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二十五章 繁榮背後的危機

第六百二十五章 繁榮背後的危機

spn大慶油田的開發讓中國的石油工業進入到了歷史新階段,讓中國擺脫了需要進口石油的尷尬情況,而國內石油的產量大大提高后,也讓國內的民用用油價格下跌,而汽油價格的下跌更是為汽車工業的發展提供了一定的助力。

和大慶油田發展同步進行的還有東北的鋼鐵行業以及農業資源發展,為了充分的利用東北的土地資源,加上東北大開發也需要更多的工人等人力資源,所以在整整的鄭祖蔭總統時代里,大量的內地人口向東北四省進行移民,讓東北四省的人口數量從1924年的三千萬一舉攀升到四千萬大關,充分的人力資源不但給當地的工業發展提供了充足的工人,同樣也讓讓當地的農業發展得到了極大的發展,其中大規模種植的大豆、大米年產量一年比一年高,不但有着大豆大米,還有着大批的棉花。

東北大開發的口號從1923年一直喊道現在,而這幾年政府更是把主要的力量都放在了東北開發上面,力爭把東北建設為一個能夠和長三角地區相提並論的工業基地,就連陳敬雲在1925年的那場全國巡視中,也是把主要精力放在了東北,他在東北待的時間足足一個多月,期間一大批的項目被促成合同,相對比之,他的繼續沿着北廣鐵路南下巡視雖然也具有極大的影響,但是總歸是法和東北一行相比。

畢竟北廣鐵路南下后,也就湖北和廣東這兩個地方值得注意,其他省份都不算太過重要。而湖北乃是中國的主要工業地區,在東北發展起來以前可是僅次於長三角地區的重要工業基地。現在哪怕是東北得到了初步開發后,湖北的對於整個中國的工業體系依舊十分重要。

而廣東雖然一直都是經濟強省,排除了上海這個特別市外,整體的經濟水平僅次於江蘇省,甚至連湖北這個工業大省都和靠近上海的浙江都法比較之。但是廣東的經濟主要集中在廣州一帶,而且工業也主要以輕工業為主。所以雖然廣東能夠為中央財政源源不斷的提供豐厚的財政收入,但是對於整體的國防工業來說確實不值一提的,甚至都不如江西那麼重要,好歹江西還有個江余礦務公司呢,這個江余礦務公司可是為中國提供了百分之八十以上的鋁合金,中國的飛機製造幾乎都依賴於這些的鋁礦,哪怕是東北以及其他地方的鋁礦開發后,但是規模都不算大,遠遠法替代江余礦業的公司的重要作用。[

當年的那一場全國巡視陳敬雲足足走了半年,先是從南京出發到蕪湖再到杭州,再到上海后經過南京繼續北上安徽、蘇北、山東,然後經過河北後進入東北四省。完了后再南下河南、湖北、湖南、廣東、然後再經浙贛鐵路過江西、杭州回到南京。

整個巡視的去前半部算得上是巡視加旅遊的模式,不過後半部的旅途里已經沒有家人跟着,他也就沒有了心思去到處看,所以剩下的旅途都是工作。

這場走了足足半年的全國巡視,不但讓陳敬雲真實的了解到了中國當今的情況,更讓他收穫了巨大的民間聲望,幾乎每到一個地方,都會有着大量的民眾自發的夾道歡迎,而陳敬雲也會時不時的發表一場演講,除了一如既往的談及民族優越性,華夏復興這些老話題外,更多的涉及到了工業和農民方面的話題。可以說從陳敬雲全國巡視開始,中國才算是開始了第二次的經濟快速發展期。

第一次自然是歐洲大戰時期的1914年到1920年這段時間,但是隨後的1921年1923年裏中國和日`本乃至美國yyng經濟了一個經濟低迷期后,1923年下半年中日戰爭所引發的戰時繁榮經濟開始讓中國經濟復甦。而等到了1924年後,受美國擺脫戰後經濟危機並進入柯立芝經濟繁榮的影響,中國的經濟也是受到了間接影響而再一次不入了高速發展期。

1928年的財政收入預算中,政府的財政收入達到了空前了三十五億之巨,幾乎每年都以高達15%以上的速度增長著。

財政收入大幅度增長的背後,代表着是中國的經濟得到了幾乎空前速度的發展,其中的數種工業數據幾乎都是得到了快速度的攀升,其中的最為代表性的鋼材產量在1925年是兩百四十萬噸,而到了1928年的時候就已經增長到六百萬噸,增長了一倍還多。而這個鋼材產量已經是遠遠超過了日`本的兩百五十萬噸的鋼材產量了。僅次於四大列強美國、德國、英國、法國之下,就連這些年抓住了力氣下達了決心發展工業的蘇聯如今都只有四百多萬噸而已。

如果單純考慮鋼材產量的話,1928年的中國排位世界第五已經足以躋身列強俱樂部了,而在這個年代,以鋼材產量來衡量國家實力也比較恰當,至少以中國現今的實力而言,也就是第五第六的樣子。

鋼材產量大幅度攀升的背後,所代表的是國內巨大的鋼鐵消耗能力,而這種程度的鋼鐵消費已經不可能單單靠國防工業來拉動了,更多的是依靠民間需求來拉動,而這種需求主要集中在建築、基礎設施上。此外還有一個比較重要的拉動那就是汽車工業,中國的汽車工業雖然沒有美國發展的那麼變態,但是經過多年的市場培育汽車工業發展的也比較快速,而汽車工業的發展也帶動了鋼鐵行業的發展。

