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八節 鄭氏搶先

第三百八十八節 鄭氏搶先

楊潮兵力太過有限,派出六萬兵力追擊,就已經是極限了,為此南京城都沒有多少軍隊駐紮,而佔一地就要守一地,推進的越遠,兵力就越是匱乏。

而且讓許多男追擊的主要目的是奪回皇帝,但是蕪湖都沒有找到,先讓清軍對朱慈烺很重視,怕是撤退的時候,朱慈烺是第一個撤退的對象,恐怕早在重兵保護下退到了更遠處,那就失去了追擊的意義。

而且楊潮的軍隊實在是太疲憊了,已經處在一個極限,隨時都可能發生崩潰等意外。

第一次揚州戰役,淮安戰役,第二次揚州戰役,短短几個月間,大軍連續戰鬥,基本上沒有休整的時間,早就一場疲憊。

第二次打揚州,圍殲多鐸的時候,已經深深的體現出來,如果不是大軍太過疲憊,怎麼可能損失幾萬人才能剿滅困守孤山,而且已經被煙火折磨的士氣低落的清軍呢。

軍隊太疲憊,則士氣低落,士氣低落則戰力不足,十成能發揮出五成就不錯了。

而且經過一場接一場大戰,楊潮軍隊折損太大,從揚州出發攻打淮安的時候,那可是十五萬大軍,而消滅多鐸,從揚州回援南京的時候,就只剩下了十萬之數,傷亡近五萬人。

必須立刻修養了,至少得一個月時間,讓傷病恢復傷情,並且新招募士卒,組建二十萬兵力,然後楊潮才有餘力繼續發動大規模戰役。

另外還有一大堆政務,朱慈烺被俘一事,清軍恐怕已經運作了,還不知道產生的後果會有多嚴重呢。

這是一個難題,一個非常大的難題,楊潮到底該怎麼應對。

朱慈烺是他親手推上皇位的。現在朱慈烺被抓了,是不是該再次另立新君。

這點對於楊潮沒有什麼難度,楊潮當年可是從北京帶回來了四個皇子。都是崇禎皇帝親生,雖然繼承權上沒有朱慈烺那麼硬。但是朱慈烺跑了,被抓了,那麼久給了這些弟弟機會。

不過朱慈烺逃跑之後,南京文武百官逃跑的極多,幾個皇子也跑了,但是幸運的是一個留了下來,崇禎皇帝第三子朱慈炯,他不但留了下來。而且就在楊潮家裏。

當時皇帝前夜逃跑,第二天南京城才知道消息,文官百官有的逃跑,有的想投降,有的在自殺,兩個皇子也跑了,朱慈煥和朱慈炤都跑了,現在兩個皇子還不知所終,楊潮不知道他們是不是跟着皇帝一起被俘了。

但是這不影響楊潮另立新君,原因很簡單。逃到自己家裏的朱慈炯更有繼承權,因為朱慈炯和朱慈烺一樣,都是崇禎皇帝的皇后所生。是一母同胞的親兄弟,從崇禎皇帝論的話,朱慈炯是皇后所生,是嫡子,從朱慈烺這裏論的話,朱慈炯是嫡親兄弟。

大明朝的繼承原則,立嫡不立庶,立長不立幼,有嫡子立嫡子。無嫡子才考慮立長子,無子的時候。又有兄終弟及的原則,因此無論是從崇禎皇帝這裏。還是從弘光皇帝朱慈烺這裏,朱慈炯都是當之無愧的第一繼承人。

所以楊潮如果立他的話,應該說最不會引起別人說三道四。

可是有人不願意,朱慈炯本人不想做皇帝。

這個朱慈炯單子比朱慈烺更小,當別人跑的跑,降的降,死的死,他不敢跑,不敢降,也不敢死,一頭鑽進楊家,託庇在他姐姐懷裏。

朱媺娖保護了弟弟,同時為另一個弟弟的被俘而傷心。

這時候楊潮找定王朱慈炯商議監國的事情,希望朱慈炯在朱慈烺被俘期間,以監國的名義出來穩定局勢,可是這時候朱慈炯本人嚇得不敢答應,還找他姐姐說情,朱媺娖跟楊潮哭訴,說她們姐弟可憐孤苦無依,國破家亡不敢求大富大貴,但求苟活於世,希望楊潮不要把他弟弟推到火上烤。

楊潮不由詫異,這個時代,想當皇帝的宗師多了去了,比如那個福王,歷史上還有唐王、桂王,甚至魯王都登基或者想要登基,過一把皇帝癮,可沒想到最有資格當皇帝的人,卻死活不敢當皇帝。

這個朱慈炯歷史上是一個謎,自從北京城破后,他就消失不見了,無論是誰都找不到他,與此同時另一個皇子朱慈煥,雖然也東躲西藏,但是總是暴露行蹤,顯然一個人如果自己有心隱藏起來,是不可能被人發現的,那個朱慈煥顯然是一個愛折騰的,而朱慈炯不知道躲哪裏去隱居了。

