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衣錦還鄉

第119章 衣錦還鄉

馬車慢悠悠前行,車輪碾壓積雪,發出輕輕的「吱吱」聲,由一百親軍開道,陸元暢等人這一路極為愜意,比之當初初進汾城時與管家借的一輛馬車,一群人風餐露宿,不知好上多少,這次回村可謂衣錦還鄉。

他們所到之處,州縣無不夾道歡迎,妥善安排食宿,北境各地官員,早已對陸元暢大名有所耳聞,更是知曉顧小芙的身份,她們路經,官員只恐待客不周,得罪了小兩口,平日搜羅的珍奇異寶,都誠心奉上,只求能得兩人青睞,自己官運亦能長久亨通。

陸元暢不耐煩這些應酬,在汾城陪着一群權貴吃喝玩樂已是厭倦,此次她有意避開這些酒宴,領顧小芙去村裏躲避,可惜她千算萬算,卻被自己的親軍泄了底。那整齊的軍容,那些在陽光下亮閃閃的鎧甲,還有鎮北軍特有的刺馬刀,無一不顯示所行之人的顯赫,只要有心人,稍微一打聽便能明白是何人的車隊。

走走停停,加上積雪覆地,到是比往常還要多廢些功夫,直到第四日,車隊才行進臨川地界。

「阿元,張嘴。」顧小芙甜甜地說道,將一塊糕點喂進陸元暢微張的嘴中,陸元暢眯着眼,享受着糕點的糯滑,發出滿足嘆息,只是她一直半躺在鋪了棉絮錦緞的柔軟馬車中,眼睛看着兵書都沒移過眼。

「阿元,你快看,果兒吐泡泡呢!」顧小芙時刻關注一大一小,果兒看到陸元暢吃得香,也「吧唧」著嘴想要吃。

陸元暢淡淡瞅了果兒一眼,又回頭看兵書,顧小芙無奈,只得自己逗果兒,時不時給陸元暢喂上一塊糕點。果兒極喜歡宋文季,除了顧小芙,宋文季便是果兒眼中的第二人,地位與小九相仿,陸元暢覺得自家親閨女不與自己親近,心裏頭極鬱悶,她到跟個孩子似的,居然與果兒賭氣呢。

車兒輕輕搖晃,吃飽的陸元暢睡著了,鬧了一陣子的果兒也挨着陸元暢甜甜睡去,顧小芙看着長相酷似的一大一小,心裏頭就覺滿足,要是日子能日日如此輕鬆該有多好。她拿了一床厚被子,將兩人蓋上,自己拿過陸元暢的兵書想開闊眼界,誰想才一翻開,便被上頭那赤身**的兩個女子鬧了大紅臉,她調皮地瞪了眼陸元暢,自己強忍着羞澀翻看起來。陸元暢已看到四十式以後,顧小芙心裏暗暗驚奇,這些招勢怎得難度如此大,她與陸元暢怕是不能呢。

相比於前頭陸元暢馬車中的寧靜,後頭楊榮所在的馬車可是極熱鬧。蛋蛋年歲長了,雖讀了聖賢書,可在書院中與一群調皮鬼在一起,越發的淘氣,他久坐馬車,早嫌煩悶,便吵著要出去騎馬,楊榮不許,蛋蛋退而求其次,要跟着車把式架車,一時這樣,一時那樣,到把楊榮惹出氣了,直言要收拾蛋蛋,珍娘在一旁勸著,可是總不能違逆了楊榮的想法,蛋蛋脾氣有些倔,也不認錯,珍娘只得無奈看着蛋蛋被楊榮狠狠收拾。

後頭馬車中,楊芸聽見前頭蛋蛋的哭嚎聲,與屏兒一起咯咯笑着,不過楊芸已定親,到還知羞澀,忍住了要去看戲的渴望。楊大娘看着天真無邪的楊芸,暗自嘆氣,這要是嫁到夫家,可怎生了得,只怪自家人對楊芸太過寵愛,明明只比顧小芙小几歲,可心性卻截然不同。

「將軍,洛溪村到了,按您的吩咐,將士們在外頭沒敢進。」顧二靠在馬車外稟報,見車內無動靜,便壯著膽子高聲又稟報了一回。

「阿元,你醒醒,咱們到村口了。」顧小芙聞聲忙將《皎潔》放好,摸著有些發燙的臉,輕輕推着陸元暢。

陸元暢被顧小芙推醒,還有些不樂意,她睡眼迷濛,過了半晌才清醒過來,向車外沒好氣地說道:「讓衛隊去臨邊縣駐紮,你與屏兒隨我一同進村。」

「小的明白,將軍。」顧二領了吩咐,快速去安排。

馬車緩緩駛進洛溪村,此時天色已暗,村中之人都在家中躲冷,車隊進村沒有讓人發現,到得陸家老宅,陸元暢與顧小芙下車,看着老宅的大院門,一時間有些感慨。

當年建此宅時,在村中是何等光風之事,她們僅出去一年,卻是滄海桑田,陞官了,出人頭地了,要啥沒有,這老宅眼下在陸元暢等人眼中,着實不值一提。可是陸元暢與顧小芙,卻是覺得老宅特別親切,這是從陸正風手裏傳下來的,這裏住過她的爹娘,陸元暢在這裏開始與顧小芙相依為命。

