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5章 再回京

第255章 再回京

第255章再回京

「小姨?」

嘟嘟知道小姨的意思,就是母親的妹妹,在雙水灣,那個叫青青的阿姨,就一直讓她叫對方小姨,她的很多小夥伴,也都有小姨。

但剛剛爹說,眼前這個人是她的小姨?

她娘的親妹妹?

哪個娘?

「嘟嘟,小姨來晚了。」

駱竹琴眼睛紅紅的看着嘟嘟,一副想上前抱住對方,又擔心嚇著對方的模樣。

「爹。」

嘟嘟似乎有些害怕,湊到孫向陽旁邊,緊緊抓着他的衣服。

「放心,爹在這裏。」

這麼一說,嘟嘟似乎更害怕了。

就這樣,駱竹琴在雙水灣住下了,每天都會去找嘟嘟,想要跟她培養感情,而嘟嘟雖然依舊充滿了警惕,但終究是個小孩子,戒備心也慢慢放下。

「爹,你不要我了嗎?」

正是因為這種想法,所以她才想要帶走嘟嘟。

孫向陽堅定的說道。

而且這小小的雙水灣,有煤礦跟剪紙畫也就算了,沒想到竟然還有一家碳纖維研究所,一輛吉普車。

她因為姐姐的緣故,對嘟嘟愛屋及烏,尤其是在雙水灣的這段日子,對嘟嘟也越發疼愛,真正找回了那種親情的羈絆。

都說人小鬼大,嘟嘟明顯就屬於這一類。

所以這天,駱竹琴提出了告別,也沒有再說什麼帶走嘟嘟的話,只是跟嘟嘟約定后,有空了就會來看她。

聽着小丫頭的話,孫向陽點點頭,然後看着臉色已經有些發白的駱竹琴說道:「嘟嘟的決定你也聽到了,只要她自己不同意,我不可能讓你帶走她,不過伱終究是她小姨,這點不會改變。」

越是了解,駱竹琴越發明白,從嘟嘟的角度來說,她留在雙水灣明顯要更好。

自然,這番表態也讓嘟嘟多叫了幾聲奶奶,一直膩在她的身邊。

聽到駱竹琴想要帶走嘟嘟,氣的她差點趕人,並且直接撂下狠話,誰也別想把嘟嘟帶走。

陳書婷說的,在縣裏當副縣的那個表姐,她也見到了。

而自己,雖然也分配了工作,但終究還沒有結婚,帶着一個小孩也不方便,未必能照顧好嘟嘟,帶嘟嘟離開的決心,也慢慢消散。

他現在也的確有資格說這話。

「我哪都不去,就留在雙水灣,留在爹跟娘身邊。」

而反應最大的,卻是張桂花。

還有就是她對孫向陽的依賴,也都是真實的。

在她離開的那天,嘟嘟也沒少掉眼淚。

畢竟她之所以能當上孩子王,不是因為她是孫向陽的閨女,而是因為她比較能打,就算一些比她大的男孩子,論力氣也不如她大。

「好。」

不過要說讓她跟着離開,那肯定是不可能的,先不說她從小在這邊長大,有了孫向陽這個爹之後,幾乎一直被寵著,而且她還是雙水灣的孩子王,就算不少比她大的,也都願意聽她的話。

再加上嘟嘟的意願,如果強行帶走她,先不說能不能成功,恐怕對嘟嘟,也不是什麼好事情。

畢竟她一開始的想像中,嘟嘟沒有了父母,在雙水灣肯定沒人疼愛,不知道吃了多少苦,被人虐待,吃不飽飯,天天幹活之類的。

除了每天最討厭的上學之外,她幾乎沒有任何煩心事,就連早上的站樁,她也都習慣了。

就連那所學校,也是用孫向陽的名字來命名,據說是孫向陽在香江收的徒弟捐贈的,這個徒弟家裏是做大生意的,有的是錢。

可事實跟她想像的卻是截然相反。

駱竹琴也知道,自己對嘟嘟來說,跟個陌生人差不多,僅僅因為一個小姨的關係,對方顯然不會跟她走,但她又不想這麼放棄,所以打算留下,先跟嘟嘟相處幾天,真正了解嘟嘟的需求,也想好好打聽一下,嘟嘟在雙水灣這段時間到底過的怎麼樣。

