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第三十六章

36第三十六章

四五月,正是青黃不接的時候,好在遍地都是野菜,窮人家的孩子早當家,學生們放學之後,都會采上一兜子野菜帶回家,混著玉米高粱面勉強填飽肚子。經常來家裏吃晚飯的幾個孩子,也被家長警告過不許再在沈家吃飯,不過在張珍珍的勸說之下,家長的警告被食物香氣饞得流口水的孩子給徹底忽略了。

援朝娘,也就是村長老婆,知道她家援朝幾乎每天都在沈家吃晚飯,見到張珍珍都不太好意思,拿着幾斤玉米面給沈家送過來,說道:「珍珍,援朝見天晚上在你家吃飯,我這都被羞得不好意思見你,現在家家都不富裕,又是青黃不接的時候,我教訓過援朝那小子了,那小子也不聽話,他在你家吃了這麼久了,這點玉米面你收下,不能讓援朝在你家白吃白喝的。」

「嬸子,您這也太客氣了,援朝怎麼就在我家裏白吃白喝的了,我們家的後院就是這幾個孩子幫着拾掇好的,菜也是幾個孩子幫忙種上的,每天這幾個孩子過來還帶野菜豬草來,這麼算下來,還是我家佔便宜了呢。」張珍珍笑着推辭,收了援朝家的東西,陳晨陳曦那兩個孩子怎麼辦?

「這東西也不多,你就收下吧,這孩子以後少不得還得麻煩你,你要是不收下,我就拘著援朝不讓他來你家了。」援朝娘說什麼也得把玉米面留下,援朝雖然是幫着張珍珍家幹活,但是在沈家吃一頓晚飯,還有張珍珍指點功課,沈安平也會教一些做人的道理,他們家援朝這段時間受益匪淺。

「嬸子,你說的也太嚴重了,也就是吃頓飯的事情,這玉米面我就收下了。」張珍珍推辭不過,就把幾斤玉米面收下,琢磨著晚上下玉米麵條吃。之後,援朝娘再也沒有阻止過援朝來沈家吃飯,只是時不時的讓援朝帶吃食過來。

延年和明書是自家親戚,也是吃慣了的,一點客人的自覺都沒有,鄭月秀和張大娘兩人也不和張珍珍客氣,時不時的送點東西過來補貼,什麼東西都有,也不拘在吃食上。

最為為難的就數何大娘,他們一家六口人剛落戶杜家村,身無旁物,糧食都是從村裏借來的,家裏幾個人的身子骨經過幾年的損耗,都不是很硬朗,需要補,即便是病人家屬送來的吃食,都被何大娘用來給陳老爺子還有兩個義子補身子,他們還要接濟還在牧場的岳老爺子他們,還有遠在天一方的兒子,幾乎就存不下糧食。

何大娘對於陳晨和陳曦兩個孩子跟在延年明書身後玩,心裏十分高興,陳曦那個孩子,自小就沒有朋友,也沒有人願意和他一起玩,現在孫子臉上有了笑模樣,她不忍心它再次消失,從留下來準備孵小雞的蛋中數出八個來,給沈家送去。張珍珍見了,知道這是陳家能夠拿出來的最好的東西,好不容易才攢下來的,也不推辭,從何大娘手裏接過來。

妞妞已經開始添加輔食,張珍珍每天都要蒸一個蛋黃餵給她,有時還拿出兩個雞蛋蒸上給幾個孩子解解饞,空間裏頭的雞還沒有長成,家裏的雞蛋顯然就不夠用,張珍珍還打算從娘家再拿幾個雞蛋回來呢。

辛苦了一個月,張珍珍和沈安平總算把空間裏頭的糧食收回家,至於那些蘋果,他們也收了一部分回來,儲存在家裏頭,空間里今年收穫的食物,就夠他們家吃喝好幾年,兩人把冬小麥種上,空間里的農活就算是告一段落了。

沈安平是個閑不住的,趁著空間裏頭的還沒有到冬季,剪了桃樹蘋果樹梨樹芽,到山上找了果樹苗給嫁接上,改良品種,等過了幾年他家的果樹掛果,也不會太突兀。

隨着五月份的臨近,沈安平和張珍珍都有些不安,沈安平加大了對時勢的關注程度,每天都會翻閱報紙,他們這個地方,比較偏遠,通常報紙到他們手裏已經過了四五天,即便這樣,這也是他們能了解時局的最快渠道。

每天翻閱報紙,得到的信息越來越多,與空間裏頭的歷史資料做對比,沈安平夫妻知道該來的還是要來,當初他們年紀都還小,還不到記事的年紀,稀里糊塗就這麼過了,現在他們是成年人,面臨的衝擊會很大,尤其是他們的職業和身份。

