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 視察(上)

第三十五章 視察(上)

五月四日,楊波視察位於旅順北面十里處的瓜山堡,隨行的有各部門一大批相關人員,瓜山堡有磐石旅的第三營一個連駐防,營長邱光,教導官曾德彪,軍紀官陽明等不敢怠慢,與參將府侍從室的親衛們提前趕到瓜山堡佈置警戒相關事務。

瓜山堡是去年修建的包磚屯堡,周長兩里半,堡內安置流民四百零八人,加上三連的兵馬,瓜山堡可以算是旅順外第一大堡,堡內防禦器械也比其他堡壘多三成,但讓營長邱光,屯長李中等人失望的是,大人帶了一幫人根本沒進堡,卻直奔堡外的農業示範種植區奔去……

當日在楊波的授意下,選出了八名元老候選人,包括楊波,畢方濟,鐵牛,肖莫愁,張大寶,何九,韓咬兒,韓彩娥八人,楊波拿到名單后無比失望,對主持推舉的王小羽道:「讓他們重選」

就這樣,帝國史上屢遭詬病的第一次選舉在楊波強力操縱下完成了,最後推舉出來的八人為--畢方濟(教會),鐵牛(軍方),韓咬兒(民政),張世雄(司法),韓彩娥(婦女),湯若望(科技及工業),金長貴(商業代表),韓有容(平民代表)。

其中代表解百商社的掌柜金長貴和毛家屯三叔公韓有容在眾人眼裏威望不夠,經過楊波干涉才勉強通過,不管怎麼說,架子算是搭了起來,元老院成立后將會參與鄉老院代表的資格審核中去,等鄉老院也成立后。參政部就正式組建完畢,接下來就是他們登台表演的時刻。

只有張世雄內心猶豫,元老院地位尊崇。權利很大,楊波親自提名讓他作為司法代表加入,這對崇禎六年才投效的張世雄來說絕對算天大的榮耀,但條件是,加入元老院卻必須退出軍隊,這個選擇讓他很失落……

楊波在眾人簇擁下來到這個有些偏僻的,類似小農莊的基地。大門外有四個全副武裝的農兵在站崗,大概是知道楊波等人要來,他們軍姿站得比戰兵還要標準。楊波望着鐵門上掛着的(瓜山農業示範農場)的牌子微微一笑。身邊的屯務司張峰進趕緊介紹道:「大人,這個農場用的磚都是自己燒制的,要是從旅順拉過來實在不便,農場佔地八十多畝。現有五十多名從各地抽調過來的老農。還有屯田司過來的十多名指導,嗯,帶頭的是那個,那個馬」

高產作物種植處的馬信儀擠進來介面道:「大人,小人馬信儀」

楊波點頭,望着這個中年老農模樣的馬信儀道:「帶我去看看」

當下一行人在馬信儀的帶領下走進農莊,馬信儀指著河邊一排排標桿道:「這些土地就是種植高產作物的地方,我們在這裏豎了兩架風車。用作灌溉。」

這個農莊是在楊波授意下建設的,由於事物繁忙。他還是第一次過來視察成果,楊波仔細打量了一下,大部分土地都是生地,但在這些老農的拾掇下也是整整齊齊,看不到一點石塊樹枝,土塊都被仔細打碎,顏色也比其他地方要黑,顯然經過了多次肥田,田地中有一些綠苗頑強的冒出了頭,楊波今天來的目的就是希望憑藉自己所掌握一鱗半爪的經驗幫他們拔苗助長。

「這些是小麥,今年我們的目標是通過精細耕種,以期能提高產量,預估這一畝能收穫三石」馬信儀有些自信的道。

楊波心裏搖頭,面上卻沒有流露任何錶情,他蹲下去仔細打量著這些小苗,又抄了一把土在手心仔細觀看,後面眾人呼啦一下,也全部散開蹲下來,裝模作樣的盯着地上數螞蟻。

「這些苗為何間距這麼小?」沒有任何種植經驗的楊波好奇問馬信儀

馬信儀愣了一下,笑着道:「大人有所不知,遼南土地貧瘠,肥力不夠,這個情況下要密植,以期增加產量,若是肥力夠了,則稀植才好」

「哦」

楊波恍然大悟,點了點頭,起身又朝下一塊田地走去,馬信儀介紹到:「這裏種植的是苜蓿,是當地有經驗老農建議的,這種牧草耐寒,容易種植,能作為畜牧的草料,而且種苜蓿還能肥田,一舉數得。我們的計劃是在旅順十八個屯堡內先行試種,日後會推廣到其他屯堡種植。」

楊波點頭,苜蓿大面積種植的話能夠解決馬匹草料的問題,對打破騎兵數量瓶頸很有幫助。

馬信儀又道:「只是這個苜蓿種植時間較長,短時間內只能優先供應軍隊。」

楊波背着手,又轉向下一塊田地,說來說去,還是缺少肥料的問題,農家肥這玩意用量大,肥效卻是很低,那麼後世的複合肥又是啥成分呢?

