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緒論(1)

1.緒論(1)

從一個生命成長的視角來看,中國企業正在從孩童時期步入青年時代。***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中國企業必定要登上世界舞台迎接國際競爭的挑戰,這是不容迴避的,也是無可逃避的。這是中國企業的宿命,因為戰火早已燒到了自家門口。中國企業的經營管理智慧已經在實戰中慢慢被「訓練」了出來,已經在嘗試着與國際知名企業同台競技了。中國企業家的精神氣質逐漸被錘鍊成可登大雅之堂,應對諸侯,與巨頭們一起坐下來暢論天下。

中國企業最需要的就是創造力。創造的真義是什麼呢?一個企業的創造力可以體現為從無到有、從想法到行動到成果的思想和行動,可以表現在最終推向市場的最新鮮、最時尚、最實用、最物廉價美的產品,也可以體現為可觀的經濟效益。

對於中國的標桿企業聯想而,創造、創新就是這家企業的靈魂。正是依靠無所羈絆的創造力,天馬行空的創新精神,聯想才從中關村的一個不起眼的小廠商逐漸展成為一個世界消費電子行業的巨頭。一個企業的創造力不是從天上掉下來的,也不是無緣無故從地上長出來的,它需要經營者去作育培養,積澱而成企業創新的基因。創新和創造不是模仿,需要時間和等待,更需要決心和耐心。模仿可以很快,但都是飛鴻雪泥不可能長久,不是正道。

聯想集團的掌門人楊元慶曾經強調,真正具有創新技術的中國產品是能夠得到國際廣泛認可的,他以ideapadu1為例,說聯想的這款產品非常有創意,短期內難有第二家廠商推出類似產品。有創造力的企業基因可以讓企業自身開懷自信,躊躇滿志。雖然與歐美、日本和韓國一些消費電子巨頭相比,聯想等中國廠商的品牌知名度和美譽度確實略遜一籌,但作為趕超者,以聯想為代表的中國企業是大有機會的:「我們的劣勢就是品牌問題,這個要慢慢彌補,聰明地彌補。我們的策略就是創新,通過創新打動市場、打動客戶,讓它們幫助聯想提高知名度和美譽度。」這是楊元慶的自信,也應當是中國企業的自信。

請相信,創造力是可以感染感化周圍的人和企業,它的魔力會在不知不覺中傳遞給下一家,直至周邊的人和企業都在談論創造,比拼各自的花樣翻新。

創新最需要的是想像力。那就要充分挖掘東方元素、中國智慧,同時又不排斥「世界智慧」——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一邊創造,一邊快樂;一邊流汗幹活,一邊撲棱想像的翅膀。靠網游家的盛大本來立志要做「網上迪斯尼」,立足互動娛樂媒體卻又打起旅遊業的主意。旅遊業是傳統大產業,在今天全球化進程中又是展最快的新興產業之一。

盛大的陳天橋自認為是「文化」的,而文化與旅遊有着天然的內在聯繫,文化是旅遊的靈魂,旅遊是文化的載體。只有兩者結合,才能放大旅遊的載體作用,拓展文化的傳播渠道,對內可提升國民素質,傳承中華優秀文化;對外可傳播中國文化,增加中國的影響力。而要加快旅遊產業的升級換代,就要把文化和旅遊產業相結合,真正達到水乳交融的境地,這需要通過新技術的注入,通過新興技術手段來實現文化旅遊的互動性和娛樂性。

一番周折之後,盛大的文化和娛樂就派上了用場,「目前我國走在世界前列的軟件、互動娛樂甚至物聯網的技術和模式,幾乎沒有在傳統旅遊業落地,更談不上揮作用。」於是陳天橋創造性地加以設想,希望把互動娛樂的媒體平台與傳統旅遊業對接起來。如果多樣化的投資主體入場,新技術與文化旅遊銜接,以金融資本的力量推動文化旅遊產業大展就並非紙上談兵,而是一種莫大的創新性思考。

應該說,如何加快轉變經濟展方式是中國企業和企業家們的一場「世紀大考」,是一道大坎。轉變經濟展方式,看似一個大敘述、大論題,其實對於企業的管理經營和生產運營而一點兒也不空泛迂闊。各行各業的企業有大有小,有強有弱,總體展方向是一致的、極其明確的:大力展現代服務業,先進位造業,改造提升傳統產業,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等。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大勝局(全本)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玄幻奇幻 大勝局(全本)
上一章下一章

1.緒論(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