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四章追蹤之除佞門(三)不一樣的

第二百三十四章追蹤之除佞門(三)不一樣的

朱載垕是朱厚熜的三兒子,朱厚熜駕崩后,朱載垕順理成章的繼承了皇位。他在位僅六年,但他重用賢臣,實行改革弊端的各項政策,尤其是對海內外進行治理,且勤政愛民,史稱「隆慶新政」。然而朱載垕真的像正史上記載的那般寬厚謙和嗎?今天讓我來告訴你一個不一樣的隆慶皇帝,肯定顛覆你先前對他的認知。

朱載垕雖然是朱厚熜的親兒子,當時因為其生母出身不高,而且不得朱厚熜喜愛,所以其母妃在皇宮中地位不高,形同虛設。自然朱載垕的地位也不高,朱厚熜對這個兒子從來都是愛理不理,宮中的奴才們都會見風使舵,由此可見,朱載垕的童年過得並不愉快。

朱厚熜對自己另外三個兒子十分偏愛,尤其是長子和次子,可惜長子出生不久就夭折了,朱厚熜十分傷心,於是信奉了「二龍不想見」的話,對待次子不肯相見,卻十分關心,可惜偏偏不湊巧,兒子也一命嗚呼去世了。且朱厚熜身體越來越不好,沒辦法於是才將皇位傳給了三子朱載垕。如果朱載垕的兩個哥哥沒有去世,如果嘉靖皇帝不疼愛他的皇孫朱翊鈞,那麼朱載垕一定沒有機會登上皇位的。

朱載垕直到三十歲的時候才當上皇帝,經過長期的苦難和壓抑,朱載垕突然居於至高無上、可以為所欲為的位置上,便開始肆無忌憚的縱情享受。這時候他的皇后陳氏出言規勸,尤其是看到朱載垕也和他的父皇一樣喜好服用丹藥,怕他走上了和父親朱厚熜的道路。於是便諫言道:「聖上此位得之不易,身負祖宗之託,應該謹慎小心才是,切勿貪服丹藥傷害身體。」

可是朱載垕非但不聽規勸,反而斥責皇后「祖宗之法,后妃雖然母儀天下,但絕不可以參與政事。再敢多言,打入冷宮!」為此大怒的朱垕還將皇后趕出皇宮。由此可見,朱載垕並不是一個目光遠大的皇帝,一上位便是沉溺於享樂,想着如何遊玩,而不是勵精圖治。對於結髮夫妻陳皇后的好言規勸,進而大加叱喝,足以可見,朱載垕從默默無聞的皇子爬到今天地位后,有一種「暴發戶」的心理。雖然他不是草根,但是草根心態十分嚴重,不足以擔負大任。

朱載垕把陳皇后叱喝一頓后,陳皇后不敢再多言,於是自己更加肆無忌憚。且他喜好服用丹藥,在古代,丹藥都是有發散的功效,服用后全身發熱,按照道家的說法是需要進行修鍊。所以朱載垕廣選民間美女,當時民間對朱載垕的多番挑選宮女非常恐懼。據傳為了躲避朝廷選女子,許多民間男女便紛紛早婚,不論長幼良賤,有垂髫即出嫁的,有乳臭就作新郎的,寡婦也都再嫁男子,就是為了躲避被選入皇宮。樂工們晝夜不息的忙碌,菜肴、果品等價錢因此而上漲,過了一個多月才平息此事,而且又弄的後來婚配不當,打官司的事情大有人在。

朱載垕在位時間短,雖然沒有鬧出什麼大風波,但是他過於沉溺享樂,不僅讓民怨四起,而且也拖垮了自己的身體,在位5年便撒手人寰。所以評價朱載垕不能當從其政治作為來看,還要結合其個人品行,可見朱載垕並不是正史所記載那般英明。

大明隆慶元年,是一個明朝人記憶中,景況極度殘酷的年頭。這年的困難程度,以這時的五品學士,若干年後鐵腕強人張居正的晚年回憶講:曾有異於漢唐末世乎?從遼東到甘肅,韃靼土蠻騎兵動輒十幾萬人,組團打砸搶燒,從江西到廣東,不是民亂就是海匪。還有水旱地震等自然災害組團鬧,中央的錢糧儲備,最窘只夠用三個多月。里裏外外,山窮水盡。這類事情,每一件單拿出來,都可以和六十年後的明朝崇禎末世比慘。但在當時明朝好多大臣眼裏,最令他們絕望的,卻是大明朝的這位新的統治者:隆慶皇帝朱載垕。這位三十歲的青年帝王,上任沒多久,就展現出一個令群臣涼水澆頭的形象:又懶又傻!又呆又笨!是一個只知道縱情於酒色的蠢皇帝。

