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中國未來海權,南海:東南亞的地中海(31)

62.中國未來海權,南海:東南亞的地中海(31)

英軍不甘心失敗,增調援軍,先解了賈拉拉巴德和坎大哈之圍,之後從東、南兩個方向大舉進攻喀布爾。1842年9月,阿軍經浴血奮戰,因力量懸殊,主動撤離了喀布爾。英軍重占喀布爾後,唯恐再遭慘敗,救出人質后,於10月12日撤回印度。第一次英阿戰爭,使英軍損失了3萬餘人,耗資1.5億英鎊。以後30多年英軍未敢再向阿富汗動戰爭。

1879—1881年英國又進行了第二次侵阿戰爭。1870年代,英俄兩國在阿富汗南北兩翼不斷進行侵略擴張,將邊界向前推進直接與阿領土接壤,對阿構成新的直接威脅。阿為尋求庇護,與沙俄結盟,拒絕英國使團來訪。英國不能容忍阿與俄結盟,以使團遭拒為借口出兵。1878年11月,英軍3。5萬人分3路入侵阿富汗。阿富汗指望俄國援助,採取不抵抗政策,有意將萬人的軍隊分散在全國各地,企圖讓英軍深入國境,使沙俄實現出兵援助諾。但沙俄戰略重點在歐洲,不願與英國攤牌,拒絕出兵。南路英軍向坎大哈推進,一路未遇抵抗,於1879年1月8日輕取該城;中路英軍在派瓦爾山口受阻,后迂迴阿軍側后迫其後撤;北路英軍在開伯爾山口遭阿軍炮火猛烈轟擊前進受阻,但當夜阿軍奉命撤退,英軍順利佔領了賈拉拉巴德。阿大片國土淪喪,於5月26日同英方簽訂《甘達馬克條約》,阿富汗成為英國的附屬國。

《甘達馬克條約》的簽后阿富汗國內一片義憤。喀布爾爆大規模起義,憤怒的士兵和市民包圍殖民官邸,殺死英國總督。阿富汗各部武裝紛紛組織抗英游擊隊。1880年7月27日,抗英阿富汗軍2。5萬人在坎大哈附近與英軍一個旅遭遇,打響邁萬德會戰,阿富汗軍打得英軍潰不成軍,只是援軍趕到才免遭全殲。抗英軍集合十餘萬人乘勝向坎大哈進軍,英軍到處挨打,四處碰壁,被迫同意阿富汗內政自主,但外交受英控制。1881年4月,殖民軍放棄了侵佔阿富汗的打算,全部撤出阿富汗。

1919年又爆了第三次英阿戰爭。1919年2月,阿富汗改革派代表人物控制政權后,宣佈阿富汗獨立,不承認任何外國特權,並採取聯蘇抗英的政策。英殖民者拒不放棄它在阿享有的特權,在阿邊境集結兵力,動新的侵略戰爭。5月3日,英軍襲擊開伯爾山口阿邊防軍,接着,英國侵略軍3。4萬人分為三路入侵阿富汗,主力在北線經開伯爾山口向賈拉拉巴德方向進攻,一部在南線向防守薄弱的坎大哈出擊,另一部在科哈特地區取守勢。阿軍4萬人分三路在開伯爾、加茲尼和坎大哈迎擊英軍。雙方戰事膠着,1921年11月22日,英阿簽訂和約,英國承認阿富汗獨立。至此,阿富汗在英阿戰爭取得徹底勝利。

[28]英法百年戰爭:戰爭的導火索就是弗蘭德地區(現比利時與荷蘭),雙方經過了近一百年的爭奪,其中還經歷了橫掃歐洲的黑死病。到了1415年,法國國王查理六世突然瘋了,法國內部的爭權奪利,陷入分裂。英格蘭趁機策反法國勃艮第地區獨立,成立勃艮第公國共同反法。法軍在阿金庫爾戰役慘敗,查理六世和英王亨利五世簽訂了幾乎滅亡法國的特魯瓦和約。和約規定亨利五世有權在查理六世死後繼承法國王位。但是在1422年兩人都死去。英格蘭王位的繼承人是嬰兒亨利六世,法國由英格蘭的貝德福公爵攝政。然而查理六世的兒子查理七世不甘於受嬰兒統治,決定反擊,然而卻並不順利。在法國最後一個重要據點奧爾良被圍困的時候,聖女貞德出現了,在她的帶領下,法軍一舉解除奧爾良之圍,打得英軍節節敗退,並攻下了歷代法國國王加冕地蘭斯,查理七世正式加冕為法國國王。成為國王之後,查理七世便不再器重貞德了,他開始考慮和英格蘭與勃艮第和談。貞德繼續進攻巴黎,並遭遇英格蘭攝政王貝德福公爵的軍隊主力,法軍未能勝利,並收到國王命令被迫撤退。後來在一次小規模戰鬥中被勃艮第人俘虜。查理七世並不積極營救貞德,勃艮第人將貞德交給了英格蘭。在一場英格蘭操縱的宗教審判后,貞德被處以火刑,年僅19歲。此舉激起了法國人的鬥志,在此後的20多年裏,法國人收復了全部被英格蘭佔領的土地,而英格蘭則喪失了所有在歐洲大陸的領土,退回不列顛島。百年戰爭就此結束。這場戰爭讓英法兩國元氣大傷,同時也讓法國完成了統一,讓英國在喪失大陸領土後走向了海上展的道路。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中國可能進行的六場戰爭:收回南海(全本)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玄幻奇幻 中國可能進行的六場戰爭:收回南海(全本)
上一章下一章

62.中國未來海權,南海:東南亞的地中海(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