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速度戰略已進入商業模式競爭階段(2)

三、速度戰略已進入商業模式競爭階段(2)

眾所周知,中小企業發展尤其強調的是速度,行動的速度要快,落實和執行的速度更要快,只有做到速度很快,才能創造企業的偉大傳奇,特別是在互聯網非常普及的今天,現代企業的競爭越來越表現在人才和時間上的競爭。人才流動強度和速度越來越快,新產品的研製時間越來越短,新產品的生命周期越來越短,而顧客不但需要產品具有良好的性價比,而且期望通過互聯網得到「零」交貨期或瞬時服務。這就要求企業的每一個人都要樹立良好的時間觀念,在管理時間上做到訓練有素。確實,當某一個商業機會來臨時,或者是偉大的商業創意產生時,企業經營者必須快速反應,利用這樣的機會,企業的發展極有可能成為行業的隱形冠軍。因為在商業行為或經營決策中,如果企業經營者能迅速出擊,必然會戰勝動作遲緩的對手,使「慢魚」在沒有硝煙的戰場上敗下陣來。

經研究發現,中小企業之所以能夠快速地抓住商業機會和應對各種危機,源於其船小好掉頭。反觀大企業,由於規模龐大,行動遲緩就在所難免了,這也正是中小企業充分利用速度戰略戰勝大企業的一個有效舉措。對此,美國《哈佛商業評論》對世界500強企業研究后認為,大企業遲緩的一個重要因素就是患上大企業病,那麼什麼是「大企業病」呢?大企業病就是指企業規模擴大、產業類型和管理層次增多后,可能產生信息阻隔、傳遞速度衰減或內容失真、指令執行出現嚴重偏差以及組織機構官僚化等,使企業逐步走向低劣甚至衰敗的一種慢性綜合病症。主要表現為:機構臃腫,部門羅列;程序複雜,官氣十足;效率低下,信號失真;協調不利,扯皮增多;士氣低落,機制老化;不計成本,不講實效;人才流失,人心渙散……從大企業病的表現特徵我們不難看出,大企業病在中國企業中非常普遍,特別是在20世紀90年代,「大企業病」一直是中國企業的普遍現象,儘管近幾年隨着市場經濟的逐步深入,「大企業病」有所緩和,但整體來說「大企業病」的現象仍然十分嚴重,後遺症問題同樣使很多企業經營者感到非常棘手,面對如此難題,「大企業病」該如何解決呢?對此,張瑞敏認為,首先必須找到大企業病的源頭,才可以談到解決問題。如海爾集團,海爾在發展過程中就發現了類似「大企業病」的問題,因此提出了OEC管理體系,即「日事日畢,日清日高」--其實核心就是每個人都有自己負責的事項,盡量避免重複勞動。後來的SBU(戰略事業單位)的提出,更倡導「每個人都是一個贏利單位」,如果你不能給企業帶來利潤,你就要面臨危機--實際上,海爾也是這樣進行內部競爭的,每個月都有中層幹部「下課」,調換崗位,使企業像一頭豹子一樣,緊湊迅猛而有戰鬥力。確實,快魚吃慢魚最典型的就是格蘭仕打敗「峴華」的市場案例。想當初,格蘭仕創始人梁慶德運用速度來搶佔微波爐市場,面對巨大的競爭對手惠爾浦(當時最大的白色家電生產商,上海峴華的合作方),仍然用一周一次大型促銷的方式,以極端的價格戰略,使峴華毫無招架之力--因為當時峴華的促銷從報批到落實需要2~3個月的時間,而梁慶德把速度戰略用得爐火純青,從而打敗了競爭對手惠爾浦。此戰@后,格蘭仕便踏上了世界微波爐大王的大道。世界知名的廠商尚且有這樣的失誤,國內企業更是比比皆是。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公司的戰爭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其他 公司的戰爭
上一章下一章

三、速度戰略已進入商業模式競爭階段(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