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8 將歸

628 將歸

蕭允聽顧琰轉述糰子教訓弟弟的言行,想着他背着手滿嘴自己都不太懂的大道理把弟弟妹妹訓糊塗了,最後委屈的直哭也是忍不住的好笑。笑着搖頭罵了一句:「那個臭小子!就他名堂最多。」

球球聽到耳熟的『臭小子』三字,立馬雙目灼灼的看向父親。顧琰好氣又好笑。「沒罵你們。你倆別急着對號入座!阿允你趴下,讓承曦給你踩踩松乏松乏。」

蕭允懷疑的看承曦一眼,「她行么?」

「我告訴她哪裏是該踩的穴位,你哪裏不舒坦也告訴她,怎麼不行?」顧琰是用手覺得太過費勁,而且這會兒孩子們都在也不能不管他們,索性讓承曦給他踩一踩。

承曦也點頭不已,「爹,女兒行的。」一臉的躍躍欲試。

球球也拍拍小胸膛,意思還有他們呢。顧琰只得給他們一人發了一個美人捶。承曦踩背,他們負責敲腿。兩人喜滋滋的接到手裏,拿着擺出敲木魚的架勢來。

「承曦,你兩手平舉保持平衡。不然小心從你爹背上一頭栽下去。」

「哦。」承曦踩得起勁,把手抬起來嘴裏隨口答應着。

顧琰同蕭允商量,「風聲已經過了,我明兒去看看老太太。從顧家出來,我再去看看舅舅。」

蕭允想起顧家那場烏龍,忍不住彎彎嘴角,「嗯。對了,你舅舅真打算就此養老了?」

「戎馬半生,一身傷病,就此歇了也好。要不是為了表弟在京城能更方便的習文習武,他都想回老家了。唉,說起來我也好些年沒去給我娘祭掃過了。」

「不是安排了專人照管么,一定會把岳母的墓照顧得妥妥帖帖的。」

顏氏的名字是被顧家人作為渣爹顧詢的原配寫上了族譜,牌位也擺到了顧家的祠堂里。顧琰也沒拒絕。畢竟在這個年代的人看來,這樣才不是孤魂野鬼。可是她娘的墓,當初離開顧家的時候她遷葬回了老家。顧家人也沒好意思提讓她遷回來。如果遷回來,等渣爹百年之後是要合葬的。顧琰不覺得她娘想和渣爹合葬一穴。

翌日給老爺子、何皇后請安之後,顧琰把孩子們都放在紫檀精舍,和何皇后打了一聲招呼便輕車簡從的出宮了。

顧家得到消息,一早就灑掃庭除做好了準備。這種場合自然是各房齊聚,一是表示對太子妃的尊重,二來如果能撈到什麼好處,也沒人想被落下。除了顧琛和顧珉當值不在,所有人都在老宅。

顧琇往顧琰身後看,一個侄兒都沒看到,「姐姐,你沒帶糰子和球球啊?」

「沒有,皇上身體不適,喜歡孫子繞膝。」顧琰說着看向一旁的顧珏,雖然太夫人等人都不喜顧珏是和離之人。但也不好讓她不要過來。她的消息都是從顧琇那裏打聽來的。

顧珏朝顧琰一福,「姐姐。」

「你身體調養得如何了?」

「姐姐放心,季太醫不敢不盡心的。他說再吃半年的葯,就沒問題了。」哪怕上次季家小子被十六公主杖責了五十大板,季太醫也不敢再出什麼么蛾子。就是每次耗費的銀錢頗多,可這也只能是她自己解決。姐姐雖然沒收了她進宮的牌子,但卻十天半月的打發人給她送些新鮮的水果之類的。季太醫也好,蕭戎府上也罷,都不敢小覷她。

顧琰點點頭,「那就好。」她其實也不想再多過問顧珏的事兒,不過上回畢竟她是夾在中間為難,行事也沒有都順着孫茯苓的意思。關鍵是這個年頭和離又不好生養的婦人度日艱難,既然是她一力主張讓顧珏和離,如今她還沒有找到新的依靠,顧琿也還撐不起來,還是不能完全撒手不管了。