駱竹琴剛開始說是住幾天,但最終在雙水灣足足住了半個月。

因為不管從哪方面,駱竹琴都不可能帶走嘟嘟。

「嘟嘟,她是你親娘的妹妹,也是你小姨,叫聲小姨吧。」

孫向陽點點頭,直接答應下來。

這半個月,她不僅對嘟嘟,對孫向陽一家,甚至對整個雙水灣都有了一定的了解,更加明白自己小瞧了這個地方。

孫向陽揉了揉小丫頭的腦袋,他能感覺到嘟嘟的緊張,似乎察覺到了眼前這個小姨的真正身份。

嘟嘟立即說道。

「爹可捨不得你,只要你想留下,沒人能帶走你。」

要說最擔憂的,自然是陳書婷,不過她也沒有制止嘟嘟跟對方的接觸,畢竟對方是嘟嘟的親小姨,這點無論如何都不會改變。

不過單憑嘟嘟有點圓潤趣事的小臉蛋,還有她乾淨的小手跟衣服,生活方面肯定是不會差的。

「孫隊長,我能在雙水灣住幾天嗎?」

「沒問題。」

再加上有孫跳跳幫趁著,自然是威風凜凜。

當然,這裏面也有陳書婷的因素,畢竟陳書婷是學校的老師,還是校長,學生害怕老師,這都是正常的事情,自然也就讓嘟嘟越發得意。

八月份,天氣越發炎熱起來,陝北這邊今天格外的乾旱,不少地方缺水缺的嚴重,只有雙水灣,那些包工種地的人,紛紛念叨著孫向陽有先見之明。

如果沒有水塔跟水渠,恐怕今年雙水灣的糧食也會減產不少。

在這種情況下,孫向陽卻跟陳書婷,還有陳書垣,帶着嘟嘟,一起來到京城。

同行的還有蘇慧晚,至於張家棟,之前因為有事,已經早早回到京城。

這次眾人之所以一起回京城,則是因為蘇老爺子過壽。

為了避免坐飛機,眾人只能提前出發。

對嘟嘟來說,這還是她長這麼大頭一次坐火車,一路上自然充滿了各種驚奇。

而對陳書垣來說,坐火車分明就是浪費時間,有這麼多時間,他寧願留在研究所里加班。

現在碳纖維研究所已經算是運轉起來,雖然人比較少,但研究所的目的也不是批量生產,更多的是為了研究生產工藝,做各種試驗,把數據整理好。

有了孫向陽託人從國外弄來的那些相關資料,研究進度要比想像中更快一些,而且那些設備,也都是市面上比較高端的,遠比他們以前的研究所好的多。

要錢有錢,要材料有材料,還能敞開了做試驗,對他們這種一心研究的人來說,那簡直就是天天過年,大家都恨不能吃住在研究所里。

原本,陳書垣有些不想去京城,這一來一回的,少說也得耽誤十天半個月,有這麼長時間,他得做多少試驗?

但陳書婷一句話,他只能乖乖的跟上。

而蘇慧晚,眉頭始終沒有松過。

以前她當記者的時候,雖然忙碌,但不管什麼事情都能遊刃有餘。

可自從當了這個副縣,就不單單是忙碌的問題了,而是累,從裏到外的累。

每天都有廠長,各個部門的負責人上門,要錢,要糧食,要解決各種困難。

偏偏這些困難,很多都是以前遺留下來的,不是空口白話就能解決的,想要解決這些問題,歸根結底,還是一個錢字。

但縣裏到處都是缺錢的地方,哪怕拆東牆補西牆也補不上那些窟窿,指望着上面撥款,更不可能,哪怕以蘇慧晚的背景,也是沒轍。

畢竟她父親管不着她這邊,而且缺錢的,也不是只有她這邊。

哪怕為了發展,縣裏也缺少競爭力。

總之,蘇慧晚現在最愁的就是怎麼弄來錢。

甚至有時候,她都有些羨慕孫向陽。

全縣所有的生產隊加起來,雙水灣都是獨一份。

雖然她對雙水灣的未來很看好,但就目前而言,雙水灣還無法為縣裏提供幫助,那碳纖維研究所,也不是短時間就能拿出成果來的,關於這點,她甚至早就做好了心理準備。

「向陽,你得給我出點主意,縣裏實在是太窮了,連工資都拖兩個月了。」

火車上,蘇慧晚抓着孫向陽說道。

她可是知道孫向陽弄錢的本事,整個碳纖維研究所,里裏外外差不多兩百萬的投資,雖然名義上是香江投資的,但她卻知道實情,那些錢都是孫向陽一手弄來的,也就是說,研究所完完全全屬於孫向陽。

「表姐,你要說三五十萬,我肯定能支援你一把,可縣裏那麼多問題,別說三五十萬,就算三五百萬,都不夠拿來補窟窿的,當初那兩個傢伙讓你管財政,實際上就是擺了個火盆,讓你往裏跳。」

