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牙堤 月牙河1

月牙堤 月牙河1

[筆下文學Www.bxwx.net]

村後有一條東去的小河,水不豐,時粗時細地,如穿起的珠子。粗的地方汪了一片水,水裏的百樣活物不被遮掩。倒霉的是梳子樣大的魚,人們設了千條計要它成為盤中物。魚是人間一道菜,自不好怨恨,可怨恨的是這條小河。每逢夏、秋水豐時,隔了兩岸人家不能自如地走動。兩岸人家又世代有親,便有人在小河水細處,墊了一溜土墩,狀如城牆上的垛口。水在下面緩緩地流,人在上面輕輕地跳。

水是流動的,土是濕虛的。不出三、五日,土墩本就不牢的根基,被暗暗沖壞,上邊卻是一副無礙的樣子。人再跳來跳去時,常常會一腳踏空,跌入水裏。這時,不遠處的河堤上、林木后,邊會鑽出幾個半大孩子的腦袋。他們看着落水人的狼狽樣子,捂著肚子笑人家跌得漂亮,濕得徹底!

他們先一個人呼問,要不要落水人再來一個?其他人壞笑着齊答:要得——

落水人少不得一頓笑罵,那幾個半大孩子卻早已不見了蹤影。

小村位於黃淮平原上,叫陳夢集。雖佔了個集字,村子有史以來卻並沒逢過集市。

兵荒馬亂時,人們怕活的,卻不怕死的。老一輩人,把村子四周修了寨牆,模式和城牆相仿。寨牆高有丈五,人可在上邊巡視。站在寨牆上邊,村裏村外盡收眼底。若是看到一、兩裏外有男人行走,又沒有家眷相隨,不論是敵是友,先就一槍打過去。

行走的人聽到槍響,若是朋友就會高舉著雙手,直喊著自己是某村的某某。表明自己只是路過,或是要來村裏探親訪友。若是不認識的,或是踩點子的土匪,他一準會急忙蝦腰撅腚,要麼爬進路旁的溝里,要麼趴在地上不動,等天黑了再做打算。

村子的四周全是溝塹,人們把它叫做海子。海子是抵禦匪患的又一屏障,修築寨牆用的土料,就是起自海子。海子內一年四季存有積水,稍寬些的地方,孩子們洗澡,婦女們洗衣,都在那裏。

夏天,寨牆上又是納涼的好去處。村裏人扛一個自編的軟床登上寨牆,一是觀察了外來人。再就是閑話敘舊,扯一些古今往來、或有或無、道聽途說的閑話。

解放后不久,寨牆被夷為平地。在老年人『活該讓土匪搶糧拉戶』的怨罵聲中,土料一半被人挑去墊了自家的宅院,一半又填入了海子。從此,海子裏沒了水,村子也沒了屏障,村人、外人,不分夜晝,只管直來直去。多年來,卻再沒有發生過老年人所擔心地事情,東家的折鼻子針不見了,最多也會在西家的地上找到。

村子裏的人家沒有外姓,祖輩都姓陳。傳說,先祖是明朝洪武年間,由山西洪洞縣老鴰窩移民而來。雖經五、六百年的風雨,村子裏的人們卻不曾忘記老家。每閑話起來,必一臉的興奮,亮出小趾甲上的分瓣來。說,無論走到哪裏,那都是祖上給烙下的印記,有了這個分瓣,不是一家人,也必是血脈相連的鄉黨,都不是外人。

儘管村裏人滿是對洪洞縣的嚮往,卻沒一個人去過那裏。洪洞縣畢竟不是三步遠、兩步近,對那裏的眷戀,只能口口相傳,代代延說。要回想洪洞縣老鴰窩,就只能聽瞎眼大爺的故事了。

瞎眼大爺說,當年移民時,由於山西連年好收成,人丁特別興旺,沒人願意到這被黃河水淹得沒了人煙的廣饒平原上來。官府說,山西大部分地方的人丁都要被移民,只有洪洞縣老鴰窩一帶的人不移民。結果,山西境內方圓幾百里故土難離的人,都紛紛匯聚到了老鴰窩。哪料想,這是官府使的計謀,只等到人員匯聚得差不多了,便被集體押解到了這黃泛區。

似乎每個村裏都有瞎眼大爺這類人,他們在冬天的牛屋,夏天的打麥場,春秋天的家門口,總是在滔滔不絕地講古。

[筆下文學Www.bxwx.net]