「珍珍,從現在開始,你就不要離開杜家村,有咱爸和村長在,那些人不敢鬧事。」以前為人師表的光榮職業,到現在卻成了催命符,儘管張珍珍已經不在王村教書,但是誰又能預料到今後的事情,儘管他們是重生的。

「聽你的,不過,你在單位也小心一些,千萬別得罪人。」張珍珍擔心的說道。

「我你就放心吧,怎麼着也不會鬧到我頭上,論出身,咱家可是貧農,苗紅根正。」沈安平家是貧農,也就是這個時候,這個出身值得驕傲。

「咱們這是小地方,一時半會還影響不到咱們這裏,以防萬一,家裏以後有什麼要買的,你都寫一張單子,我去買,你就安心待在村裏頭,我沒有去分場的時候,每天都回家住,要是我不在家,你就帶着孩子去娘家住或者讓延年住在家裏頭。」沈安平皺着眉頭說道。

「你這也太誇張了,咱家的鄰居就是明誠和明信,有事喊一嗓子就成,那用的著這麼費事。」張珍珍抱着妞妞的手緊了緊。

「你聽我的沒錯,還是小心些為好。」沈安平勸道。

「行,我聽你的。」

「還有,你把咱家裏東西都檢查檢查,不該有的東西都收進空間裏頭去,我明天就把放在牧場裏頭的書帶回家,你留下兩本在外面,其餘的放到家裏頭。」沈安平不放心的說道,紅衛兵抄家抄的厲害,誰都不能保證,這幫人會不會抄到他們家來。

「這個我知道,你是不是去買兩本□語錄和一張主席的畫像回來,這些東西可是家裏必不可少的。」接下來十年吃飯買東西,開口說的第一句就是□語錄,這紅寶書就是聖物,沈安平至今都記得,當初他學寫字,把墨汁滴到了紅寶書上,被他爹狠狠的打了一個耳光,因為這個行為,要是被別人知道了,全家都得被批鬥。

「安平,你是不是去提醒一下陳叔和村長他們,咱們幫人幫到底,總得有個應對。」張珍珍放下手裏的針線活,皺着眉頭說道。

「這個你就不用操心了,我去找村長和陳叔說這事。」沈安平不欲張珍珍過多的參與此事,他心裏已經有底,說什麼也不能把陳老爺子他們重新弄到牧場裏頭去。

「那你小些一點。」張珍珍知道自個男人的意思,也就沒有再多說甚麼,只是吩咐沈安平小心一些。

惠安牧場是國營牧場,直接歸省里農墾局管,林縣這邊根本就沒有權利管牧場的事情,因此岳老爺子他們這些人的待遇,關鍵還是要看場長和工作組的態度。

現任場長對待他們這些人是敬而遠之,幾乎不參與他們這些人的事情,即便是有事,也是直接和工作組的人員打交道,只要完成上面派下來的任務,具體事務他是不管的,只要在接下來的十年,場長的態度不變,岳老爺子他們這些人就能夠保全下來。

工作組的四名成員,沈安平都比較了解,最起碼有這四個人在,不會出什麼亂子。

按照歷史進程,明年就會出現奪權,各級政府部門都被革委會奪權,到時候農場怕是也會亂上一陣,就不知道這場長能不能□過來。

陳老爺子一家六口也被告知不要出村,寄給陳蕭的東西,也是託人去王村寄走的,沈安平給陳老爺子、韓成還有孫年俊說了現在的局勢,讓他們一家小心些。現在還看不出來對他們都什麼影響,但是接下來幾個月,那可就難說了。

沈安平一直沒有中斷看報紙的行為,甚至為了能夠得到更多的消息,通過張豐德又訂了幾份報紙。這些報紙看過之後,並沒有隨意丟棄,而是成為幾個孩子寫大字的紙,正反兩面都寫完了,作為引火柴火燒了,這可真是廢物利用。

慢慢的,外面的消息就傳來了,原來被平反的人,現在又被下放到農場、農村勞動,這個消息傳來,陳家就做好了最壞的打算,商量着實在不行,就把陳晨和陳曦兩個孩子送人。

後來牧場里也有人提起此事,但是被工作組給反駁了回去,就算把他們幾個弄回去,老的老、小的小、殘疾的殘疾,也幹不了什麼活,還得管飯,怎麼看怎麼不划算,這是經濟賬;比起牧場,農村的生活更為辛苦,也更能改造人,還拿出陳老爺子一家寫好的思想彙報給人看,有了陳老爺子的例子在前,還提議要把這些□分子放到農村去改造,言辭激憤,證據確鑿,大有這是最正確的也是最能改造人最適合岳老爺子他們這些人的路。