就在這時,楊波渾身一震,腦海中突然想起爺爺那一輩常說的幾句話來:「……種田有三寶,氮、磷、鉀。」

眾人見楊波突然停在路上,不知道他在看什麼,都站在後面不敢出聲。

楊波朝小五示意,小五從背包拿出一支炭筆和紙遞了過去,楊波在紙上寫了一些東西,這才起身招呼眾人道:「走吧,繼續看下一塊田」

「這三畝種植的是煙葉草……」馬信儀有些尷尬的指著田地說道,眾人望去,田地光禿禿的,什麼東西都沒有。

楊波蹲下身,顧不得田地臭氣衝天,他仔細扒拉了幾下,土地中黃褐色的煙葉種子完全沒有發芽的跡象。

「即墨那邊種植的煙葉苗都已經有這麼高了」馬信儀用手比劃了一下,吞吞吐吐道:「或許遼南不適合種植煙葉」

楊波點點頭沒有說什麼,而是小心的把種子又埋了回去,又接過紙筆寫上「溫度。日照」兩個詞,煙葉原產於南美洲,大明各地試種都獲得了成功。但遼南一帶還沒聽過試種成功的先例。煙草是楊波打算向朝鮮和后金傾銷的拳頭產品之一,早在萬曆年間遼東就已經有吸食煙草的習慣,不管是明國,后金還是朝鮮,許多人對這種能夠解乏的東西都非常喜歡,楊波計劃新建的造紙廠如果能夠解決捲紙燃速問題的話,由於受眾廣泛。捲煙和高度白酒將會成為旅順最為掙錢的產業,玻璃器皿和座鐘反而要排到後面,只是……

楊波嘆了口氣。起身朝下一塊地走去。

「這幾塊地種的是」馬信儀俯下身子,在田地中插著的一塊木牌上看了看道:「甜,甜菜」

楊波心中有數,這些甜菜種子是高鴻中派人向荷蘭人買過來。這個農莊大部分作物都是那次買回來的。看起來甜菜倒是比較適應這種氣候,也能適應鹽鹼度較高的沿海型土壤環境,這幾塊甜菜圃內紅綠相間的葉叢繁茂無比,長勢喜人,甜菜是塊莖植物,可以給人當糧食,能喂牛羊馬,也是製糖重要的原料之一。

接下來這幾塊田地里的作物一看就知道前景不妙。葉子發黃,瘦小。大部分脫落,不用馬信儀開口,楊波已經看到牌子上寫着:「番薯」

楊波用手挖開一株,果然,這株發黃瘦小的苗,或者叫紅薯的根莖已經一半開始萎縮腐爛,而薯塊小的可憐,照這種勢頭下去,根本無法成活,楊波記得番薯對土質不挑剔,也適應鹽鹼地的種植,加上種植區都在河邊,不會缺少灌溉,除了水土不服外,看起來番薯還是無法適應這裏的氣候和環境。

接下來馬鈴薯長勢也不好,出苗才稀稀拉拉的出了五六葉,換句話說,遼南的五月間還沒有脫離幼苗期進入顆葉期,那麼今年的成熟恐怕是指望不上,這一季種植可以說已經失敗了,馬鈴薯是低溫作物,耐寒,耐酸鹼,是楊波最具信心的高產作物之一,但現在的情況讓他心裏大失所望。周圍馬信儀和那些老農們也是一臉無奈,所謂精細耕種並不能解決造成這些作物低產的困境,出了水土不服外,他們根本不知道原因出在哪裏,一時間眾人的目光都有些躲閃。

接下來楊波還視察了甘蔗,辣椒等作物,或多或少都有些問題,但看到楊波沉吟不語,臉上並沒有責怪之意,作為高產作物種植示範處的主官馬信儀,稍稍把懸著的心放下了一些。

漁業及家禽養殖示範處的主官施星標接過了介紹的任務,他指著河邊道:「大人,咱們先去看看竹箱飼養草魚的成果」

在場很多人還是第一次聽說這種飼養方法,都來了興趣,在施星標的帶領下,眾人來到河邊,這是條南北走向的小河,寬度約莫二十步左右,河的兩段用燒制的磚塊砌成水壩,水壩兩段開口排水,中間搭建了大片木排,一群人正在合力把一個巨大的竹箱利用絞盤絞起來,楊波等剛到木排邊上,就聽到水裏魚群拍打水花的聲音響起。

