時期發展鼎盛,使原本已經淡化宗教意義的龍又注入了宗教的內容,由原來的神獸變成了充分人格化的龍王。佛教是公元前五六世紀印度的迦毗羅衛國王子悉達多·喬達摩創立的,他就是佛教里所稱的釋迦牟尼佛祖,也稱如來佛。佛教創立后,漸漸經西域傳播到中國內地,於雲南還在南詔時期佛教就很盛行了。在傳播過程中,為了能在中國立足,佛教大幅度的中國化,其中包括對中國傳統神祗和巫術的吸收,於是在概念和術語上就盡量向中國傳統文化靠攏。佛經中,有一個名叫「那迦」的神獸,長身無足,在水中稱王,實則這個那迦的原型是南亞熱帶雨林中的蟒蛇。不過那迦在佛教中是佛的護衛者,按佛經的說法,佛降生后,它就護衛在佛的左右,吐一溫一涼的凈水為佛洗浴,在空中歌舞贊禮,散各種妙花,並且它也可以興雲布雨、決江開瀆、致福卻災,居於海川沼淵之中。這樣一來,就有許多地方與中國傳統文化中的龍相似,那迦的王子身份又暗合了中國皇室崇龍的信仰,於此,佛經在轉譯為中文時,它就順理成章的被譯為了龍,中國的百姓原本就以龍為神靈,也就對佛教中的龍慨然接受,並以中國文化中的龍來理解佛教中的龍王了,且由佛經而演繹出了龍宮寶殿。

有關龍王的佛經很多,這裏隨便列舉幾部。《北大荒經》:「章尾山有神,人面蛇身而赤,直目正乘,具暝乃晦,其視乃明,不食不寢,不息風雨,是謂之龍。」《大集經》記載說:「爾時梵釋天王、龍王、夜叉等,合掌向佛作是言……悉共守護。」《大雲輪請雨經》等經還載有稱讚天龍八部威德的「天龍八部贊」;《善見論》卷十七記載:「龍者,長身無足」;慈雲《天竺別集》卷上說:「天龍,一鱗蟲耳,得一滴水,散六虛以為洪流」;《海龍王·請佛品》說:「海龍王詣靈鷲山,聞佛說法,信心歡喜,欲請佛至大海龍宮供養,佛許之」;《孔雀王經》、《大雲經》、《僧護經》等佛經均載有龍王護持佛法的故事。又說龍的同類很多,《最勝經》載有七龍王,《法華經》載有八龍王,《華嚴經》載有十龍王,此外還有八十一龍王和一百八十五龍王之說等。從這些可以看出佛教利用了龍的威儀來為自身說法,也說明了龍王由龍到龍王的佛教淵緣傳承轉移關係。

接下來談談龍王與道教的淵緣傳承轉移關係。

道教形成於東漢末年,它是在中國上古原始宗教的基礎上吸收了春秋戰國時期陰陽五行說和升仙思想發展而來的,上古的鬼神觀念和龍的觀念都被道教所攝取。上古神話中龍是通天神獸,是升仙的坐騎,道教對此說全盤繼承,神仙並以龍為腳力。道教的法術中有一種為「乘嶠」,即乘坐神獸飛行於空中,與神仙往來,所乘的龍稱為龍嶠。據道教經典說,乘龍者游洞天福地,一切邪魔精怪都不敢侵犯,無論到那裏,都會有神祗出迎。早期的道教,儘管承認龍的施雲布雨功能,卻只是拿它當腳力使用,直到後來佛教將龍神據為己有的時候,才醒悟過來,大力爭搶龍神,奉為龍主。說起來緣於早期道教與佛教的激烈競爭,這種競爭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雙方爭相拉攏封建君主以取得政治上的支持,二是盡量附和民眾心理,取得民眾的認同。所以當佛教關於龍王的內容日益滲入中國文化之中產生社會影響后,道教就奮起直追了,把道教中的龍也附會為王,且後來居上,名目的繁多超過了佛教,主要有四海龍王,東海敖廣、南海敖閏、西海敖欽、北海敖順,五方龍王青帝、赤帝、白帝、黑帝、黃帝等數百位龍王。上古原始宗教的龍雖有神性,但並不佔地盤,發展到這時候,道教的龍王均有守土之責,諸天有龍,四海有龍,五方有龍,三十八山有龍,二十四向有龍,以至凡是有水的地方,無論湖海河川,還是淵潭池沼以及井、泉之內都有龍王駐在。

