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安哈爾特

第17章 安哈爾特

安哈爾特公國,又或者安哈爾特-德紹公國,作為神聖羅馬帝國內部多如繁星的諸侯之一,這個公國曾經跟其他默默無聞的小諸侯差不多。

在神聖羅馬帝國如果地盤不夠大,默默無聞是好事,因為一旦忽然整個德意志都傳遍了你領地的名字,那就只意味着兩件事,你的領地就要悲劇了,或者你的領地已經被悲劇了。

而現在,安哈爾特-德紹公國就屬於前者。

身為當事人,安哈爾特-德紹公國的德紹親王利奧波德很頭痛,而在今天接到外交官的回報以後,他更頭痛了。四十多歲的德紹親王統治安哈爾特公國有十多年了,他非常清楚統治下的公國有多大的能耐。

人口不過十萬,騎馬花一天時間就能跑完整個公國領土,就這麼一個彈丸之地卻要即將面對普魯士柏林、瑞典好幾萬人,那豈不是悲劇。

如今夾在普魯士和薩克森西境領土中間的安哈爾特-德紹公國好像只有三個路可以選擇。

德紹親王每天都把聚集過來決心擁戴王子腓特烈的普魯士貴族將領們商量解決的辦法。但他們商量不出來一個完美的解決方案。

投降柏林的奧托,或者跟瑞典、柏林打上一場再投降,兩者不論怎麼看都跟即將悲劇的安哈爾特公國一樣悲劇。最後一個選擇,也就是德紹親王利奧波德唯一的希望,讓安哈爾特公國四周的德意志鄰居讓開一條通往奧地利的道路來。

今天他們再度聚集在一起,希望從外交官那裏聽到好消息,但是,外交官的彙報讓德紹親王很傷心。

薩克森人就別說了,薩克森選帝侯對安哈爾特-德紹素來有着吞併的野心。誰讓現在統治薩克森的韋廷在六百年前跟自家同屬薩克森的阿斯坎尼家族呢。薩克森人窺視安哈爾特-德紹不是一天兩天的事情了,什麼下三濫的手段沒用過,要不然同屬一脈的安哈爾特-德紹也不會在瑞典人來以後,緊抱普魯士人的大腿,甚至在普魯士公國升為王國時,加入到普魯士王國領土的版圖之內了。這次薩克森選帝侯老早地就把五千人擺在了萊比錫,還在附近佈置了九千人,這明擺着是要斷絕安哈爾特公國通過薩克森前往奧地利的去路。

不過從安哈爾特-德紹抵達奧地利並不是只有一條路可以走,但被寄予厚望那群鄰居們,竟沒有人答應讓出一條路來。北邊的那群鄰居能解釋為懾於瑞典人的淫威。那麼南邊的呢?

德紹親王一想到那個可能性就背後發冷。

如果他們這支軍隊全軍覆沒,好處最大會是誰?

薩克森人?

奧托一黨?

或者奧地利人?

薩克森人斷去了後路,又在普魯士的波茨坦決裂,奧托不聞不問,這說明什麼。薩克森人跟奧托可能有了協議,而這個協議的結果極有可能是。薩克森人斷去安哈爾特里普魯士軍的去路。為柏林方面的奧托一黨全殲這支軍隊製造條件,然後在戰後,薩克森獲得這片土地。

看似薩克森人得到的好處最大,不費一槍一子就獲得了一片領土,但奧托一黨那邊也同樣獲利不小,殲滅了這支保王黨的主力。還有國王繼承人還有什麼資本重返柏林?奧托一黨打贏了這一仗,以後想要腓特烈想要重返柏林就要很難很難了!

輪到奧地利人,德紹親王利奧波德很不情願,但又不得不面對一個現實。假如他們全軍覆沒,那麼腓特烈想要復國將要完全依靠奧地利的哈布斯堡的幫助。到時候哪怕腓特烈能夠重返柏林,但既然是奧地利攻克的柏林,他們真會那麼好心地放棄拿到手上的好處並將吞下去的領土雙手奉還?

把在安哈爾特的普魯士人趕出去?

德紹親王搖了搖頭,他是老腓特烈的朋友,兩人從小一起長大,他還記得參加那個倔強老頭的婚禮那天,嚴肅得差點把新娘嚇哭的情景,如今老朋友有難,他的良知無法讓他做出這麼絕情的事情,更重要的是,趕走了普魯士人又怎麼樣,那還不是無濟於事,失去了普魯士的庇護,弱小的安哈爾特有什麼能力單獨生存下去?十有**還會給薩克森人吞併。而且用安哈爾特公國的兵力去跟薩克森人打一仗,還不如用普魯士人聯合整個公國的兵力去跟柏林的奧托一較高下!

如今跟着施維林待在公國里的普魯士軍隊還是尚未改革前的優秀士兵,他們參加過對薩克森的戰爭,參加過對波蘭的戰爭,如果真是走投無路,狠狠地打上一仗又何妨!那群奧托狗黨新建的新軍幾乎沒有任何戰爭經驗,肯定沒有這支軍隊厲害!

