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九節 大局為重

第三百八十九節 大局為重

楊潮並沒有立刻接旨,他還在評估事態發展。

之前整個天下都知道朱慈炯在楊潮手裏,現在天下人也知道了朱慈煥在鄭氏手裏。

之前一段時間,朱慈煥等皇子沒有消息,大家都以為跟皇帝一起被俘了,大家其實寄希望於朱慈炯能夠監國的,可是朱慈炯一直不同意,天下人卻以為是楊潮不同意,甚至出現了懷疑楊潮有陰謀的聲音。

但是也有人知道不是楊潮不同意,而是朱慈炯本人不同意,死活不肯配合。

比如南京的文臣們,王鐸和錢謙益幾乎天天登門勸說朱慈炯,但是朱慈炯死活不接受,大嘆自己沒有治國之才,表示天下應該給有德者居之,甚至不得不讓人懷疑是不是楊潮想逼迫他禪讓。

於是不明所以的文臣們立刻改頭換面,開始傾向於福建的悼靈王朱慈煥。

鄭氏的信使帶着朱慈煥的詔書南到廣東、廣西,北到浙江、南直隸,許多文人竟然開始接受,並且響應朱慈煥的召喚,一個個正趕往福建,打算入朝做官。

而江西事態出現的變化,則是清軍的行為。

被楊潮從南京打退後,阿濟格因為沒有船,竟然一路退到了九江,最後從九江過江,帶着朱慈烺回到了北京。

此前九江一直在左良玉兒子左夢庚手裏,李自成大軍打到九江四十里處的時候,兵微將寡的左夢庚不敢抵抗,帶着為數不多的戰船逃到了長江上,不過李自成始終沒有機會打九江,就在四十裏外,李自成大軍被清軍偷襲擊潰。

清軍一到九江,左夢庚帶着九江投降了清軍。阿濟格撤退回去的時候,將左夢庚帶到北京,說是要讓他朝見順治皇帝。

可是左夢庚部叛將金聲桓卻沒有跟着去。而是帶着被楊潮打殘后,左良玉剩下的殘兵。帶着蓋有大清皇帝玉璽的國書和明朝朱慈烺皇帝的詔書,從九江南下招降江西明軍。

本來阿濟格是想帶金聲桓一起回北京的,但是金聲桓請戰,說是他願意帶本部三千人,南下江西為大清攻取整個江西。

金聲桓的考慮是不想放棄手下兵馬,他不希望放棄軍權,所以不願意跟着小主子左夢庚去北京。

打算阿濟格權衡之下也同意了,他手下的八旗兵是要回去北京休整的。但是不能不留下後路,不能白白放棄打下的九江等地,否則又會被政敵攻訐了,留下金聲桓正好,如果自己一走,金聲桓就被楊潮大敗,丟掉了九江,那說明這些降兵戰鬥力不行,殺了金聲桓泄憤就是,如果金聲桓有種。守住了九江,並且攻取了江西,那就完全是他阿濟格指揮有方了。不用八旗一兵一卒,白的一個江西。

為此阿濟格可以放棄控制金聲桓,收編左良玉剩下那萬把人的目的,給金聲桓留下蓋着玉璽的空白國書,還讓朱慈烺寫下大量的招降詔書。

結果金聲桓帶領本部三千兵馬,會同王體中五千人馬,八千人沿着潘陽湖南下。

金聲桓派人持國書和詔書前往南昌,聲稱滿洲大兵馬步二十餘萬旦夕將至,只有迅速歸降才可免遭屠城。江西巡撫鄺昭嚇得面色如土。解印而逃;其他官員和部分紳士一鬨而散,省城南昌轉瞬之間陷入無政府狀態。最後士民推出的一些代表在城外迎接金聲桓。

整個南昌府和附近州縣。兵不血刃歸於金聲桓,他趁勢招兵買馬收服明軍。很快就有了三萬大軍,王體中則擴張到了五萬人馬,兩路大軍一面派人去想清廷報捷請功,一面繼續南下攻取城池。

金、王二部八萬大軍,很快攻克永寧王朱慈炎所據的撫州,接着收取吉安,並將逃往該地的明巡撫鄺昭押送武昌,接着又佔領廣昌等府。然後進攻袁州,擊敗明將黃朝宣部五千餘人,佔領袁州。不到一月,江西十三個府除贛州、南安外都被金聲桓控制。

楊潮對此也只有徒呼奈何,自己在南京城下大敗阿濟格,擊破清軍上萬條水軍戰船,而且為了鼓舞士氣,早就派人通知了江西。

可是如此大勝,卻比不上一個皇帝被擒,朱慈烺被擒獲的消息頃刻間就瓦解了江西軍民的士氣,金聲桓手持詔書就能一一招降,除了撫州、和袁州外,其他地方几乎都不戰而降。

「伯爺,請以大局為重啊,國不可一日無君。若天下早早安定,金賊不過跳樑小丑,安能一封詔書就收取江西版圖啊!」

鄭鴻逵一副為國為民嘴臉。

楊潮不由冷笑:「本爵現在改成鄭侯爺了吧。」

鄭氏推舉朱慈煥監國,朱慈煥自然大封功臣,加封鄭芝龍為平虜侯,鄭鴻逵為定虜侯、鄭芝豹為澄濟伯、鄭彩為永勝伯,鄭氏一家滿門公侯。

鄭鴻逵嘆道:「楊伯爺說笑了,若是伯爺願尊悼靈王監國,在下保舉伯爺公侯之位。」

楊潮冷笑:「區區公侯之位,本爵不稀罕。你們鄭家好大的膽子,先皇嫡親尚在,竟敢妄立監國,是要謀逆嗎!」

崇禎皇帝的嫡子,弘光皇帝的親弟朱慈炯還在南京,鄭氏迫不及待的推朱慈煥監國,這跟當年馬士英推福王監國如出一轍,如果楊潮再像上次一樣,發兵福建,就該鄭氏頭痛了,所以他們第一時間就派鄭鴻逵親自帶着朱慈煥的監國詔書,要勸說楊潮,楊潮不同意,朱慈煥這個監國無論如何是坐不穩的,楊潮如果同意了,他們就打算去掉這個監國直接登基了。