「受大人的啟發,咱們製作了這種飼養箱,選新鮮竹片為骨架,選用一兩大小的魚苗,每籠裏面投放約莫兩百尾魚苗,目前這些魚苗放養已經有月余,正好我也想知道現在魚苗長大了多少。」施星標見快要離水的籠子裏魚群把水花拍打得四濺,心裏大喜過望。

「施大人,那為何不幹脆把魚苗放養在水壩里,又何必多此一舉整治這些籠子出來呢?」有人問道。

施星標望了楊波一看,耐心答道:「籠箱飼養是為日後海魚飼養打下基礎,大人說,籠箱飼養比池塘放養適應性更廣,生長速度更快,成魚周期更短,咱們一會兒在水壩里也撈幾條對比一下就知道了。」

隨着幾個農夫一聲吶喊,水箱終於離水而出,無數水花在陽光下四散飛濺,水箱裏的魚用尾巴極力擺動,拍打聲清晰可聞。

施星標跑上前,解開籠箱上面的繩索,打開蓋子從裏面扣著一條魚的嘴,遞給了小五,有伸手抓了幾條分別遞給眾人,楊波學着他的樣扣著魚嘴,仔細打量這飼養了一個多月的魚苗。又提了提,大約重量為半斤左右,魚身長度約莫一個巴掌大小。

施星標道:「小人以前養過魚。這種草魚生長快,不挑食,加上這種籠箱養殖后,小人預估半年能長到一斤左右,兩年能到六七斤,目前旅順各個靠近海邊、河邊的屯堡都在飼養,共投放三萬餘尾草魚。石斑魚數千尾,小人估計到年底,咱們飯桌上的魚是不用愁了」

一席話把眾人都說得喜笑顏開。很快,一個人匆匆走上來,把一尾放養在水壩中的草魚遞上來,眾人一對比。立刻明白了籠箱養殖的好處。

「平日你們都用什麼飼料餵養?」楊波關心問道

「水草。蚯蚓,蛆,最多是雞糞,鴨糞,豬糞等」施星標回到。

楊波點點頭,叮囑到:「等甘蔗,甜菜收穫后,那些葉子都能喂。蛋殼磨碎了也能添加進去,平日要注意養殖塘內的水質。看到水面上浮萍大起,那就是水太肥了,要加大換水量。」

施星標點頭,把楊波的話都記錄下來,又道:「大人,今晚定要嘗嘗咱們自己養的魚。」

楊波哈哈大笑,點頭道:「那是自然,你們要注意把飼養心得,注意事項都記錄下來,這還不夠,還要讓所有屯堡的養殖戶都掌握這些技術,這才是你們這個示範處的作用。」

當下馬信儀,施星標等人都是躬身道:「是!」

遠處河邊傳來嘎嘎嘎的聲音,楊波抬眼望去,在河邊一大片草叢都被竹籬笆圍了起來,施星標自豪道:「那是咱們養殖的鴨子,河邊有十處這種籬笆鴨棚子,每一個處有三百餘只鴨子,大人這邊請……」

楊波一邊走一邊聽着施星標彙報。

「咱們今年申請了五百兩種雞種鴨資金,準備等雞鴨下蛋,孵化后明年就推廣到所有屯堡養殖,但,但財務司那邊一直沒有全批下來,只批了一半,小人打聽了一下,說是肖姑娘審核后卡住了」施星標小聲道

楊波點頭:「這事我也沒辦法,財務司負責所有項目的支出核算,到處都要用銀子,你們艱苦點,只要熬過半年,數量限制不就解決了嗎?」

施星標搖頭道:「大人有所不知,這養雞養鴨只要照料得法,不但時間短,長膘快,而且不用太多飼料,我這裏十個鴨棚,日常只要兩三個人打理就足夠,比養豬養牛好多了,小人的意思是,不如削減其他家畜的投入,加大雞鴨的養殖規模。」

楊波想了想,搖頭道:「可不成,養雞鴨是快,但萬一來個瘟病啥的,那就是成片的死,再說你們家禽養殖示範處,核心作用不是決定養什麼家畜,而是儘快掌握養殖技術,然後推廣之,等會兒我給你們總結一個人工孵蛋的辦法,你們照着試驗下,看看能不能解決規模的問題。」