「阿元,咱們終於回來了。」顧小芙拉着陸元暢的手,說道。

「是的,我們回來了。」陸元暢重重點頭,抬手將院門打開。

老宅里的一切,都保持原樣,一桌一椅,一花一木,門上的春聯,窗上的窗花,褪去了鮮紅,留下了沉澱。

屏兒有些詫異地看着老宅里的一切,她不太明白為何如此尊貴的兩個主子,居然對此宅情有獨鍾。

車夫將後頭一車車的糧食棉被放入庫中,得了吩咐與親軍一同去臨川城,只留下了顧二與屏兒。

因着此前已派人收拾過,陸元暢等人能直接入住,不過顧小芙還是帶着屏兒又細細收拾一番,而顧二則開始燒炕熱水。

陸元暢抱着果兒,在院子裏轉悠,小九亦步亦趨跟隨,時而在雪地里翻滾,時而扯扯陸元暢的褲腿,陸元暢覺得小九好似也特別開心,回到家的感覺就是不一樣。

顧二將一切安排妥當,便按臨行前的安排去了楊家借宿,屏兒宿在了陸元暢以前的書房,而陸元暢與顧小芙,則是洗漱過後,去了暗閣祭拜爹娘。

顧小芙跪在牌位前,向包氏謝罪,因為她忘記了包氏的生忌,而陸元暢則是將果兒抱給包氏瞧,望她能保佑果兒平平安安,一生順遂,並告訴天上的爹娘,她一直過得很好,特別是有了顧小芙之後,生活極為如意。

「爹娘,孩兒不孝,以自殘搏生存,原想孩兒已是殘缺之人,當是孤獨終老,了此一生,可嘆芙娘不嫌棄孩兒,願陪孩兒過完這一生,拚死為我陸家延續香火。孩兒無以為報,只得悖逆倫常,與芙娘相知相守,爹娘在天有靈,定會明白孩兒的一片心意。今日孩兒功成名就,陸家世代枷鎖解開,又有果兒這一血脈,爹娘當能含笑九泉。」陸元暢含淚說道。

雖然她的記憶中,陸正風的身影極為模糊,拼湊出的,也是包氏生前所作的畫像,但陸元暢一直能感受到陸正風對自己的關懷,而包氏,則是單身一人將自己拉扯長大,就算是戰亂時期,就算是彌留之際,包氏都盡全力周護自己。一個女子,在這樣的亂世,又要護著懵懂的孩子,是多麼的艱難。

陸元暢其實從楊大娘那裏聽過,曾在奉關之時,有個體面的男子願娶包氏為續弦,並承諾待陸元暢如己出,可是包氏在千難萬難之下,還是拒絕了。她要為陸元暢守着,為陸正風守着,為陸家守着最後的一滴血脈。

顧小芙見陸元暢有些激動,小小的手便拉上了她,緊了又緊,陸元暢絮絮叨叨將這一年發生的大事都與爹娘說了之後,才願意起身,只是,跪得久了,剛站起時身子有些踉蹌。

窩進暖烘烘的炕,是一家三口的溫馨,陸元暢有些感傷,顧小芙便自己哄了果兒睡下,安靜地窩進陸元暢懷中,給她無聲安慰。

「芙娘,今日回到家中,睡在這張炕上,我不知為何,總覺得心裏特別踏實。」陸元暢喃喃道。

「我也是呢,在這裏,又讓我想起以前,整日柴米油鹽,可是日子過得極舒心。」顧小芙柔柔附合道。

一路疲乏,兩人說了一會兒知心話,便睡了。

第二日,楊明請了繼任村長花老爹,由他組織村民,去陸家大宅門外等待陸元暢發放過冬物資。這一下,洛溪村暴動了,今年雖然收成尚可,但去年遭災,今年收成都用於還債之上,到了年節,普通村民的生活還是有些拮据的,若是能領上幾斤糧食幾兩棉花,那可是雪中送炭。

村民們知曉陸元暢做了大將軍,也由外頭的人告知顧小芙是宋大將軍的親女,這個消息一時在村裏傳到至今,感慨陸元暢當年二十兩銀子花得及所,也訝異顧小芙居然會是宋大將軍的千金。陸家的事,像戲本子一樣精彩,村民閑來無事,便會說上兩句。

