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七章 關余和憲法

第三百七十七章 關余和憲法

spn中國的海關自從前清時代就已經被列強所掌控,並且統一為百分之五的稅率,中國自身並沒有提高貨物進口關稅的自主權。僅僅百分之五的稅率對於一個窮困的農業國家而言顯然是嚴重不足的,國家稅收少了還是次要的,更重要的是過低的關稅會對本國的工業發展造成極大的阻礙,使得本國成為其他工業發達國家的傾銷地,在這個貿易壁壘橫行的年代,如果落後國家不能為本國工商業提供一個貿易壁壘的保護環境的話,那麼要談及發展工業只能是一句笑話。

對於民初的中國來說,收回關稅自主權是刻不容緩的!而同於想要在中國繼續獲取極大商業利益的列強來說,繼續掌控中國關稅也是必須的。

這是幾乎法避開的衝突,所以在會議一開始,陳敬雲就是說:「對於收回關稅,我國政府是充滿了信心和決心的,任何企圖阻擋我們收回關稅主權的行為都必將受到來自中國人民最嚴厲的抗議!」

一邊的外交部部長林長明也是符合道:「關稅主權對於一個國家而言是不可或缺的,為此我國政府正式向諸國提交收回海關主權之提議!」

說罷后,就是給各國的外交官們遞過去了一份正式文件。[

很顯然各國外交官們對於陳敬雲和林長明的話是早有預料的,一個個都是面色不動,英國駐上海總領事法磊斯爵士面表情道:「根據貴國前清政府和我國所簽訂的各項條約中,已經明確規定一切海關事務由總稅務司處理用以承擔各項貸款之償付!我國以及其他各國所派遣的人員也只是行監督之事,並染指貴國關稅主權之意!」

總稅務司是一個比較奇特的機構,一方面這個機構名義上是屬於中國的官方行政機構,包括那些洋人們都是中國的官員身份,但是另外一方面這些洋人也都是各國安排在總稅務司的財務監管人員。

說到關稅主權重點就兩方面,一方面是稅務官員的任命權,不過這只是次要的,哪怕是任命洋人其實影響也不大。真正重要的就一點,那即使稅率的自主權。也就說是中國獨立定製各項進口貨物的稅率權力。打個比方,比如各國包括日`本大量流入中國市場的仿製品尤其是布匹等,按照正常農業國家為了保護本國紡織業,那絕對是會課以重稅,比如中國能夠自產的一些處級工業品,比如水泥、火柴、肥皂等同樣也會對進口產品施行重稅,用以扶持本國輕工業的發展,再者還有各類奢飾品同樣會課以重稅,避免大量資金外流。相對的中國緊缺之糧食就會降低稅收乃至免稅。

但是現在中國的海關稅率乃是當初的各項條約就限制死了,中國要自行更改或者增設都是不可行的,雖然名義上說是可以和各國協商增設和更改,但是實際上從來就沒變動過。

所以所謂的收回關稅主權其實就是指收回『自主訂立海關稅率之權利』。

陳敬雲現在說要收回關稅主權,立馬就是引起了列國外交官的一片反對之聲,一個個都是說現行之關稅乃是以前的條約就簽訂的,決不能更改,就連一直支持陳敬雲的美國方面也是沉默了,道爾清道:「關稅之事還需再慎重慎重!」

不過陳敬雲也不生氣,對於現在就收回關稅主權他就沒抱有過希望,只不過是為了今天之會談起個頭而已。

「現在的海關稅率制定已經是數十年前的事情了,現在的形勢和當年已經變化極大,所以我們希望和各國協商對海關的各項稅率進行調整!」陳敬雲彷佛隨口說着,他的聲音落下后,林長明就是及時的給各國外交官地上了另外一份文件。

法磊斯爵士接過來一看,然後面色略微一變后道:「對於貴國提交之的協商稅率,這需要稟告我國政府後再另行討論。不過我提醒陳將軍閣下,貴方並不是中國之合法政府是沒有資格代替貴國之中央政府更改稅率的!」

如此的話讓陳敬雲臉色一變,名不正言不順嗎?

不過他的涵養功夫這些時候算是練出來了,只是面帶微笑着,此時自然有林長明去反駁:「我大元帥府由我國國會授權正式組建,乃是合法合理的中國中央政權,自然有資格和貴方協商關稅一事!」

緊接着伍廷芳也是引經據典,論證了南京臨時政府大元帥府之合法以及傳統地位,不過俄羅斯公使的一句話卻是讓伍廷芳也有些尷尬:「據我所知,貴方政府乃是南京國會授權的,而貴方之國會乃是根據孫文提出的臨時憲法組建,可是孫文在數月前就已經被貴方以叛國罪進行通緝了吧!」

