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 二合一 雨後天晴;衙門賑災

82. 二合一 雨後天晴;衙門賑災

(一)雨後天晴//

大雨又接着下了兩日,幸好大家合力把河道疏通了,不然接下來水位越漲越高,兩岸那一大片農地肯定全部被淹沒。

麥苗們要是多泡水個幾天,收那成就基本上別想了,如今看着水位不斷消下去,大家才鬆了一口氣。

不過大雨中,地里還是有不少忙碌的身影,河水是不會漫進來了,但是雨水會越積越多,還需要手動舀出去,一個個頂着雨忙得團團轉,就為了麥苗能少受點災。

這幾天村裏不少人都住在了韓家,三間正屋,男的一間,女的一間,劉村長及照顧他的人一間,大炕上滿滿當當全擠的是人,連地上墊了墊子和褥子都睡滿了人。

要不是其中很多都是中老年人,韓採薇都要誤以為自己又回到小時候孤兒院睡大通鋪的日子了,那時候永遠覺得又擠又吵,如今心態卻完全變了,這裏雖然擠,卻是自己真正的家,心理上就平和得多,哪怕偶爾會覺得吵鬧,還是仍然是熱情地招呼著村民們自便。

村民們都還算自覺,知道家裏有產婦,並不會大聲吵鬧,還勤快地幫忙干著家裏各種活,披着斗笠和蓑衣,去後院裏幫忙打理被雨水衝擊的菜地,照顧用雨布蒙起來的雞棚裏面的雞,打掃院子裏堆積進來的落葉,清理被堵住的暗溝,照顧蚯蚓棚等等。

只是如今大雨沒多少活計可以干,青花又正在坐月子不能多打擾,大家想要為韓家多做點事情都沒辦法,好在屋后的公共茅房下面的化糞池收穫頗豐,畢竟這麼多人,韓家的肥料問題暫時得到了緩解。

而瑛娘每天負責照顧王青花,給她安排各種吃的,村民們幫不上忙,只天天看人家燉雞都有點麻木了,韓採薇當初豪橫地買了十幾隻雞,加上之前還有一些腊味野雞。

如今總不能因為人多就虧待了孕婦吧,營養還是要跟上的,所以日日便是煮雞煮肉,整棟房子裏香味四散,搞得村民們一邊享受一邊備受折磨。

如此餐餐湯湯水水補充營養之下,王青花的奶才越來越多,看小雨生吃得滿足的樣子,韓採薇暗暗盤算著家裏及空間的雞和肉還能吃多久,想着後面還要去再補充一批。

想完忍不住又去摸了摸小奶娃的迷你小手手,一個勁兒地感嘆實在太可愛了,不過人家現在太小了,大部分時候都是睡覺,只有餓了和拉了才會小聲扭動身體哼哼。

「真是個聽話的,不會無緣無故哭鬧,你大弟那時候,一不順着他,就震天了哭,樓板都差點被他震塌。」王青花笑着說道。

隨即又擔心地說道,「也不知道他現在怎麼樣,吃的穿的,唉,我也擔心不去了,他都那麼大的人了,又那麼多人一起,應該沒事的吧,只能說這雨趕緊停下吧。」惆悵地望着窗外下個不停的大雨。