但是他們從沒想過陸元暢會接濟他們,因為去汾城陸府交租的陸家佃戶回來之後,早把陸府的富貴說得天花亂墜,而他們也無緣見到陸元暢,只是匆匆見了珍娘之後,賞了每人五百錢,留下來用了頓飯便回村了。

於普通村民來說,此時的陸元暢與顧小芙是高高在上的貴人,而他們曾經對陸元暢確實極為刻薄,莫欺少年窮這話確是真理,他們只求陸元暢不要記仇報復,哪還敢肖想這個大將軍能有此善心。

陸元暢在院門口看着楊榮顧二等人發糧棉,收到救擠物資之人,無不在他面前下跪磕頭,誠心感謝。陸元暢起先還讓人別跪了,可是村民人多,又一個個真心想跪,她也就隨他們的意了,許是這樣他們心裏能好受些。

陸府發放糧棉,是按人頭髮的,並非按戶,故而家中子女老人多負擔重的人家,心裏都很踏實,場面也極為有序,並沒有出現哄搶的事件。

婉娘見陸府放糧完畢,陸元暢要回屋,便壯著膽子,上前做了萬福,小心地請求道:「陸將軍,奴家可否與夫人見一面。」

「當然可以,婉娘隨我進去罷,芙娘在路上便記掛着你,原本她想待放糧完畢讓人叫你去的。」陸元暢溫和地說道,對於婉娘,她一直很有好感,因為顧小芙在最困難的時候,是婉娘一直盡她所能默默幫助顧小芙。

婉娘進去的時候,見顧小芙在書房內看書,而有個模樣標緻的年輕姑娘,正哄著一個孩子,她還未曾見禮呢,顧小芙便看到她進來了,忙起身拉住她要下蹲的身子,說道:「婉娘,你這是做什麼,不管何時,咱們都是姐妹,你不必多禮。」

「奴家。。。奴家謝過夫人。」婉娘有些受寵若驚,眼前的顧小芙,活似天仙似的,比之當年更為靚麗,那通體的貴族氣派,讓人在她面前感到自慚形穢,可是她卻絲毫不擺架子,還如當年那般與自己親熱。

「什麼夫人,婉娘莫要再如此,不然我要生氣了。」顧小芙佯裝生氣,一邊讓屏兒為婉娘倒茶。

「芙。。。芙娘,你這一年過得可好,我在村裏一直都記掛着你。人離鄉賤,陸大官人又在前線戰場,當時二郎在外頭探得消息回來告訴我,說是北邊戰事頗緊,後來汾城又陷落了,我聽了之後好幾日沒睡安穩,就怕你一個弱女子。。。」婉娘有些哽咽,她與顧小芙是打小的感情,又是相識於微末,別說了,跟親姐妹似的。

「你莫擔心,我一切都好,只是大郎苦些,不過眼下也算苦盡甘來了。」顧小芙拉着婉娘坐於榻上,打算與她好好敘話。

姐妹情深,只幾句話,兩人的心都敞開了,相互告訴著對方這一年中發生的事,花家分了家,花二郎與珍娘便擇了陸宅邊上的空地,蓋起了小院,因着花老爹做了村長,他們手頭也不緊,相夫教子,做做輕鬆的活,婉娘的日子過得也不錯。

顧小芙沒敢將自己身上發生的事告訴婉娘,因為這些事到了平民百姓那裏,件件都是頭等大事,她抱了果兒與婉娘瞧,婉娘直誇果兒金貴,長得極好。

顧小芙留了婉娘在家中用飯,在婉娘離去之時,顧小芙將兩張一百兩的銀票塞給了她,婉娘如何肯接,顧小芙擺着臉說道:「這銀子不是給你的,是給你兒子的,當初你說要我認你小兒子做乾兒子,眼下怕是不能了,這點心意,你替他收下。若是他們長大,有了出息,你便讓他們去汾城尋我,我定會安排好他們的前程。」

婉娘聞言,千恩萬謝,顧小芙能說出這樣的話,便是許了兩個兒子一生富貴,做娘的啥都不愁,只為兒女操碎了心,婉娘覺得當初她只不過一時善心,覺得顧小芙日子過得太苦,而她身為花家媳婦,能幫的又極有限,誰想能得如此回報。

放糧完畢,陸元暢被花老爹請去開宴議事,陸元暢在宴會上向花老爹承諾,村中若有需要她的地方,開口便是,這讓得花老爹喜出望外,只覺陸元暢是個惠及鄉里的難得好人。

說句實在話,村裏最難的不就是缺銀子么,陸元暢有的是,扔個千兩銀子洛溪村還不得大變樣,陸元暢只有一個要求,便是讓村民為陸家建祠堂,她要將陸家的祖先都供奉起來,讓祖先能世代承繼香火。

