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向東林黨行賄的九千歲

第4章 向東林黨行賄的九千歲

雖然心驚東林黨勢大,但崇禎還是在安慰自己。

若東林黨皆是君子,為國為民。

他們縱然勢大,終究是為了朝廷。

用戶名-16110206:【東林黨皆是君子,眾正盈朝雖略有問題,但不也是好事。】

「哈哈哈哈。」

看着這話,楊旭忍不住笑了起來。

笑得前仰後合。

他這一笑,笑得崇禎心驚膽戰,心慌不已。

他初登大寶,現在可全指望東林黨治國吶。

難道這是一群坑貨不成?

若是如此........

想到大明的未來,崇禎的心情瞬間跌落谷底。

楊旭笑罷,搖了搖頭,毫不掩飾自己的不屑,嗤笑道:【那我們就來看看天啟初年的東林黨正人君子都幹了些什麼。】

【天啟初年,努爾哈赤進犯大明,邊疆戰事再起。僅遼餉一項,就足足需要五百萬兩白銀。】

【國庫銀錢不夠,怎麼辦?】

【讓天啟皇帝掏私房錢,動用內帑。天啟元年,眾正盈朝的東林黨先後五次以內帑發動邊餉,耗費五百萬兩。不到一年時間,萬曆皇帝數十年積攢的財富被消耗一空。】

崇禎眉頭緊鎖,雖然感覺東林黨的做法有些問題,但並未感覺有太大的問題。

既然朝廷無錢,動用皇帝內帑也是應當之舉,這天下終究是大明朱氏天下,是皇帝的天下,不是嗎?

【皇帝的內帑花完了,怎麼辦?】

【東林黨提出了一個妙招,造大錢!】

【造出當十,當百,當千的大錢。什麼意思,同樣的一枚銅錢,要當成一兩銀子用。】

【明朝中後期已經是銀本位政策,主流貨幣是白銀與銅錢。現在要用當千大錢當一兩白銀使用,這是幹什麼,這是要當強盜啊。一旦造出了當十,當百,當千的大錢,天下必然假幣橫行,屆時整個大明的金融系統都要崩潰。】

說到這裏,楊旭的表情變得異常嚴肅。這條政策簡直是禍國殃民,把提出這條政策的東林黨人拉出去凌遲都不為過。

馬克思曾經說過,通貨膨脹是對窮人的無恥掠奪。

因為通貨膨脹,人們手裏的錢就不值錢了,購買力下降。

可這些東林黨正人君子的做法更過分,想要直接把一枚銅板當成一千枚使用!

這他娘的是直接當強盜了!

崇禎眼瞼微垂,若有所思。

造大錢這事,他倒也聽說過。

只是當時年歲還小,不明白這條政策有什麼問題。只記得當時朝廷鬧得很兇,很多人反對這個政策。

【不過萬幸,朝廷還是有明白人,最終東林黨人只造了一批當十大錢。】

【可當十大錢完全無法滿足朝廷所需,這時候怎麼辦?】

【加稅!】

【加誰的稅,農民的稅。】

【天啟元年,明朝的稅收為六百二十四萬兩白銀,其中四百六十九萬兩來自自耕農。農業稅是大明皇朝的支柱,可問題就出在這裏。擁有最多土地,最富有的鄉紳權貴一毛不拔,享受着各種減稅免稅政策,將所有的賦稅壓到窮苦的百姓身上。】

【若是好年景,百姓有個好收成倒也罷了。可若是遇到荒年,災年,百姓所得連賦稅都交不起,他們還有什麼選擇?】

【造反!】

【起義!】

【君視民為草芥,民視君為仇寇。】

【你大明朝廷不給百姓活路,百姓還會在乎你大明朝廷好不好?】

【這朝廷已不是百姓的朝廷,而是百姓的仇人!】

楊旭擲地有聲,態度堅決。

這就是他的立場。

朝廷不給百姓活路,百姓為何還要擁護你這個朝廷,賤嗎!?

