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無禮

第2章 無禮

武氏兄弟正在玩樂,渾然不知危機正在靠近,他們還沒意識到他們的未來將是一片黯淡,尤其是武元慶武元爽,更是肆意。

平康坊靠近皇城,因此不許建高樓。三曲之中,南曲、中曲往往才是達官顯貴的去處。李弘跟着李敬業,身旁明面上只跟着七八個護衛,但暗地裏的,恐怕只有閻庄才清楚了。李敬業是此中老手,一一給李弘介紹:「這是張九娘家,九娘的詩詞最佳……這是趙六家,她家的娘子顏色最好……」

李弘沒見到那種他想像的到街上拉客的青樓妓館,只有一層房屋,門前掛着某某家的牌子,不知是因為風氣原因還是因為它離皇城太近,李弘覺得大概是因為後者。

於是,啥也看不到的李弘登時加快了速度。

唐朝不禁官員狎妓,實際上,受人追捧的名妓大多並沒有多美——時人更重才情,起碼明面上如此。

武元慶正喝的微醺,也不理會正在行的酒令了,把身旁的小娘子摟進懷裏,正要親近一二,卻陡然聽到一聲巨響,瞬間酒醒了一半。仔細一瞧,門竟被踹開了。

他還沒動怒,鴇母已經迎了上去,卻見領頭那人直接將一塊金子丟進鴇母懷中。見多識廣的鴇母認出了來人,馬上退居一旁,同時暗暗給她手下的人兒使眼色。

武元慶同樣認出了李敬業,旁人怕李敬業他可不怕,正要叱罵,卻見又有認識的人走了進來——太子家令閻當時,他瞬間呆住了。

但有人沒呆住,武懷運常年在外,哪裏認識閻庄這種未來的潛力股,武氏也算武勛起家,當即藉著酒勁摩拳擦掌就沖了上去。

然後便以更快的速度飛了回去。

隨從們早就得了囑咐,除了不下死手,可勁兒地招呼在場的武氏四兄弟。

就連李弘都找機會悄悄踹了兩腳,總不能白來一趟吧。

直到武氏兄弟趴在地上直哼哼起不來,李弘這才離開。

其實武氏兄弟傷得並不重,畢竟是外戚,護衛們哪怕得了命令,也不敢下太重的手。初時除了武元慶,其餘三人都敢還手一二,待他們認出了後面進來的李弘,便都只護住要害了,如今被打的有幾分真幾分假恐怕只有他們自己知道了。

對於李弘來說,這事武氏兄弟願意鬧大就鬧大,願意息事寧人李弘也願當自己沒打過他們。無論如何,他都有說法。

剛走出門,閻庄來報:「萬年縣衙來人了,請殿下先行離開。」

長安城以中央南北走向的朱雀大街為分界線,西為長安縣,東為萬年縣,各有縣治,平康坊位於皇城東南角,屬於萬年縣治下。

聽到消息,李弘倒是沒多慌張,他手底下的人都是帝后悉心挑選出來的,很是靠譜,擺平萬年縣的差役輕輕鬆鬆。就算真被攔住了,難道還真有人敢把他帶去審了不成?只是事後省不得要被武后揪兩下耳朵。

沒過一回兒,又有人來報,萬年縣的人退走了,吏部尚書、同中書門下三品李義府求見,正在南曲外等候。

大唐乃是群相制,同中書門下三品就是事實上的宰相了。

昔日「廢王立武」,以長孫無忌為首的一干支持王皇后的老臣一敗塗地,武后正式以皇后的身份登上大唐的政治舞台,李弘也得以「子憑母貴」成為太子。

李義府在當年立了大功,在衝突中是第一個正式上疏支持武后成為皇后的人,如今算是帝后共同的寵臣。李弘原本就覺得武后在留意他的動向,如今這一點已經明了。

並且,武后似乎完全沒準備過瞞着他。

在「廢王立武」、剪除長孫無忌一黨中立下最大功勞的許敬宗和李義府如今都已經位極人臣,帝后沒有虧待他們。相較於曾為李世民秦王府十八學士之一、已經年邁的許敬宗,年富力強的李義府更加活躍。皇帝風疾複發由武後代為處理政務時,李義府最得武后的信重,由是養成了囂張跋扈的性格。

前兩年李義府與同為李治提拔的宰相杜正倫在御前公開爭執,李治各打五十大板,將兩人分別貶往地方。杜正倫病逝在任上,而李義府則再度位極人臣,如今的他可謂是志得意滿。

跟隨着護衛的引路,李弘看到了坊門旁停著的一輛馬車,只看起來就比他用的奢華多了。

李弘情知李義府定在車內,只是他已經到了,卻不見李義府下車,甚至連車簾都未曾掀開。

「李公?」李弘呼喚,他想着李義府總不會坐在馬車裏等着他拜見吧!李義府不止是宰相,同時還兼任太子賓客,掌調護侍從規諫等。

他雖然有資格受李弘的禮,但卻絕不能用這種居高臨下的姿態。

李弘打定主意,李義府不露面,自己不見禮!