汽車工業的發展也是和中國國內的石油工業發展分不開的,在石油需要大規模進口的時候,國內民間所用的汽油可不便宜,而等大慶油田投產後,加上國內的其他油田產量增加,已經讓中國的原油產量達到了每年五百萬噸的水平,這個數字供應依舊大規模停留在騾馬化時代的中國軍隊已經比較充分了,而且這個數字還在繼續增長中,大慶油田只是初步開發而已,這兩年還有大量的油井在建中,未來兩三年內,中國的石油產量還能進一步增加。

鋼鐵行業和石油工業的發展所代表着也是國防工業的發展,1926年年底中國自主建造的第一艘超級戰列艦舜帝號在江南造船廠完工,隨後經過了測試後於1927年的2月份進入海軍服役。而在四個月後的1927年6月份,舜帝級的二號艦顓頊號再一次在陳敬雲的主持下的服役儀式上正式加入海軍中服役,由此中國海軍正式形成了以四艘戰列艦為核心的決戰艦隊。

在兩艘戰列艦服役之際,中國還根據剩餘的航母噸位建設了新一代的航母,而根據第二次華盛頓海軍條約的規定,中國的航母噸位是十三點五萬噸,和英國以及美國yyng。而目前中國的四艘航母佔據了八點五萬噸的噸位,至於那艘改裝航母泰山號早已經為騰出航母噸位而退役。

因此中國還剩餘五萬噸的航母噸位,根據這一噸位海軍的艦政司根據衡山級航母服役后所暴露出來的一些缺點,再根據衡山級航母設計改進了一款兩點五萬噸的航母,這兩艘剛好佔據了剩餘的航母噸位。

設計完成後,其首艦泰山號在1927年的3月在江南造船廠動工,二號艦嵩山號於1928年的一月份也在青島海軍造船廠動工。等這兩艘航母建成服役后,中國就會擁有六艘大型航母的強大海軍航空兵力量。

海軍在發展,陸軍和空軍也在發展,這幾年國內的經濟好轉,雖然政府方面一直都極力壓縮軍費的比例,但是三軍可用軍費依舊逐年上漲,由此影響陸軍的裝備更新也在快速進行,1922年編製早已經完成,現在已經正在進行炮兵摩托化的計劃。而裝甲部隊的第三裝甲師經過多年的磨磨蹭蹭后也是終於建成,和第三裝甲師搭配使用的兩個摩托師也是相繼建設完成。

這幾年裏,中國的經濟、國防都是邁入了一個新的台階,不管是政府方面還是普通民眾都是認為,華夏復興事業已經進行到了一個新高點,不用多久,中國就能夠重新崛起於世界之巔。

而在這樣的一片經濟繁榮的景象下,中國也就進入到了1929年,哪怕是1928年底的時候,國內各界依舊對經濟形勢一片看好,財政部做出的1929年財政收入預算上,預測1929年的國家財政收入將會突破四十億大關。而國內經濟發展司的人也預測明年的中國的主要工業數據將會繼續保持高速增長。

上海證券交易所中的不管是什麼類型的股票都是大幅度的上漲,某些股票的市盈率甚至從正常水平的十倍左右上漲到四十倍甚至五十倍,比如福樂電氣的第四次增發股份籌集資金的時候,所發行的股票從每股八十元在短短三天內上漲到三百五十元的高位上。

要知道這個價位是絕對虛高的,雖然說福樂電氣因為新安江水電站的投產以及長三角高壓電網的建設完工,使得新安江水電站可以發電為整個珠三角提供電力。但是這種利好消息也絕對不至於能夠讓福樂電氣的股票憑空增長四倍以上,要知道當初增發股份的時候,福樂電氣裏頭可是仔細算過的,這定的八十元價位就已經有些虛高了,但是沒有想到剛發行沒幾天就是憑空上漲到了三百五十元之巨。這讓一大票福樂電氣乃至華夏銀行的高管們驚掉下巴的同時也是惱悔不已。

然後時間到了1929年1月份的時候,事情卻是發生了出乎人們意料之外的事情,1929年1月18年,星期五,美國股市爆發大崩潰,股票價格下跌之快連股票行情自動顯示器都跟不上更新的步伐,一天之內,數的紙面財富被瞬間蒸發。[

而中國和美國之間的經濟聯繫密切,中國不但是美國工業產品的市場,同樣美國也是中國主要出口市場,佔據中國進出口總額的百分之八十以上,所以當這個消息傳到了中國后,中國上海政權交易所里的股票應聲而跌,其下跌的幅度絲毫不比美國那邊的差多少,福樂電氣的股票從最高峰的三百八十元一口氣跌倒了六十元!

幾乎一夜之間,中國就有三家銀行破產,超過二十家的基金投資公司破產,而這種狀況並沒有停止這少數的銀行和基金投資公司里,而是迅速蔓延起來,少數銀行的破產和倒閉引起了普通民眾的恐慌,排隊取款的民眾一天比一天多,實力超強的幾家銀行還可以,但是那些規模較小的銀行很快就是銀根告急,畢竟他們吸納了儲戶的存款后也不可能把錢都放在金庫里,而是會轉手貸出去,這平時里可沒有那麼多的現金,很快,就有另外幾家小規模的銀行宣告破產,而這種事情更加加劇了普通民眾的恐慌。

一個月不到,中國破產了中小銀行三十餘家,到了這個時候連實力雄厚的東南銀行也是向中央銀行秘密報告其銀根即將告急,其他小銀行破產了不要緊,可是東南銀行可是國內的數大銀行之一,這要是破產了對中國經濟的打擊絲毫不亞於一場大地震。

當陳敬雲看到了這些報告后,沉思了好久才是嘆了口氣:「這場經濟危機到底還是來了!」

39k福利章節,廢話不多說「拉票」……另小小的承諾下,這幾天紅票多的話就加更哦……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辛亥大軍閥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軍事歷史 辛亥大軍閥
上一章下一章

第六百二十五章 繁榮背後的危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