這個要求,花老爹自然是滿口答應,且不說眼下祠堂荒廢已久,也並非是自己的宗祠,就算它好端端的,為了全村人,花老爹也沒有拒絕的道理。洛溪村有了陸家宗祠,那便是陸元暢的勢力範圍,在北境之地,誰不得給三分面子,村民出去腰板都直多了。

顧二一一記下了花老爹所述之難處,修渠,通路,整田,換農具,買畜力,等等,多到顧二都快翻臉了,這個不知好歹的老頭,把他們將軍當財神爺了罷。

陸元暢眼神示意顧二莫要露出仗勢欺人的嘴臉,淡笑着一一答應,顧小芙昨晚就交待過自己,既然要辦善事,那便辦得大氣風光,也無須計較往年的流言,這樣既做了好事,又得了好名聲,也算是給果兒積福了。

為了果兒,陸元暢命都能豁出去,還能舍不下這張臉忘掉曾經的恩怨么。她這是以德報怨,以德服人,那就讓眾人看看她大將軍的胸襟。

散了宴,所有人都心滿意足,陸元暢還讓楊榮將佃戶們都召到自家院子中,逐一發放過年禮。佃戶們熱淚盈眶,能跟着這樣的主子,是他們幾世修來的福氣。顧二還待為轉達了陸元暢的話,他們將軍要買洛溪村周圍所有的地,以及周邊幾個村的地,到時,這一大片地都是陸家的,這些地自然是要租出去的,讓佃戶們去各村收羅願意租地的佃戶,到時老佃戶們便能成為管事了。

佃戶們齊齊向陸元暢磕頭,苦了多少代人,他們總算是熬出頭了。

這一日,陸元暢直忙到天微暗才罷手,帶着顧小芙等人去了楊家用飯。

「大郎,阿元,我與你們阿娘此次回來,便不回汾城了,眼下北境局勢安定,你們當是能放心了罷。」楊明故土難離,汾城那樣繁華的城市並不適合他們,他在臨行前,便有此打算。

「阿爹阿娘,你們怎能如此。」楊榮聞言有些急,好不容易過上了好日子,他還想敬孝呢,他可不想如陸元暢那般,子欲養而親不待。

「大郎,你莫要着急,且聽阿爹說。」楊明按下楊榮,淡淡地說道:「當初隨你們進汾城,是無奈之舉,你們年輕人不懂,當年我與你們阿娘帶着你們東奔西躲,顛沛流離,早厭倦了逃難的日子,金窩銀窩,都不如自己的狗窩,你與你們阿娘在洛溪村住着舒心。此次回城,大郎帶着芸娘一同回去,珍娘好好為你小姑子備嫁,莫要讓她夫家將她看低,平日多走動幫襯著,這便是你倆對我們兩老最大的孝敬。」

「阿爹,阿娘。。。」楊芸知曉要離開爹娘,心中很不安。

「芸娘,你長大了,要懂事,凡事與你大哥大嫂商量,若有事不決,便尋你阿元哥芙嫂子,過年過節有閑暇回來住上幾日,若是不能便讓人捎個信。莫要擔心我們倆,不會有事的。」楊大娘細細囑咐道。

「乾爹乾娘放心,當年我與大哥在汾城時,大哥曾與我說過,讓我安心去前線,只要有楊家在,便有陸家,芙娘便不會任人欺負,今日我也說句話,楊陸兩家是一家,只要有我陸元暢一日,便無人敢虧待楊家。」陸元暢鎮重說道。

「阿元是好孩子,吃了我楊家的糧,身上似是流着一半楊家的血一般,你爹娘若是知曉,怕是要生氣了。」楊明笑道,極為滿意地重重點頭。

待事情商量停當,一行人回了陸宅,這一晚,果兒沒吃飽,而屏兒則是一直未睡,臉又紅又熱,陸家老宅的屋子,太不隔音了!讓她一個未出嫁的小娘子,情何以堪!

作者有話要說:昨日未更,今日肥章補上,呵呵。

我喜歡潛水扔了一顆深水魚雷

加肥貓扔了一顆地雷

小weiwei扔了一顆地雷

小weiwei扔了一顆地雷

破碎··扔了一顆地雷

koko扔了一顆地雷

koko扔了一顆地雷

kid0731扔了一顆地雷

kid0731扔了一顆地雷

acter扔了一顆地雷

來杯摩卡拿鐵兩攪扔了一顆地雷

白夜行扔了一顆地雷

jc扔了一顆地雷

acter扔了一顆地雷

jc扔了一顆地雷

謝謝,破費了。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村裏有個姑娘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其他 村裏有個姑娘
上一章下一章

第119章 衣錦還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