顧琰又看向顧琇,「你跟我一起陪祖母進去。」

顧琇應了一聲,上前扶著太夫人的另一邊一起進去。背後自然是不少羨慕嫉妒恨的眼神落在她身上。不過顧琇早就習慣了,只當那些眼神都不存在。她住在秦王府,每日在貴女書院上學,閑了進宮看看姐姐和侄兒們。和這些人難得見一回,根本不用在意她們。有姐姐在,便是錢氏佔着嫡母的名分也休想拿捏她。

太夫人倒是看了顧琰一眼,進去后就問:「怎麼,什麼事兒和琇丫頭有關係?」

顧琰點點頭,卻暫時沒有細說,問道:「祖母身體近來好吧?」

太夫人撇了下嘴,「還好,沒讓你那個傻爹給氣死。」

一時說得顧琰和顧琇都有些想笑又不好笑的。

「罷了,懶得說她。你先和我說說什麼事兒有關琇丫頭的。」太夫人道。前段時日剛傳出西陵派出使臣求和的消息,京城就有了一番揚眉吐氣,再也不會用宗室、貴女和親的言談。眾人都覺此一役是天朝取勝,斷不能再行和親之舉,長敵人的威風、滅自己的志氣。

不過太夫人卻覺得不必如此,和親在敵強我弱的時候是恥辱。但在敵弱我強之時便是懷柔之道了。漢武帝之前的和親,是匈奴強漢朝弱,但武帝之後情勢可就改了。譬如王昭君出塞就是在匈奴分裂之後,南匈奴王投誠求娶去的。其實大利於民族團結。

但因為風聲是從天香樓傳出來的,她知道是東宮手筆。在外自然不會有不同的聲音。

顧琰笑笑,「祖母,太子和我說了一樁婚事。我覺得我父親和錢氏都忒不靠譜,所以想聽聽您的意見。此事還只是一個想法,並未挑明。秦相二房的嫡孫秦輕書今年十五,如今是秀才的身份。秦相過世他是孫輩按理守九個月孝即可。這一年多便是在老家埋頭攻讀。秦家人就要回到朝堂了。太子的意思,想將琇琇許配給這個兒郎。您看如何?」

秦輕書是秦菀的堂弟,是她二叔的嫡子。不過秦菀二叔是庶出,所以他和庶出的顧琇距離倒不是太大。有太子小姨子這重身份,也可以彌補了。不過顧琰離開京城的時候他才七歲,對他不甚了解。所以來問問老太太。而且,雖然她是長姐,還是尊重一下長輩的意思比較好。

一旁旁聽的顧琇愣怔了下,然後面紅過耳的道:「姐姐,我還小呢。」

「都滿十二了,不小了。你姐夫說起這個人,我覺得家世各方面都不錯。如果祖母也覺得好,再做進一步的了解好了。這也需要花時間啊。回頭還要行六禮,也得一年多。到時候你就差不多及笄了。而且,是定親又不是讓你馬上嫁過去。」

太夫人回憶了一下,然後道:「嗯,我依稀記得是個很聰慧、俊秀的孩子,很得他祖父的喜歡。你走之後,我曾經和你三伯母上秦相府求援撞見過一回,他態度很謙恭。雖然是看你三伯母面子,但在那種時刻也極難得了。雖然是庶子所出,但據說是秦家孫輩里秦相寄望最深的。雖然不是出自嫡長房,但配琇琇綽綽有餘了。嗯,秦家長房如今也沒有尚未婚配的兒子了。而且,要匹配,那就只有庶子。」

顧琰道:「祖母也看好就好。琇琇,你也不用擔心,姐姐不會讓你盲婚啞嫁的。三個月後,秦家就會舉家回朝。到時候你跟着三伯母、四嫂去秦家拜見一下好了。就當是和正常親戚往來就好了。咱們先看看這個人,不合適再說。你姐夫那裏答應過我的,我不答應你的婚事就不會定下來。」