由於龍是本土宗教,道教的龍也就更為中國化,比佛教的龍更為世俗,更適合中國民眾的心理,龍不但能降雨除旱,還可以救火,在祁雨的同時還可以捎帶提一些其它方面的要求,譬如求福、長生、官職、疾病、住宅凶吉等,「無有不吉」,幾乎世上所有的都可以包攬了。而且道教的龍的行雨更有了人情味和傳奇色彩。

相傳隋末唐初的藥王菩薩孫思邈,由於著有醫書傳世,頗有名氣,便被道教牽扯入內,反映道教不僅能使龍行雨,還能救龍之命,龍與神仙的感遇富有了人情味。《酉陽雜俎》記有孫思邈在終南山隱居修行,時天下大旱,一名來自西域的胡僧在昆明結壇祁雨,七日後,池水縮數尺,池中的龍王化為一老者到孫思邈處求救。孫說:「我知道昆明池有仙方三十篇,將方予我,即可救你。」龍回答說天帝不準仙方外傳,但事急已顧不得了,遂將仙方奉上,孫大喜,囑龍不必憂慮。孫思邈密而作法,此後果然池水漸漲。胡僧祁雨不成,羞愧而死。故事中的孫思邈不是救死扶傷的仁聖色彩,頗有乘人之危、不顧天下而念一己之私的意味,不過表現了在龍問題上的佛、道之間的競爭。

佛、道兩教爭相對龍宣傳,刺激了民間對龍的崇拜,傳統的龍也由神獸變成了神,於是使大江南北無處不存在龍王。封建帝王對龍神更是產生了興趣,多次以政府行為待之,唐代制定了祭五龍之制,宋大觀二年(1108年)宋徽宗下詔封五龍神為王爵,明清兩代帝王也有封龍為王的舉措。帝王的褒揚,使龍在中國文化中的地位大大抬高了。但是龍雖為神,卻在佛、道二教中都沒有顯赫的地位,無論佛寺和道觀都不給予供奉,至多成為它們建築的裝飾或佛、仙的坐騎,可在民間龍卻揚眉吐氣了,成為一種信仰最眾,獨立於佛道之外的神祗,各地龍王廟林立,龍王廟、土地廟成為滇東北到處可見的廟宇。

東海龍王

東海龍王敖廣在中國東方為尊位,按周易來說東為陽,所以東海龍王排第一也就理所應當的了,龍是中國古代神話的四靈之一。《太上洞淵神咒經》中有「龍王品」,列有以方位為區分的「五帝龍王」,以海洋為區分的「四海龍王」,以天地萬物為區分的54名龍王名字和62名神龍王名字。唐玄宗時,詔祠龍池,設壇官致祭,以祭雨師之儀祭龍王。宋太祖沿用唐代祭五龍之制。宋徽宗大觀二年(1108年)詔天下五龍皆封王爵。封青龍神為廣仁王,赤龍神為嘉澤王,黃龍神為孚應王,白龍神為義濟王,黑龍神為靈澤王。清同治二年(1863年)又封運河龍神為「延庥顯應分水龍王之神」,令河道總督以時致祭。在《西遊記》中,龍王分別是:東海敖廣、西海敖欽、南海敖潤、北海敖順,稱為四海龍王。神話傳說中在水裏統領水族的王,掌管興雲降雨。龍是中國古代神話的四靈之一。《太上洞淵神咒經》中有「龍王品」,列有以方位為區分的「五帝龍王」,以海洋為區分的「四海龍王」,以天地萬物為區分的54名龍王名字和62名神龍王名字。唐玄宗時,詔祠龍池,設壇官致祭,以祭雨師之儀祭龍王。宋太祖沿用唐代祭五龍之制。宋徽宗大觀二年(1108年)詔天下五龍皆封王爵。封青龍神為廣仁王,赤龍神為嘉澤王,黃龍神為孚應王,白龍神為義濟王,黑龍神為靈澤王。清同治二年(1863年)又封運河龍神為「延庥顯應分水龍王之神」,令河道總督以時致祭。在《西遊記》中,龍王分別是:東海敖廣、西海敖欽、南海敖潤、北海敖順,稱為四海龍王。由此,龍王之職就是興雲布雨,為人消滅炎熱和煩惱,龍王治水成了民間普遍的信仰。道教《太上洞淵神咒經》中的「龍王品」就稱,「國土炎旱,五榖不收,三三兩兩莫知何計時」,元始天尊乘五色雲來臨國土,與諸天龍王等宣揚正法,普救眾生,大雨洪流,應時甘潤。

