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一章 入瓮

第三百五十一章 入瓮

皇帝御駕親征並非是一件簡單的事情。

需要有很多的準備,路線的選擇,隨扈人選,錢糧,車架等等的安排,都需要不少的時間。

皇帝上下嘴唇一碰,不意味着他明日就能御駕親征。

反對皇帝出征的大臣很多,大臣們固然欣喜前面老將軍領兵包圍了雲澤的主力,然皇帝親征對大唐來說是極為重要的大事,比同韃子開戰還要重要。

首輔等人重臣紛紛勸阻皇帝,「陛下在京城靜候佳音即可。」

老將軍的勝果讓皇帝的信心膨脹到了一定的程度,原本皇帝的性情就偏執,幾次同朝臣對着干,結果皇帝都贏了,皇帝此時正在興頭上,他又怎麼會聽大臣們的進諫?

前面監軍傳回來秘折,信誓旦旦的保證韃子覆滅就在此時,皇帝一心想超越歷代帝王,想證明給先帝看他才是最適合皇位的皇帝,再加上齊王在疆場上雖然險象環生,受了點傷,可依然活着。

並且齊王也得了寸功。

這讓皇帝格外的不滿,萬一齊王射殺了困獸一般的雲澤,他這番征戰豈不是給齊王做了嫁衣?

復國的皇帝曾言,滅韃子的皇族子弟為帝!

這道銘傳天下的遺命,也是皇帝的心頭刺,大唐的江山是他的!他如何都不會讓給齊王!

「你們不必說了,朕即可點兵出征!朕要親眼看着雲澤向朕搖尾乞憐!朕要親手報祖上的血海深仇!你們……」皇帝的食指指點着苦苦哀求自己放棄御駕親征念頭的大臣,「你們不明白朕同韃子不死不休的決心,誰在敢阻攔朕,朕便摘了誰的腦袋!」

「……」

朝臣們互看一眼,首輔咳嗽了兩聲,聲音沙啞,「陛下出征,何人監國?」

「朕冊九皇子為太子,首輔你留下輔佐太子。」

「陛下!」

首輔等朝臣這回徹底的炸開了鍋,在她們看來陛下御駕親征固然是有危險,身為臣子不能不勸皇帝,但冊立儲君的事情是大唐的重中之重,他們能容忍賢妃陪伴伺候皇帝,可他們無法容忍立賢妃的兒子為儲君。

尤其是在皇帝還有別的皇子的狀況下!

「九皇子聰明伶俐,當為儲君。」皇帝固執的說道。

「不可,陛下!」

首輔等人再一次跪倒,「立嫡立長,都輪不到賢妃所出的九皇子,懇請陛下三思,陛下,你即便摘了臣的腦袋,臣也不贊同陛下立九皇子為太子!」

「臣附議首輔。」

「臣附議。」

自從皇上登基后,有幾次同大臣頂牛,唯有這次,皇帝心底覺得震驚,眼前這群寧可死也要阻止他冊立九皇子的朝臣態度實在是太堅決了。

別說不要性命,就是將他們千刀萬剮,他們依然會反對。

國本,冊立太子是大唐的國本,所以大臣們不會退後,除非皇帝找到了一個能說服他們的理由!

賢妃若為皇后的話,冊嫡子為太子倒也能交代過去。

皇帝倒不是對皇後有多深的感情不忍廢后,而是冊賢妃為後,以賢妃如今的份量是遠遠不夠的,到時他還得同大臣們費勁唇唇舌,不如……皇帝微微的眯了眯眼睛,後退了一步,「好,朕這次採納眾卿家的諫言,暫緩冊立太子!」

首輔等人聽聞此話,稍稍覺得安心一些,「陛下親征,何人監國?」

「如今大唐帝國上下最大的要事就是剿滅韃子,朕親征是為了處理此事,想來除了糧草之事外,朝廷上不會有太重要的事情發生。」

皇帝思索了一會,」朕記得大唐開國后,太祖也幾次出征,當時是又內閣輔政,有要事迅速報給太祖,朕願效仿太祖,將朝廷上的瑣事交由內閣,若有大事,迅速送到朕面前,左右京城和草原並不是很遠的,朕也不會深入草原。」

「至於皇族監國的人選……」

皇帝按了按額頭,「由長樂公主和平王監國。」

長樂公主在朝野上下頗有威名,本身又是皇后名正言順的嫡女,長樂公主自身的氣勢又很足,足以讓朝臣們認同。

平王爺是最沒有野心的王爺,皇帝對平王比較放心。

有長樂公主,平王,內閣閣臣互相牽制,皇帝會將錦衣近衛的密探留下來隨時探查消息,如此的安排萬無一失。

況且只要皇帝在疆場上剿滅韃子,他的聲望會達到頂峰,讓誰也不敢生出謀反叛逆的心思。

皇帝提出的監國人選,得到了大臣們的認可。

剩下的事情,便是商討隨扈皇帝的人選,皇帝此番親征會帶走護衛京城大部分兵力,皇帝也是知曉安全第一的,單以兵力來說,大唐完勝雲澤。

前方勝利在望,此番隨扈皇帝是個極為榮耀的差事,哪個不想在剿滅韃子之戰上添上一筆?

