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章:來自台灣的前世格格(1)

1.第一章:來自台灣的前世格格(1)

對於台灣人到大陸展、工作,大概選就是上海,再來就是廣州那一帶。北方城市對於台灣人而還是比較陌生的。不過我不一樣,從小我就對北京這個城市充滿了嚮往。

在台灣,我這樣的人被稱為「外省人」,概念上跟「北漂」有些類似。我的爸爸是安徽人,媽媽是北平人。1949年我父親14歲,據他自己說,上學途中跟一位同學看到坦克車很威風,就這樣加入了國民黨軍隊,到了上海輾轉去了台灣。

這段過程寫在紙上只有短短几句話,不過,我父親淡淡的說,在上海的夜晚,可以聽到遠處傳來的槍炮聲,到處都擠滿了人。我不禁想像,我14歲時連自己一個人去飯館吃飯都很害羞,而父親在他14歲時,跟着一大堆不認識的人擠在一起,時刻還有槍炮威脅,那種心究竟是怎樣的?

我也未敢追問,怕觸動父親心底那根傷心的弦。只是知道不知是從哪一年開始,我常聽到父親說,真遺憾當年就是沒帶爺爺奶奶的照片出來,我大概能體會那種心,這麼多年很多感覺只能靠着腦海中模糊的記憶,連個可依憑的照片都沒有。而這樣的故事從小、在我身邊、我父親的同袍、軍校同學那些叔叔伯伯的聚會中,雖然不曾公開聽到他們說起,不過那種異鄉遊子的思念,總是很濃很濃的。

我的母親在49年時僅8歲,由於姥爺具有國民黨的身分,也是必須要離開的。根據我的了解,我姥爺是先離開的,剩下我的姥姥帶着四個小孩,三女一男在解放后的北京生活了8個月,然後也離開了。他們一行人輾轉去了香港,再從香港坐了好久的船到了台灣,我聽姥姥跟媽媽說,姥姥一上船就嚴重暈船一直吐,無力照顧孩子,就由我媽這個大姊,8歲照顧著弟妹,最小的四姨那時還是襁褓中的嬰兒。

小時候我的身體不好,我又是全家族第一個小孩,我媽就把我給姥姥照顧。從小我的生活周遭幾乎全部都是外省人,所以我的台語能力很糟,記憶所及,我大概到了高中才有了本省籍的朋友。我這樣的人更精細的區分法就是外省人第二代。

我的姥姥是通縣一個地主的女兒,家裏曾經幫姥姥在私塾請過教書先生,然而在上個世紀的二、三十年代,社會風氣依然很不開化,「女子無才便是德」的觀點在社會上依然相當濃厚。因此,姥姥的私塾教育沒能持續多長時間,不僅沒有通過教育改變傳統女性的命運,其後更是被裹了小腳。不認識字跟裹小腳這件事,姥姥常常抱怨,但我記得她常常戴着老花眼看報紙認字,電視上的字幕她也會跟着讀,遇到不會的字她還會問我,我的姥姥就是這樣一個好強又努力的老太太。

姥姥是道地道地的老北京,有事兒沒事兒都會講起老北京的人與物、是與非,於是我幼年的生活經歷不可避免地被打上了深深的北京烙印。在姥姥的心目中,只有「北平人」才是世界上最好的人。衚衕里的街坊鄰居見了面,會溫文有禮地打招呼,禮節繁複,顯出皇城的雍容氣度。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從台北到北京:衚衕台妹眼中的大陸(全本)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玄幻奇幻 從台北到北京:衚衕台妹眼中的大陸(全本)
上一章下一章

1.第一章:來自台灣的前世格格(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