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內定使臣

第二十六章 內定使臣

劉詢說到此處時,那小眼睛中的神光聚現。凝視着邴吉,毫無遮攔地透露出他剛才話意中,包含地深意。

邴吉不但在第一時間就聽懂和收到了這份隱藏在這份話意下的深意。更是內心一顫的對與劉詢的駭人眼神,暗自一皺眉。心中也是不免一聲嘆息,「這孩子是長大了,已不是我當年抱在手中逗玩的劉病已了!」

邴吉心裏感嘆時,劉詢緩緩轉過身的話,還在繼續,「這個人選朕思前想後,唯有麻煩邴父一趟!」

邴吉聽到此時再次拜倒與地,道:「臣願為皇上赴湯蹈火,萬死不辭!」

劉詢也一直在等邴吉這份表態,一下轉過身時,臉上滿是感激地喜sè。

「好!此乃朕授予你的密旨,可當節符使用。此去廣陵必要時可調動揚州、荊楚、江都之地所有郡縣的地方軍馬,以備不時之需!」劉詢說着,就從書案上拿下一個錦盒,交到邴吉手中時,將其打開了。裏面赫然盛放着一卷用黃sè綢緞捲成的捲軸。

接過這份密旨的邴吉心裏可是顫抖成了一片,他這個臨時使臣,還有持節的榮耀和權力,這絕對是禍不是福。邴吉為官多年,當然深知,能讓你一個使臣調動兵馬,就可見此行的危險程度了。

但劉詢卻不顧邴吉的感受,他的聖意還在繼續。

「另外,九江郡太守史高,徐州刺史部督郵周堪等官員,也會配合你的此行行動!」

邴吉在劉詢這番話畢,心中又是震驚不已。原來這幾位官員,都是在霍光在世時,大約半年前,劉詢從京師外放的。

這些官員不但都是年輕有為的少壯派,現在看來也是劉詢培植的新心腹。這也是說明了此次廣陵之行,以及對付劉胥這個爺爺輩的諸侯親王,劉詢不但行事周密,而且也是早有部署了。

接下來劉詢又與邴吉商討了一些細節,邴吉才告辭而出。

邴吉一走,沒多大功夫,張安世就由石顯親自引領着,進了天祿閣。

「臣見過皇上!」張安世在劉詢再次遣退左右時,對着劉詢行禮道。

「老師不必拘禮,關於廣陵一事,老師還有什麼補充?」

劉詢這麼稱呼張安世,不但是在人後,就算在人前,也是公開他和張安世的師徒關係。

這份帝師的榮耀和劉詢自即位以來一直對張家的恩寵,主要來自張賀早年的那份眼光獨到。這也是在當今朝堂內外,人所共知的。

但我們這位張侯爺,不但平rì里行事謹慎周密,每次與劉詢商議大事,決定后,他還總是和其他臣子一同退出。等過後,再給劉詢補充著出謀劃策一番,彌補各項政令、議案、政事、謀略中的不足之處。所以這樣的去而復返,劉詢早有準備和意料之中。一般朝廷大臣,根本無人知道他曾參與到帝意最後的決策中。

張安世聽着劉詢隨意的話語,微微一笑,道:「臣以為,廣陵之行,要一個親王伏誅,又是劉胥那種孔武有力,力能扛鼎,徒手搏猛獸的親王伏法,就一個邴吉恐無法令其臣服!事後諸王侯宗室也可能會有微詞……」

劉詢剛拿起的筆,一聽張安世的話,立時頓了頓,臉sè一緊,反問道:「難道他還敢造反不成?」

張安世對於劉詢的反問,也是停頓思量一下,道:「一般只有三千衛士的王侯,或許不敢。但劉胥可不一定,現在他可是秘密地已有數千衛士,又和楚王等有所勾結,臣擔心……」

張安世的話還沒說完,就被放下筆的劉詢阻止了。

「是朕有點輕率了!」劉詢點着頭說到,又繼續轉而問道:「那以老師之意,又當如何?」

張安世一聽他的進諫又說動了劉詢,連忙低頭,掩飾著內心的喜悅道:「臣以為一來要加強對廣陵行動的佈置。二來,就是要派一名有身份的王侯前往,代皇上親巡,這樣才能讓劉胥心服口服!」

