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四章追擊決戰

第一百二十四章追擊決戰

把追擊的任務交給甘寧,賈成便開始着手穩固新佔領的地域。

與先前心向朝廷的幾個郡不同,狄道以西諸郡常年被韓遂等叛軍佔據,地方經濟受到破壞極為嚴重。

這條在漢代被稱為絲綢之路的重要貿易通道,歷經十餘年戰火,早就沒了往昔的繁榮。

作為涼州人,賈成知道,若要使得涼州長治久安,必須恢復西域貿易通道,給涼州百姓帶來生存發展的希望。

否則就算投入再多的資源,再多的財力物力,也只是一時的穩定。

等到朝廷中斷投入,涼州照樣會脫離朝廷控制。

西漢絲綢之路興起,大漢朝廷影響力遍佈西域,涼州不僅是大漢十三州疆域之一,還是西域都護府最有力的後方基地。

為大漢控制西域提供強有力的支持。

到了東漢,士大夫故步自封,為了抵禦北方草原上的匈奴,逐步減少了對西域方面的投入。

當然也因為西邊大食發生戰亂,東西方貿易減少,使得絲綢之路產生的利益逐年減少。

大漢慢慢廢棄西域都護府,從而也使得涼州地方經濟逐年萎縮。

再加上吏治腐敗,朝廷派往涼州的各級官員一個比一個貪婪殘暴,到靈帝後期,涼州幾乎已經成了叛亂的源發地,不僅脫離了朝廷控制,還年年出兵關中,給大漢朝廷帶來巨大損失。

要解決涼州問題,首先必須在軍事上徹底消滅叛軍,使得短時間內涼州百姓獲得喘息的空間。

然後在經濟上給予臨走百姓生存和發展的希望。

雙管齊下,才能使涼州重回大漢懷抱。

在隴城,賈成一系列措施,已經取得不小成果,依託漢中強大的製造能力,隴城周圍四郡原材料源源不斷的銷售出去。

各種援建作坊生產的半成品或粗加工產品也得到漢中以及益州的市場認可,短時間內就獲得巨大回報。

有了利潤的刺激,大量隴城豪右和商賈紛紛湧入朝廷新佔領地區,與當地勢力一起開辦工坊,收購牛羊製品,販賣到南方,形成了一條條新的貿易線。

戰爭是政治的延伸,更是經濟利益不可缺少的手段。

賈成只不過打開了戰爭的正確模式,讓商賈與戰爭得到充分結合,便使得戰爭變成了生意。

為了獲得戰爭的利益,所有人都狂熱的支持戰爭,支持朝廷將一個個城池,一塊塊土地納入朝廷控制範圍。

將士們通過戰爭繳獲,不僅能因功陞官,還能分配到更多的土地,成為名副其實的地主。

而他治下的豪右、世家、商賈,可以在新佔領的地域內尋找到各種商機,得到廉價的原材料物資,獲得巨量的利益。

甚至被佔領地域的百姓,因為朝廷軍隊良好的紀律,並沒有受到多少傷害。

反而在朝廷治下,可以得到更多穩定工作機會,只要努力勞作,便可一家老小衣食無憂。不再朝不保夕,時時擔憂被叛軍搶掠,甚至強征入伍,在戰場上丟了性命。

所以涼州在經過初始一段時間反抗之後,隨即看到朝廷佔領下百姓們安居樂業的生活,很快便紛紛倒戈。

各地豪右百姓紛紛起事,驅逐叛軍官員,豎起大漢朝廷旗幟,等待朝廷派人接收。

特別是賈成在對待降將成宜的處置上,體現出了他的寬宏大度的一貫風格,讓許多心懷忐忑的叛軍地方官員看到希望,不再猶豫不決,紛紛緊閉城門不許馬騰韓遂逃兵進入城池,減少了甘寧追擊難度。