德紹親王在那群所謂的改革黨把手伸進普魯士權力中心的那天開始就認為他們是群禍害!雖然普魯士的改革跟安哈爾特公國沒有任何關係,不過農奴制實行得多好啊。農奴就得老老實實地待在農田裏種糧食,這才好讓貴族們能夠用心為國家作戰,你看波蘭封王戰爭裏面,大量極具榮譽感的容克願意為普魯士扛槍走上戰場,奮勇拼殺,面對瑞典人、俄羅斯人都不落下風,對戰薩克森人和波蘭人更是佔盡上風。

如今可好,改革改到普魯士莊園容克們哀聲連天。許多人乾脆都在裁軍換血時期直接回老家了,普魯士大軍給裁掉了三萬多,換上一群泥腿子出身的所謂自由民。他可是看過那群身份低賤的平民構成的軍隊,那些農夫構成的軍隊根本比不上原來由流氓、痞子、酒鬼、惡棍組成的軍隊,放到戰場上,死都不知道怎麼回事,偏偏奧托還強詞奪理說,自由民構成的軍隊最大好處是勝在數量,解放農奴以後,能將徵兵的範圍從容克擴大到全普魯士,還說什麼,稅收的範圍也從而跟着增加。

屁的人數眾多,當年沒改革的時候,普魯士都還有超過五萬人呢,改革完連五萬都不到了!

但有一點,德紹親王必須承認,那就是奧托太陰險了,誰都沒有想到當年之所以裁軍是用新軍為了控制住柏林。

他當年提醒過老腓特烈小心那個奧托,只是他又不屬於普魯士內部的人,不能說太多,要不然也不至於弄到今天這個走又走不了,打又打不得的困境,而且他和施維林還要面對更嚴重的問題。軍隊總得支付軍費,每天還要大量消耗的糧食。安哈爾特公國才多少人啊,短時間內供養這支軍隊沒有問題,但根本無法承擔起長時間供養這一萬三千普魯士軍的責任。沒有了錢和糧食,德紹親王最不想看到的局面將會出現,逃兵。而今天距離他們意識到奧托要反的日子早有一個月,這已經臨近安哈爾特-德紹地區的極限!

保存實力並轉移,這是大家最想採取的措施,卻也是無法實現的辦法。德紹親王從個人感情上不想這樣,因為保存實力並轉移,他就得放棄安哈爾特公國,但理智告訴他必須做的。可是由於鄰居的不合作,薩克森人又壞事做絕,這一萬三千人保王黨除非肯不理那些鄰居,給予他們宣戰的理由,直接從他們的領土上走過,否則保王黨聯合軍根本就是插翅難飛。而且就算飛了又能怎麼樣?到哪裏去找糧食和錢供養這隻軍隊?

有人提議既然薩克森人不仁,那他們就不義,決戰薩克森人,打通一條通往奧地利的道路。

一萬三千人對戰一萬四千人,薩克森人的優勢並不大,勝面不小。只是任何兵力對現在保王黨來說都是極其寶貴的,打贏了薩克森人去到奧地利了,怎麼辦?他們不想節外生枝,誰知道薩克森背後是不是有着其他大國撐腰,另外一個原因是他們的炮彈和火藥儲備不多,打完了一場決戰,那麼下一場戰鬥就要緊巴巴地過日子了。

不少人破罐子破摔,導致跟奧托一黨決戰的聲音越來越大。與其浪費兵力和彈藥在薩克森人那裏卻換得一個撤退的結果,到頭來還得面對這樣那樣的問題,不如跟奧托一黨決戰,贏了打進柏林,迎回王國繼承人主政,輸了,還有比這更糟糕的情況?

這話說得在理,但大家都清楚這樣做很危險。他們兵力上就處於劣勢,就算打贏了奧托,可總得付出不小的損失,那未來怎麼辦?沒有了足夠的軍隊,普魯士人拿什麼去震懾住瑞典人、薩克森人?除非出現奇迹,讓他們大勝奧托一黨,然後瑞典人被嚇住,否則這是死路一條。只是這也是沒有辦法的辦法。

然而就在大家爭吵到中午就要到草坪享用中午茶的時間,一個侍從把德紹親王跟施維林叫到了外邊走廊。

「親王殿下!」

一個派往公國邊境警戒的騎兵上尉滿頭大汗地闖站在會議的大廳走廊上。

「出了什麼大事?是奧托一黨進攻了嗎?」

「不是,一個自稱是王子殿下朋友的人要帶領他的軍隊進入安哈爾特公國!」(未完待續。。)

ps:很久沒寫第三人稱了.....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穿越在十八世紀歐陸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言情穿越 穿越在十八世紀歐陸
上一章下一章

第17章 安哈爾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