加強此行的謀划佈置,這在張安世進言之初,劉詢就已想到的了。之前的佈置尚顯薄弱,他也正要重新佈置一番。但這派一名王侯替他巡視天下,這個提議倒是劉詢沒想到過的。

「派王侯前往?…….」劉詢眼神定格虛空,疑惑地凝視着道。

「是!」張安世進一步肯定道:「王侯對王侯,這樣不但顯得皇上堅守孝道,尊重廣陵王這位祖輩。更可讓天下人,乃至劉胥的子嗣無處挑刺!」

「是啊,他的子女,朕可不能一起全殺了。rì后要是他們還有所不滿,聯絡其他諸侯,的確是有口實說朕,只以一個御史大夫輕怠了他們的父王!」劉詢恍然般道。

「但這又該派那一路王侯前往呢?」隨即的問題,也有劉詢自己的提出。

「六安王,膠東王,這些不但都是朕的長輩,還且還德高望重,做此事恐怕不妥…….而且要是有個閃失,朕恐怕難以對各路諸侯交代,要不就從各路列侯中挑選……」

「不,有王一定要選王,王的分量足!」

「那依老師之見,誰又合適呢?」

「劉去!廣川王劉去最為適往!」

「劉去!」……

張安世突然報出的這個名字,讓劉詢更加神情專註的將目光投向了遠方。

######

張安世瞄上劉去這個廣川王,自然一來因為他王的身份,以及劉去以前的種種劣跡。

既然此行既需要一個宗室有身份和級別的長輩,又有一定的危險xìng。那劉去這個劣跡斑斑的王去,就再合適不過了。

說句難聽點的,就算劉胥真的此次造了反,和劉詢派去的使臣幹起來。那死個把廣川王,不但劉詢負擔得起,還可以名正言順的出兵討伐和誅殺劉胥了。

再則就是他要幫一把老友邴吉了。邴吉和劉詢的恩情,別人不知,他可是知之甚詳的。說的明白點,從邴吉在兒時收養劉詢,一直到後來劉詢登上皇位。這一路其實就是邴吉和他兄長張賀,以及許廣漢等多線,涉及好幾個家庭與劉詢的瓜葛,都是相輔相成的,所以他們之間不但是同僚關係,更是知之甚詳,知根知底的老朋友。他們當年都是利用他們的職務之便,社會關係,甚至是影響力,不但將劉詢的命保住,還最終將他推向了皇位的功臣。

在表面上平rì里這兩人都沒什麼交集,其實關係是很深的。所以在天祿閣,張安世聽到劉詢將傳旨廣陵這麼重大地任務交託邴吉時,張安世就已經在為邴吉擔心和計議了。更有了現在張安世等邴吉才和劉詢續完養育之情,他就來進言的恰好時間點。

天祿閣最終的定計,劉詢完全採納了張安世的建議,內定了渾然不知的劉來出使廣陵。並在之後霍光的葬禮期間,積極展開準備起來。

三rì后,既是霍光下葬之rì。宣帝劉詢在下詔為霍光的一生功績作出評價:劉詢以一代帝王的身份,肯定霍光的功德,詔中提到霍光「定萬世策以安社稷,天下蒸庶咸以康寧」,並稱霍光「功如蕭相國」,和在其後的孝昭委政霍光,承孝武師旅之後,海內虛耗,戶口減半,光知時務之要,輕徭薄賦,與民休息,百姓充實。

宣帝對霍光功德的肯定,用官方的態度明確說明了霍光正確地執行了漢武帝臨終遺詔的基本jīng神,侍衛武帝三十多年,輔佐昭、宣二十年,掌權期間鼓勵農業,減輕賦稅,與匈奴和親,抵禦侵擾,在整個朝政中,扮演了主要、重要、不可磨滅的角sè,對漢室「中興」事業起了積極,而又重要的作用。終於使目前的整個西漢王朝由社會動蕩不安,進入到「昭宣中興」時期,為西漢的進一步展奠定了基礎。其實劉詢這也是表示對霍光之政的肯定,也向天下,或者群臣正在等待的政治信號和未來方向,表達出了明顯無誤的訊息。既是他宣帝劉詢不會拋棄霍光所既定的政策,繼續按照霍光指定的道路走下去。

在霍光下葬后的第二rì,宣帝即大肆封賞了霍光的子孫和家人,讓其享受極致的政治榮華。宣帝先封霍光的兒子霍虞繼承霍光的博6侯爵位,拜為大司馬霍禹,入尚書事。霍光之弟霍山為樂平侯,拜車騎將軍,代替霍光,繼續領尚書事。

至此,關於霍光死後,霍家即將倒台,宣帝劉詢要對付霍家的謠言不攻自破。相反,霍家較之霍光在世時,權利和榮耀更甚從前,達到了一個極致的鼎盛。一門三侯不說,霍山、霍虞還都錄了尚書事,霍山還比張安世高一級總領了尚書事,成為內閣輔之臣。這份權利是空前絕後的,更讓霍家之人喜不自勝。

剛剛親政的宣帝劉詢,儘管在此期間已經明眼看到了霍光的寡妻霍顯及其兒子霍禹不經朝廷許可,私自越制改修霍光的陵墓。規模如同帝王陵墓一樣。還有跟多路諸侯王來往過密,與朝中文臣武將交往過甚,有把持朝政之嫌。更有霍家之人在朝野,在民間太過驕橫驕縱的傳言。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電影票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言情穿越 電影票
上一章下一章

第二十六章 內定使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