通緝孫文的可不止袁世凱,連陳敬雲也湊了個熱鬧對孫文和黃興進行了通緝,而且連罪名都是一樣的,說是叛國罪。

好在玩外交的都是厚臉皮的人,林長明和伍廷芳一陣瞎扯后就是把這個話題繞了過去,不過也就不再糾纏那些什麼協商更改海關稅率了。

對於收回海關稅和協商更改海關稅率陳敬雲之前就沒抱有希望,在自己沒有展現出足夠的實力之前是不可能輕易的拿回來的,要知道日`本明治維新數十年後,歷盡甲午、日俄戰爭的勝利後到現在都沒能完全收回關稅自主權,在1911年後雖然以國定關稅為主,但是協定關稅依然還存在。

現在陳敬雲想要的很簡單,那就是要求獲得東南各省的海關稅之剩餘部分,也就是關余!辛亥后關稅都被存進了外國銀行中,由設立在上海的各國銀行團所掌控,用來確保已經陷入軍閥混戰的中國繼續償還各種外債和賠款,而剩餘部分才會轉交給中國。

由於辛亥后,不管是孫文的南京臨時政府還是袁世凱的北洋政府,還是說剛成立兩個月的陳敬雲大元帥府,都沒有得到各國的正式外交承認,從國際外交關係上而言,滿清政權消亡以後,從去年到現在中國都沒有一個被各國所公開承認的合法中央政府。

原本根據英國等國支持袁世凱來看,應該是會承認袁世凱為中國唯一之合法政府的,但是基於一系列的外交顧慮和利益考量,各國都遲遲沒有正式承認袁世凱政府。而美國方面因為是支持陳敬雲的,更不可能承認袁世凱政權的。

基於此,銀行團在支付關余的時候就是遇上了麻煩,而各國也是把關余當成了外交談判手段,去年的關余就是和袁世凱談判了數次后才達成了交付協議,不過那時候陳敬雲還沒有另外成立政府,並且還是公開承認北洋政府,所以也就沒反對。[

然而兩個月前陳敬雲成立了大元帥府後,已經是和北洋分道揚鑣,所以這東南各省的關余他是論如何都不會讓洋人送到袁世凱手上去的。

歷盡兩個月的商談,陳敬雲也是或明或暗表示了強硬以及威脅后,各國才總算是就關餘一事進行商談,這也就有了今天的會議。

會議進行了小一個小時后,雙方才是談及了關餘事務,陳敬雲等人自然是毫不客氣的提出了要求銀行團把東南各省的的關余轉交給大元帥府。

而銀行團則是拿出了各種理由來遲,比如大元帥府並不是中國的合法政府,甚至都不是一個正常的政府,並且拿出了當初黃興成立的大元帥府為例子,說這個大元帥府只是成立政府前的過渡機構沒有權利和銀行團商談關余問題。

為此陳敬雲等人也是針鋒相對,而為了拿到關余也做出了極大的讓步,承諾保證各國之在南方各省的商業利益,並且保證在經濟開發區內對各國商人同等對待。

另外陳敬雲當天也再一次重申,轉交的關余絕不會用於戰爭用途,會用於改善教育、民生方面。而這一點也是英國最為擔心的,要知道一年的關余可不少,陳敬雲要是拿了這筆錢去擴軍的話,袁世凱的壓力就會變得大很多。

在各方吵吵鬧鬧三個小時之後,會議就是停了下來,陳敬雲也是不在和這些職業外交家們磨嘴皮子了,而是先離去,剩下的自然有林成名和伍廷芳這些外交部的人和那些洋人去談,根據陳敬雲的估計,那完全的,一次性的拿到所有關余是困難的,但是慢慢來,拿不到全部哪怕是那一部分也好。

只要錢到手了才是真的,至於錢到手后不用于軍事的承諾只是表面承諾而已,這些事情是有很多變通方法的,比如這些錢都用於教育以及民生以及其他民政事務的話,相對的大元帥府本身就不用拿出其他的財政收入投入其中,而是可以用在軍事方面了。

陳敬雲離開了外交部后,心裏想着剛才那些外交官們說的什麼大元帥府名不正言不順的事情,這仔細一想也知道是自己疏忽了,當初重開國會之後並沒有成立傳統的政府,而是成立了一個不倫不類的大元帥府,這主要就是為了避免國會的牽制,也避免那些什麼公開選舉,畢竟要成立政府的話就要選取總統,內閣總理等等對於這些陳敬雲實在是沒什麼精力去弄。

但是大元帥府這個過渡機構存在也有兩個月了,不敢國民軍的內部人士還是普通國人都在期待着南方正式成立政府,而不是大元帥府這樣名不正言不順的機構。

不就是一個政府嘛,那麼自己建一個就是了!陳敬雲從外交部走回大元帥府的路上就已經是把這事給決定了下來,一回到自己的辦公室,就是找來了錢翰朗、然後還有鄭祖蔭、岑春煊、安華林等一群高級官員,然後說:「你們暫時放下其他的事情,先給我弄一部憲法出來!」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辛亥大軍閥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軍事歷史 辛亥大軍閥
上一章下一章

第三百七十七章 關余和憲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