顯然這是一個重視自己性命勝過權位的人。

「公主,讓定王監國,乃是為了大局。陛下被清軍所執,天下人心不穩,唯有定王出面監國,才能安定天下人心!」

楊潮向朱媺娖解釋道。

公主坐在一旁就是一個勁的哭訴:「定王年幼,如何能當此大任。且若定王監國,置陛下於何地?若陛下不是皇帝,對韃虜豈非再無用處,韃虜還能留着他嗎?」

說完朱媺娖又嗚咽哭泣起來。

站在朱媺娖的位置,她考慮是對的。

朱媺娖雖然不是崇禎皇后所生,但是她母親死的早,她嬰兒時候開始,就是皇后撫養,自幼跟朱慈烺和朱慈炯兩個皇子親,三人的感情那是親姐弟一般。

現在一個弟弟被清軍抓走了,一個弟弟託庇在她這裏,她死活不能讓這個弟弟在步那個弟弟的後塵,而且讓這個弟弟當了監國,其實也就是準備當皇帝,那被清軍抓住的朱慈烺怎麼辦,對清廷沒有了作用之後,弄不好就只有一死了。

朱媺娖絕對不願意看到兩個弟弟一個接一個被文臣武將利用,最後落一個悲慘的下場,更不願意看到被抓的朱慈烺因此喪命。

「你說過你絕對不會負我的,駙馬我求求你了,不要逼他了。」

朱媺娖哭求道。

楊潮確實答應不會負她,那時候是讓他去跟皇帝說自己納妾的事情,現在朱媺娖搬出來了。

其實最關鍵的還是當事人朱慈炯不同意,他自己不同意監國,還讓他姐姐幫着他說話,在楊潮跟前哭哭啼啼,還說楊潮答應過她不會負她,連楊潮的承諾都搬出來了,讓楊潮頗為無奈。

妻子朱媺娖的態度,楊潮還不用太顧慮,最多委屈她一下,朱慈炯本人不願意,楊潮卻也不好強制他。

其實楊潮跟妻子商量的目的,反而是希望朱媺娖能夠勸勸弟弟,可沒想到朱慈炯在楊潮之前就做通他姐姐的工作,讓姐姐幫着說不要讓人逼他監國。

楊潮本人其實也很猶豫,上次讓朱慈烺當皇帝,一開始楊潮是有求必應,凡是楊潮的奏疏基本上都會同意,可是後來竟然發展到了楊潮的意見,朝廷就一定反對的情況。

楊潮知道自己的政治能力還很不足,或者說自己的政治認識跟這時代的人詫異太大,要麼自己遷就明朝官僚,跟他們一樣處事,要麼就是強迫這些人按照自己的想法來,也就是獨斷專行。

但是兩者楊潮都不太樂意接受,跟官僚同流合污楊潮心理上難以接受,而要獨斷專行的話,楊潮知道這種後遺症太大,而且遇到的反對也太大了,文官集團絕對不會配合,而且楊潮不無顧慮,自己現在活着,手握重兵還好說,萬一自己有個意外,家人會受到什麼樣的報復,看看張居正死後,張家抄家滅族,男丁發配,女子發賣,楊潮絕對不能接受。

這兩者之外,還有一個選擇,那就是學習楊堅、趙匡胤那樣,直接自己篡位。

可是楊潮篡位的話,名不正言不順,反對聲音肯定更大,長江以南估計除了自己軍隊能控制的地方,其他地方都會反對,弄不好不等滿清打來,楊潮要先打一場內戰。

而且楊潮以武將身份,拋開大明皇室稱帝,這個壞頭一開可能會造成失控的局面,但凡手裏有兵的將領弄不好一個個都稱王稱霸了,看看清末民國的時候,各個省宣佈獨立就知道這種後果了。

打內戰和各地軍閥話、大混亂這種結局,楊潮都不想看到,就是曹操也不是直接篡位,還得扶持一個漢獻帝做旗幟,就是害怕出現不受控制的局面。

所以楊潮才想到讓朱慈炯出面監國,自己掌握實際大權,但是朱慈烺本人不同意。

楊潮也擔心出現朱慈烺那樣的情況,就是朱慈炯上台後,不但不配合自己,反而站在自己對立面,因此不願逼他,而是先做思想工作為主,讓文官不停的勸說,自己都開始做妻子工作,但是依然做不通。

可就在楊潮猶豫不決的時候,江西和福建兩地,卻都出現了意外之事。

朱慈煥在福建監國了,昭告天下,以弘光皇帝被俘,國不可一日無君為由,自己臨危授命願意肩負起中興大明的責任來。

「鄭氏!」

楊潮不由想到,鄭氏集團還是走上推舉皇帝,挾天子令諸侯的這一步。

真是造化弄人,看來鄭氏不僅僅甘於做一個海洋實力,向士大夫階層邁進的努力,鄭芝龍從來沒有放棄過。

但是這讓楊潮為難了,朱慈煥的監國詔書已經送到,要自己接旨。

鄭氏做的好隱蔽啊,直到昭告天下的時候,才將朱慈煥推了出來。(未完待續)

...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回到明末當軍閥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科幻靈異 回到明末當軍閥
上一章下一章

第三百八十八節 鄭氏搶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