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2 決定讀書

002 決定讀書

第二章

「賀哥兒,你說的可是真話?」

紀娘子並不把柳義的酸話放在心上,她只聽着了柳賀那句考秀才之言,自柳信過世后,她頭一遭聽柳賀說這樣的話。

柳信在世的時候總拘著柳賀讀書,但紀娘子也聽柳信說過,柳賀若想進學怕是艱難,但讀了書、大略識幾個字的話,娶個得體的媳婦,總歸能把家守住。

柳信和紀娘子二人是真想過楚家姑娘嫁過來之後的日子的,可惜天不遂人願,還未等柳賀成家,柳信便撒手去了。

「娘,自然是真的。」

母子二人一問一答,直接把一旁的柳義晾著了,他便又抬高了聲音:「大嫂,禮哥的病可拖不得。」

紀娘子這邊正要出聲,院外傳來「砰」的一聲巨響,下一刻,只聽一道尖銳的嗓音響起:「拿銀子的人死到哪裏去了?」

來人一雙細細的三角眼,偏偏顴骨極高,這兩樣出現在同一張臉上顯得極不和諧,柳義見了來人卻彷彿老鼠見了貓,直接往紀娘子身後躲。

「當家的,銀子可借到了?」來人正是柳賀的二嬸。

「嫂子正要拿呢。」柳義嘿嘿一笑,求救的目光投向了紀娘子。

「他二叔,你哥哥走後,家裏的日子一日不如一日,家中確實沒有多餘的銀兩了。」

「嫂子哄誰呢?下河村誰不知道柳秀才的大名?大哥考中秀才后,你們夫婦二人又是買雞又是買米,成日吃得滿嘴流油,到了侄兒生病的時候卻一兩銀子也不肯掏,我曉得,你越摳就越有錢,越有錢就越摳,你別的地方捨不得撒錢也就罷了,禮哥可是大哥的親侄兒啊,大哥屍骨未寒,嫂子你就見死不救……」二嬸話還未說完,整個人就伏在地上又哭又嚎,可惜嚎了半天只打雷不下雨,一顆眼淚珠兒也看不見。

論撒潑打鬧,他娘從來不是二嬸的對手。

二嬸卻不只是鬧,她一邊鬧一邊還衝柳義使了個眼色,示意他往裏屋裏翻翻找找。

楚家上門的事下河村都傳遍了,楚賢中了舉人,綾羅綢緞一身光鮮地上門,就連縣城裏的知縣老爺都要給他幾分面子,他既要退了和柳家的親事,怎麼會一兩銀子都不留?

想到這裏,她瞥了一眼柳賀,心裏只覺萬分痛快。

明明是一母同胞的兄弟,柳信上進又孝順,紀娘子嫁過來之後衣裳都未洗過幾回,柳義卻是個混不吝,成日裏不著家不說,家業還要她幫着算計。

不過柳信這一走,大嫂這好日子總算到了頭。

柳義接了信號剛要往裏走,還未跨過門檻,就見平日裏一貫軟弱的侄兒擋在了他身前:「二叔,您要往哪兒去啊。」

柳賀身量還未長成,加上剛剛病過一場,自然擋不住人高馬大的柳義,柳義剛把柳賀撞開,就聽身後傳來柳賀輕飄飄的聲音:「二叔,依《大明律》,竊盜已行而不得財者,笞五十,免刺。」

「小孩子瞎說什麼呢?我當叔叔的,來侄兒家看看也犯法?」

「像您這樣的,《大明律》裏叫親屬相盜,您現在一文錢沒拿,侄兒還能當看不見,若真拿了,衙門裏官差上門,您這胳膊可要遭罪了。」

「柳義你怕什麼?」看二叔被柳賀兩句話唬住了,二嬸大叫一聲,卻見柳賀此刻正似笑非笑地盯着她看,一雙黑黢黢的眼睛好似把她看透了似的。

「二叔,二嬸,您二人與其在這邊鬧,不如回去看看禮哥,下晌我見他在通濟河邊上晃,他年歲小,這幾日村裏又下了幾場雨,別惹出前村那樣的禍事才好。」

二叔二嬸聞言臉都白了。

禮哥是兩人的獨子,柳義成婚的年紀比醉心學業的柳信要早,他和二嬸婚後幾年才生下這麼一顆獨苗,今日兩人都以為禮哥由對方照顧周全了,誰曾想,禮哥竟一人偷偷玩水去了!