這是會青史留名的好事!

文官系統中,大多數文官留了下來,畢竟在疆場上文官沒有武將有用。

皇帝只選了幾個四品,五品的文官作為文書隨扈。

至於朝廷上的勛貴武將們一個個削尖了腦袋往隨扈的隊伍里鑽,陪着皇帝出去走一圈,回京后官職爵位一定會得到提升。

晉國公等同燕國公較好的家族並不大熱衷隨扈皇帝,雖然晉國公他們看着隨扈的名額也很眼熱,但他們家族最最爭氣的子弟都被李冥銳帶到了南越去了。

混吃等死的子弟還是留在京城為好,省得他們在皇上面前丟人。

晉國公同燕國公關係最親近,兩人年歲又相當,他聽燕國公話語里的意思是,世子夫妻覺得皇帝御駕親征太危險……疆場上,瞬息萬變,雲澤也是一位狡猾的的人,誰也不曉得他是真投,還是詐降!

晉國公這輩子沒上過疆場,因此他對家學淵源的燕國公的意見很推崇,世子夫妻在他看來是能人幹將,暗自衡量一番后,他將準備隨扈皇帝的家族子弟壓了下來。

眼下大唐都為即將到來的勝利而歡呼,皇帝又是在意氣風發的時候,晉國公雖然琢磨出點危險的滋味,但在舉國歡騰時,他不敢潑冷水。

左右皇帝帶去的人足夠多,即便有點危險,皇帝也不會有太大的危險,大不了退回京城,韃子還真能乘勝追擊攻破京城?

皇帝不會有危險,跟在皇帝身邊的人可就不一定了。

立功還有機會,不必急於一時。

晉國公也讓同自己交好的勛貴仔細考量,一窩蜂的隨扈皇帝,沒準什麼都得不到。

有人聽了晉國公的規勸,當然也有人認為晉國公老糊塗了,爭功心切的勛貴武將,紛紛加入隨扈隊伍中。

皇宮中,皇帝攬住賢妃的肩頭,「朕帶着九皇子一起去疆場,只要他有寸功,朕回京后就可以冊你為皇后,愛妃在對韃子之戰上的表現,朕也會如實告訴大臣,朕會讓大臣和百姓明白。愛妃不僅有花容月貌,還是最能幫助朕的女人。」

「多謝陛下抬愛,臣妾捨不得陛下。」

賢妃深情款款的說道:「臣妾想親眼看着陛下剿滅韃子大汗,臣妾只要想到陛下威風時,臣妾就激動的睡不着,陛下,臣妾求您帶臣妾一起去吧,臣妾願意做陛下身邊的校尉!」

「陛下。」

賢妃苦苦的哀求皇帝,誇大對皇帝的思念。

在女人面前,展現皇帝的英雄氣概,皇帝一想也挺有趣,賢妃想要為後,還真需要耀眼的功勞,皇帝點頭答應了賢妃的要求,「朕帶你一起去。」

「多謝陛下。」

賢妃在皇帝面前柔情萬種,背地裏,她吩咐自己的人在他們出征后給七皇子下藥……等他們凱旋,七皇子以死,皇帝和朝臣只能立九皇子為太子。

至於新出生的皇子,還太小,誰曉得能不能長成?

賢妃想着是不是也陳詞機會讓他也……

小皇子在太後身邊,賢妃要動手得非點勁的。

……

半月後,在皇帝再三的催促下,他的車架在京城百姓的歡呼聲中出了京城,皇帝坐在御輦上,聽着百姓山呼萬歲的聲音,他高興極了,也自在極了。

唯一的遺憾寧欣還在莊子上養病,沒有看到他意氣風發的樣子,沒關係,等他凱旋,寧欣再也逃不開了!

京郊的莊子上,寧欣看着突然闖進來,滿目風塵的飛宇,問道:「前面怎麼了?你家主子在何處?」

「埋伏!」

飛宇喘了一口氣,「陛下剛到韓地就撞進了韃子的口袋陣中,已經絕糧五日了,雲澤以皇帝的性命要挾老將軍率眾投降……這這則消息最慢明天也會傳進京城!主子因為皇帝的暗算,受了點傷,大約要半月才能趕回來,京城……京城會因為陛下被俘而混亂的。雲澤一定會以陛下的性命,要挾大唐投降!」

寧欣默默的捧著茶杯,苦澀一笑:「前兩天我剛接到長樂公主傳來的消息,七皇子去了,小皇子起了疹子,不知能不能挺過去。我是不是該恭喜齊王殿下?」

「世子夫人,主子也不願意的,眼下大唐局面很危險,正是應該眾志成城的時候啊,您……」

「我不想聽你的解釋,大唐不會滅!」

寧欣起身走出了門,她費了半年的時間,忍受母女分別,勉強訓練出的陷陣營,就是為了匡扶大唐社稷,保護大唐帝都!rs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佳婿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台言古言 佳婿
上一章下一章

第三百五十一章 入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