成宜作為韓遂部下將領,當初不遺餘力截擊賈氏族人,差點使得司徒賈詡妻子落入叛軍之手,造成不可挽回的損失。

可就算這樣的仇人,當成宜戰戰兢兢自縛其身出現在賈成面前,賈成卻親自上前為他鬆綁,絲毫沒有怪罪之意。

反而對成宜感激道:「若非成將軍密信告知,朝廷大軍將深陷馬騰叛軍之圍,涼州之戰也不可能如此順利。我又怎能因私廢公,以私怨而罪大功之將。」

成宜感激零涕,大哭下拜道:「罪將蒙昧,投賊以抗朝廷天兵,萬死難贖其罪,幸大司空雅量寬宏,罪將無地自容,甘願為大司空馬前卒戴罪立功。」

賈成哈哈大笑,拉着成宜的手道:「有成將軍相助,何愁涼州不定。」

他當即命成宜為偏將軍,帶着本部人馬前往甘寧軍中,招降韓遂佔領的各郡縣。

成宜得了賈成任命,心中又感激又振奮。

他原先只是一個狄道城豪右地主,恰逢韓遂叛亂,為了保護家業響應韓遂起兵,這些年來逐步成了狄道城守將,手握數千兵馬,算是韓遂帳下一股不小的勢力。

為了生存,他與其他小勢力一樣,在韓遂的帶領下四處作戰,屢次進攻關中長安,擄掠地方。

可像他這樣的小勢力,在這個四處皆戰的地方,根本不懂得如何發展。就算每年出兵劫掠,狄道城卻越來越艱難,很難獲得維持部隊的資源。

在日益貧瘠的涼州,沒有生產,靠搶掠就像飲鴆止渴,註定難以生存。

狄道城還算好的,有不少耕地可供成宜獲得糧食。但他要維持數千部隊,這點糧食哪裏夠?

所以城中糧食越來越貴,一斛米糧價超萬錢。越來越多的百姓為了生存拿起刀槍,加入他的部隊出去劫掠。

可是各個勢力都面臨這樣的情況,越劫掠越窮,陷入了惡性循環。

成宜之所以很輕易聽從他夫人的建議,寫信投降賈成,其主要原因就在於此。

馬騰十五萬胡騎進入狄道,就算打贏了賈成,他的狄道城也毀了,一家老小吃飯地方都沒了,那還打個雞兒啊。

馬騰、韓遂倉皇撤退,朝廷大軍還未進入狄道,大量商賈就先涌了進來。

沒錢買糧食?不要緊,你家裏有啥東西賣給我,咱給你優惠價。

既沒錢又沒可賣的東西?也不要緊,只要你家裏有人願意幹活,咱簽個合約,先預支給你糧食,到時候從工錢里扣。

短短數日,狄道城便家家燃起炊煙,人人吃上了飽飯,滿心歡喜的等待朝廷大軍入駐。

就連他成家,數千頃被胡人禍害的一塌糊塗的糧田,也早就被那些商賈上門預定好了未來產出所有權,作為定金的錢糧布匹早早送進府里,讓成宜大大的鬆了口氣。

終於不用擔心被馬騰敲詐走家中存糧而挨餓了。

畢竟按照以往規矩,降將沒人權,要保住性命,還得送出去大半家產。

可是在賈成這邊,非但不需要這麼做,自己的損失還能挽回來不少。

成宜當然很是慶幸自己選擇是多麼正確,他也有一些至交好友在各地為將,該說不說,日子過的日益艱難。

如今又這麼好的機會重新納入朝廷管轄,還對他們既往不咎,甚至異常寬容,傻子才抵抗朝廷天兵?

他領了賈成軍令,馬不停蹄出發勸降這些地方小勢力,有了這些勸降功勞,以大司空賈成為人,榮華富貴指日可待。

為了成氏子孫未來,他成宜不得豁出命去抓住機會搏一搏?

