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 端午節

第89章 端午節

轉眼間又至夏日。

今年的夏季不知為何,格外的乾燥炎熱,大漢的許多地方几個月來連一滴雨都沒有下過,有些地區甚至已經出現了旱地。

臣子們送來上的奏疏,都是各地郡縣太守請求天子解決因為乾旱,農作物沒法生長的問題。希望天子可以祭祀天神,向上天求雨。

劉徹找來劉璃:「阿璃可否詢問天神,何時能給大漢降雨以避旱災?」

劉璃獃滯了一下,為難道:「阿璃此時還聯繫不到天神,天神……額,出門走親戚了。」

劉徹沉默。

劉璃在心中嘆息,這個世界上若是真的有天神存在倒好了,什麼洪澇旱災都可以輕而易舉的解決。可哪有什麼天神啊,有的只是人類不停的和大自然災害鬥爭的歷史。

今年的天氣確實奇怪,從春季開始雨水就很少,如今夏季更是一點雨都沒有,明顯有旱災的跡象。

這若是在現代,還能來一場人工降雨緩解一下,那在古代遇見了旱災要怎麼辦?

劉璃的知識面有限,唯一能夠想到的就是修建水利工程,但具體怎麼修從哪裏開始修,就是她的知識盲區了。

不過好在她有金手指,趁著夜深人靜的時候,劉璃閉上眼睛好好的查了一下關於古代王朝遇見旱災之後,會怎麼做。

查了一圈下來,劉璃發現中國古代王朝應對旱災的辦法甚至在現代,基本都是從漢武帝時期延續下來的辦法。

據說在漢武帝統治的時期,大約在元封元年開始,持續了十年發生了旱災和蝗蟲災害。而漢武帝在面對旱災的時候,想出了兩個應對的方案。

一個是升級農耕種植,還有一個便是修建水利工程。

不得不提,漢武帝的謚號雖然是一個武字,但是他在文治方面的本事,並不輸給漢文帝和漢景帝,甚至也算是帝王中的佼佼者。

漢武帝晚年的時候,搜粟都尉趙過向劉徹提出了一個適合旱地耕作的代田法。

這個辦法不僅產生了新型的農耕工具——耦犁,一定程度上減輕了農民耕作的負擔。還擴大了產量,為農作物提供了更好的成長環境。

可以說趙過就相當於現代的袁隆平,他這個貢獻是巨大的,幾乎造福了中國古代至近代的農民百姓。

可惜趙過此人生卒年不祥,在公元前91年才擔任搜粟都尉,這個時候他的年紀恐怕還沒有劉徹大。

劉璃連夜將這個代田法還有具體的農耕方式記了下來,以免明天起床會忘記。

第二天她剛想將這個代田法告訴阿嬌和劉徹,便聽說帝后一起去宣室殿議事了。

好嘛,一大早就去討論政事,必定是很重要的事情了。

劉璃只好用小篆將代田法重新寫了一遍,交給芙蕖:「待父皇和母后回來后,幫我將這個交給他們。」

芙蕖將劉璃遞來的紙小心的摺疊好收起來:「諾。」

劉璃這才放心的出門去太學上課。

對於劉璃來說,來不來太學上課也沒什麼差別。今年的課程,因為之前的巫蠱事件,她就曠課了三個月,眼看着再來五十天便又要放暑假了。

今日來給劉璃所在班級授課的,是前段時間新來的博士公孫弘。劉璃盯着公孫弘花白的頭髮,心中稱讚這位老先生真是敬業。

史料記載,公孫弘曾因為不會說話而不得帝心被免官,一直到他七十歲了,才重新被推舉進入朝廷任職。後來他的仕途更是一路猛進,最後官至丞相。

當然了在漢武帝時期當丞相,並不見得是件好事。公孫弘在當了六年的丞相之後便病逝了,享年差不多有八十歲左右。

所以現在的這位公孫弘先生,最起碼七十歲了,這在古代可是罕見的高壽啊。

劉璃有點想向公孫先生討教長壽的秘籍,並且送給一度想要長生不老,飛升成仙的劉大豬!

