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公主今天登基了嗎(五)

第57章 公主今天登基了嗎(五)

在入宮之前,沈如璧做好了諸多的心理準備,要麼是在朝華公主身邊當侍女伺候,要麼就是陪公主玩樂之類的。

但怎麼也想不到,朝華公主在與她僅僅聊了一下后,就將整個熙陽宮的所有事務交由她來管理。這權力幾乎是相當於公主身邊的親信女官了。

至於上一個這個位置的人,聽說是因為宮外驚馬的事被金吾衛拉去調查審問了。

好在沈如璧也不是什麼嬌弱膽怯的閨秀千金,沈家家風嚴謹,加上母親早逝,她長年管家打理事務,也養成了外柔內剛的性情。

於是在一開始的些許惶恐不安后,沈如璧很快接下了公主交託的任務,對熙陽宮的事務認真上手打理了起來。

程嘉此舉既是想看看沈如璧的能力,另外也是借她的手梳理一遍身邊的人。

在劇情中雖說是芳意背叛了原主,但那時她身邊究竟有多少可信之人還說不定。

現在么,沈如璧倒是可以放心用的,至少以她的身份不容易被收買。沈閣老即便辭官歸鄉后也只是在老家教教書頤養天年,只留長子駐守邊疆,也不曾在朝堂上站隊什麼,算是比較乾淨的了。

………

不過數日時間門,熙陽宮就被沈如璧打理得井井有條,且嚴絲合縫,甚至比之前的女官做得更好。

上一個女官是誰派來的呢?還有芳意,又會是誰的人呢。

程嘉隨意一想,原身雖不受宮規拘束常常外出遊玩,但玩什麼去哪裏也未必有定數,能夠在驚馬那一日知道原身的出行時辰,還能製造那樣的巧合,必然是在原身身邊安插了探子。

之前在程嘉的要求下,沈如璧已整理出了一份關於所有宮人的資料,包括在熙陽宮待的時日長短等等。

其中芳意來熙陽宮已有三年了,而三年前的李玄啟還未被封為郡王,也沒有這樣的能耐,在一朝公主身邊乃至內廷後宮安插探子。

唯一能做到的,除了皇帝貴妃,就只有統率後宮的皇后了。

在原主的記憶里,皇后姓張,也是出身勛貴名門之女,一直是賢惠端莊大方的觀音相。

大齊的後宮妃嬪不少,但因為除了朝華公主之外,再無別的子嗣降生,倒也是難有什麼紛爭。

而以原主獨一無一的身份,別說其他妃嬪,就連皇后也不敢對她說什麼重話,也沒人敢頂着明德帝的怒火公然算計她。若不是芳意的嫌疑,程嘉也難以想到皇後頭上。

只是算計她一位公主,皇后又能得到什麼呢?

程嘉剛思索著呢,恰好就有內侍過來傳皇后口諭,「皇後娘娘有請公主去鳳儀宮一趟,貴妃也在呢。」

鳳儀宮,

皇後身着黃色綉金鳳的宮裝,模樣生得並不是極美,不過眉目白凈,看着就讓人舒服,頭上也沒戴多少繁複的珠釵,一身端莊大氣的氣度。

「一眨眼的工夫,朝華已經十六了,也該開始選駙馬了。」

皇后飲了一口上等的明前翠尖后,放下茶盞,緩緩笑道,「雖說以陛下對朝華的寵愛,定然是要多留幾年的,但這人選么,先相看一番也無妨,免得有什麼好郎君的被別人先挑走了。」

王貴妃也笑應道:「皇後娘娘說的是。」

雖說自己已是貴妃,又生下了天子唯一的女兒,但到底出身寒微,又沒有親族傍身,比不得皇后這等出身名門大族之女。所以王貴妃對皇后一向恭敬有加。

換句話說,王貴妃也是個聰明人,自有一套在宮中生存的智慧法則。她知道自己與女兒的所有榮寵皆是來自於陛下,一旦陛下不在了,便就是個普通的太妃公主了。不像皇后還有娘家承恩公府可以依靠,待遇不會太差。

所以哪怕從一介宮人登上貴妃之位,她也不改往日恭順謹慎,與人為善的處事。

皇后也很滿意她的態度,隨後揮了揮手讓宮人將東西呈上來,

「這是底下呈上來經過篩選的京中各家名門子弟,青年才俊的名單畫像。你與朝華看一看,若有中意的告訴本宮,也好稟明陛下一聲。」

關係到自己女兒的終身大事,王貴妃自然是滿心歡喜的,「多謝皇後娘娘了。」

皇后亦淡淡笑道:「本宮乃是公主嫡母,這也是本宮應該做的。」

程嘉來時,皇后與王貴妃正相談甚歡,看着倒是挺和諧的後宮場面了。

聽到選駙馬的事,她也只是挑了下眉,但那些名單畫像最顯眼的赫然就有景國侯世子謝明驍。

——看來這李玄啟的手伸得還真不是一般的長啊。

·

沈如璧雖奉旨在公主身邊伺候,但也是隔幾日便可休假回家一趟。

畢竟程嘉也不是什麼無良資本家,一味壓榨人。

這日回到沈家后,沈如璧便同父親說起了公主那天的話,在宮中時她也不敢私自傳信,也只有當面告訴父親了。而當時事後沈如璧也是翻來覆去思量這件事。

京中人人皆知,康陽郡王與景國侯嫡女謝娉婷定有婚約,那日驚馬罪魁禍首說是一哥沈彬,偏偏景國侯世子也在場。但凡政治敏感度高一點的人,都會有所懷疑。

沈如璧也知道父親是一心為公忠於陛下的清正之臣,這些年因為大哥鎮守邊疆,父親也更加小心謹慎,甚至不與門生故舊來往,唯恐被視為結黨營私。也就更不可能主動站隊捲入爭儲的漩渦。

