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五章 鎮魂湖

第八十五章 鎮魂湖

孫府內一條青石鋪就的小路上,兩名少年迎著朝霞並肩而行。

其中一人眉清目秀,身背半截殘棒,而另外一人則是天生笑相,不斷點指著周圍的建築和景緻,不時的說着什麼。

正是棒門的兩名弟子孫禹和白羽,兩人結伴yù前往藏書閣。

對孫禹而言,進孫府之前,便是對藏書閣嚮往已久。因為孫勝曾說過,關於七十二路變幻棒法圖譜、孫氏家族的神器以及殘棒的來歷等等,藏書閣內的古籍,對此有着相關的記載。

若能參閱這些書籍,於孫禹必然有着極大的裨益。

七十二路變幻棒法,至今無人能夠領悟其jīng髓之所在。孫勝堅守棒門傳承,窮其一生僅是勉強掌握「銀熊怒吼」一路棒法,即便如此,也只在藉助妖元jīng的情況下才能發揮出一兩成的威力。

到底是何等奇妙深奧的棒法,竟然如此的難以修習?

雖然不知道殘棒為何會認可孫禹,但孫勝推測,將殘棒作為本命兵器的孫禹,卻很有機會修習成功。因為當年祖師便是手握這根鐵棒,憑藉七十二路變幻棒法,大鬧天庭,斬妖殺魔,做出了許多震動三界的大事件。由此推斷,殘棒在完美之時,定然也是有着極其不凡的特xìng。

現如今看似一根普普通通的殘破鐵棒,當初究竟會有怎樣驚駭世間的奇特之處?

孫府中神器殿內的那件神器,是孫氏家族始祖的兵器,雖然孫禹在其中修鍊果,還沒有親眼見到過神器的真身,卻已知曉是一根完整的鐵棒。

兩件神兵間到底有何相同相異之處呢?

殘棒已被師傅斷定為器元jīng枯竭,若想恢復其神威,能否將孫氏始祖神兵中的器元jīng灌注到殘棒之中?

更加令孫禹好奇的是,孫氏家族的始祖當年拜師殘棒的主人,也就是孫勝口中孫府棒法的真正祖師,是如何修習成功的七十二路變幻棒法?

若是能夠找到這種方法,是不是能夠借鑒為我所用呢?

走在青石路上,孫禹思緒萬千,心中的疑惑很多,期盼著在藏書閣內的古籍中,能夠尋求到想要的答案。

說起來,得到的獎賞中包含進入藏書閣的機會,孫禹並未感覺到有多麼的來之不易,起初還認為,倒不如多給些金銀來的更實惠一些。

但與二師兄一路走來,隨着白羽滔滔不絕的講解,孫禹才慢慢的明白,進入藏書閣的機會是多麼的珍貴。

原來,藏書閣乃是孫府中除神器殿外,最為機要之地,尋常弟子難得踏入其中。在這方面,神器殿相對來講倒是簡單了許多,交納足夠的銀兩后便可進入其中修鍊。

但是,若想進入藏書閣參閱書籍,只有銀兩是遠遠不夠的,還需要做出應有的貢獻,有功於家族。至於功勞的大小界定,則完全由長老會來定奪。

此外,還要有令家族信任的一位擔保人出面,對其身份進行擔保也是必不可少。

唯有具備了這三項條件,才可進入藏書閣,參閱書籍。

為何會有如此諸多的條件限制?

對於從未曾有機會進入其中的白羽,也沒有說出一個確切的答案。一直以來的規矩便是如此,想來其中應自有不為人知深意。

青石路兩側種植著許多不知名的花草樹木,景緻很美。因為時辰尚早,四周顯得很幽靜,晨霧瀰漫,微涼的空氣中帶着淡淡的濕意,路上行人較少,只是林深處偶爾會傳來幾聲不知名的鳥兒婉轉的鳴叫聲。

孫禹和白羽邁著輕快的步伐,呼吸著清新的空氣,朝着孫府的東側走去。

佔地面積極其廣闊的神器殿位於孫府的正zhōngyāng處,而藏書閣則建在了正東側。若從高處俯瞰,兩座建築應處在一條筆直的連線上,但實際上若一直沿着青石路向東行走,並不能直接抵達藏書閣,而是被另外一座有些怪異的建築阻擋了去路。

之所以稱之為怪,是因為它的奇特構造。

整座建築全部由厚重寬大的青石堆砌,是四四方方的一個正方體形狀,約莫七八丈高,看起來並不雄偉高大,且四面無門無窗,掩映在四周粗壯高大的樹蔭下,堅硬的青石表面卻是光滑如鏡,猶如被人刻意的打磨過一般。

走到近前,會感受到從其內透發而出的一股古樸悲涼之意,同時,仰首如鏡的牆壁之時,令人莫名感到後背涼颼颼的,猶如面對一尊沉睡的凶獸,隨時會被其吞噬一般。

看不出這棟建築有何用處,又為何會建在此處?