公孫弘以熟讀《公羊傳》而聞名於郡國,如今他被命為博士,在金馬門待詔。隨後又將他安排來太學院教學生們學《公羊傳》。

課堂靜謐,只有講座上公孫弘先生用一種溫吞又催眠的語調給同學們講課。課堂上有一半的學生,低着腦袋,如同小雞啄米一樣一點一點,劉璃也不例外。

她昨晚因為研究代田法,通過【百科】技能找了好多資料,這才勉強將代田法的具體操作辦法給還原了出來。

現在坐在課堂上,一邊聽着公孫先生的講課,一邊感受着窗外吹拂進來的夏風,她的眼皮彷彿有千斤重。

突然一個紙團從窗外毫無徵兆的砸到了劉璃的小腦袋上,她倏地一下驚醒過來,左右看了看,最後看到了躲在窗外的曹襄。

劉璃:「?」

曹襄趴在窗口小聲道:「打開看看。」

這是要搞什麼啊?劉璃滿臉疑惑,卻還是將曹襄扔來的紙團展開,只見上面歪七八扭的寫着:「午時,太學院門前集合,去看龍舟。」

看龍舟?

劉璃轉頭看向曹襄,誰知道這個傢伙已經悄悄貓著腰跑了。劉璃撓撓頭,盯着紙條上的內容想了想。

龍舟?端午節?

算算時間,今日可不就是農曆的五月初五嗎?所以曹襄這是要約自己去過端午節?而且還是逃課去?

劉璃將紙團重新揉起來塞進包里,對這個所謂的龍舟不太感興趣,她現在只想好好睡一覺。

幸好她在這下面的小動作,前面的公孫先生並沒有察覺,她繼續撐著腦袋,準備入睡。

誰知道她剛進入狀態,旁邊座位的陳苒直接將她給戳醒了,並且也遞給她一個紙團。

劉璃:「?」

劉璃醒了醒神,將手中的紙團打開,上面龍飛鳳舞的寫着:「民間有龍舟祭祀,一起去玩嗎?」

這字跡明顯不是陳苒寫的,劉璃轉頭看向她,目光中寫着疑惑。

陳苒小聲說:「桑遷傳來的,他說着龍舟祭很好玩,問你想不想去。」

劉璃捂著嘴巴小小的打了個哈欠,淚眼朦朧的問:「真的很好玩嗎?」

陳苒眨了眨眼睛,又搖搖頭:「我也不知道,但聽說今天龍舟祭會很熱鬧。」

「你想去?」劉璃明顯從她的話中聽出了想去的意思。

陳苒點頭:「是呀,整日在太學院裏學習讀書好生無趣的感覺,有點想去看看這個龍舟祭。」

「那就去吧。」劉璃笑着說道:「看看龍舟祭具體有什麼好玩的。」

「好。」

這一番對話下來,直接將劉璃的瞌睡蟲都給趕跑了,她將自己的桌面簡單的收拾了一下,又聽了公孫先生講了會課,最後終於等到他說下課了。

公孫弘剛走出教室,坐在後排的桑遷便已經跑了過來,他神采飛揚,和這死氣沉沉的夏日午後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走走走,趁現在下課我們趕緊走,不然等下午上課就走不了了。」