在登基之前,身份為「裕王」的隆慶帝朱載垕,是個深得同情的苦命人。他的父親嘉靖皇帝,性格深沉猜忌,對兒子也是百般的提防,連母親病故,作為兒子哭求為母守孝,都被父親下旨喝罵。因此也養成了沉默寡言的性情。特別心酸的是,雖說十六歲就受封了「裕王」,卻活得一度窩囊。連戶部管宗室俸祿發放的小官,都敢隨意拿捏他,堂堂王爺竟常要舉債度日。在登基早期,這位出名的苦人,也一度工作努力。每天準時參加朝會,脾氣還很好,比起他那位小心眼的父親嘉靖帝,簡直堪稱暖男。且雖然說話不多,卻簡單一兩句,就能把大臣說得感動。如沐春風的形象,很快美名遠揚。可就在大臣們的振奮中,這位暖男不知不覺就變成了另外一個人。

漸漸的,朝會很快就不去了,好不容易出席,大臣正吵得血脈噴張間,卻只見皇帝陛下雙目放空狀,痴痴望着遠方。於是多次重大會議,就在他這雕塑般思考人生造型里尷尬收場。火燒眉毛的麻煩,都是甩手叫大臣們自己辦。一次一個閣臣捧著一本奏摺一路追進寢宮,都沒請示出半句準話,連累帶氣吐了血。接下來又叫大臣們吐血的,卻是他豐富多彩的娛樂生活。後宮生活尤其熱鬧,從登基早期起,下令廣選民間選美女,多益善,每次都三四百往宮裏拉,隔些日子就要入『洞房』寵幸,後宮天團也逐漸壯大,娛樂內容也要極其的豐富,不是各色遊玩射獵,就是歡聲笑語的飲宴,大臣們入宮請示批閱奏章,可見到的卻是皇帝陛下左擁右抱,玩得是花天酒地,不亦樂乎!

此外,這位新君還有許多業餘愛好,更是有才之極。一度喜歡收藏珍奇珠寶,派人撒網似的全國各地淘,每次送來新寶貝,都興緻勃勃親筆鑒定,每樣都親筆寫鑒定報告。他好些流傳後世的「鑒定書」,以許多知名藏家的評價:絕對火眼金睛。但這件有才的事,辦起來出名費錢,淘了沒幾次,皇帝的私人府庫就給掏空了。他倒毫無負擔,厚臉皮下詔書給戶部求買單,氣的戶部官員幾次退還詔書,還引得言官罵了幾次,他卻充耳不聞,一遍遍寫詔書要錢,還是從戶部刮來十萬兩白銀。

期間的幾份詔書,還被當代一些倭人的商業教材收錄,公認經典談判案例。類似雷事多了,這位新皇帝的「美名」自然遠播。據《萬曆野獲編》的說法,當時明朝市面上流行一種繪製春宮圖案的瓷器,據說全是特供皇帝陛下業餘把玩的,民間一上市就價格飆升。朱載垕的風流韻事,也跟着有鼻子有眼傳開。

可是臣子們卻是越發隱忍夠了:國事如此糟,你竟跟着糟?各類的奏摺雪片般飛來,一開始還是言官御史,後來連內閣重臣也跟進。吏科給事中也警告他要再這麼糟蹋身體,小心短命活不長。兵部郎中說他這種偷懶享樂,幾百年來就沒幾個。類似夾槍帶棒的奏摺,每天都是好多件,炮彈一般砸過來。

可朱載垕的態度,卻是十分的不在乎。除了說他短命的吏科事中,叫他拉下去打一頓后趕回家,大多罵他的奏摺,有多難聽他都聽,聽完了就扣住了事,最後便來了個不了了之,管你怎麼罵,我就這樣活。如此「帝王胸襟」,看的好些直臣痛心疾首。有一位以剛直著稱的老臣,甚至發出一句石破天驚的怒吼:自開天闢地以來,未有若是而永安者。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冥遊記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言情穿越 冥遊記
上一章下一章

第二百三十四章追蹤之除佞門(三)不一樣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