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柳暗花明

63、柳暗花明

一九七三年六月十六日,《賣茶女》拍攝完畢,用行家的話說是「殺青」,殺青的原意是:古人著書時,字是寫在竹簡上的,竹簡是竹片組成,一捆捆的寫字的工具,相當於現代的紙。但是濕的時候不便書寫,又易生蟲,故要先烤乾,原來是「青」色的沒有了,烤「黃」了,烤的過程就叫殺青。殺青跟著作完了還差非常重要的一環。因為在字未寫上前叫「殺青」,殺青后才便於寫字。所以「殺青」不等於著作已完,這是古人的誤用,也是今日「行家」的錯誤引用。所以作者說是拍攝完畢。拍攝完了還要經過剪接等工藝製成完整的膠捲。最後要經過「審片」,通過了審片,才可以公演。沒有通過,則還要剪修,直到通過才算完工。若製片堅持不再剪修,則此片可能入庫封存,叫「夭折」了。

《賣茶女》就是沒有通過「審片」的。人家說了,那裏面的愛情太多,有觀眾不宜看的鏡頭,袒胸露臂不好看,床上戲不宜有,只好槍斃!在那個年代拍的電影居然有美女出現,有愛情裸露,不槍斃才怪,胡思又不同意改,只好封存。

說封存就封存吧,胡思只有失業。可不知怎麼了,還是聽錯了,還是弄錯了,胡思一天竟接到一個祝賀的電話:「祝賀你導的《賣茶女》上演成功!」

胡思問:「你是誰?」

「我是誰不重要,總之你導的片子很好,已獲得好評,祝賀你!」

胡思又問:「在哪裏上演了?我怎麼不知道!」

對方說:「告訴你,在香港,你很快就會收到評論文章的,再次祝賀你!」

香港是什麼地方?資本主義世界,英帝國主義的殖民地,哪裏有好評有什麼用,那是社會主義的敵人。有人說:凡是敵人擁護的,我們就反對。有人不明白了,敵人還是「人」呀,他若是喜歡女人,那麼我們則要反對女人,恐怕這不行!漂亮的女人,甭管她姓「無」,還是姓「資」,男人則怕都喜歡,俗話說:英雄難過美人關!就是英雄,美人關也是不好過的。況且是一般男人呢?

胡思的評論文章還未收到,領導找他談話了:「怎麼回事?」

胡思說:「我也不知怎麼回事。」

胡思確實不知情,可他真的收到香港大報小報的評論文章,他略略看了一下就上交了,他怕麻煩,還是矛盾上交的好!

一九七四年十月中央首長有個講話說,講話的精神,是以安定為好,全黨全軍要團結。

以什麼安定,以文化宣傳,全黨全軍要團結,全民也要團結,不知是中央的精神,還是別方的影響,香港可以放的片,難道大陸就不能放?是香花是毒草,不妨讓大家評評,廣大革命群眾的覺悟是高的,思想是積極的、先進的!他們一定能辯別是香花還是毒草。某人決定,內部放映。

內部電影是不賣票的,若是賣票就是公演了,當然這樣看的人就有限,可傳播的人則無限。只要有人傳播就有人信。想看的人就多,越是看不到越是想看,這才是人們的心態。想方設法,鑽山打洞都想弄張票,這就是當時的形勢。

好壞不說,看過片子的人都感受良好,人數比在電影院公演看的人還要多,什麼是成績?這就是成績。什麼是成功?這就是成功!公開放映是遲早的事,觀眾就耐心地等待吧!

一九七三年九月趙金菊正式辦理調動手續,成為上海紅日電影製片廠演員。由於剛剛完成的片子未曾亮相,趙金菊的名字也只是在劇組中有名。因此只能拿工資無片酬收入,過着清閑的家庭生活。對於家庭,她算是盡忠的,對於胡思她算是溫柔的,雖然胡思比她大十幾歲,可胡思也不顯得老,也許是保養得好,也許是愛情的滋潤,她們夫妻間到很是恩愛。用胡思自己的話說是:有一金菊足矣!

趙金菊也盯得緊,絕不給胡思有外遇的機會。孫二娘見他們倆口子好,心情也好,只是去年趙金菊爺爺病逝,他們倆口子正忙於拍戲,沒有回去見最後一面,十分遺憾!孫二娘是回去了的,可也只是待了幾天就回來,她的寶貝外孫女胡冬梅還是要人照顧的,她實在是放心不下呀!

一九七三年十月,趙金菊又有了。胡思說這次一定要生個兒子。

九月份趙金菊的戶口不是落戶上海了嗎!一家人都很高興,胡思跟趙金菊商量趁現在不忙,是不是給江冬梅要個弟弟。趙金菊說:「有冬梅你還不滿足呀?」

胡思說:「滿足什麼呀,爸媽來信了,說是讓我們再生一個,男孩更好!」是呀,無論是鄉村,還是城裏,都希望生小孩是男性的。都是男的,社會就完了,男女平衡才對呀!男女失調會給社會帶來麻煩的。可人們仍然喜歡生男孩。

趙金菊說:「生男生女要靠爺們,你就努力吧!」

「真的!」

「我們都老夫老妻了,不是真的難道還是假的?騙你不成!」

於是夫妻倆做了番努力,加了不少晚班,工夫不負苦戰人,真的趙金菊又懷上了。

為了保險起見,胡思通過關係,讓趙金菊做了b超,確證是男性,才讓她繼續懷着。還好,算趙金菊運氣,真的懷的是男性。要不趙金菊可能要遭流產刮宮罪,以後還不知什麼時候懷上呢?趙金菊當然高興,胡思更是樂不可支。不過這時趙金菊提醒胡思,在我與你不能同房的期間,你一定要剋制,要不我們的婚姻就完了,家庭就散了,你可要吸取教訓,胡思真的發誓賭咒,狠下決心做到了!

一九七四年八月六日生下一男孩,取名胡秋果。一家大小歡天喜地,尤其西安老家,程爸程媽更是高興,他們來信說一定要帶回來看看!

一九七四年十月。他們一家四口:兩夫妻和兩小孩,嗯,踏上了去西安的火車。

孫二娘暫回樂平探視丈夫與婆婆。一

wap.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金色菊花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都市青春 金色菊花
上一章下一章

63、柳暗花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