太夫人道:「琰兒,你也別太由著性子了。秦家祖上本朝都出了三個丞相、兩任帝師,其餘品級不計其數。是從前朝就存在的清流世家。這樣的人家,如果不是你是太子妃,這樣的好事兒哪能輪到琇琇?咱們顧家祖上行伍出身,也就是老祖宗湊巧和太祖一個村子,起兵的時候才得以跟在太祖身後最後得了靖西侯的爵位。說起來只算本朝新貴。如今祖傳的爵位也沒了,只得你四哥一個初代的武英伯。太子垂愛,你可不要太任性。當年咱們還是侯府,你三叔又那麼有才華,都只能娶到秦家旁支的女兒。書哥兒可是秦相親孫子。」

顧家的歷史,顧琰小時候經常聽太夫人耳提面命。只說跟着太祖親兵,沒提只是因為同村所以近水樓台先得月的事兒。看來秦家的門楣給老太太不小的壓力,連老底都透露了。

顧琰笑笑,「祖母,咱們用心經營,不就是為了弟弟、妹妹還有孩子們將來不用仰人鼻息么。秦相家的門楣再高,如果琇琇和輕書不投緣那也是沒辦法的事兒。別說秦相家了,西陵王如今成了鰥夫,使臣在路上就向人打聽過琇琇了。我也是堅決不答應的。」

顧琇小臉白了白,她可不要嫁給那個窮兵黷武的西陵王。姐夫很明顯要蕩平西陵,那嫁過去註定是犧牲品啊。王后這麼個虛名,能當得什麼啊?

太夫人震驚地道:「原來之前天香樓傳出的消息竟是為了琇丫頭的緣故?」

顧琰點點頭,「是的,我肯定不能讓琇琇去和親西陵代我受過。」

太夫人看一眼顧琇,心頭思忖這丫頭何德何能啊,竟然讓琰兒如此待她?如果她這個心思可以推而廣之,同樣對待顧家的每一個人,自己還何須擔心顧家的將來啊。不說整個顧家,便是對五房都能如此,也夠了啊。

顧琇伸手抓住顧琰的袖子,感動地道:「謝謝姐姐多方為我考慮。」

顧琰拍拍她的腦袋,「你先出去吧,這事兒心頭有個數就好了。我和祖母還有話說。」

顧琇依言告退出去,太夫人道:「琰兒,你對三房上心祖母能理解。怎麼這個丫頭也能得你如此看待啊?」

「也許,我只是希望顧家能有個女孩兒什麼利益得失都不用考量,可以得到單純的幸福。祖母,您十五個孫女,除了我這個叛逆的,從大姐姐到珏兒,無一不是不圓滿的。我如果不是有師傅和三伯母,也逃不脫為家族犧牲的宿命。琇琇從小到大,一心一意的崇拜我,依賴我,我樂意寵着她,讓她過得快活。」從顧瑜的開始,顧家十幾個孫女兒都是待價而沽的。尤其顧琰是太夫人當初準備最高價出售的。

太夫人道:「如今不也個個都把日子過得好好兒的。再說珏兒的事跟我還沒有丁點關係呢。」

「如果不是我機緣巧合成了太子妃,哪個姐姐的日子能過得好?」靖西侯府不存在了,如今顧家出嫁女都是靠着和顧琰的關係在夫家受優待的。

太夫人一滯,如果不是顧琰成了太子妃,別說孫女了,就是孫子恐怕也只有小四能過得稍好些。顧琰這是在提醒她,其實如今顧家已經是全族都在靠着她了。所以,不要再貪心不足了。

顧琰又道:「走到如今,其實一切已經如祖母所願了。」

太夫人靜默半晌,換了個話題。反正不換繼續說,顧琰也不會買她的帳再扶持其他兄弟姊妹。

「還是說說你自己的事兒吧。這回晉王的事,你沒摻和進去吧?皇帝忌憚你,你可不要卷進政務去了。尤其……」你和晉王還有過那麼一段。她之前一直擔心這一點。只是被老五那麼鬧了一場,顧琰也不可能出宮看她。讓老三媳婦去遞牌子,她只說琰兒心頭自有主意。干涉太多不好,找由頭不肯去。顧瑜遞牌子顧琰又沒有見。而且後來鬧出皇帝暈厥的事兒,哪還敢派人進宮說別的事兒?

