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第二章

天上掉下來的皇太子

貞觀十七年(公元643年),對唐王朝來說是一個多事之秋。正月,著名大臣魏徵病逝,這對當時的皇帝李世民來說,意味着缺少了一個主心骨。與此同時,皇子們爭奪權力的鬥爭也日趨白日化。三月,齊王李佑叛亂,接着又爆出太子李承乾企圖謀反的重大案件,當了多年太子的李承乾被唐太宗廢黜。

接下來,誰會成為太子也就成了眾人關注的焦點。

李承乾為什麼要謀反呢?那是因為他和魏王李泰的權力之爭已經到了波濤洶湧,不共戴天的地步。與只會舞槍弄棒的李承乾相比,唐太宗更喜歡李泰,李泰喜歡讀書,文采飛揚,唐太宗每次外出,總是讓李承乾監國留守長安,而把李泰帶在身邊。他喜歡跟李泰討論問題,喜歡李泰出眾的才華。這種情況,大約跟國家形勢安定,武功已經沒有了用武之地的背景有關。

於是,為了保住太子之位,李承乾兵行險招,竟然準備了一套謀反計劃,而這個計劃又因為被人提前泄露失敗了。導致他不僅沒有保住太子之位,還被貶為遮人。

李承乾被廢之後,李泰以為憑着父皇對自己的寵愛,太子之位垂手可得,唐太宗也的確想把太子之位傳給李泰。但是,這時卻有一個人站出來說話了,他就是長孫無忌,嫡系皇子們的親舅舅。長孫無忌太度堅決的反對立李泰為太子,主張立晉王李治為太子。

就這樣,一場關於立誰為太子的拔河比賽開始了,比賽的人是唐太宗和長孫無忌。李泰和李治站在旁邊,默默地為他們鼓勁,他們都希望支持自己的人勝利。

長孫無忌的聲音不高,卻有力無比。他說了二個理由,第一:晉王仁厚,可以保證兄弟們平安;第二:打天下的日子已經過去了,晉王是最佳的守城之主。這段話雖然沒有明說李泰不行,卻字字都擊中李泰的要害。李泰逼得哥哥承乾走投無路,甚至甘願冒死謀反,這樣不顧兄弟之情,讓人心寒,如果讓他當上皇帝,其他皇子們就難保平安了。再說,就算李泰有才華、有膽識,那也沒有用武之地了,因為天下已經被治理的安安穩穩了。

長孫無忌的理由,保止擊中了李泰的要害,更重要的是擊中了唐太宗的要害。這麼多年,李世民一想到玄武門之變就不免悲從中來,現在有跡象表明,那場兄弟相殘的毒水,正在向下一代,向自己的兒子們蔓延,他必須奮起抗爭,把這股洪水猛獸擋在家門之外。

讓李世民妥協的還有原太子李承乾,他跟皇帝解釋說,自己身為太子,還有什麼更高的要求?為什麼還要圖謀不軌?都是被李泰逼的啊!李泰步步緊逼,自己不防範,擔心會落得慘敗。現在,如果陛下立李泰為太子,那麼所有的一切都正好落入李泰的計劃之中。這話當然的道理,李世民不免心中震撼。最後,唐太宗決定,一切謀划者都要出局,要讓後人記住,太子之位,非經營所得。他想讓子子孫孫都如此堅持下去,最高地位的繼承者,只能備選,不能積極爭取。這是很美很天真的想法,他的子孫沒有誰記得這一點。

最後,長孫無忌勝利了。李泰慘敗,李治勝出,當上了太子。

李治成為爭奪太子的黑馬,一點都不奇怪。所有的人都沒有看到李治在經營,所有的人都在為李治而努力。連意志力超人唐太宗,也為李治改變了主意,放棄了李泰而支持李治。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話說唐朝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言情穿越 話說唐朝
上一章下一章

第二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