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章三年裏,發生了許多事……

第三百章三年裏,發生了許多事……

「小美人,本王來也!」

李泰自然知道,婉兒住在何處。

大踏步的,直接踏足婉兒的房間之內。

正在練習書法的婉兒,抬頭看到李泰進來。

突然感到,有點莫名的小激動。

自從北大陸抵達南大陸以後,婉兒已經很久,沒有嘗過那種滋味了。

李泰的雙眼火辣辣。

婉兒的眼神,也毫不示弱的火辣辣。

李泰使出了全身的力氣。

婉兒用盡了全部的技術。

當乾柴與烈火,碰撞在一起。

那個燃燒的,可謂是一個噼里啪啦的,響個不停。

………………

郵輪直奔北大陸而去。

沿海岸線北上,不出十日,便發現了海岸線停靠的兩艘郵輪。

兩艘郵輪之內,盡皆有大唐將士留守。

看到是皇太后駕到。

紛紛恭敬的施禮拜見。

李君羨將坐騎讓太後娘娘乘坐,自己則手持佩劍,一路跟隨左右。

一路往南而行,抵達婉兒姑娘的故居。

在這個依山而建的部落里。

留守的大唐將士們,為太後娘娘提供了馬車。

原本將士們,想要款待皇太後娘娘的,奈何長孫太后着急上路,將士們只能作罷。

皇太後娘娘前來,將士們自然不能對她的安危熟視無睹。

二十名精兵,一路護送長孫太后,沿路往南而行。

此時路上積雪足足一尺有餘,得虧有二十名精兵護送,否則馬車早就掉進溝里,出不來了。

原本策馬不過五六日的路程,硬生生走了二十多日。

當一座城堡出現在,眾人眼中的時候。

長孫太后看到城堡上,高高飄揚的唐字大旗。

流下了欣喜的淚水。

這一路走來,長孫太后屬實體會到了艱辛。

若非是將士們一路護送,她和李君羨,根本別想走到這裏。

北門,守城門的士兵,發現了長孫太后一行。

第一反應這是自己人,因為大軍就是從北往南而來的。

「守城的將士們,吾乃虎威將軍李君羨,護送皇太後娘娘前來……」

北風呼嘯,李君羨的聲音順風而下。

守城的士兵,瞬間炸毛了。

一位機靈的士兵,翻身上馬,一路火花帶閃電直奔皇宮而去。

此時此刻,薛仁貴正帶領將士們操練。

經過這段時間的整頓,將士們重新恢復了,往日的精神狀態。

李恪和李治,也是跟隨大軍一起操練。

「報,李君羨護送皇太後娘娘駕到。」

守城士兵一句高呼。

讓整個訓練場,都瞬間安靜了下來。

李治和李恪,拔腿便往北城門而去。

薛仁貴則將大軍,交由王玄策和席君買操練。

自己健步直奔皇宮而去。

李世民此時,正在美滋滋的享受着,一對姐妹花的服侍。

大軍重整軍紀,李世民可以放心大膽的繼續浪了。

「岳父大人,岳父大人,李君羨護送岳母大人到了。」

「啊…這…」

李世民瞬間炸毛了。

「全部給老子滾開……」

李世民慌忙開始穿衣。

長孫太后踏足城內,一眼看到,向自己奔跑而來的兩道身影。

瞬間,長孫太后淚目了。

那是稚奴和恪兒。

「母后……」

「母后……」

「稚奴,恪兒……」

李治和李恪,在母後面前五步距離,齊齊跪倒在地。

「兒臣,給母后跪安。」

「好孩子,快,快快起來。」

看着又黑又瘦的稚奴,長孫太后心疼的眼淚汪汪的。

這得吃了多少苦,遭了多少罪,才黑瘦成這番模樣啊。

「有勞李將軍和眾將士,一路護送母后前來。」

「來人,傳本王口諭,盛情款待眾將士們,安排最好的房舍休息,不得有誤。」

李恪還是很會做人的,看到母後身後將士們,精疲力盡的模樣,立即下達了口令。

除了李君羨以外,護送長孫太后的二十名精兵,被親衛帶走,下去吃酒和休息去了。

「母后,走,兒臣帶您去見父皇。」

母後身後的將士們都帶走,稚奴難得的有了撒嬌的機會,上前挽住母后的胳膊,開口說道。

「稚奴,你怎麼瘦成這般模樣?母后看到心都快碎了……」

「母后,主要是一開始,兒臣對這裏水土不服,沒有食慾所致的,現在兒臣已經好多了。」

李治自然不會說,主要是前段日子酒色過度所致。

若是被母后得知自己如此放縱,少不了一頓責罰,而且自己素來乖順聽話的形象,也就會徹底蕩然無存了。

李治和李恪左右攙扶著母后,徑直往皇宮而去。

一路上,李治和李恪,簡單介紹了攻城的事情。

得知大軍兵不血刃便攻下這座城堡,長孫太后欣喜的點點頭。

「稚奴,恪兒,你們父皇,他,他還好吧?」

李治和李恪自然齊聲開口說道,好的很。

心裏則是有些慌亂。

不知道薛仁貴會不會去通知父皇。

若是被母后撞到父皇荒唐的一幕。

不遠萬里而來的母后,她該多傷心啊。

好在李治和李恪的擔憂沒有成真。

父皇已經在薛仁貴的陪伴下,乘坐馬車而來了。

駕駛馬車的,正是那薛仁貴。

「小婿,給岳母大人跪安。」

薛仁貴跳下馬車,也行了跪拜之禮。

「仁貴,快快請起。」

李世民從馬車裏一躍而下。

和長孫太后四目相對,李世民看到觀音婢眼中打轉的眼淚,這一刻李世民也忍不住淚如雨下。

「觀音婢,一路受苦了,來,快到馬車裏敘話。」

「稚奴,恪兒,你們先替父皇,款待好君羨。」

李世民看了李君羨一眼,喜悅之色,溢於言表。沒想到,他竟然又重新回到了自己身邊。

李世民攙扶著長孫太后登上馬車。

二人在馬車裏依偎在一起。

薛仁貴駕駛馬車,直奔皇宮而去,抵達李世民寢宮前。

李世民攙扶著長孫太後下車。

薛仁貴非常醒目的,直接駕駛馬車離開了。

現在自己留下,那不是老鼠跟貓搞對象,找刺激嗎!