場長翻了翻眼皮子說道:「別的都不論,最重要的是,上面下達的任務要完成。」這言下之意,可不就是說你們想干別的他不管,只要完成上面的下達的人物就行,他只要結果,不看過程。

惠安牧場是省里最重要的肉牛產地,佔地幾萬畝,主要是高山牧場,用於放養肉牛,另外還有幾百畝地,除了分給職工家屬每人兩分地之外,其餘的土地都被安排種上牧草和莊稼,每年的產出都賣給國家,給大夥發工資。

惠安牧場佔地雖然大,但是裏頭的工作人員並不多,只有一百多號人,大部分都在總部上班,高山牧場上只留下幾戶牧民放牛,一年中最為繁重的活,就是儲備冬飼料的時候,牧場把最臟最重的活計都安排給岳老爺子他們。

在惠安牧場里勞改的份子並不多,加上工作組的成員,一共才二十三號人,如今除去四個,也就十九個人,四個人看守十五個人,平均下來一人看守的不到四個,別看人少,但是卻佔了牧場工作人員的十分之一還多,他們乾的是最苦最臟最累的活,但是還是被那些閑賦在家想在牧場里謀一份工作的職工家屬懷恨在心。要是沒有這些人,那麼牧場就會招收臨時工,這樣他們就能有一份工作,每月都能有工資拿,家裏能多一份收入。

要是岳老爺子他們這些人離開牧場,去別的地方,可能更符合一部分人的心理。但是已經在牧場里有一份工作的人看來,有這些人在牧場裏頭,確實好事,臟活累活他們全包了,場長也知道場子裏的情況,只要這些人不脫離控制,不惹是生非,這些人去那裏勞動改造,如何安排,他都是不在意的。

五月份在沈安平和張珍珍的擔心就平順的過去,進了六月,通過報紙,發現這局勢愈演愈烈,省里的批鬥現象也日益劇烈,從省日報就能看出來,不過,這些事情暫時不會影響到農村,因為農村進入夏收時節。

各個村子,包括惠安牧場在內,都忙了起來,六十年代,這收割麥子的活計全靠人工,杜家村種了四百畝的冬小麥,只有二百畝地是平地,其餘的都是梯田,全村就忙活這收麥子,等到顆粒歸倉,已經是六月底了。

小麥的畝產量低的驚人,平均算下來,畝產量只有二百四十斤,全村四百畝地,產出的糧食才八萬斤,據說還是見年風調雨順高產的結果,等交完公糧,剩下的兩萬斤糧食,預留一部分,其餘作為口糧給大夥發下去。

農村的口糧並不是一次性發全,而是什麼作物成熟了,收穫之後就會發這中作物,杜家村的小麥收穫,杜家村進行了今年以來的頭一次分糧,成年人每人分到了八十斤糧食,小孩按照比例分糧,還是排著大隊領糧食,這是一年最高興的時候,沒有上學的孩子都吸着手指,睜著大眼眼巴巴等著分糧食。

這天並不是星期天,張珍珍家的糧食是被鄭月秀代領的,村裏的磨坊也排起了長隊,一年新糧下來,總得給孩子們改善一次伙食,蒸一次白面饅頭,或者下一次白面麵條,等過了這天,這些糧食就會被收起來,等到過年的時候,才會再拿出來蒸成饅頭招待客人。

村裏給張珍珍和妞妞發了口糧,一共是一百二十斤小麥,也就是一袋多一點,等張珍珍回家,劉麗還有明書媳婦就過來說想用一下石磨,實在是村裏的磨坊排隊的人太多了,張珍珍爽快的答應下來,下午她要去上課,就特意把鄭月秀叫過來看着。

村裏的規矩,到別人家磨面,用別人家的石磨,這都不是白用的,走的時候,要給主家在石磨上留一層麥麩。張珍珍也沒管這些,到了晚上回家的時候,還有人在排隊磨面,家裏多了一斤多麥麩,問過鄭月秀之後,才知道今天下午來磨面的人絡繹不絕,多則十來斤,少則夠蒸一次饅頭的。

晚上,九點,這最後一家才磨好麵粉離開,自家的麵粉還沒有磨,沈安平是個勤快的,第二天一大早起來,把鄭月秀送過來的麥子給磨好送過去,張珍珍也趁此機會蒸了不少白面饅頭,雖然他們並不稀罕。

到了第二天晚上,何大娘領着扛着一袋糧食的韓成來家裏磨面,陳晨和陳曦這兩個孩子已經拿着白面饅頭吃的正香甜。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重生於一九六五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玄幻奇幻 重生於一九六五
上一章下一章

36第三十六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