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鄧州形勢。

第171章、鄧州形勢。

當龍尾陂唐、齊兩軍正戰的如火如荼時,朱溫率領永寧軍已經進至鄧州城下。

苦等龍尾陂戰事結果無果的朱溫為了不耽誤後續的攻城事宜,於是在簡單停歇後就改變主意,繼續統領大軍朝着鄧州而來。

鄧州,北依伏牛,南連荊襄,西納漢水,東接宛洛,乃是控扼荊襄之要地,而今駐守在鄧州的是鄧州刺史趙戎。

在鄧州之地掀起抗齊大旗的始作俑者楊復光此刻並不在鄧州。

因此朱溫大軍的到來着實讓鄧州城內的一眾軍民惶恐不安。

刺史趙戎深受大唐朝廷恩惠,因此不願投降大齊。故而在楊復光離開后就陷入無限的慌張中。

不甘束手待斃的趙戎在朱溫大軍還沒有到來時,就連忙派去多路人馬向他的上司山南東道節度使劉巨容求救。

可是趙戎派出的信使除了一部分還沒有回來外,其他已經回來的皆是沒有給他帶來好消息,更有甚者就沒有見到節度使劉巨容。

劉巨容在黃巢引兵北上時,曾聯合天平軍節度使曹全晸共同抵抗黃巢大軍。

當時黃巢勢大,無論是曹全晸還是劉巨容任何一家都不能完全應對,故而劉巨容與曹全晸定計智取。接戰後,劉巨容佯裝敗北,黃巢追之,曹全晸伏兵攻擊,大敗之,擒起義軍無數。

后黃巢兵敗而逃,山南東道諸將欲乘勝追斬黃巢,劉巨容說:「朝家多負人,有危難,不愛惜官賞,事平即忘之,不如留賊,為富貴作地。」

故而最後當時已經有些勢弱的黃巢大軍就在劉巨容的注視下揚長而去。

只是可惜,此時的劉巨容已經沒有了半年前的魄力,他與淮南節度使高駢一樣,都開始注重自我保養,對大齊再無任何的抵抗之意。

因此在接到鄧州刺史趙戎的多次求救后,劉巨容選擇了置之不理。

如今的他已經沒有任何心思再與大齊軍隊作戰。何況當劉巨容得知此次領兵前來鄧州的乃是黃巢麾下勇將朱溫后,就更絕了與之戰鬥的想法。

朱溫是誰,乃是黃巢麾下數一數二的戰將。無論是在黃巢東征長安途中,還是在戍守長安時,朱溫都表現非凡。

更何況朱溫還在前不久以弱勝強戰勝了諸葛爽的夏綏軍,更是親自前去將諸葛爽勸降。

這等戰績在大唐諸位節度使眼中可是十分耀眼的存在。

襄州。

山南東道節度使府治所。

「節帥,我們難道就真的不管鄧州城生死了嗎?」有節度使府幕僚問道。

「哼。」

劉巨容輕聲哼了一聲。

「管,怎麼管?」劉巨容不客氣的說道。

「可是鄧州刺史趙戎已經派了多路人馬前來求救。」幕僚又說道。

劉巨容站起身子微微踱著步子說道:「隨意吧。」

「可是節帥,鄧州一地畢竟是我山南東道之歸屬地。」幕僚仍舊是有些不甘心的說道。

雖然劉巨容已經明確拒絕出兵救助鄧州,但幕僚還是有些不死心的問道。

無他,幕僚與鄧州刺史趙戎多少有些交情在內,他不想看着好友就這般將命白白葬送在鄧州之地。

劉巨容瞪了一眼幕僚說道:「原本鄧州一地並不在大齊皇帝目光下,可是偏偏楊復光不甘心,從忠武軍那裏討來了一部分兵馬,然後駐守在鄧州。」

「那時趙戎可曾想過會有這番後果?」

「他可曾派人來與我商量?他自認為抱了楊復光的大腿就可高枕無憂了?」

「如今大齊派軍前來征討,楊復光拍拍屁股走了,難道要讓我來收拾這個爛攤子?」

「何況這次領兵前來的還是大齊有名的戰將朱溫。」

劉巨容不滿的說道。

聽聞劉巨容這般說話,幕僚就知道劉巨容就已經鐵定了心不會再出手管理鄧州之事。

無奈的他心中只能嘆息一聲,暗自為趙戎祈禱,期望他能抵抗住朱溫的進攻。

當鄧州刺史趙戎得知他的上司山南東道節度使劉巨容不會出兵救助時,心如死灰,但他實在是不願意向大齊投降。

於是,迫於無奈的趙戎決意做大唐的忠臣。他隱瞞了這個對守城不利的消息,再次號召全城軍民齊心協力共同抵抗當前來犯的大齊軍隊。

而此時已經將鄧州城包圍的朱溫並沒有急於攻城。

眼下他僅僅只是將鄧州城圍三缺一,將三面城門緊緊包圍,獨留一面。

如此做法即是因為兵力的原因,也是朱溫從當下攻城的實際中考慮。

攻城之法無外乎水攻、土攻,當然最為重要的還有心攻。

攻城之戰,亦是攻心之戰。

若是在攻城前就能有效的瓦解守城之敵的心理防線,那對攻城部隊來說後面的攻城戰事就會順利許多。

在朱溫看來若是能夠以最小的代價順利攻下鄧州,就是再好不過。

不過也是,在所有的攻城戰將領心中怕是都有這般想法。

畢竟一旦能夠從心理上將對方攻破,後面哪怕是銅牆鐵壁也不在話下。

其實朱溫此行做法一方面是為了減少損失,畢竟攻城戰無論如何,最後傷亡肯定會很大的。對當下的朱溫來說,目前永寧軍的一兵一卒都是他的心頭寶貝,他實在是不忍心讓其受損太大。