李世民挽住長孫太后的手,二人直奔寢宮而去。

殿內無人,讓長孫太后直接纏住了李世民。

「二郎,你知道我有多想你嗎?」

李世民自然知道觀音婢的苦。

可是眼下,他實在是無能為力啊。

床榻之上。

任憑長孫太后如何努力,李世民都是沒有太大的反應。

長孫太後知道怎麼回事了。

這裏已經旱的冒煙了,卻沒有水澆地。

原因無它。

肯定是澆到別的地塊去了。

長孫太后賢惠聰慧,自然不會因此,當面讓李世民下不來台,更不能因此,讓二人心生隔閡。

「二郎一定是操勞過度所致,不着急,好好修養幾日既可。」

「這麼長日子,都過來了,又豈會在乎這一時半會兒的。」

觀音婢越是如此,李世民越發感覺,自己太他娘的不是個東西了。

愧疚,自責,懊悔,這一刻佔據了李世民的腦海。

可是,李世民無論如何也不會說。

最近日日三飛的。

「觀音婢,你說的對,最近確實有些操勞,再加上看到你激動的有些緊張。」

「明日,或許用不了明日,今晚上就好了。」

李世民話音落地,長孫太后微笑着點點頭。

她早就看到床榻之上,有女人的衣物和服飾了。

正所謂,看破不說破,日子還能過。

親衛很快便將酒菜送上。

飢餓難耐的長孫太后,自然是先填飽肚子再說。

「二郎,那婉兒姑娘,乃是何人?」

長孫太后不過是一句玩笑話。

誰曾想,李世民竟然不認賬了。

因為剛剛自己的表現,太過沒有男人氣息,所以,李世民虛了。

「觀音婢,那不過是個戰俘而已,寡人看他長的乖巧伶俐,特意送去給觀音婢,做丫鬟用的。」

李世民正是撒謊都不帶臉紅的。

「二郎,既然如此,那封信上,又是何意?婉兒既然是送去照顧我的,二郎可是字字句句裏面,都是讓我照顧婉兒的意思啊?」

「有這會事?觀音婢肯定是誤會了,天大的誤會啊……一個異族女子而已,寡人怎麼會呢……」

李世民尷尬笑了起來。

「既然如此,此事我可就當真了。」

看到李世民點點頭,長孫太后長出一口氣。

以後出了什麼事情,自己也能護佑青雀周全了。

自己的兒子,自己最清楚。

長孫太后離開南大陸以後,最不放心的就是青雀和婉兒之間,肯定會摩擦出火花。

一旦二郎返回南大陸得知此事,必定會大發雷霆。

眼下好了。

即便青雀真的做了。

有二郎這句話,長孫太后屆時,可保青雀無憂。

唉。

都是造孽啊。

………………

三年後。

三年時間發生了許多事情。

諸多老臣離開了人世,儘管李根出手相助也是無能為力。

秦瓊,李靖的離去,尤其讓李根感到悲傷。

秦瓊的兒子秦懷道是自己的結拜兄弟,李靖的兒子李德獎,更是自己的學生。

為此,李根三年裏,多次罷朝,祭奠逝去的老臣們。

在李根的辛勤耕耘下,皇后終於誕下一位公主,讓母儀天下的皇后,實現了兒女雙全的目標。

李根為其取名李靜,人如其名,確實是位非常喜歡安靜的小公主。

大唐四通八達鐵路線,全部竣工。

現如今,從京城長安,北上可達輪台城,繼續前行,可達波斯和大食。

往東可達邯鄲,繼續前行可達東海岸。