相對於涼州各地在成宜等降將積極勸說,以及收到消息自發易幟的各郡縣守將。

甘寧追擊的步伐卻不緊不慢,與他以往快速果斷全然不同。

他兵分兩路,一路由親信部將戴斌與陳到率領,帶着三千騎兵一萬步卒追擊韓遂,目標韓遂老巢金城。

他下了死命令,一定要抓住叛軍賊首韓遂,活要見人死要見屍。

戴斌跟隨他多年,每次作戰必為先登,甘寧對他很是放心。

陳到這些年一直是賈成身邊護衛統領,很少帶兵出戰。

但是甘寧深知此人武力超群,帶兵能力不在他之下,只是陳到向來低調,少有人知。

這次賈成把許褚調到身邊代替陳到,就是想要給陳到更廣闊的空間,不至於困在身邊浪費他一身藝業。

所以他讓陳到作為戴斌副將領兵出戰,也是給他機會施展抱負。

甘寧自己率五千騎兵,兩萬步卒追擊馬騰,收復隴西諸郡。

馬騰在羌胡部族中擁有很高的聲望,只有幹掉他,才能使羌胡群龍無首,再也不能聚集起來為禍涼州。

馬騰對戰事判斷極為老辣,一聽說後方出現朝廷部隊,便立刻拔營退兵,兵力保持的非常完整。

甘寧追擊要是過於急迫,很有可能被馬騰軍反戈一擊,所以他率軍不緊不慢跟在敵後,把五千騎兵分成五部,輪流在馬騰軍屁股后騷擾。

迫使馬騰軍不停撤退,得不到休息。

他的軍中還吸納了不少涼州地方將領,如姜敘、梁續、尹賞等騎兵將領。

這些將領熟知涼州地形,對馬騰有着刻骨的仇恨。有他們加入,一方面可以避開容易中伏的地形,另一方面還能出面招降沿路各個地方勢力,為大軍所用。

馬騰當然不是庸將,當他得知甘寧親自率兵追擊自己,連番派人斷後阻擊追兵。

兩軍在沿路連番惡戰,一度打成膠着狀態。

但是作為追兵的甘寧軍卻步步為營,他深知在追擊途中只要保持陣型,死死咬住對方部隊便是勝利。

畢竟敵軍後方受到段煨部威脅,麾下部眾歸心似箭,已經不可能從容佈置與自己打消耗戰。

他拖的越久,馬騰軍士氣就消散的越快,未來作戰也越容易。

反觀馬騰軍,一開始尚能利用開闊的地形反身包圍對方,發揮他們優勢機動力圍攻甘寧軍。

可是隨着時間的推移,後方求援信使一波接着一波到來。馬騰也越來越焦慮。

若是丟了後方城池,他馬騰就只能拋家舍業逃亡草原了,這樣的話,他將來就再也沒有能力糾集羌胡部族為自己賣命了。

所以一時之間他陷入了兩難境地。

但他畢竟還有一戰之力,經過一番仔細思索,他發現偷偷逃離大軍,加快步伐逃走的部眾越來越多。若是再退,手下部隊很可能還沒回到老家便一鬨而散。

而要是在途中集中兵力殲滅甘寧追兵,他還能揮師回家,趕跑在老家騷擾後方的小股朝廷軍。

他當機立斷,趁自己的部隊還有一戰之力,集中力量在北原與甘寧軍展開決戰。

馬騰將自己手下四萬騎分成十部,由自己和兒子馬休、馬鐵,還有侄兒馬岱各領一部,其餘由部將楊秋、張橫、程銀、侯選、李湛、馬玩等人率領,不顧一切的向甘寧軍衝擊。

甘寧知道此戰最為關鍵,贏了,涼州一戰可定,敗了,馬騰軍便能獲得喘息之機,涼州還將陷入長久戰亂之中。

這時候馬騰也早就通過幾個月作戰,獲知了朝廷騎兵作戰能力大幅度提升的秘密。

高橋馬鞍與馬蹄鐵限於鐵器和工藝不足,只有他軍中將領才能配備。

但雙邊馬鐙製作簡單,也已經成了他軍中騎兵標配,讓他的騎兵作戰能力得到大幅度提升。

所以他才有可能發動所有騎兵向甘寧步兵陣營發動突擊。

戰鬥一開始便打的極為慘烈。

在開闊的曠野里,馬騰採用四面合圍衝擊對方方陣的戰術,一開戰便投入了兩萬騎兵衝擊敵陣。

甘寧將騎兵放在陣中,沒有派出去與對方纏鬥,只是用密集的弩箭阻擋敵人進攻。

但是馬騰這回發了狠,根本不顧自家傷亡巨大,讓自己的兒子率軍帶頭衝鋒。

他的做法極大的鼓勵了麾下將士的鬥志,不顧傷亡向前猛衝。

在付出上千傷亡后,騎兵終於衝進馬弓射程,馬騰軍先頭騎兵利用嫻熟的騎術左右轉向,拋射箭矢,給甘寧軍造成一定傷亡。

兩軍一動一靜,拚命發射箭矢,意圖迫使對方發生動搖。

但甘寧軍人人著甲,防護力不是那些綿軟的馬弓能夠突破的,反而在對射中給馬騰軍造成更多傷亡。

馬騰隨後改變戰術,讓兒子馬休率領最精銳的鐵騎沖陣。

這一千鐵騎是馬騰最為倚重的親衛騎兵,不僅人人著甲,戰馬身上也覆蓋氈布,擁有一定的防護力。

馬休身材魁梧,與他兄長馬超一樣,善使一桿鐵槍。

不僅如此,他的部隊人人帶着五桿標槍,沖陣之時投槍威力巨大,即便身上甲胄也很難抵擋投槍的殺傷。

果然,馬休一馬當先,很快就在前方部隊的掩護下突擊到距離敵陣五十步範圍內。

他伸手舉起標槍,奮力投向甘寧陣中。

緊隨其後,上千條標槍如烏雲般射向對面。

甘寧軍陣中頓時響起陣陣慘呼,士卒們的鎧甲在勢大力沉的標槍擊中后猶如紙糊般紛紛破開,許多士兵被標槍穿透身體,牢牢釘在地上,只能發出徒勞的慘叫聲。

方陣很快便陷入短暫的混亂。

馬休從搭扣上提起丈余鐵槍夾在肋下,低頭趁機殺進敵陣,像一把尖刀在方陣中衝出了一個缺口。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漢末之益州崛起錄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軍事歷史 漢末之益州崛起錄
上一章下一章

第一百二十四章追擊決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