會不會正是因此為沈家引來了禍事。

聽了女兒的這些話,沈閣老既欣賞女兒的聰慧,又忍不住惋惜,因他與長子一文一武還皆是高位,以致於小兒子只能當個普通紈絝子弟,小女兒也不能嫁入高門。

至於女兒所說的,沈閣老又怎麼可能沒想過。他嘆了口氣,「這事我讓人去查過了,沒有任何不是意外的痕迹。」接着又頓了頓:「不過賣給你一哥那匹烈馬的那支胡人商隊,已經不在京城了。

這無疑是說明了有人算計他沈家得罪陛下和公主。

所以沈閣老在一開始就生出退意,就怕再留在京城會招致更多算計,越陷越深。結果不但陛下和公主雅量寬宏,自己的兒子進了金吾衛,女兒還到公主身邊伺候了。

這下是想退都難了,沈閣老想想就有點頭疼。

………

沈閣老都能查到的事,明德帝又怎麼可能查不到,

攸關愛女的安全,他自然是一萬個上心。而在動用了更多暗中的人手之下,查到的也更多,比如那支胡人商隊出了京城不到幾百里后,就因為意外遭遇深山劫匪全數遇難了。

但看到所查的結果時,明德帝整個臉色都是陰沉到了極點,不怒自威,

跪在下首的陸九則努力低下頭,恨不得直接縮到陰影里,他知道天子對這個結果不會滿意。就這樣一場意外,相當於毀屍滅跡,抹去了可以再往下查的痕迹,也顯得天子暗衛的無能。

什麼時候在眼皮子底下的京城居然有了這樣一股敢搞事情的勢力。還不要命了將主意打到朝華公主身上。

在壓抑沉默良久后,陛下淡淡的一句,「陸九,你覺得這是何人所為?」

沒有證據,哪怕是天子心腹的陸九也不能隨意猜測,只能道:「回陛下的話,也許此事並不是沖着公主來的。」

「……而是針對陛下的。」他微微猶疑了一下道。

明德帝皺了皺眉,

只聽陸九頂着壓力道:「公主乃是陛下的唯一子嗣,若是有什麼閃失,豈不是令陛下大受打擊,傷及龍體。」

其實這已是偏離真相了,但這樣的腦補卻又讓人覺得有幾分合理。

明德帝自從繼位一來,無不一日宵衣旰食,勤於政事,但近兩年來明顯感覺精力不濟了,身體也大不如前,為此還封了所有太醫的口,不得外傳此事。

這也是他為何沒有再壓下群臣宗室請立儲君的聲音,的確是想着謀划後事了。

但若是有人想利用愛女來打擊他,這也是明德帝絕不能容忍的。

·

而另一邊的鳳儀宮,皇后已經習慣了陛下宿在太極殿處理政事,宮人送來了景國侯夫人明日請求入宮的名帖。

旁邊的貼身女官忍不住道:「娘娘難道真的要幫那位?」

皇后揉了揉眉間門嘆了口氣,「不選李玄啟又能選誰呢,若是讓一個與本宮和承恩公府不親近的宗室子繼位,只怕本宮連太后都做不了。」

說是皇后似是想起什麼事,微微蹙眉,「也是媛兒那個死丫頭不爭氣,不然本宮何苦為他人做嫁衣。」

侍女聽到這話也不敢多言,此事是皇后特地封了口,不許任何人傳出去。

她因是皇后親信,才知曉一一,皇後起初與康陽郡王合作時,自然是想要更多的利益——比如準備將自己娘家嫡親侄女嫁於他為正妃。

哪知康陽郡王稱自己早已與景國侯之女許下婚約,絕無可能另娶他人。

景國侯府勢力也不小,正是蒸蒸日上,不是如今已然衰微的承恩公府能比的。

皇后便只好妥協退讓一步,做不成正妃,一個側妃之位總夠了吧。待以後康陽郡王成為太子,甚至是下一任皇帝,有自己這個太后在,侄女總能得個貴妃之位,也不差什麼了。

誰想她與承恩公府在這邊苦心謀劃得好好的,偏偏嫡親的侄女張妙媛不爭氣,大好的婚事不要,自己在外面看上了一個樣貌俊秀的寒門書生。

還沒等家裏人棒打鴛鴦呢,他們私相授受的事就被康陽郡王意外見着了,害得皇后與承恩公府都沒臉,也不好說再換一個人選。張家女的名聲都要被她帶累了。

最後只能給康陽郡王賠禮道歉,表示此事就此作罷。

雖說康陽郡王又許了其他的承諾,將皇后與承恩公府綁到自己的船上,但皇后每每想起來就犯堵。

如今看着這拜帖,皇后又不禁譏諷冷笑道:「景國侯夫人倒真是好運道,一個女兒嫁了未來儲君不夠,連兒子都要尚公主,這天底下的好處都讓她佔了不成。」

偏偏她與承恩公府都押注了康陽郡王,而公府那邊適齡出眾的子侄一個都沒有,要是拿出那些歪瓜裂棗來,只怕陛下第一個要惱了她。

而景國侯世子無論家世出身,還是才貌,又是極為出挑的。

反正她是應李玄啟的要求幫了,但盡多少心力就說不定了。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快穿之我真不是反派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言情穿越 快穿之我真不是反派
上一章下一章

第57章 公主今天登基了嗎(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