西海龍王

【西海龍王的傳說】

一千三百多年以前,天山腳下有一個美麗的大海,俗名西海,人稱博斯騰湖。

西海岸上是廣闊無垠的草原,各族牧民在這裏生息繁衍。他們憑勤勞的雙手,使草原上牛羊成群、鮮花盛開,人們過着無憂無慮的生活。

有一年,突然天降大旱,百草枯死,牛羊死亡,人們只能眼看着茫茫無邊的西海而嘆息。

草原大旱的消息傳到天庭后,玉皇大帝當即指派青沙龍前往西海,解除旱災。

青沙龍受命后,帶領家眷隨從騰雲駕霧飛降九天,來到西海,從此被稱為西海龍王。青沙龍視察旱情后,立即向玉皇大帝呈遞奏章,要求撥水。當時,普天之下均遭惡旱,其他江海無法救援,玉皇大帝只能命令西海龍王就地解決。

西海龍王無可奈何,只好將西海之水一口吞去三分之二,然後飛上天空,將水普降草原。青沙龍不顧自己龍宮安危,吸水降雨,使千里草原得救,然而西海從此卻變成了一個小湖,也就是現在的博斯騰湖。

草原得救了,牧民為了紀念西海龍王的功績,便在通天河的河口島上修建了一座廟宇,塑了西海龍王的全身像。廟宇雖然離居住區很遠,但牧民們為了感激龍王的盛恩,仍然朝夕前往敬香。

西海龍后是一個非常賢淑美麗的婦人,她全心全意輔佐西海龍王,頗得牧民敬愛。但因她操勞過度,轉眼百年仍膝下無子。龍王也因而常對她大發脾氣,妄動肝火。龍后回憶昔日和丈夫的恩愛,目睹龍王而今對自己冷落,不覺凄然淚下。

一天,西海龍王正在龍庭里為無子而苦悶,忽然,巡海夜叉押來一位妙齡女子。說她在龍宮窺探,特捉拿,送交龍王處治。

龍王見此女美貌絕倫,頓時魂飛九霄,又加之盼子心切,當即喝退夜叉,傳令彩布龍宮,納此女為妾。

龍后聽說龍王納妾,便到大殿看望。哪知龍后一到大殿,只見殿內霉霧繚繞,一個霞光彩照的水晶宮已經妖氣橫生。她走進宮裏,仔細端詳那女子,才發現殿裏所有妖氣都是從此女身上散出。

為了確保龍王安全,龍后含着淚向龍王奏道:」龍王陛下,你我結伴至今,你對我恩重如山,我縱是到九泉之下也不能忘懷。今天你喜納新妾,我也十分高興。只是選配佳偶並非兒戲,望陛下對新來女子的來歷過問清楚再娶不遲。」

這時,西海龍王已被那女子所迷,龍后的話他半句也聽不進。這妖女也早已心中有數,假意對龍王說道:「陛下,既然龍后不能容我,愚女自便去了。」龍王見愛妾要走,便把滿腔怨恨發向龍后,頓時大拍龍案,喝令左右把龍后趕出大殿,並宣佈龍后永世不得再回龍宮。

