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9章 放水沖街

第739章 放水沖街

瞧著那不停上漲的運河水位,在短短一個時辰內便悄然無聲的拔高了一截。

而船隊通行的速度陡然加快。

沈烈又不免誇讚了幾句,而老河工似是見多了這樣大驚小怪的大官,便好似念經一般照本宣科。

「大人容稟,這運河水閘數量眾多,從分水北至臨清共九十尺,設水閘十七個處,到達衛河。

「從分水南至沽頭共一百一十六尺,設水閘,二十七處,直抵淮河,雖枯水期也可暢通無阻。」

瞧著這一本正經的老河工,沈烈便由衷贊道:「好手段!」

這才是大明真實的科技實力呀!

看也看過了,也長見識了,沈烈隨手賞了老河工一顆金豆子,正要帶着護兵離開時,

不遠處更加神奇的事情發生了,卻只見幾個漕兵匆匆趕來,掀開了草叢裏幾塊青石。

不多時。

那青石地下竟然也冒出了水!

也不知是河水還是地下水噴涌而出,很快便將青石鋪成的防護堤壩,還有街道都沖洗的乾乾淨淨,又一點也沒浪費的流入了運河。

看着那乾乾淨淨的河堤,沈烈再次失笑,贊了一聲。

「好!」

原來在這個年月里,大明工匠這樣的手段,已經把虹吸效應運用的出神入化了,對於這層出不窮的先進技術。

見多了。

沈烈倒也漸漸免疫了,畢竟他連數萬人做空的先進流水線紡織工廠,都已經親眼見識過了。

幽幽一聲嘆。

意難平。

翻身上馬,百餘騎疾馳而去。

入夜。

運河畔。

一天下來平安無事,押送錢糧入京的隊伍在一座小鎮上過夜,隨着一輛輛裝滿金銀財寶的四輪馬車進了鎮子。

重兵把守了起來。

沈烈又叫人張貼了安民告示,再一次嚴肅了軍紀,讓自己的親兵帶領軍法隊上街巡邏。

「傳下去,凡借用百姓院落,牛馬,器物者,照價付錢,徵發民夫者給雙份酬勞。」

就這一句話。

頃刻間。

讓整個鎮子上的人沸騰了起來,本有些忐忑的百姓,瞧著這些謙和有禮的錦衣衛,又領到了真金白銀。

便顧不上別的了,紛紛從家中走了出來,開始熱情的幫着錦衣衛喂馬,燒水,做飯……

只花了半個時辰。

困擾張簡修許久的大問題便解決了,這位前任錦衣衛指揮使站在下榻的大宅子裏,看着那街上熙熙攘攘。

怔怔的出了神。

卻只見穿着大紅錦衣的校尉,與鎮子裏的後生們混在一起,一邊說說笑笑一邊搬運著各種物資。

而河邊上,婦人和孩童正在幫着洗馬。

這和諧的畫面讓張簡修呆立良久,又似乎心中長久以來存在的執念被打破了。

身後的院子裏,沈烈微微一笑。

卻不多言。

朝廷讓百姓出力是天經地義的事,可是你得給錢呀,但凡和和氣氣的給雙份工錢,誰願意和朝廷作對呀。

瘋了吧!

一轉眼到了飯點。

家家戶戶的煙囪里飄起了炊煙。

甲胄響動中。

十步一崗,五步一哨。

鎮上早已得到了消息的一些官紳都躲了起來,將那厚重的大門緊閉,生怕錦衣衛的刀落在自己頭上。

可家裏沒人做官的鄉賢們卻一窩蜂的跑來了,還備好了酒宴要給沈大人接風洗塵。

這畫面又讓張簡修錯愕不已,看着這些瘋狂諂媚的鄉賢們陷入了沉思,似乎想通了什麼。

他開始思索這大明是不是如沈烈所言,真的被一小撮世家門閥給控制了,而其實……

被這一小撮人控制的朝廷要害,大人們其實並沒有那麼重要,而沈烈和皇上二人看似瘋癲的所作所為其實也並不荒謬。

「或許……是父親錯了?」

「難不成抄了這一小撮人的家,這天下當真不會亂?」

且不說張簡修,

面對本地鄉賢的熱情,沈烈倒並未拒人於千里之外,當然也不可能真的去赴宴。

沈烈和顏悅色的叫親兵頭子刀十三,去吧把這些鄉賢請進了大營,又叫人置辦了幾桌酒席。

一方面,沈烈想要趁著這個機會也了解一下風土民情,也順便幫着常年秀和平遙鏢局將這沿途的商路打通。

一條從山西到京城,再到杭州府的路上通道,對沈烈將來的佈局至關重要!

走陸路雖然慢,成本高,可就是有一個好處,可以將沿途道路修繕起來,還可以帶動就業穩定民心。

但凡中原百姓有一條活路,誰願意跟着李自成,張獻忠那等渾人造反吶。

是夜大營里燈火通明,等到鄉紳們帶着各種禮物興沖沖的來赴宴,沈烈卻下令擋了駕。

禮物拒收,人可以進。

於是在鄉紳們的忐忑中,沈烈終究是露了個面,說了幾句冠冕堂皇的官話,安定了人心之後。

沈烈便將後續事宜交給常年秀,李朝花二人去做,他自己則與張簡修回到了營中,商量著下一步的對策。

燭光下。

偵騎已經放出去五十里,四面八方傳來的消息再次匯聚而來。

四處都平安無事。

看着這些報平安的消息,張簡修反倒吃驚道:「為何如此?」

一切跡象都表明,方圓五十里內都是風平浪靜,看起來賊人並無異常,便好似前幾日那山雨欲來的緊張氣氛消融了。

什麼賊人,大宗族的死兵都不翼而飛了!

瞧著張簡修愁眉不展,沈烈便笑着道:「這便是四哥的不對了,風平浪靜才好吶,非得鬧騰起來么?」

張簡修無奈失笑。

他似乎也覺得沈烈所言很有道理,便站起身身凈了手,與沈烈對坐在大營之中,吃些親兵捕上來的河魚果蔬等物。

閑聊了片刻。

許是觸景生情,二人很快便聊到了這漕運和海運的差異來了。

此時。

沈烈終於知道大明的南北樞紐要走漕運,而海運只能作為輔助,這筆賬倒是張簡修算明白了。

「一艘海船,如一等大福船需得百人操縱,可運糧一千石,所靡費的支出……」

張簡修扒拉着手指算了起來:「大約抵的上漕運四千石,需要二十條河船,每條船十個人。」

「可走海路風險太大,海上風高浪急不說,動輒船毀人亡,海船修繕起來也麻煩,尚未要冒着被海匪襲擾的危險。」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沈烈張靜修的小說全文免費閱讀無彈窗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軍事歷史 沈烈張靜修的小說全文免費閱讀無彈窗
上一章下一章

第739章 放水沖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