另一方面朱溫還是在等待西面尚讓的西路征討大軍最終的結果。

這從一定程度上可以說是也決定了朱溫此行最終的目標到底如何。

大軍在鄧州城下佈置妥當后,朱溫就將諸將召集過來商談後續攻城事宜。

「軍使,大將軍那邊還是沒有消息嗎?」

當眾人聚集在一起后,朱珍開口問道。

朱溫搖了搖頭說道:「暫時還沒有。」

朱溫頓了頓繼續說道:「昨日斥候回來說道,大將軍的西路征討大軍已經進駐至龍尾陂一帶,想來要不了多久就會進至鳳翔。」

「大將軍一路之中也是沒有遭到唐軍嗎?」朱珍又問道。

朱溫這次卻是點了點頭說道:「正是。一路無事。」

朱珍皺了皺眉說道:「此舉是否是唐軍故意為之?」

「是啊。我軍數萬人馬在唐軍地界上行軍,卻是沒有遇到任何抵抗,這怎麼看來都是有些怪異。」一旁的龐師古也是將內心的疑慮說了出來。

「會不會有詐?」氏叔琮也符合道。

朱溫沉默不語。

這時謝瞳站了出來說道:「諸位指揮所言不無道理。軍使與我這幾日也是多番商討此事,眼下看來唐軍這番舉動定然是醞釀着什麼不為人知的陰謀來。」

「陰謀?」朱珍猛然詫異的問道。

謝瞳回道:「正是。雖說我們這一路行軍也是沒有遇到唐軍抵抗,但我們所遇情形可是與大將軍那邊有着截然不同。」

「不同?有何不同之處?」眾人又問道。

朱溫說道:「我們東征所面臨之敵僅有鄧州一城,而大將軍西路征討大軍可是面臨的是整個鳳翔之敵。」

朱溫這麼說道,眾人頓時就明白了兩者的不同之處。

此次朱溫統領永寧軍東征,皆是因為楊復光組織了一部反齊兵馬駐紮在鄧州。而鄧州周圍則是已經降服大齊的勢力存在。

雖然當下這些已經投降大齊的勢力中也是有着二心,但目前為止,他們並沒有表現出絕對的反抗之意,

就如忠武軍節度使周岌、蔡州刺史秦秦宗權二人。此次朱溫東來,黃巢亦是派出了使者前來要求忠武軍周岌、蔡州刺史秦宗權整頓兵馬,配合朱溫共同剿滅楊復光。

朱溫可以肯定兩人並不敢在這個時候貿然反叛大齊,故而此次他們所面臨的敵人就是跟前鄧州城內的諸人。

原本朱溫以為此行會遇到楊復光,會與之交手,但是沒有想到的是在朱溫的永寧軍還沒有達到時就得知楊復光統領三千軍隊北上而去。

所以目前鄧州城內的大唐軍隊僅是原有就存在的守城士卒。

這樣一來,朱溫的攻城戰難度就又降低了許多。

「結合斥候傳回的消息可知,大將軍數萬兵馬在鳳翔之地行軍數日,都未曾遇到大唐軍隊。這與我們戰前獲知的消息可是截然不同的。」

「戰前可是得知鄭畋在鳳翔一地組織了十數萬人馬,雖說在大將軍他們看來十數萬人馬有着誇張之意,但是恐怕也不會少於五萬人馬。」

「假設鳳翔軍有五萬人馬,那麼他們會駐紮在何地呢?難道全部都在鳳翔城?」

「若是不在,想必定然會分佈在鳳翔各地,但時下來看,卻沒有這種情況。」

「如此看來,鳳翔軍既不是在鳳翔城內,也沒有分散各地,所以我們猜測鄭畋怕是將整個鳳翔軍都埋伏在某一地方。」

朱溫神情嚴肅的分析道。

「軍使的意思是鄭畋已經將整個鳳翔軍聚在一起,然後等着我們前去?」朱珍不確定的問道。

朱溫點了點頭。

這時所有人皆是眉頭緊皺,在細細思量朱溫剛才所說。

「難道鄭畋想與我軍來一場大的決戰?」龐師古忽然說道。

龐師古話音剛落,眾人都是神情一震。

這是具有很大可能的,不然為什麼整個西路大軍行軍數日都沒有遇到像樣的抵抗。

如今看來,這就是最大的可能。

一時間眾人心情低落了許多。

若真是如眾人所想,那西路征討大軍可否做好了進行戰略大會戰的準備?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朱溫滅唐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軍事歷史 朱溫滅唐
上一章下一章

第171章、鄧州形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