丫環翠芸見龍王要趕走龍后,趕忙上前跪下求情:「龍王陛下,龍后和您夫妻多年,她為您干辛萬苦,一片忠心,您萬不可棄舊圖新,失了知己。」此時妖女在一旁早已按捺不住,便添油加醋地說:「陛下,依我看,龍后使女心懷叵測,妄圖讓您斷絕子孫。若不把她趕出龍宮,日後必生後患。」龍王聽后連連稱是,又喝令左右將翠芸用亂棒打出龍宮。

另妖女不是別人,而是開都河裏一條千年蛇精。原來就在開部河和西海里稱王稱霸,殘害牧民。後來她聽說玉皇大帝派青沙龍到西海任王,才慌忙逃到開都河。她一直對西海龍王懷恨在心,本想興兵報仇,只是無力對抗。後來得知龍王盼子心切,便搖身一變,化作絕代佳人,潛入龍宮引誘龍王。沒想到,龍王果然中計。

妖女深得龍王寵愛,便越發肆意妄為。她暗中發令,調來開都;司的大小蛇妖,到博斯騰湖裏吃殺龍宮護兵。自龍王納蛇妖為妾后,整日都被妖女纏得魂不附體,再也無心問理朝政,關心民情,致使千里草原旱情加重、百草枯黃、土地千裂、牲畜死亡,牧民們都背井離鄉,怨聲載道。

龍后和翠芸被驅出龍宮后,一路上吃樹皮草根為生。她們看到白骨遍野、民不聊生的慘狀,心裏痛苦萬分。這天,烈日高懸,暑氣騰騰,龍后因年老體衰,實在走不動了,只好和翠芸在路旁歇息。

青年牧民桑加拉挖野菜歸來,見一老嫗弱女在路旁倒卧,頓生憐憫之心,便上前說道:「老阿媽,這酷暑天氣,為何在此?趕快隨我回家喝口涼水也好。」龍后和翠芸見桑加拉心地誠篤,欣然答應了。

龍后和翠芸在桑加拉家裏住了數日,便要離去。桑加拉流着淚說:「阿媽,我自幼喪失父母,身邊也沒有一個親人,您老人家如能念我可憐,就收我做你的兒子吧,我一定會孝敬你的。」龍后見桑加拉一片真心,就答應了。自此,桑加拉待龍后親如生母,對翠芸勝親妹。三人相依為命,艱難度日。

由於龍后積鬱成疾,沒過多久便一病不起。臨終前,把桑加拉叫到跟前說:「孩子,我本是西海龍后,只因龍王被妖女迷惑,將我和使女翠芸趕出龍宮,使得這千里富饒草原荒蕪。我現已年邁多病,只望你能和翠芸結成百年之好,下海除妖,為民造福,我就是死了也能暝目了。」

桑加拉聽后,當即表示要為母親報仇,要振興草原。龍后聽了心裏十分高興,接着說:「你是凡胎俗子,你既然有除妖報仇、振興草原的決心,母親我送給你兩件寶物。只要拿着這兩件寶物,你就可以和翠芸對付逆龍和妖女。」說到這裏,龍后讓桑加拉和翠芸共同跪拜天地后,取下頭上的金簪子吹了口仙氣,金簪一下變成了一把金光閃閃的龍泉劍。隨後她又從嘴裏吐出一顆明珠,對桑加拉說:「孩子,這顆珠子是我千年修鍊而成,有了它,你能避水火,能生元氣。你在下海時,一定把它含在嘴裏,千萬不可丟失。」說完,龍后就閉目歸天了。

桑加拉和翠芸悲痛萬分。為了儘快為母親報仇,只好忍悲含痛將龍后埋在西海岸邊。

埋葬了龍后,夫妻二人便避開海水,到了龍宮。只見蝦兵蟹將、蛇妖龜怪正在練兵。桑加拉揮舞龍泉劍,翠芸舉起紅纓槍就是一場大戰。劍光閃處,蟹頭落地;銀槍刺去,蝦兵氣絕。不大工夫,