通濟河是縣內大河,繞着下河村一圈,附近的幾個村裏,每隔幾年就有誰家孩子在河岸邊被找到,找到的時候已經沒氣了。

二叔二嬸慌慌忙忙跑出去,紀娘子連忙起身也要去找,卻被柳賀攔住:「娘,我唬他的,禮哥已經被我叫回去了。」

柳賀揉了揉額頭,二嬸的嗓音又尖又刺耳,來一趟真叫他吃不消。

紀娘子也是煩不勝煩,柳信還在的時候,柳義敬畏長兄不敢上門,可近幾月,柳義已上門數次,今日雖被柳賀唬住了,往後再來誰也受不住。

「娘不必擔心,二叔我來對付就是。」

「賀哥兒,怎能事事讓你煩心?」紀娘子握住柳賀的手,「你若一心向學,我這當娘的也該立起來。」

紀娘子本以為柳賀考秀才的念頭是為了哄柳義,可第二天一早,柳賀竟已捧著書,在小院內看了起來。

柳賀讀書的念頭也不是剛剛興起的,他思考了足足好幾天,上輩子他學的是理工科,但是當年也是top2計算機專業畢業的高材生,在讀書上多少還是有點優勢的,而且他文科並不差,各門成績比較平均,加上自明朝開國起,科舉取士就已經是基本國策,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從童生到進士,進學的層次基本決定了一個人在社會上所處的地位。

古往今來的任何一個朝代,都沒有哪個朝代如此看重讀書考試,也沒有哪個朝代的考試結果那麼立竿見影。

柳賀自認沒有經商的天賦,當兵的話,他又不是軍籍,只是普通民籍,加上只要考上秀才就能免丁役,一個秀才能免二丁,他爹如果還在的話,柳賀的差役自然可以免了,可柳信偏偏不在了,他這副身子骨恐怕也扛不住繁重的差役。

可以說,柳賀別無選擇。

何況,他爹還給他留下了不少財富。

如果他只投身到一戶普通農家,想讀書習字恐怕會很難,買書買筆墨也不是一般人家能夠負擔起的,可柳信屋中卻有整整半櫃書。

蒙童學習的《三字經》、《千字文》、《性理自訓》和《幼學瓊林》都有,接下來就是四書五經,《四書五經大全》和《性理大全》,《朱子集注》和《朱子集傳》,蔡氏傳《書》,左氏《春秋》……還有蔡清的《易經蒙引》等,柳信的本經是《春秋》,家中有關春秋的註疏自然更多一些。

如果是前世每日對着電腦寫程序,柳賀自然靜不下心來讀這晦澀拗口的書,可這個年代玩樂少,柳賀又心無旁念,讀起書來倒是比前世快上很多,他原本就是一旦專註就會徹底投入的人,來了一趟大明朝,他感覺自己的專註度又提升了一步,記憶力也好得驚人,但柳賀卻覺得還不夠。

相比較同齡的學生,他的進度已經落後不少了。

他今年已是十三歲,成化年間大名鼎鼎的神童楊廷和十二歲就中了舉,十二歲考中進士之後當官,「李公謀」的李公李東陽八歲就以神童之名入順天府學讀書,柳賀自認不能和這幾位史書留名的大佬相比,可讀書要趁早的道理他還是懂的,總不能等到白髮蒼蒼了還是個童生,對心理健康也有影響。

「……遐邇一體,率賓歸王。鳴鳳在竹,白駒食場……」柳賀背得搖頭晃腦,他不像旁人讀書時那麼一板一眼,相反,他一邊念書一邊在院子裏練太極和八段錦,反正大門一關誰也瞧不見。

不得不說,《千字文》的韻律相當適合練功。

《千字文》全文千字二百五十行,由梁武帝時期的周興嗣編撰而成,傳說《千字文》成書後,周興嗣一夜白頭,足以證明這本書的功底。

柳賀眼下還未去社學讀書,但他已於一日前見了社學的夫子。

柳家所在的下河村、與下河村緊鄰的古洞村和紀家村三村合辦了一家社學,社學由三村一年合付館金,讀書的學童每人再送些拜師禮就能去讀,社學的位置在紀家村,紀家村就是紀娘子家所在,柳賀年幼時去過幾回,社學的夫子也是柳信的老師,他甚至都沒有認真考教柳賀就讓他入了社學。

不過紀娘子提醒柳賀,說這位夫子教書一貫嚴厲,但柳信考中秀才之後卻極為感謝這位夫子,一年中要拜訪好幾回。

柳賀三遍《千字文》讀完,身體也出了些汗,合上書之後,他從「天地玄黃」一句開始往後背,初始還有些磕絆,此後就越來越快,中間只停頓了一次,待一千字背完,他又去裏屋把紀娘子叫醒,帶她出去曬太陽,過了一會兒才返回屋內,開始默寫《千字文》。

柳家屋宅不大,雖然他爹中了秀才,但當時他爺爺偏愛幼子,過世前特意叮囑他爹別太鋪張,意思是別讓柳義對顯得過於寒酸,他爹聽了,屋子建的時候就不大,堆書的那間幾乎都被書佔據了,只有一桌一椅,桌上擺着兩個墨錠,一方硯,還有一疊高頭竹紙,竹紙一百張大約要花100文,看似不貴,可柳賀記得自己看到過一篇文章,說戚繼光的戚家軍一個月軍餉不足一兩,也就是說,這一百張竹紙是戚家軍一個人三天的工資。

對柳賀來說,一篇《千字文》就得用上好幾張紙。

柳賀的紙還是他爹的收藏,他爹去世后,家中進項減了大半,在紙張上的花銷還是盡量節儉些好。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寒門之士[科舉]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科幻靈異 寒門之士[科舉]
上一章下一章

002 決定讀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