往西南可達洛陽,繼續前行可分別前往益州和漢口。

東南直達揚州,途徑多個州府,繼續南下直達嶺南。

現如今的大唐,地方官員上京,再也無需長途跋涉。

鐵路線的暢通,帶來的便利是多方面的。

大唐的發展,從此進入了快車道。

百姓的生活也是蒸蒸日上。

最讓李根開心的,莫過於南水北調揚州線了,程處默竟然提前一年半竣工了。

而且還符合系統要求和條件。

聽聞可以抽取神秘任務的神秘大獎時,李根差點立即動手抽取。

得虧李根沒有立即下手,系統竟然還有後手。

若是漢口線也能如期竣工的話,他可以任選指定神秘大獎。

李根自然要留着,繼續等待。

抽獎完全憑藉幾率,靠的是運氣,李根雖然自認為自己是氣運之子,可是還是指定,來的更靠譜一些。

更何況,這抽獎的時間和次數,是沒有期限的。

就在李根微笑着暢想的時候。

程安生急匆匆來報。

三年時間,可以讓老人更老,程安生越越發挺拔結實起來。

如今儼然已經是一位大小夥子。

李根和程處默,已經商量過了。

明年便為安生和李怡,舉辦大婚。

置辦嫁妝的事情,全權由皇后操心。

「岳父大人,剛剛收到太師飛鴿傳書,秦嶺打通了……」

程安生再也不是,當年那個邁著六親不認步伐的少年。

如今已經被晉陞為禁軍統領,而且還掌管百騎司事宜。

說起來,比他爹程處默,他叔父程處亮,他爺爺程咬金都要牛逼。

即便是再往上數,他爺爺的爺爺,也是望塵莫及。

真是長江後浪推前浪,前浪統統被拍死在沙灘上。

聽聞安生的話,李根瞬間龍顏大悅起來。

秦嶺的打通,意味着什麼,李根最為清楚不過了。

「安生,去後宮一趟,請皇後過來。」

程安生領命而去。

「岳母大人,岳父大人有請。」

皇後娘娘魏芬芳,最喜歡程安生這個小子了。

當年在輪台城,魏芬芳聽聞程安生的種種事迹后,便篤定此子日後必成大器。

同齡的孩子想吃肉,只會對着大人撒嬌哭鬧,這小子是直接下手弄死,然後再造成淹死或撞死的假象。

更有甚者,有一次把公雞掛在樹枝上,言稱乃是上吊自盡而亡。

得知真相的魏芬芳,當場差點笑岔氣。

這樣的孩子,只要調理得當,沒有不成大器的道理。

事實證明,魏芬芳的眼光是正確的。

如今的程安生,已經是大唐最頂尖的青年才俊。

魏芬芳只是後悔,自己這個小公主,降生的太晚了。

讓李怡搶先了一步。

唉,說多了都是淚啊。

魏芬芳來到御書房內,李根一開口,便讓魏芬芳,驚喜的連連俯首答應下來。

沒想到,自己多次吹枕邊風,都沒有任何效果。

就連父親從邯鄲回來后,也是經常進諫都無濟於事。

今日裏,太陽竟然從西邊出來了。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大唐:開局把李世民當親爹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軍事歷史 大唐:開局把李世民當親爹
上一章下一章

第三百章三年裏,發生了許多事……

%