借住在這兒的村民們也是翹首以盼著大雨趕緊停下,這韓家住着再好,但金窩銀窩不如自己家的狗窩,大家還是都想着趕緊回去自己家去的。

而劉村長醒來後頭仍然是頭暈得緊,站都站不穩,只得日日卧床休息,就暫時別想着雨停回家的事了。

這日一早韓採薇就端了一碗雞肉湯過來,村長媳婦一臉不好意思地說道,「這……這怎麼好意思?你家煮了是給產婦吃的,怎好給俺們吃。」

「村長叔這不是受傷了嘛,吃點有營養的好好養一養。」韓採薇爽快地說道。

實在推拒不過,村長媳婦才小心接下雞湯,再一口一口小心餵給自己男人,心裏則是感念不已,這韓家真的是厚道人家,卻又不是那等好欺負的,自己今後可得和人家打好交道。

而另一邊顧青彥也忙個不停,劉村長起不了身,便由他天天帶着人去檢查河道,村裏人都願意聽他的安排,有堵住的河段,則要及時疏通,不然又要堵死了。

天天一大早就頂着雨出了門,回來一身濕透,瑛娘看得心疼不已,卻也只能每日貼心給他燉好薑湯,盡量不要受寒。

韓採薇見他雖然看着文弱,卻咬着牙日日早出晚歸,這少年郎可比她以為的要堅強且能幹得多,不由得暗贊一聲。

終於,在所有人的期盼中,雨勢越來越小了,期間韓大弟回來過一趟,見到小弟弟已經生出來了,果然一陣錘手頓足,「啊!竟然不等我!這麼快就出來了!」

王青花躺在床上忍住爬起來敲他的衝動,齜著嘴說,「這還怎麼等你,你這一出去了就沒有音信了,還知道回來啊!」

韓大弟連忙賠不是,「我們去了兩岔村,那邊受災挺嚴重的,還有泥石流呢,劉隊長一直帶着我們救災轉移災民,還死了人呢,一個不注意沒跑得及時就被泥石流埋沒了的,我們全隊沒有一個人提前走,我自然也是不好回來的。」

王青花一聽竟然還有被泥石流埋的人家,嚇了一跳,連忙叮囑道,「這可不是好玩的,我們村劉村長就受傷了,那裏面還有泥石流,豈不是更危險,你一定要當心點,不要瞎逞強出頭,你自己的安全最重要知不知道。」

聽到娘親熟悉的絮叨聲,最近經歷和感觸頗多的韓大弟忍不住鼻子一酸,強忍住淚意繼續插科打諢道,「我肯定不會有事的,還要帶着咱小雨生強身健體呢。」

說着又低頭逗弄熟睡中的小娃娃,「小雨生,快快長大喔,長大了跟着哥哥練武!」

惹得屋子裏的人都覺得好笑,這小雨生雖然才這麼點兒,但看上去可和他這個親哥哥不太相像,骨骼隨了他娘,骨架就是個小的,五官也秀氣得很,長大了估計是個斯文的,帶着弟弟練武的夢想怕是難了喲,不過先還是不要說出來打擊他了。

韓大弟這次回來也沒辦法多停留,衙門還一堆的事情,隊長只給他們放了半天的假,稍微待了一會兒,飯都沒來得及吃一頓,韓大弟取了兩身乾淨衣裳又趕緊走了。

王青花看着他走遠的背影,不禁又傷感起來,這個大兒子真的是長大要飛走了,嘴裏埋怨道,「真的是忙得很喲,吃頓飯的時間都沒有。」

轉頭見好在還有女兒和小雨生陪着自己,忍不住又用額頭碰了碰小雨生的臉頰,「娘既希望你快快長大,又想着你長慢一點。」

「唉,誰不是呢,之前我就盼着我家少爺趕緊長大,順利長大了我就算完成夫人的交代了,到如今,我卻又覺得他長得太快了,一下子就這麼大了。」瑛娘也不禁感慨道。

王青花看着好友這樣,明顯是把那顧少爺當兒子的,近日相處下來,感覺那孩子的確是個好的,由衷為好友高興,兩人說着閑話,這閉門坐月子的時光還算是好打發,一下子又一天過去了。

這天一大早,大家打開門,便被久違的太陽刺到了眼睛。

「出太陽了,出太陽了!」小孩子們高興地叫道,然後便往院子裏奔去,日日被拘束著,他們都被拘怕了,更慘的是,還需要與自己的夫子共處一室,太恐怖了好不好,尤其有幾個年紀小愛淘氣的,日日都膽戰心驚的,生怕顧夫子又拷問自己。