孫向陽無奈的說道。

「我知道,不過我也沒想到縣裏會有那麼多問題,我找你也不是為了跟你借錢,就是讓你幫忙想想辦法,你在香江不是認識大老闆嗎?能不能讓他們來縣裏投資?」

蘇慧晚想了想說道。

「投資?縣裏能拿出什麼資源來?」

孫向陽乾脆問道。

在改開初期,雖然慢慢掀起了拉投資熱潮,但實際上,這些投資全都是拿資源換來的。

用稀土,用這種珍貴的,比較原始的資源,從人家手裏換來的投資,等好不容易挺過這一波,國內的企業慢慢走出困境,發展起來,立馬又有外資來摘桃子,什麼民族品牌,全給你收購了,直接從根本上將你消滅掉。

不過眼下,還是剛剛開始階段,可就算要拿資源換,縣裏也沒有什麼能拿得出手的資源,像煤礦這一類,肯定是不能拿出來的。

而縣裏也沒有什麼值得開採的稀土,更沒有油田。

再加上地理位置,縣裏連一點競爭力都沒有。

蘇慧晚想要拉來香江的大老闆投資,壓根就不現實,也不可能。

聽到孫向陽的話,蘇慧晚頓時泄了氣。

這個問題她早就考慮不是一兩遍,要是縣裏真的能拿出什麼值得開採的資源,早就找人了,也不會一直等到現在。

甚至就連剪紙畫,蘇慧晚都考慮過,但孫向陽也明確的告訴她,現在雙水灣的剪紙畫已經飽和,短時間內,根本無法擴大規模。

指望縣裏自己把剪紙畫推銷到國外,更加不可能。

至於僅有的那一點煤炭資源,也只夠供應縣裏的那幾家廠子。

「表姐,你也別着急,發展不是一天兩天就能行的,雖說咱們縣裏沒有什麼值得開採的資源,但也不是一無是處。」

孫向陽見狀,想了想說道。

「有什麼?」

蘇慧晚眼睛一下子就亮了起來,充滿期待的看着孫向陽。

雖然她走遍了整個縣,所有的公社,將縣裏所有企業都能背出來,但在她心裏,縣裏能拿得出手的,除了雙水灣那邊,卻是一個都沒有。

原本她跟孫向陽說,只是抱怨一下,也沒真指望孫向陽能幫她解決問題,沒想到,竟然有了意外之喜。

「咱們縣裏的棗樹很多,棗子也很甜,算是咱們這邊的一絕。」

孫向陽緩緩說道。

「棗?」

蘇慧晚怎麼也沒想到,孫向陽竟然說的是棗。

可這邊的棗就算再好吃,又有什麼用?

「對,咱們這邊的溝壑,荒坡比較多,不少生產隊都會栽上一些棗樹,而棗樹也比較抗旱,再加上咱們這邊的日照等因素,也就導致了棗子比較甜。

縣裏可以鼓勵那些生產隊多栽種栽樹,然後成立一個廠子,專門加工棗,統一包裝好以後,打上咱們縣的商標,專門打造出一個高端棗的品牌,然後推銷到那些大城市。」

孫向陽說道。

棗曬乾以後,能夠保存的時間比較久,也比較容易運輸,而且那種曬乾的棗更甜,再這個缺少糖的年代,還是比較受歡迎的。

雖說不可能形成太大的規模,讓縣裏一下子變好,但至少可以讓那些生產隊多一個收入,縣裏也能增加一些收入。

更重要的是,這個棗只是一塊敲門磚,等推銷出去以後,完全可以藉助這股東風,將更多的特產推銷出去。

而且,棗樹不佔地方,那些荒坡完全可以利用起來。

以前之所以沒多少生產隊種棗樹,歸根結底就是因為那玩意賣不出去,就算自家可以吃,也頂多一些自家在院子裏種上一顆,夠自家吃的就可以了。

但如果縣裏承諾收購,效果就不一樣了。

即便只是種滿荒坡,產量都難以想像,並且一定程度上,還能防止水土流失,不管從哪方面來說,都完全值得。

關鍵是缺少一個推動的理由。

「這能行嗎?一點棗能賣幾個錢?」

蘇慧晚想了想,有些不確定的問道。

畢竟在她的眼裏,要搞也得是大企業,可種棗樹?

這算什麼?

(本章完)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年代:從陝北窯洞開始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都市青春 年代:從陝北窯洞開始
上一章下一章

第255章 再回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