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章 辯

第二百五十章 辯

呂晨見天下公義這種婊子牌坊,似乎對這個厚臉皮老頭兒沒有殺傷力,便準備換個法子,從家庭角度入手。本來嘛,中國曆來是家天下,家國國家,這二者總是同時出現,代表着人們心中的分量。

「先生躬耕農畝,不肯出仕,將來又拿什麼留給子孫後代呢?又拿什麼養育家小呢?」呂晨問。當然了,作為荊州世家,龐德公當然不差錢,養家餬口不在話下,呂晨的潛台詞是,你不謀權利,哪怕家族現在強盛,但總有衰落的一天。畢竟,權本位一向是中國的準則,這一點,老頭子不可能不知道。

龐德公卻擺出一副仙風道骨,拂須道:「世上追逐名利權勢的人多了去了,但卻只能留給子孫危險和禍害,有哪些權傾一時的梟雄子孫能夠善終的?」

呂晨頓時沒了詞兒,心裏罵道,你丫是參加過辯論賽還是怎麼的?

龐德公又說道:「而我,留給子孫後代的事安居樂業,雖然比不上權勢和財富,但卻比權勢和財富更加穩固,而且,安全!」

呂晨卻笑了:「若是太平盛世,晨佩服老先生的胸襟和德操,但當今可是群雄逐鹿的亂世。何處可安居樂業?我只知道民不聊生,還不知道哪裏有世外桃源。」

「世外桃源是何典故?」老東西問。

「額??」呂晨一不小心說漏嘴了,現在的陶淵明的祖父的祖父只怕還是液體呢,咳嗽兩聲。呂晨便忽悠道:「晨看過一本古書,說秦末楚漢相爭的時候,有人於一山洞中發現一處於外界毫無關聯的空間,遂帶族人避禍於山中,那裏風光秀麗土地肥沃,足夠他們生存。以至於數百年後,當大漢子民發現他們的時候,他們活得逍遙自在,甚至還問是否霸王得了天下。先生,若你找到了一處別有洞天的桃源。還請告訴我一聲。晨也不願理這俗世爭鬥,願與你一同避居桃源之中。」

「此乃話本傳言,豈可當真?」龐德公不屑道。

「既然如此,那先生又以為哪裏可避開戰火?」呂晨佔了上風就開始步步緊逼。

「民為魚肉不假。但吾不願為刀俎。」

「先生果然高風亮節。但。晨問你,眼睜睜看着刀俎魚肉百姓,你是否覺得有趣?看着百姓流離失所。你是否為自己的不作為感到驕傲?再請問,當有一天,刀俎加身你子孫身上,你是否也能平心靜氣泰然受之?」

「這??」老頭子一時語塞,但不愧是大儒,腦袋還是蠻靈光的,很快就答道:「世上正式有了爾等貪慾之人,百姓才會如此困苦。我又豈會幫助你?」

「是嗎?請問為何會如此?」呂晨實在很難贊同這個老古董的意見和想法,若不是看在他在士林的強大影響力,他甚至早就拂袖而去了。

見呂晨「不恥下問」,龐德公這才從容了一些,正了正身,說:「當年,堯、舜將天下的土地授予他的臣子,而沒有偏愛,大公無私;讓他的兒子在民間生活,而無驕傲和任何高人一等。所以丹朱、商均得以保全生命而終。禹、湯雖得到了天下,但卻把國家交給自己的親人,使桀敗退,遷徙南巢;紂的首級被懸掛在周的旗織上,而他們的宗族被敵人俘獲。禹、湯難道不比丹朱、商均愚蠢?這就是其處境危險的原因。周公攝政時,殺害他的兄長。如果此前讓周公和他的兄弟食用粗劣的湯羹,居住蓬蒿下面,哪有像這樣的危害!故,先聖時天下大公,人無私慾,所以百姓安居樂業路不拾遺。而後,人心不古個個絞盡腦汁為自己的貪慾謀划,所以,天下紛亂。」

「哈哈哈??」呂晨笑了,他從來沒聽到過比這更奇葩的理論了。他雖然知道古代文人很推崇三皇五帝時期所謂的公,但卻沒想到,他們竟然喪心病狂到反對文明的進步,認為這些都是所謂的私慾和貪念。

「何故發笑?你時在藐視先賢還是恥笑吾之言語?」龐德公怒了。

「實不相瞞??兩者都是。」呂晨狂傲道。

「豎子!」龐德公氣得鬍鬚亂顫,準備轉身就走。

「且慢!我呂晨敬你是當世大儒,所以親自前來拜訪,成與不成皆無所謂。但對於大儒的幼稚見解,我想我沒必要假裝尊從。所以,我必須糾正你幾個顯而易見的錯誤。」呂晨已經放棄了要招攬這個老頭子的想法,畢竟,以他這樣迂腐得思想,招到麾下也只是給自己添堵。可是,呂晨還是忍不住要打擊一下對方,這不僅僅是為了泄憤,更重要的是讓別人知道,自己並非拿不下這個糟老頭,而是他看不上。

「呵呵??」龐德公停住了,輕蔑笑道:「請賜教。」

「好說,不謝!」呂晨收起了恭謙模樣,叉腰道:「第一,三皇五帝時期的百姓,真的過得很好么?你沒有親眼見到,我也沒有見過,誰也說不上。或許你會說書裏面這樣說的,那我問你,書是什麼時候才有的東西?最多不過春秋時期的記載而已,那時距離三皇五帝又相隔多少年?誰也不能保證其真實性。」

「強詞奪理。」龐德公冷笑。

「好吧,給你個新鮮玩意兒。」呂晨道:「這是我要說的第二點。哪怕當今天下大亂,但我堅持認為,大部分百姓的日子,比三皇五帝時期要好。為什麼?因為他們有衣服穿,他們有糧食吃,有青銅器具陶器可用。你以為石器時代有這些么?坐井觀天的老頭子,不明白吧?這叫考古學,青銅是在夏商時期才有的,也就是你口中說的私慾泛濫的年代。很不幸,是在這個時期,百姓的生活有了質的飛躍,他們不再茹毛飲血,不再居住在潮濕的洞穴中,不再漫山遍野跟野獸爭搶食物。順便提一句,如果沒有青銅器,你認為百姓們怎麼狩獵?怎麼耕種?甚至,怎麼劈柴切菜?」

龐德公腦子有些暈,卻強辯道:「只要天下大同,何必在乎這些機巧之物?聖人之言可安天下,聖人之行可養萬民??」(未完待續。。)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呂氏三國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軍事歷史 呂氏三國
上一章下一章

第二百五十章 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