顧琰道:「我做不做他都會忌憚我。而且,如今皇上自己有時候也讓我旁聽他和阿允、師傅議政。還交一些有關的事兒給我做。」

「那他到底是怎麼想的啊?是依然要殺你,還是不殺了?」說着太夫人壓低聲音靠近顧琰,「他到底……」

這是要偷着打聽皇帝的身體狀況,顧琰笑笑,「這一回告訴祖母也無妨。皇上沒事兒,只是想藉此逼晉王儘快歸京而已。」以後,這樣重大的消息你就別打聽了。她覺得太夫人才是對這些有癮,總是想摻和。

太夫人也聽出來了,「我還不是替你擔心。」原來如此啊,害她還受了一場驚嚇。生怕顧琰倒在封后前夕,顧家的好日子也跟着一併斷送。

顧琰微微有些歉意,也換了個話題,「聽說您把私庫里的東西全分了?」

太夫人點頭,「嗯,給你的,你愛要不要。」

「要,我幹嘛不要啊?連着您留給糰子兄妹四個我都要。」

太夫人露了笑顏,然後道:「你師傅近來都出不了宮,你給我把把脈,看我近來保養得如何。」

顧琰答應了一聲,把手搭在老太太的脈上。相當的有力,比老爺子的脈相好。也不知渣爹怎麼能誤會的。

顧琰沒留下用午飯,出去和眾人說了幾句便離開了。在顧家,一大群人簇擁著,她吃不舒坦。還是去舅舅家用飯好了。她把三夫人婆媳還有阮阮也一道叫走了。

馬車上,顧琰抱着阮阮逗弄,一邊和三夫人、四嫂提起蕭允想撮合顧琇和秦輕書的事兒。

三夫人道:「好事兒啊,親上加親。」

「還要勞煩四嫂幫忙打聽下,輕書有沒有定親。阿允他也就是一說,盤算了一遍秦相家的人,覺得輕書年歲最合適。」

秦茵笑着答應,「好,我不說什麼事兒,就隨意打聽下。不過,叔公去世的時候,書哥兒才十二,我估著應該不會那麼找就定下。」

顧琰看着安安靜靜的看着自己的阮阮,「這丫頭倒是跟姐姐的性子大不一樣。」

「女孩兒家還是文靜些好。元元太像個假小子了。」

顧琰笑着和她們說起元元發憤圖強,要給母親爭氣的事兒。便是自己讓她多玩玩,小丫頭依然比從前用功多了。

秦茵看看小女兒,沒有兒子她還是沒底氣。哪怕婆母和夫君都沒有說什麼,但他們的失望還是能感受到的。武英伯府需要儘快有一個小世子。夫君的同齡人很少還沒有兒子的。

三夫人道:「這個的確是急不來的,興許珉兒註定中年得子呢。至於元元,玉不琢不成器,她知道用功了也好。琰兒你如果不是小時候玩兒命似的吸收各種知識,也不會有後來的成就。」說着對秦茵笑笑,「你這個小姑子一旦將人納入了她的羽翼下,就肯定會護到底。所以,你生再多閨女都不用擔心的,以後都有她幫忙撐著。都會過得再好沒有,不比琇琇差的。」

秦菀莞爾不語,不過心頭的確因此挺踏實的。

有侍衛騎馬過來,在窗口向顧琰稟報:「太子妃,剛收到消息。晉王還有三天就可以到京城了。」

顧琰吁出一口氣,「路上沒出事兒就好。看來晚上他也沒有停船休息,是讓人日夜兼程趕回來的。」

三夫人笑道:「師兄都『暈厥』了,他敢不這樣么?難道還非要等到下個月萬壽節才到啊。不過,這件事比較麻煩的是後續。一切都是太子一念之間。不過琰兒,你別插手多了。最多就是晉王府女眷的事兒開個口就好了。」

「嗯。」女眷的事兒,如果晉王成了阿允的左膀右臂,總不好讓他的王妃、側妃還一直那麼病病歪歪的。有這大半年的折騰,日後大家地位懸殊,她們也不敢再使壞。對顧珏,就當犒勞她救下了林氏、體恤她兒子體弱多病吧。對晉王妃,奪走承曦才是對她最大的報復。反正不管怎麼樣,承曦她是絕不捨得還回去的了。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望族毒女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軍事歷史 望族毒女
上一章下一章

628 將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