村後有一條東去的小河,水不豐,時粗時細地,如穿起的珠子。粗的地方汪了一片水,水裏的百樣活物不被遮掩。倒霉的是梳子樣大的魚,人們設了千條計要它成為盤中物。魚是人間一道菜,自不好怨恨,可怨恨的是這條小河。每逢夏、秋水豐時,隔了兩岸人家不能自如地走動。兩岸人家又世代有親,便有人在小河水細處,墊了一溜土墩,狀如城牆上的垛口。水在下面緩緩地流,人在上面輕輕地跳。

水是流動的,土是濕虛的。不出三、五日,土墩本就不牢的根基,被暗暗沖壞,上邊卻是一副無礙的樣子。人再跳來跳去時,常常會一腳踏空,跌入水裏。這時,不遠處的河堤上、林木后,邊會鑽出幾個半大孩子的腦袋。他們看着落水人的狼狽樣子,捂著肚子笑人家跌得漂亮,濕得徹底!

他們先一個人呼問,要不要落水人再來一個?其他人壞笑着齊答:要得——

落水人少不得一頓笑罵,那幾個半大孩子卻早已不見了蹤影。

小村位於黃淮平原上,叫陳夢集。雖佔了個集字,村子有史以來卻並沒逢過集市。

兵荒馬亂時,人們怕活的,卻不怕死的。老一輩人,把村子四周修了寨牆,模式和城牆相仿。寨牆高有丈五,人可在上邊巡視。站在寨牆上邊,村裏村外盡收眼底。若是看到一、兩裏外有男人行走,又沒有家眷相隨,不論是敵是友,先就一槍打過去。

行走的人聽到槍響,若是朋友就會高舉著雙手,直喊著自己是某村的某某。表明自己只是路過,或是要來村裏探親訪友。若是不認識的,或是踩點子的土匪,他一準會急忙蝦腰撅腚,要麼爬進路旁的溝里,要麼趴在地上不動,等天黑了再做打算。

村子的四周全是溝塹,人們把它叫做海子。海子是抵禦匪患的又一屏障,修築寨牆用的土料,就是起自海子。海子內一年四季存有積水,稍寬些的地方,孩子們洗澡,婦女們洗衣,都在那裏。

夏天,寨牆上又是納涼的好去處。村裏人扛一個自編的軟床登上寨牆,一是觀察了外來人。再就是閑話敘舊,扯一些古今往來、或有或無、道聽途說的閑話。

解放后不久,寨牆被夷為平地。在老年人『活該讓土匪搶糧拉戶』的怨罵聲中,土料一半被人挑去墊了自家的宅院,一半又填入了海子。從此,海子裏沒了水,村子也沒了屏障,村人、外人,不分夜晝,只管直來直去。多年來,卻再沒有發生過老年人所擔心地事情,東家的折鼻子針不見了,最多也會在西家的地上找到。

村子裏的人家沒有外姓,祖輩都姓陳。傳說,先祖是明朝洪武年間,由山西洪洞縣老鴰窩移民而來。雖經五、六百年的風雨,村子裏的人們卻不曾忘記老家。每閑話起來,必一臉的興奮,亮出小趾甲上的分瓣來。說,無論走到哪裏,那都是祖上給烙下的印記,有了這個分瓣,不是一家人,也必是血脈相連的鄉黨,都不是外人。

儘管村裏人滿是對洪洞縣的嚮往,卻沒一個人去過那裏。洪洞縣畢竟不是三步遠、兩步近,對那裏的眷戀,只能口口相傳,代代延說。要回想洪洞縣老鴰窩,就只能聽瞎眼大爺的故事了。

瞎眼大爺說,當年移民時,由於山西連年好收成,人丁特別興旺,沒人願意到這被黃河水淹得沒了人煙的廣饒平原上來。官府說,山西大部分地方的人丁都要被移民,只有洪洞縣老鴰窩一帶的人不移民。結果,山西境內方圓幾百里故土難離的人,都紛紛匯聚到了老鴰窩。哪料想,這是官府使的計謀,只等到人員匯聚得差不多了,便被集體押解到了這黃泛區。

似乎每個村裏都有瞎眼大爺這類人,他們在冬天的牛屋,夏天的打麥場,春秋天的家門口,總是在滔滔不絕地講古。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月牙堤月牙河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都市青春 月牙堤月牙河
上一章下一章

月牙堤 月牙河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