籬笆不算高,眾人走到邊上便能看見裏面的情形,許多鴨子悠閑的在河邊草叢中尋食,也有許多在河面上浮水,時不時鑽進水裏啄出螺絲,魚蝦之類的食物,據施星標介紹,這些鴨苗都是從登州一帶買回來的,運回來時也損失了一些,不過等適應這裏的環境后長勢就快了許多,這些鴨子個個威武雄壯,但還沒有退乾淨的絨毛讓某幾隻倒霉蛋擺脫了今晚上餐桌的悲慘境地。

「養鴨子和鵝離不開水,加上鴨蛋腥味比較重,不如養雞這麼好推廣,不過上規模后也是咱們旅順數萬軍民一項糧食保證不是?」相對高產作物種植處的馬信儀等人灰頭土臉,漁業和家禽養殖處的人就意氣奮發了許多,施星標說話聲音遠比馬信儀洪亮許多。

楊波不置可否,道:「鴨子瘟病少,不過也不可掉以輕心,還有鴨棚設在水邊,要注意夏季洪澇災害,籬笆的堅固,走吧,咱們去看看養雞場。」

看到養殖場的成果,楊波心裏一掃剛才的鬱悶,他身為穿越者其實並沒有掌握多少後世先進的科技,關鍵是一個理念問題,有了先進的理念便能縮短他們獨自摸索的過程,哪怕是用獨裁的方式在推行,這個凝聚了他不少心血的農莊則是檢驗這句話的地方。

楊波一邊說,眾人一邊點頭一邊用炭筆記錄着,這個情形讓楊波覺得自己很像後世朝鮮三胖視察軍隊的畫面……

「剛才聽他們說,這個農莊用的磚是你們自己燒制出來的?」楊波興緻勃勃的問道。

「回大人話,都是自己燒制的」屯務司張峰進總算找到接話的機會。

楊波點頭道:「晚點我要去磚窯看看,既然有材料那就簡單了,你們搭建一個窯子,只要保持窯子的溫度,孵蛋問題就不難,關鍵是你們要先試驗一下,掌握孵化的最佳溫度,這點不難吧?」

「雞孵蛋,蛋孵雞,你們擔心不能上規模?有了基數,再發動人手循環幾次,怕是你們弄飼料都來不及,熱炕孵蛋除了溫度外,我記得還有什麼濕度,通風的要求,你們多試幾次,儘快推廣,我要安東衛,即墨,旅順,還有各屯堡的百姓自己家都能養殖,解決日常蛋白質不夠的問題。」

施星標記錄完后小心問道:「大人,啥叫濕度?」

楊波抓了抓頭解釋道:「磚窯內記得放幾桶水,具體一時半會兒說不清。」

雞舍按楊波的授意有兩種,一種是用竹籠編製的,類似後世的規模養殖,竹籠前面是一排筆直的食槽,還放了個水槽,這些雞沒有什麼活動空間,除了吃就是睡。

「根據大人的要求,每日餵食三次,比起散養的種雞來說,這些雞長得很快,約莫兩個半月就能出籠」施星標說完,又轉頭吩咐下面的人去抓一隻散養的雞過來作比較。

雞舍臭氣熏天,眾人不由皺了皺眉頭,楊波恍如不見,仔細打量著雞舍的環境。

「密度太大了」

楊波搖頭,問道:「你們一天打掃幾次,臭味這麼重?」

施星標不敢隱瞞道:「晚邊一次,早上一次」

「中午再掃一次,籠底也要清理,這種養殖最怕就是瘟病,你記住一點,發瘟病很大原因是跟不幹凈有關,也可以用生石灰泡水,然後用來消毒,雞舍要注意通風,每天要有人巡視,發現拉稀,精神不振的雞要立刻拿出來隔離觀察……」

眾人聽得入神,連臭氣都忘記了,他們不知道楊波為什麼會懂得這麼多,很多東西連有經驗的老農都不明白,他們當然不知道,楊波自從在毛家屯大規模養殖肉雞失敗,鎮定思痛后總結了許多失敗的原因,這些都是用銀子買來的經驗。

就在這時,散養的雞被抓過來了,施星標伸手打來籠子門,又抓了一隻出來,兩廂比較,眾人都發出驚嘆聲……(未完待續。。)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明末軍閥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言情穿越 明末軍閥
上一章下一章

第三十五章 視察(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