龍宮外已是橫屍遍地、血浪翻滾。

這時,有活命者報知了老龍、蛇妖。他們聽后不由心中一驚,

慌忙拿起武器出宮迎戰。翠芸見了蛇妖,分外眼紅,舉槍便刺,緊不放。桑加拉見得逆龍,怒從心起,揮起寶劍,直刺心間。一時間,只殺得烏雲遮日,惡浪排空,龍宮抖動,大地搖晃。蛇妖自恃武藝高強,妄圖將翠芸置於死地。翠芸不甘示弱,心中懷着新仇舊恨,一槍緊刺一槍,只殺得蛇妖力不能支,趕忙朝孔雀河口逃去。

翠芸緊追不放,殺到孔雀河口,橫出一劍,將蛇妖斬為兩截。這條千年蛇精翻了幾翻,惡血噴涌,氣絕身亡。

桑加拉接戰青沙龍后,雙方勢均力敵,不分勝負。由於桑加拉口含龍后所贈寶珠,所以是越殺越勇,將龍泉劍舞得似車輪翻滾、蛟龍出海,把逆龍攪得眼花繚亂、耳鳴心跳。逆龍眼看不能招架,想要扭身逃跑。桑加拉大吼一聲:「往哪裏逃屍」!誰知,這一吼不要緊,卻把自己口中的寶珠吐了出來,桑加拉頓時失去了力量。逆龍見狀,回身向桑加拉撲來。桑加拉想到死去的母親、餓死的牧民、荒蕪的草原……努力穩住身體,照準逆龍頭上拋出寶劍。只見逆龍晃了幾晃,口吐白沫,疼痛地拱起腰肢,大叫一聲死去了。

桑加拉失去了寶珠,又因用力過度,也口吐鮮血撲倒在地。

翠芸殺了蛇妖,卻不見桑加拉,慌忙回到龍宮,見丈夫躺在地上,趕緊上前扶起。誰知桑加拉為除惡龍已經死去。翠芸悲痛欲絕,大喊一聲:「桑加拉等着我。」便拔劍自刎了。

從此,逆龍拱起身的身軀變成了現在博斯騰湖裏的湖心山,他吐出的白沫變成了博斯騰湖邊上的鹽池。

桑加拉和翠芸的屍體變成了一對白天鵝。這對白天鵝每天都在博斯騰湖上空盤旋,永遠留戀着自己美麗的故鄉和勤勞勇敢的人民。

南海龍王

南海龍王,名字叫敖欽,南海龍王是奉玉帝之命管理海洋的神仙,南海龍王的職責是管理海洋中的生靈,在人間司風管雨,統帥無數蝦兵蟹將。唐僧西天取經,南海龍王曾多次幫忙,或去興風作雨,或率兵助陣。

北海龍王

【介紹】

北海龍王是神話傳說中在水裏統領水族的王,掌管興雲降雨。龍是中國古代神話的四靈之一。《太上洞淵神咒經》中有「龍王品」,列有以方位為區分的「五帝龍王」,以海洋為區分的「四海龍王」,以天地萬物為區分的54名龍王名字和62名神龍王名字。唐玄宗時,詔祠龍池,設壇官致祭,以祭雨師之儀祭龍王。宋太祖沿用唐代祭五龍之制。宋徽宗大觀二年(1108年)詔天下五龍皆封王爵。封青龍神為廣仁王,赤龍神為嘉澤王,黃龍神為孚應王,白龍神為義濟王,黑龍神為靈澤王。清同治二年(1863年)又封運河龍神為「延庥顯應分水龍王之神」,令河道總督以時致祭。在《西遊記》中,龍王分別是:東海敖廣、西海敖欽、南海敖潤、北海敖順,稱為四海龍王。由此,龍王之職就是興雲布雨,為人消滅炎熱和煩惱,龍王治水成了民間普遍的信仰。道教《太上洞淵神咒經》中的「龍王品」就稱,「國土炎旱,五榖不收,三三兩兩莫知何計時」,元始天尊乘五色雲來臨國土,與諸天龍王等宣揚正法,普救眾生,大雨洪流,應時甘潤。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洪荒之巫族天尊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都市青春 洪荒之巫族天尊
上一章下一章

第十二章龍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