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章.海棠紅,喀爾喀之變(2)

2.第一章.海棠紅,喀爾喀之變(2)

這時曾一度獨立的外蒙,政權基礎極為脆弱,憑藉自身財政根本無法獨立。***由於滿清治蒙採取嚴禁蒙古人從商的政策,令蒙古人對市場經濟一竅不通,一切商業活動由關內漢人包辦,後來俄商又加入競爭行列。獨立后,蒙古政權大力排擠華商的政策,致其物資短缺,物價飛漲。

這時的徐樹錚已官至上將,任西北籌邊使兼西北邊防軍總司令,1919年10月,徐樹錚率西北邊防軍進入外蒙古,並開進庫倫(現烏蘭巴托)。徐樹錚同時還派兵收復了買賣城(現蒙古阿勒坦布拉格,烏蘭巴托以北蒙俄邊界南)。在庫倫,徐樹錚軟硬兼施,外蒙古活佛和王公最終同意取消自治。1919年11月17日,外蒙古自治官府上書中央,「願取消自治,仍復前清舊制」,即正式取消自治,回歸中國。1919年11月22日,由北洋政府總統徐世昌向全世界公開宣佈:外蒙古已完全廢除「自治」協定,再次歸入中國版圖。孫中山電賀這一成就可與傅介子、班超相比。

外蒙古的地位變化引起了蘇俄的注意。蘇俄於1919年下半年表了一份試探性的聲明,即《蘇俄政府對蒙古自治政府及蒙古人民的聲明》。該聲明闡明了對東方的外交政策,提出廢除沙俄政府對外蒙古簽訂的一系列不平等條約,表示願與蒙古活佛建立平等關係。該聲明出后,外蒙古在第二年才收到蒙文文本,並沒有回復。

蘇俄內戰後期,紅軍進攻波蘭,未掀起預期的革命熱潮,反而遭激烈反抗而受重創。列寧反思后認為,蘇俄生存展下去為第一要務。他原本認為東方國家根本就沒有共產革命的社會展水平,不予重視,經歐洲的挫敗,注意到東方生「朝鮮三一運動」、「中國五四運動」,認為是實現全球建立蘇維埃理想的要步驟,也是蘇俄外交突圍的手段。

1920年,蘇俄成立了共產國際遠東書記處,主管為舒米亞茨基,維經斯基做副手,和陳獨秀等人開始籌建中國**。這一年8月,陳獨秀、李漢俊、李達、陳望道、俞秀松等在上海法租界環龍路老漁陽里2號(現南昌路100弄2號)陳獨秀家裏成立了共產國際中國支部——中國**。1921年7月23日,在尼科爾斯基和馬林的組織下,中國**正式成立。

1921年2月11日,白俄恩琴的軍隊在日本關東軍的支持下攻入庫倫。中國駐軍撤離庫倫,一部分返回內地,一部分轉移到買賣城,準備再戰。外蒙古的活佛、王公們又一次宣佈獨立。

在這一年,在蘇俄支持下,蒙古人民黨成立。組成了統一的武裝組織,即蒙古人民革命軍。3月13日,蒙古人民革命軍隊向駐守買賣城(恰克圖)的中**隊高在田部動進攻。由於輕敵,中國守軍受挫,自動撤出買賣城,從而失去了在外蒙古最後一處重要據點。此後,3月13日被蒙古定為「獨立日」。

蒙古人民黨邀蘇聯紅軍入蒙作戰,1921年6月28日,蘇俄組成了由納依曼與切列米西諾夫將軍率領的蒙古遠征軍,向庫倫進。同年7月,蘇俄軍隊擊潰了白俄,佔領了庫倫。7月10日,外蒙古建立親蘇的君主立憲政府。在蘇軍的支持下,外蒙古於1924年11月26日宣佈廢除君主立憲制,成立蒙古人民共和國,定都庫倫,改城名為烏蘭巴托。這一時期,中國正處於內戰期間,北洋軍閥各派系,如段祺瑞、張作霖、曹錕、吳佩孚等因忙於彼此之間的戰爭,無可奈何。作為一種外交形式,北京徐世昌政府布了一份聲明,不承認外蒙古的獨立。從這時候起,蘇聯紅軍就一直留在外蒙古,並不斷增加駐蒙軍隊規模,從而將外蒙古納入了蘇聯的勢力範圍。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中國可能進行的六場戰爭4:不可能的戰爭(全本)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玄幻奇幻 中國可能進行的六場戰爭4:不可能的戰爭(全本)
上一章下一章

2.第一章.海棠紅,喀爾喀之變(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