好在顧夫子還沒有那麼變態,暫時放過了這群猴兒們,不過眼見天晴了,他連忙招呼孩子們和他一起去看學堂,學堂四個開間,不知道被這大雨毀得怎麼樣了。

村裏有好幾家人都避在學堂這裏,比如那個孟大娘一家,剛和韓家吵完架,怎麼好意思再去韓家,因此自家的茅草棚子被雨沖塌了之後,就連忙往這學堂里來了。

可是在這裏就沒有那麼好的條件了,學堂塌倒是沒塌,但窗戶關不緊,風雨不斷飄進來,更沒有熱火熱炕,做飯都沒地方,乾柴也找不到,一家人好不狼狽。

知道韓家那邊環境后,孟大娘的幾個兒媳婦可沒少悄悄埋怨她,可是如今她後悔也沒地兒說去了。

天晴后大家自然是各回各家了。

——————

(二)衙門賑災//

就在大家忙着清理自己家被暴雨衝倒的茅草屋,並整理被雨水泡過的農地的時候,對接前山村的章衙役來了。

他不是一個人來的,而是跟着一隊官兵,還拉着一輛馬車,馬車蓋的嚴嚴實實的,不知道裝的是什麼。

「章衙役,你來啦?」一個村民打起招呼來。

「是的啊,大家都還好吧,我前幾日被拉到山裏去了出不來,一直掛心着大家呢!」章衙役說道。

他本來大雨這幾日都是要駐守前坡村的,但恰巧大雨之前進去山裏一個偏遠的村裏了,被堵在了那裏出不來,這不雨一停就趕緊過來看看情況。

聽到這話,本來心裏還有些不滿的幾個村民這才放下芥蒂,之前他們還暗暗嘀咕呢,沒事兒的時候天天往他們村裏跑,咋一出事了就沒見人了呢,原來是這樣啊。

「我們都沒啥大事,多虧了劉村長和顧夫子,還有那韓家也幫了大忙了,就是劉村長可是受傷不輕。」一個村民說道。

聽到劉村長受傷,章衙役被嚇了一跳,不再耽誤,趕着馬車,和後面一行人就連忙往村頭的村長家去。

一下官道,只見村裏這條路還好的很,沒有被大雨沖刷到,不像很多村裏的土路,連着幾日大雨已經變得坑坑窪窪的了,馬車駛進去一不小心輪子就陷到泥坑裏了,不由得感嘆,看來當初花了大代價修好的石路的確是值得的,這劉村長還是頗有遠見的。

再往裏走,率先便看到了村頭的劉村長家,只見院子裏的茅草屋已經倒了,村長媳婦正帶着兩個孩子加緊重修呢,幸好這茅草屋還算好弄,只要把框架搭起來,再把草弄乾鋪滿上去就行。

「劉嬸兒!」章衙役跳下馬車,進了院子招呼道。

村長媳婦轉頭見是章衙役,連忙說道,「章衙役,你來了啊,家裏這現在坐不了了,趕緊邊上站一站,這處泥濘得很,別弄髒了你的鞋子。」說着就讓兒子去搬了條凳來。

章衙役連忙阻止道,「不用不用,劉村長呢,咋聽說他受傷了,我這前幾天被堵在山裏面的村子裏出不來,這不趕緊過來看看咱村的情況。」

村長媳婦這才收起心裏的那一絲陰陽怪氣,原來人家是被大雨堵住了,難怪沒過來,心裏才稍微好受了一點。

「清理河道的時候不小心摔倒到下面水潭子裏去了,現在還頭暈得很,在韓家炕上躺着呢。」村長媳婦說道,然後望着後面的馬車和一隊官兵問道,「這是?」

章衙役打量了下村長家泥濘的院子坪地,見不太好把馬車趕進來,也不好站人,便說道,「這些都是府衙派來的官兵,幫我們押送糧食的,我們帶了糧食過來給大家賑災呢!」

「哎喲喲,還有這等好事!」村長媳婦驚喜道,從沒見過哪個衙門會拉着糧食進來村裏賑災的。

「那是,如今我們縣受災最嚴重,府衙那邊就撥了一批糧食給咱們,縣令大人一分都不留,就按各村人口和受災情況發下來了,讓官兵們跟着,確保發到大家手中呢。」章衙役朗聲說道。

邊上不少圍觀的人聽到這話,也是驚喜不已,這滿滿當當一車的糧食,一家可是能分到不少吧,那可真是太好了。

當即就有人說道,「劉村長在韓家養傷,顧夫子也在那邊,那院子裏乾淨得很,要不拉去那邊吧,我們去通知大傢伙兒都去那裏。」

「那感情好,麻煩你們挨家挨戶通知到,過來簽字畫押領賑災糧食,我們先過去韓家那邊。」章衙役對着邊上幾個熱心的村民拱手說道。

這事能成還要多虧了孟縣令,縣裏突然經歷百年難遇的大雨,他迅速反應,一方面加緊派了手下的人去救災,另一方面則快馬加鞭往府衙那邊送了公文,彙報了災情,並陳述了縣裏的困難,一番公文陳詞說得聲情並茂。