現在很多文官其實都在觀望,比如南京城中的錢謙益等人,就一直沒有明確響應鄭氏,顯然他們可不想像馬士英那樣,福王剛剛監國,楊潮大兵就殺到了。

相比鄭芝龍這個海賊,文官更看好楊潮,即因為楊潮手裏的定王朱慈炯倫序更有資格。更因為楊潮的實力更強大,清軍一次又一次敗於楊潮手中,現在已經沒人懷疑楊潮天下無敵的軍威了。

「楊伯爺謬矣。悼靈王監國,實乃大局為重。天下洶洶。百姓思安,悼靈王以祖宗江山為重,這才勉為其難出任監國。若伯爺能體諒時艱,尊奉悼靈王,則天下之福,百姓之福,豈非功德無量。」

鄭鴻逵繼續勸說。

楊潮哼道:「本爵不信佛,功德不功德。本爵不在乎。本爵只重利,想讓本爵同意,那要看你們鄭家出什麼價錢了。」

楊潮索性挑開了,讓鄭家出血了事。

今時不同往日,上次福王監國,楊潮還能帶大軍威逼四鎮,因為當時北京淪陷,清軍和大順軍正在角逐,短期不可能南下江南,楊潮有時間跟四鎮來一場大戰。

但是現在不一樣了。楊潮如果調集重兵南下,跟鄭氏決戰的話,江淮地區勢必要讓給清軍了。一旦失去江淮,在想奪回來,不付出成倍的代價是不可能的,而且江北淪陷,南京就成了前線,清軍兵鋒將直面江南腹地。

所以楊潮已經沒有機會南下爭權了,但是鄭氏不敢冒這個險,萬一楊潮不顧大局,寧可放棄江淮。也要跟他們爭一爭,鄭氏掂量自己手裏的力量。還真的不是對手。

以明朝人的思路來看,放棄一片地盤。能把皇帝搶到手裏,顯然是十分划算的,後來不是沒有發生過南明政權內戰的例子。

所以鄭氏的打算是,讓楊潮以大局為重,希望說服楊潮支持他們。

現在一聽楊潮開價,鄭鴻逵心中不由大喜,一塊石頭落地。

只要開價就好,開價意味着可以談,如果楊潮不肯談,打定主意要打,鄭氏無論如何難以招架。

「哈哈,不知道伯爺想要什麼價錢?」

楊潮伸出三根指頭:「每年三百萬軍餉!」

鄭鴻逵想都沒想:「此事易爾!」

楊潮又劃了一個圈:「江南!」

鄭鴻逵卻皺起眉頭:「不知伯爺何意?」

楊潮道:「本爵要開鎮江南!南直隸一應軍政大權,一切賦稅,官員任命,本爵要一言已決!」

鄭鴻逵不由為難起來,大明朝盛世的時候,天下兩千多萬擔糧稅,南直隸佔了七百萬,現在整個北方失陷,湖廣也只有半壁,南直隸可以說佔據了一半以上的財稅,如果都割給楊潮,鄭氏組建的朝廷可就無錢可用了。

楊潮突然笑起來:「鄭侯爺其實還有一個選擇,那就是奉悼靈王監國歸南京,本爵保證鄭家一門榮寵不變,鄭侯爺覺得如何?」

鄭鴻逵一聽,更是心驚,不由懷疑搶走悼靈王才是楊潮的打算,他是想用南直隸來逼鄭家交出監國啊。

一旦悼靈王到了南京,那就是楊潮說了算,倒時候怕是悼靈王這個監國也做到頭了,肯定是朱慈炯當皇帝,至於鄭氏的榮寵,那就是一句空話,只不過得幾個侯爵、伯爵而已,有什麼意思。

想到這裏,鄭鴻逵不再猶豫:「楊伯爺說笑,監國豈可隨便移駕,現在天下滿是亂匪,若衝撞了監國的御駕,下官着實承受不起。」

楊潮嘆道:「那你們鄭氏是不同意本爵的開價了?」

鄭鴻逵這時狠下決心:「非也!監國陛下以為,楊伯爺鎮守南畿重地,勢必需有重兵,有重兵必要有厚餉,南直隸之才正可養南直隸之兵。陛下又遠在福建,勢必不能明察秋毫,不能知南畿一草一木,所以治理地方之事,也需要楊伯爺扛在肩上啊。」

鄭鴻逵說的好像悼靈王一開始就打算讓楊潮鎮守南直隸,並且軍政大權全權託付一樣。

楊潮長嘆:「既如此,本爵願意尊奉悼靈王監國!」(未完待續)

...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回到明末當軍閥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科幻靈異 回到明末當軍閥
上一章下一章

第三百八十九節 大局為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