崇禎眉頭緊鎖,只感覺這話格外地刺耳。

但細細想來,當年太祖皇帝不就是活不下去了才造反的,然後有了大明皇朝,有了朱氏皇族。

百姓活不下去,不得不造反,這是百姓的責任嗎?

這是朝廷的責任。

正是因為朝廷失職,才讓百姓失去了活路啊。

想到這裏,崇禎嘆了口氣,剛剛的不快盡數消失,反而滿是愧疚。

如此,倒是大明皇朝對不起百姓。

只是這樣,東林黨雖然沒有辦成事,但也都在章法之內,奉行祖宗法度。朝廷缺錢,總不能不顧邊疆戰士吧。

用戶名-16110206:【如果只是這樣,東林黨雖然成事不足,但也沒有什麼可以挑剔的地方。】

楊旭哈哈哈大笑,搖頭道:【如果只是這樣,他們當然算不上禍國殃民。】

【可如果還有更好的解決辦法,他們不僅有意避開,甚至刻意阻礙吶!?】

「什麼!」

崇禎臉色大變,露出震驚之色。

東林黨安敢如此!!!

楊旭冷笑道:【在朝廷危難之時,東林黨人還做了什麼,減免商稅,將絲織業等非農行業的稅率調到原來的三分之一。】

【只因為東林黨人多出身治生之家,以商牟利。】

【他們更是提出了『官民兩便』與『貧不累富』的經濟策略。】

【官民兩便,則是將絲織業等非農行業的稅率調到原來的三分之一,帝國邊患,不能影響到他們掙錢。】

【貧不累富,意思就是窮人不能連累了富人,見到快要餓死的人,施捨一碗薄粥即可,就這個還要量力而行。】

【如此君子,如此正人,可笑否!!!】

楊旭聲音高昂,鏗鏘有力。

直震得崇禎目光獃滯,內心對東林黨的敬意與喜愛,崩得滿地都是。

他簡直不敢相信。

自己一直以來信任的君子,一直以來信任的正人,竟然是一群罔顧國家,罔顧朝政,罔顧天下的奸臣!

【說到這裏,也就說到了魏忠賢。】

【依附於魏忠賢的大臣被稱之為閹黨,那麼閹黨來自哪裏?】

【沒錯,所謂閹黨,就是被東林黨肆意打壓的齊黨,楚黨,宣黨,昆黨,浙黨等等黨派官員。他們被東林黨逼得走投無路,不得不投靠魏忠賢以求庇護。隨着他們的投靠,魏忠賢的勢力越來越龐大,也就有了所謂的閹黨。】

【有趣的是,以前文官投靠宦官,多多少少會感到羞恥,不敢張揚。但魏忠賢領導的閹黨,文官絲毫不以為恥,甚至引以為傲,引以為榮,自詡正人君子。】

楊旭說着,自己都忍不住笑了起來。

縱觀歷史,這樣的場面可是極為罕見。

東林黨也好,閹黨也好,都自詡正人君子,自詡正道!

崇禎啞然。

他之前就在疑惑,東林黨執掌朝廷,其他黨派的官員哪裏去了。

原來是這樣。

【但魏忠賢一開始並無意與東林黨為敵,甚至還曾向東林黨吏部尚書趙南星送禮行賄。只是東林黨此時眾正盈朝,豈能看得上區區九千歲魏忠賢。趙南星不僅將魏忠賢轟了出去,還當眾奚落,甚至當着天啟皇帝的面痛斥魏忠賢。】

崇禎揉了揉眉心。

他當時年齡尚小,未曾注意這些事情。現在回想起來,好像是這麼回事。

只是想到魏忠賢竟然會賄賂討好東林黨,還被人奚落臭罵,崇禎還是感覺有些微妙。

一種很荒謬的感覺。

誰能想到,僅僅是過去數年,東林黨人瞧不上的九千歲近乎將他們趕盡殺絕。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戲說歷史,開局罵哭崇禎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軍事歷史 戲說歷史,開局罵哭崇禎
上一章下一章

第4章 向東林黨行賄的九千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