劉璃和陳苒早就收拾好東西了,幾個人一同走出教室,劉璃追問:「就我們三個人去嗎?」

桑遷道:「還有我的好友韓堯。」

「韓堯?」劉璃聽到名字,一時間沒有在腦海里對上號。

「當初你要乘坐我家馬車回宮的時候,不是向你介紹過么?」桑遷揚眉道:「襄成侯家的小兒子。」

他這麼一說,劉璃瞬間就想起來,當初確實有一個比桑遷年齡稍長一些的小帥哥,她當時還覺得人家長得風度翩翩來着。

話說着,他們已經走到了太學院的後門口,遠遠的看去那邊還站着一男兩女。

陳苒輕輕的叫了一聲:「燕兒姐姐,妧姐姐。」

韓妧轉頭看向他們,彎起漂亮的眸子:「公主,阿苒你們都來了。」

幾個人碰面,桑遷道:「快走吧,我們從後門出去,我家的馬車已經在後門等著了。」

「聽說龍舟祭未時就開始了,也不知道我們能不能趕上。」韓妧說着轉頭看向身旁的男子:「堂兄,今日逃課之事,你可不能和我父親告狀。」

被韓妧稱呼為堂兄的少年,正是桑遷之前提到的韓堯。他面相儒雅,聽到韓妧的話,他也只是露出一絲淺笑:「我與你一起逃課,豈敢去找堂伯告狀?」

韓妧鬆了一口氣:「那便好。」

劉璃驚訝:「阿妧姐姐,你不應該喚他堂叔嗎?」

韓堯是韓嬰的兒子,韓嬰和韓妧的爺爺是同輩堂兄弟。按照輩分來算,怎麼也應該是堂叔吧,怎麼是堂兄了?

韓妧更是驚訝:「就是堂兄呀。」

劉璃有點蒙圈了,看了看韓堯又看了看韓妧,一臉的不解,難道史書記錯了?