不同於大金那邊的府城對下面的公文視而不見,如今慶國重視地方得很,收到孟縣令的上書後,第一時間,知府大人就組織手下商議如何賑災之事。

全縣受災,那必然不是小事,尤其還有那麼多新引入人口,如果不管好,那可真的是要餓死人的,當即就出了一個賑災方案,從救災、災後生活保障、災后重建以及災后恢復生活生產等,全方位考慮后形成了賑災報告,又加急送到了京城那邊去。

戶部也是行事迅捷得很,一看就批准了該方案,以示支持,還直接撥備了一批專門賑災的糧食。

「從兵部拉一支隊伍親自送過去吧,確保糧食都發到災民手上。」戶部負責該片區域的侍郎對手下道,然後又親自去找了兵部侍郎借調了兩百名官兵去護送糧食,並且監督糧食送到災民手上。

如今傳遞信息如此不方便,卻在雨停后第一時間就把糧食運送了過來,一切只花了十天不到,不得不說效率高得很,韓採薇都不由得一陣驚嘆。

不過對於賑災這事,她倒沒有覺得意外,因為她下意識就覺得這本來就應該是朝廷衙門做的事情。

而村民們卻不這麼認為,他們活了這麼多年,沒想到還有這樣的好事,等大家帶着不可置信趕到韓家的時候,見章衙役在,而地上鋪開的雨布上,已經堆了一堆的糧食,不由得才信了兩分。

此時章衙役正在逐一清點糧食以及來的人家,邊上幾個官兵則正在認真記着什麼,顧夫子也站在一旁,劉村長則是被扶著坐在椅子上坐在廊檐上,一時又多信了三分。

「衙門真的給俺們發糧食啊?」朱大娘半信半疑地問道。。

「是啊,生平第一次啊,這難道是太陽打西邊出來了?」邊上的彭大娘接話道,她在縣城住的久,之前在陽江縣可就知道縣衙是什麼貨色了,不搜刮民脂民膏就不錯了,哪裏干過這樣的事啊。

章衙役這邊見全村四十多戶人家都派了代表來了,清了清喉嚨說道,「朝廷說了,取之於民用之於民,這些糧食都是收取上來的糧食稅,現如今你們受災了,便發給你們度過困難時期,希望你們能好好耕種,爭取三年後也給朝廷交更多的糧稅。」

這話說得淺顯直白,大家一下子都聽懂了,嗡嗡嗡地就議論開了,還是第一次聽到這種說法呢,真是稀奇,尤其以前在大金那邊,各種苛捐雜稅沒少交,卻不知道都用到哪裏去了。

不過見這事確實是真的,一時大家都喜氣洋洋起來,有了這糧食救急,那就不用勒緊褲腰帶過接下來的日子了。

章衙役拿出手上的花名冊,裏面有村裏各戶人家的情況,他來之前就算好了各家能拿到的糧食數,如今只要對着冊子下發就行。

顧青彥看着忙碌卻甚有條理的章衙役,再看一邊態度很好幫着村民們搬糧食的官兵們,不由得陷入沉思,他是比普通人更知道這當官的都是在想些什麼的了,知道他們向來是不把普通百姓的死活放在眼裏的,可是如今慶國這邊的一切卻又好像在打破他這一固有印象,結合之前的所見所聞,他一時思緒頗多。

而村民們都開開心心領了糧食回去,連韓家都得了50多斤,夠一家人吃個十來日的了,如果家裏餘糧不多的,這批賑災糧的確是雪中送炭,據說裏面的村子受災更嚴重,得到的賑災糧食會更多,大家不由得紛紛誇讚起朝廷和衙門起來。

一時雨停了、天晴了、賑災糧食收到了,前坡村便開始了熱熱鬧鬧的災后重建,大家把自家茅草屋重新搭了起來,勉強過度一下,然後便該補苗的補苗,該施肥的施肥,忙活開了。

等地里的一切都忙完,見莊稼的損失不算嚴重,這才開始籌劃起修房子來了,一時彭二的工程隊忙個不停,縣裏的磚窯廠更是日夜燒個不停,縣衙還專門又開設了一個新的磚窯廠,以維持大家的需求供應。

而劉村長終於看上了大夫,大夫摸過後說他這問題不致命,但是還是有一個挺大的淤血腫塊在裏面,必須好好休息讓淤血散開,不然加重了很可能直接二次癱瘓。

這話嚇得村長媳婦日日拘着他在床上躺着,哪裏也不準去,劉村長自己也是一陣后怕,他要是真沒了,自己家可就是垮了,當即也就順從地養起傷來,村裏的一攤子事就暫時拜託給顧夫子了。