感受到其怪異之處,白羽和孫禹快速的沿着石牆下的一條小徑繞到其後面,遠離了這裏。

再次踏上青石路,抬頭遠望,可見路的盡頭有一棟三層木製樓閣。

根據出門前師娘對二人的叮囑,藏書閣應該就是那棟三層小樓。

重新走上青石路,首先吸引二人目光的,並不是嚮往已久的藏書閣,而是路旁兩側的兩片湖水,以及存在於湖zhōngyāng的亭子。

僅容五六匹馬並駕齊驅的青石路兩側,各有一片面積相近、形狀一致的大湖。

大湖約莫五十丈方圓,並且呈現規則的八邊形狀,湖沿用平整的黑sè岩石圍砌。

平滑的湖面極靜,就像一面鏡子,湛藍的湖水清澈見底,倒映着岸邊翠綠的垂柳以及高空之上的藍天白雲,美不勝收。

水至清則無魚,湖水中見不到半尾魚兒。

湖面上也沒有碧綠青翠的荷葉與婀娜多姿的荷花。

湖水看似清澈冰涼,沒有絲毫的雜質,與廚房中水缸內灌滿的井水無異。

繞過怪異的建築踏上青石路,走了數丈距離,突然,不知從何處吹起了一陣風。

微風輕拂,靜靜的湖面便不再安寧,泛起了片片似銀鱗般的波紋,波光粼粼,煞是好看。

孫禹不由自主的停下腳步,眉宇微蹙,面露疑惑不解的神sè,左右張望不停。

以青石路為中軸線,左右對稱的兩片大湖,在湖的中心處,各有一座略顯破敗的五角亭,兩個亭子的造型也是一模一樣。

飛檐立柱,五根柱子呈暗紅sè,上面的朱漆有不同程度的斑駁脫落,沒有絲毫的光澤,看上去年代久遠,久未修葺。

亭頂上有泛著淡淡金黃sè光澤的琉璃瓦,檐角飛翹,各雕有不同形狀的神獸凝視着下方的湖面。

一塊巨大的平坦青石露出湖面,五角亭便是建在其上。

湖面上沒有橫跨的石橋連接着岸邊與湖zhōngyāng的亭子,五角亭便是一座孤亭,也看不到停靠在岸的船隻,無法擺渡過去。

五角亭的存在,似乎也並不是為了讓人進入其中,因為,空間本就不大的亭子內,有座青sè的山。

是重重疊疊的假山,怪石嶙峋,幾乎佔據了五角亭的所有空間,山頂直抵亭頂,亭子內再無絲毫的可立足之地。

八角湖中五角亭,亭頂有獸壓青山。

大湖名為鎮魂湖。

對於大湖的奇異景緻,起初,孫禹並未太過在意,只是覺得很好奇、詫異,但風起之後,頓時心生漣漪,便再也無法保持平靜。

因為丹田空間內的血雲突然有了反應,急速的顫抖不停,憤怒、興奮、悲傷等各種莫名的情緒同時涌了上來,其中又摻雜着稍許的猶豫不決、驚疑不定。這是血雲第一次顯露出對自己的判斷不太自信的情緒。

到底是什麼引起了血雲的極度不安,令其情緒紊亂?

片刻后,孫禹的目光定在了湖中心的孤亭上。

兩座五角亭有些古怪,是血雲產生異動的根源所在。

難道五角亭中鎮壓着什麼非凡之物?

看着亭內的假山,孫禹心中漸起波瀾。

因為根據經驗,值得血雲動上一動的事物,絕非凡品,並且肯定與之有着某種關聯。

想到此處,孫禹的眼神一凝,心頭微動,難道又是寶物?

可怎樣才能一探究竟?

這可是在孫府之內,不比赤硯山脈。

自棒門一路行至此處,雖然沒有見到幾個人,但暗中指不定有多少雙眼睛在盯着他二人的一言一行,並且,此地距離藏書閣已經很近,戒備更是森嚴,想要在他人毫無察覺的情況下查探亭中之物,定是絕無可能。

還有一個原因,令孫禹不敢輕舉妄動。

鎮魂湖建造的如此怪異奇特,其真正的本意是否就是為了掩蓋某個不為人知的秘密呢?

若非如此,又該如何解釋此處刻意為之的這種奇異景緻?

越是想不通的事情,越是好奇,尤其又是與血雲有關,孫禹在不知不覺間竟是變得心煩意燥起來,神情顯得焦慮不安。

「小師弟,你的臉sè不大好,難道是新生了什麼心事?」

白羽見孫禹停下腳步,神sè不寧的摸樣,便笑着關切的問道。

「沒有心事,只是看到這兩片湖的奇異景緻,心情就變得莫名煩亂。」

孫禹極力壓制下胸中的燥意,勉強微微笑着說道。

「孫府中的傳言果然不假。」

看着孫禹的表情,白羽收斂了笑意,若有所思的說道。

「傳言?」孫禹很是疑惑。

「據說這鎮魂湖建造的如此奇特,是有原因的,五角亭鎮壓着家族內許多冤死的魂魄,幾百年下來,冤魂不散,現在已經能夠隨意的侵蝕到修為低下之人的心神,元神未凝者尤其為甚,小師弟應該是受到了那些冤魂的影響。我們還是速速離開此地,前往藏書閣吧。」

說着話,白羽已是抓住了孫禹的衣袖,快速的掠向青石路的盡頭,直奔藏書閣而去。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殘棒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言情穿越 殘棒
上一章下一章

第八十五章 鎮魂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