韓堯看着劉璃的表情,他柔聲問:「公主有何不妥嗎?」

劉璃問:「襄成侯韓嬰是你們什麼人?」

韓妧道:「是我伯公。」

韓堯回:「我祖父。」

劉璃沉默,搞了半天竟然是自己搞錯了。

當初桑遷給她介紹韓堯是襄成侯之子的時候,她潛意識裏就將自己知道的那位襄成侯韓嬰當成了韓堯的父親。

如今仔細想想,襄成侯韓嬰早在漢文帝年間就過世了,之後是他的兒子韓釋之襲了爵位。韓堯是韓釋之的兒子,所以和韓妧是堂兄妹。

「沒想到向來冰雪聰明的建陵公主也會有出錯的時候?」桑遷笑着調侃一句。

劉璃瞪他一眼:「吾非聖賢,出錯不是很正常嗎?」

「哈哈哈,公主言之有理。」幾個人都笑了出來,一副和樂融融的場面。

他們一起六個人正準備出發的時候,後面突然有人叫了劉璃的名字:「劉璃!」

劉璃轉頭看去,卻見是曹襄帶着人過來了。

還沒等劉璃開口,曹襄先發制人道:「不是說好了在太學院門口見嗎?若不是我聽侍從說你來這邊,我們可就不等你了。」

劉璃看了看他,又看了看自他身後而來的劉玥和劉玲,還有最後面還跟着一個似乎不太情願前往的霍去病。她揚眉道:「你過來了正好,我們也打算去看龍舟,同路一起走好了。」

曹襄看了看劉璃身旁的人,皺眉道:「人有點多,我準備的馬車坐不下了。」

桑遷挑了挑眉道:「平陽侯放心,我們自己有馬車。」

「襄表兄,再不走就來不及啦。」劉玲站在後面提醒。

太學院的後門並無守衛,只不過門上落了鎖,幾個人站在後門口停住,韓妧道:「這還怎麼出去?」

劉玲:「早知道就該從太學院前門走,我是公主,誰敢攔着我們?」

一旁的韓堯卻露出一絲胸有成竹的笑意,隨後他從袖中拿出了一把鑰匙:「既然打算逃課,自然是要做好準備的。」

韓妧:「還是堂兄有本事。」

韓堯打開了後門的鎖,幾個人依次走出太學院,後門口停著兩輛馬車。

桑遷催促道:「快快快上車,再磨蹭可就趕不上龍舟祭了。」

韓妧和衛燕兒走在前面先上了馬車,衛燕兒轉身向劉璃伸出手:「公主,上來吧。」

劉璃剛要握住衛燕兒的手上馬車,旁邊的曹襄開口:「劉璃,你來和我們乘一輛車吧,不然你們六個人坐在一起不擠嗎?」

桑遷準備的馬車和曹襄準備的馬車差不多大,不過他這邊只有四個人,明顯會寬敞很多。

劉璃轉頭看了看,隨即笑着拒絕:「沒事,這邊的馬車挺大的,不會擠的。」說罷,她握住衛燕兒的手,登上了馬車。

衛燕兒又將後面的陳苒給牽了上來。

許是因為劉璃的拒絕,曹襄的表情有些發沉,坐上馬車之後,其他人也都發現了他的不開心。

劉玲撅唇道:「襄表兄,她不願意來我們這裏,是她不識好歹,你別不開心。」

曹襄眉頭皺得更緊:「劉璃是你的姐姐,你怎麼可以這麼說她?」

「我這不是在幫你說話嘛?你怎麼還凶我?」劉玲聽到曹襄的話,頓時有一種好心沒好報的感覺。她轉頭看向坐在對面的霍去病:「霍表兄,我有說錯嗎?」

霍去病掀起眼帘看向劉玲道:「小侯爺說得對,建陵公主是你的姐姐,你不可以這麼無禮。」

劉玲驚訝:「表哥,怎麼連你也為劉璃說話?我們才是一家人呀。以前我們還一起對付她的,這些難道你都忘了嗎?」

曹襄:「一起對付阿璃?什麼時候的事?」

霍去病:「……」

他低咳一聲,以警告的眼神看了一眼劉玲,「都是過去的事情了,那時候年少無知,不小心得罪了建陵公主。」

被警告的劉玲抿了抿唇,也不敢再多說話了。

曹襄一臉恍然:「我算知道阿璃為什麼不願意來我們這裏坐馬車了,原來是因為你們兩個啊。」曹襄看向劉玲和霍去病,然後以兄長的名義教訓劉玲:「劉玲你作為妹妹,怎麼可以欺負自己的姐姐?」

劉玲鼓著嘴巴:「我哪有欺負她?」

曹襄又看向霍去病:「霍小郎不是我說你,你一個男子怎麼還欺負阿璃一個小女孩呢?」

霍去病:「?」

他企圖解釋:「已經是兩年前的事了,我現在和她……」關係還挺好的。

曹襄打斷他的話:「兩年前阿璃才五歲,你欺負一個五歲的小孩子?一點男子氣概都沒有!」

霍去病:「。」

他眉梢微揚,不客氣的說道:「小侯爺,如果我沒記錯的話,元光三年最後的除歲夜宴會上,你好像也欺負了她。」

曹襄選擇性失憶:「有嗎?」

霍去病勾起唇角道:「當時陛下給建陵公主一籮筐壓祟錢,玥公主不是很高興,你便當着建陵公主的面將自己的壓祟錢送給了玥公主,隨後還撞了她一下。」

曹襄:「這也算欺負?」

「她們都是你表妹,你為何偏偏只給玥公主,不給建陵公主呢?」霍去病嘖了一聲道:「而且你當時也有九歲了,個頭比她高,身子也比她壯,差點就將她撞倒了。」

曹襄:「……」自己竟然還做過這樣的事情嗎?

霍去病說着,雙手環胸靠在車欄上道:「如此說來,建陵公主不願意和我們同乘一輛車,是不是因為小侯爺你呀?」

曹襄否認:「不可能,我與阿璃已經和好了,這次我們來看龍舟,還是我去邀請她的呢。」

劉玲吐槽:「可她去看龍舟又不是因為你。」

曹襄:「……」

一時間,整個車廂內陷入了迷之安靜中。霍去病抬眸看向坐在對面的表妹劉玥,心裏其實也清楚,劉璃之所以不願意來這邊的馬車,真正是因為劉玥。

對於這個表妹,霍去病只覺得她的心思越發叫人猜不透了。

隔壁劉璃乘坐的馬車上,氣氛倒是比這邊要更活躍一些。

作為六個人中年齡最大的韓堯,今年已經十六歲了。於是他負責給大家科普這次的龍舟祭的由來:「《易經》中記載,蒼龍七宿便會在今天出現。在上古的時候,人們會以龍舟競渡的形式祭祀龍祖,以求之後風調雨順。所以這個龍舟祭節,又可以叫作端陽節。」