閻庄同樣意識到了這一點,他沖着馬車高呼:「李相公莫非睡著了?」

這時,馬車裏才有了動靜。

李義府只掀開一側的車簾,端坐在馬車內,稍稍側頭:「臣奉皇后之命而來,未曾想太子如此輕浮莽撞行事,這次萬年縣的差役已經為被臣喝退了,下回就不一定了,今日之事還望殿下引以為鑒!」說完,他放下車簾,車夫似是得了指令,駕車離去。

固然,作為宰相和太子賓客,李義府有資格訓斥李弘,但如此這般,李弘只想到了兩個字——跋扈!

「身為宰相,怎可如此無禮!」閆庄對李義府的態度很不滿。

李弘思索著,自己可從未招惹過這隻「李貓」,難不成就因為剛才?

李弘望着馬車離去,他早就聽說過,李義府仗着吏部選事權指使兒子女婿一同賣官亂法,這事能傳到他的耳朵里,李弘不信皇帝不知道。聖眷再隆,也有消退的一天,功績再高,也有功不抵過的時候。

閻庄仍有些不忿,李弘知道他是為了自己,對閻庄笑了笑:「且看他起高樓!」

話音未落,李敬業追了上來,他先前在處理後續:「怎麼?難不成我錯過了什麼?」

閻庄於是將才發生的事說了一遍。

李敬業當即罵道:「直娘賊!」他可不怕李義府,要說朝堂上可以壓李義府一頭的人,李勣絕對排的上號。

當年「廢王立武」,李義府是號手,但當時的他身份不夠,是因為長孫無忌瞧不上他要將他貶到地方才被迫反擊。而許敬宗是前鋒,當時不論是資歷還是官職都足以引起震動。但李勣才是中流砥柱,在李治詢問意見時,一句「此陛下家事也,無須問外人」,表明了軍方對皇帝的支持,確定了長孫無忌、褚遂良等人的結局。

長孫無忌是皇帝的親舅舅,在皇帝即位后大權在握,功高蓋主。最終因為王皇后與武后的后位爭奪矛盾爆發,長孫無忌同褚遂良一起與皇帝鬧翻了,最後皇帝笑到了最後。

換句話說,「廢王立武」本質上是皇帝在從長孫無忌手中奪權,武后在這個過程中為皇帝出謀劃策,同樣成為了勝利者,而李弘也因此能以嫡長子的身份取代王皇后曾收養的皇帝庶長子李忠入主東宮。

「要是我在,定不讓那廝安然離開!」李敬業還不滿意,繼續說。

閻庄只當李敬業在說大話,但李弘卻知道,李敬業倒真有幾分干出這種事的可能,他的膽子是真大。

歷史上,李敬業在武則天臨朝稱制后,起兵於揚州,最後主要由於政治上的失敗導致勤王一敗塗地。

緊接着,李敬業又盯上了閻庄。

李弘笑嘻嘻地看着相愛相殺的兩人,招招手。皇后的視線投到了此處,李弘原本還有幾分逛南曲的心思,如今半分可能性都沒了,還是回宮去吧!

東宮早有皇後身邊的內侍在候着了,李弘都沒來得及歇會,衣服都沒換,就急沖沖地去了太極宮。

太極宮地處低洼,潮氣偏重,近些時日李治的風疾時有發作,是以武后正在甘露殿替皇帝處理政務。

等到了甘露殿,武后見李弘過來,放下硃筆,笑意盈盈地看着他。

李弘先是叉手一拜,隨後小步快跑一屁股坐在了武后旁邊,像是犯了錯的小孩子一般,拉着武后的手輕呼「阿娘」。

跟自家阿娘撒個嬌,寒磣嗎?一點都不寒磣!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大唐:我不是孝敬皇帝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軍事歷史 大唐:我不是孝敬皇帝
上一章下一章

第2章 無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