剛好如今學堂放假了,顧夫子正是有時間,於是就這樣當起代理村長來。

除了一些瑣事和小矛盾需要他出面解決,還有一件大事便是要組織人手儘快把河道徹底梳理一次,這次必須兩個村儘快聯合起來。

下游的向前村因為清理河道不及時,地里淹的情況更嚴重,更甚至有幾戶人家都被洪水沖走了,所幸沒有出人命,可也把苟村長嚇得個好歹,要是鬧出人命,他這個村長就別想當了。

經過最近接連的旱加澇,他如今自然就不敢再扯皮耽誤了,很好說話的就同意了顧青彥的提議,兩個村趕緊合作把河道疏通一下,農村什麼時候都忙,河道疏通刻不容緩,不然誰知道什麼時候又旱了,或者又暴雨了呢。

為了治好這條小河,顧青彥特地找韓採薇這裏借了不少書,連夜翻書找治水方案,雖然這只是一條小河,算不得多大的治水工程,但是也算是他主持的第一項工程了,自然是認真得很。

他在書中找了不少治水方法,又從上至下把整條河跑了好幾遍,這才劃定了在好幾處合適的地方築壩,這樣乾旱的時候可以蓄水,而碰上大雨的時候可以防洪,一舉兩得。

而大金那邊正在遭受乾旱的人們則只能好自為之了,不說沒等來官兵衙役賑災,反而最讓人聞風喪膽的就是兵匪,朝廷撥備不出來糧食,官兵們就只能自己籌備糧草,不少心黑的,便就搶老百姓,或者一些零散的逃兵,集結成群,下鄉去搶劫,都是常見之事。

這些兵匪可比一般人更狠,也更有組織性,說是雁過拔毛一點都不為過。

剛搶劫了大劉他們村的可不就是一夥兵匪嘛,這群人都是逃兵,集結到一起后,就到處搶劫,如今在後山村這裏碰了壁,自然是不爽的很。

「我們往山裏追吧,這麼多人肯定留有一些痕迹的,我們沿着痕迹追過去!」第二天天一亮,一個兵匪就提議道。

果然一群人在後山口處,看到了人群踩出來的新鮮印子。

領頭的想了下,如今出去確實是沒有什麼搞頭了,不如去追到這群逃走的村民,身上肯定帶有糧食的,並且山裏很可能有水,到時候找個有水的地方落草為寇、佔山為王似乎也不錯。

於是就沿着後山的小道,帶着手下二十來個人往山裏走去。

而此時大劉他們全村已經走到了那個山洞,一進山洞只見一片狼藉,各種骨頭堆得到處都是,有那經驗老道的獵戶,聞着味說道,「應該是狼群在這裏住了,至於這些骨頭,看上去不像是野獸的。」

另一個獵戶上前撿起來一塊骨頭仔細端詳了一下,看清楚后嚇得趕緊扔掉,「人骨頭!」

村民們一下子覺得毛骨悚然,這堆了這麼多的竟然是人骨頭,當即就想趕緊逃離這個地方,別狼群又回來了,大家可就無處可逃了呀。

「不要慌,聞着氣味,狼群應該離開好幾日了,應該是去找水了,這裏沒水,暫時是不會回來。」老獵戶說道。

眾人這才稍微放了心,不過還是在洞外用荊棘和石頭把洞口好好堵了一下,這才安心找了地方坐下歇口氣,走了大半晚上大家都累壞了,暫時顧不得這裏之前到底經歷過啥了。

大家稍作了休整,商討起來下一步,一部分人傾向於在這裏躲一段時間,然後回村裏去,另一部分人則是覺得回了村裏也沒什麼活路了,這麼旱,莊稼都死光了,不如往北邊那條大河那邊逃去,謀個生路。

一時兩邊誰也說服不了誰,那便用腳投票吧,想北上的人,又去取了一些水,在洞裏生火做了點乾糧,就沿着山路向北而去,大劉一家便在這一隊裏面,而其他村民則留在了洞裏躲避了起來。:,,.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穿越庶女逃荒記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科幻靈異 穿越庶女逃荒記
上一章下一章

82. 二合一 雨後天晴;衙門賑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