「可為何去年今日,沒有這個龍舟活動呢?」陳苒提出了疑問,她可以肯定,去年的今日她都不曾聽說過有什麼龍舟活動。

韓堯被問住了:「這個……」

桑遷大笑一聲道:「因為一開始這個龍舟祭祀是流傳於吳越(今江浙一帶)地帶的,今年不知道怎麼就發展到了咱們長安來。」

劉璃:「大概是因為今年的大漢有旱災的徵兆吧,所以遷徙來關中地區的吳越人,就想到了龍舟祭的活動,祭祀龍王,以求風雨吧。」

韓堯點頭:「建陵公主言之有理,其實我一開始也很好奇,為何今年的端陽節,會有龍舟祭的活動。」

衛燕兒小聲道:「可我聽說端陽是惡月惡日,因為屈原曾經就是在這一天跳汨羅江自盡的。」

韓妧道:「我也聽說過這個,往年的這個時候,我母親都會采來艾葉用熱水給我泡澡,母親說這一天叫浴蘭節。」

衛燕兒聽到韓妧說的話,眼神中透露出幾分羨慕,作為家中的庶女,她是沒有這樣待遇的。

桑遷道:「難道你們就沒聞到車裏有一股特別的味道嗎?」

大家聽桑遷這麼說,這才仔細的聞了聞。劉璃嗅到了一股淡淡的艾草的味道,她揚眉道:「馬車裏有艾草?」

桑遷:「嗯哼。」說着,他揮了揮袖子,向大家展示懸掛在腰間的一個香囊,炫耀道:「這是我母親給我縫的艾草香囊。」

大家見狀,異口同聲的:「嘁。」

劉璃還蠻羨慕桑遷家氣氛的,桑弘羊並未納妾,家中只有桑遷的母親,所以才會養成桑遷這樣性子的兒子吧。

再想想自己家裏,若不是劉徹和阿嬌的靈魂互換了,未央宮裏又怎麼會只有衛子夫一個夫人?

野史雜談中曾經還說過,漢武帝寧可三日不食,但不能一日無婦。

不過換位思考,劉璃想若是自己當了皇帝,每日看見那麼多漂亮姐姐圍着自己轉,費盡心思的討好自己,一定是一件很享受的事情吧。

他們聊著天,很快馬車就抵達了要進行龍舟祭祀的地方。因為是民間自發舉辦的祭祀,所以過來觀看的人還挺多的,整個湖邊都圍滿了人。

劉璃他們來得還不算遲,將馬車停好后,站在馬車的踏板上,便可以看到湖面上停著的一個又大又漂亮的龍頭船。

龍頭船周圍還有好多小船,和上古圖騰上面的龍的形狀差不多。劉璃遠遠的看着,心中驚嘆於古代勞動人民的創造力,這龍舟做得真是栩栩如生。

後面曹襄、霍去病他們走了過來,曹襄招呼劉璃:「站在馬車上有什麼好看的,我們去前面看吧,聽說一會還有賽龍舟呢。」

劉璃被勾起了興趣,轉頭對身邊的小姐妹道:「幾位姐姐,我們也下去看看吧。」

眾人一起下了馬車,韓堯安排道:「正好我們四個男子將幾位公主還有幾位女郎保護在中間走吧。」

曹襄見狀點頭同意:「也是,畢竟這裏人多,萬一走散了就不好了。」

劉玲和劉玥姐妹兩人手牽手,韓妧牽着劉璃,衛燕兒牽着陳苒。她們六個女孩子走在中間,然後四個男孩子正好將他們包圍在中間。

一群人浩浩蕩蕩的往湖邊出發,觀看即將要開始的賽龍舟活動。

桑遷道:「我聽說現場的人也可以報名參加賽龍舟,若是獲得了第一名,還有彩頭呢。」

曹襄:「什麼彩頭?」

桑遷指著大船船頭的擺着的幾個東西道:「應該就是那些吧。」

劉璃踮起腳尖看了看,隱約能看見好像是一個金色的物體,這模樣還有點眼熟……好傢夥,這不是陳列在歷史博物館里的國寶嗎?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漢武帝是我爹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其他 漢武帝是我爹
上一章下一章

第89章 端午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